陳根:數百萬蝗蟲飛過天空,卻更新了自動駕駛

2020-10-07 陳根

文/陳根

自然常常給予技術以啟示,比如,人類根據蝙蝠做出了雷達,根據蜻蜓的翅膀發明了飛機,觀察到螢火蟲開發了人工冷光,再從電魚得到啟示發明了伏特電池等。

現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則根據數百萬隻蝗蟲飛過天空攻擊作物卻並不相互碰撞的特性,開始研發低功率碰撞探測器。其目的在於讓無人機、自動駕駛汽車模仿蝗蟲的躲避碰撞反應,減少事故發生。

事實上,蝗蟲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它們使用一個特殊神經元來避免碰撞,這個特殊神經元也被稱為小葉巨型運動探測器(LGMD)。

在該神經元作用下,一隻蝗蟲(蝗蟲A)在飛行時,如果有其他蝗蟲(蝗蟲B)靠近,其圖像會映射在它的眼睛裡,靠近的蝗蟲B距離越近,其激發神經元的信號就會越強。此外,該神經元還可以分析蝗蟲B相對於蝗蟲A的角速度變化,避免躲避時發生碰撞。

此外,據研究人員稱,蝗蟲每小時可移動2至3英裡,並在數百毫秒內進行定向變化。而這種快速反應和適度的能量使用對於機械化碰撞探測器無疑具有巨大吸引力的。

基於此,研究團隊研發了一種納米大小的碰撞探測器,賓該探測器使用單層硫化鉬作為光電檢測器。研究人員將光電探測器放置在可編程浮柵存儲器架構的頂部,使得該架構僅需極少量的能量即可模擬蝗蟲的神經元反應,並通過增大電流的方式響應迎面而來的物體

研究人員已將其結果發表在Nature Electronics雜誌上並表示,這「是朝著開發智能,低成本,特定任務,節能和小型化碰撞避免系統邁出的一步」。

目前,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的電流檢測器非常大且重,而新研發的檢測裝置具有快速的反應能力和適度的能量消耗,這對於機械化碰撞檢測儀器的升級具有很大吸引力。

相關焦點

  • 美國受蝗蟲啟發研發低功率碰撞探測器 可用於自動駕駛汽車
    蝗災就是數以百萬計的蝗蟲,飛躍天空去襲擊莊稼,但是在這一大群的蝗蟲中,它們互相之間卻不會發生碰撞。據外媒報導,受此啟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的一個工程師團隊正在研製一種低功率的碰撞探測器,可以模仿蝗蟲的避碰反應,幫助機器人、無人機,甚至自動駕駛汽車避免發生碰撞事故。
  • 美研究員利用蝗蟲迴避能力研發碰撞檢測器 可預防汽車碰撞
    【汽車材料網】蝗災時會有數百萬種昆蟲,它們飛過天空攻擊農作物,但在這些龐大的昆蟲群中,單個昆蟲不會相互碰撞。如今,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一個工程師團隊正在研發一種低功率碰撞檢測器,該檢測器通過模擬蝗蟲迴避反應,可以幫助機器人、無人機甚至自動駕駛汽車避免碰撞。
  • 上億蝗蟲成群很少碰撞 自動駕駛技術是否受其啟發?
    如此大的蝗蟲群很少發生碰撞,似乎每個蝗蟲都能有效地避免它。受此功能的啟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開始開發低功率碰撞檢測器,該檢測器可使無人機和自動駕駛汽車模仿蝗蟲的避撞響應並減少事故發生。 據報導,蝗蟲體內有一種特殊的神經元,科學家稱其為小葉巨人運動探測器(LGMD)。
  • 蝗災蟲群上億隻很少發生碰撞 蝗蟲要成自動駕駛功臣
    幾千億隻蝗蟲過境,所過之處,席捲所有能有莊稼糧食作物。但也有研究人員發現了奇特之處,密度如此之大的蝗群間,很少發生碰撞,似乎各個蝗蟲能夠有效避讓。而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則受此特性的啟發,開始研發低功率碰撞探測器,可讓無人機、自動駕駛汽車模仿蝗蟲的躲避碰撞反應,減少事故發生。據悉,蝗蟲體內具有一種特殊的神經元,科學家將其稱為小葉巨型運動檢測器(LGMD)。
  • 飛機像蝗蟲般擠滿天空?神奇網站可一覽全球實時航班
    天空那麼大,飛機怎麼可能像汽車在地面道路上一樣擠得滿滿當當呢?不過只要你上一下Flightradar24網站,上述認知就會被「刷新」——在該網站提供的24小時全球飛機實時飛行圖像裡,飛機像蝗蟲一樣密密麻麻地扎堆在歐美國家上空。以美國上空為例,那裡任何時刻都有不少於5000架商用航班。
  • Autopoilot9.0,完全自動駕駛,特斯拉做了什麼更新?
    Autopoilot9.0,完全自動駕駛,特斯拉做了什麼更新? 2018-09-24 01:09 來源: EV頭條 小編曾想,除了外觀、電池、續航,還有什麼是特斯拉重要的組成部分?
  • 數百萬蝗蟲襲擊埃及首都開羅 如雨點般落下(圖)
    新華網開羅11月17日電(記者 明金維辛儉強)當地時間17日上午,數以百萬計的蝗蟲出現在埃及首都開羅上空,引起開羅市民和政府的高度關注。據悉,這是開羅市中心地區首次遭遇如此大規模的蝗蟲入侵。  上午11時左右,新華社記者在開羅穆罕迪辛區看到天空中布滿了一個個的小點,仔細觀察後發現都是蝗蟲。
  • 雷射雷達疊加雷達,解決霧天自動駕駛
    雷射雷達疊加雷達,解決霧天自動駕駛 2020-11-20 1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蝗蟲席捲印度北部,印度是如何控制住蝗蟲的
    而這個非洲蝗蟲也表現出驚人的遷徙能力,跨過紅海和波斯灣,最後出現在南亞的印度北部,面對鋪天蓋地的蝗蟲,印度是如何防止這場蝗災。無人機滅蝗蟲蝗蟲到了印度後,印度出動了飛機噴灑農藥,還出動軍隊和農民人工噴灑農藥,經過努力,很快就控制住了蝗災。同時有關部門預計今年6月,印度西部沙漠地區可能出現規模更大的蝗災。
  • 最全自動駕駛技術匯總 全面解析Waymo自動駕駛安全報告
    由於Waymo已擁有數百萬英裡的駕駛裡程經驗,在面對不同的道路對象可能做出的行為時,Waymo旗下的車輛已構建了高精準度的建模。從軟體了解到,行人、騎自行車者、摩託車手可能看起來相似,但在行為上則有很大差異。行人可能比騎自行車者、摩託車手速度都要慢,但其都有可能突然轉向。
  • 自動駕駛地圖與定位技術產業
    二、中國高精度地圖產業發展現狀高精度地圖作為汽車自動駕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相較於傳統的導航電子地圖更專注於自動駕駛場景,讓自動駕駛車輛人性化的理解不斷變化的道路現實環境,通過雲端實時更新的高精度動態地圖數據,在自動駕駛車感知、定位、決策、規劃等環節起到重要作用,是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不可或缺的一環。
  • LIDAR : 自動駕駛汽車的關鍵傳感器
    正如下圖中的 Uber 和 Baidu 的自動駕駛汽車,它是安裝在汽車頂部的不斷旋轉的笨重盒子。大衛·霍爾的發明現在在史密森學會中被認為是實現自動駕駛的根本性突破。這種可預測性正是實現自動駕駛汽車這樣的技術所需要的,並且是過去5年來取得進步的重要原因。
  • 為自動駕駛「開天眼」 冬奧會自動駕駛接駁還看百度高精地圖
    項目負責人宣布百度作為專項自動駕駛高精地圖唯一承擔單位,負責科技冬奧專項高精地圖服務、無人MINI客車自動駕駛功能開發與仿真平臺開發。科技冬奧專項將在首鋼園區內展開基於多種車型的L4級自動駕駛示範應用,服務於冬奧會期間首鋼園區的日常運營,滿足支撐園區奧運會期間運輸需求。針對冬奧會天氣特徵、人車混流複雜交通場景,除了需要研發符合自動駕駛要求的車輛平臺及建設首鋼園區的智能交通環境外,最大的挑戰是開發面向冬奧會的通用自動駕駛系統。  高精地圖是自動駕駛的基礎,因此,首先需要構建覆蓋奧運示範區的自動駕駛高精地圖。
  • Waymo無人車報告:通往自動駕駛之路
    由於Waymo已經擁有數百萬英裡的駕駛裡程經驗,在面對不同的道路對象可能做出的行為時,我們的車輛已經構建了高精準度的模型。例如,我們的軟體了解到,行人、騎自行車者、摩託車手可能看起來相似,但在行為上則有很大差異。行人可能比騎自行車者、摩託車手速度都要慢,但都有可能突然轉向。
  • 卡爾曼濾波應用於自動駕駛
    自動駕駛車輛由各種裝置組成,通過該裝置收集數據並執行動作。下圖顯示了車輛中使用的少數重要部件的位置。自主車輛的組成部分卡爾曼濾波器使用的數據來自LIDAR和RADAR 。所以現在只關注這兩個方面。在自主車輛的情況下,卡爾曼濾波器可用於根據我們的車輛接收的數據預測我們的自動駕駛車輛前方的車輛將採取的下一組動作。這是一個使用兩步預測和更新的迭代過程。
  • 《除蝗疏》再更新與蝗蟲型變
    除蝗疏再更新與蝗蟲型變的思考我國最早出現蝗蟲的記載是在《呂氏春秋·孟夏紀第四》:「行春令,則蟲蝗為敗」,最早記載蝗災的是《春秋》中記公元前594年也就是魯宣公十五年:「冬,蝝生,飢「。而詩經中也有對蝗蟲的描述,稱其蟄蟄兮。
  • 自動駕駛之高精度定位
    定位(Location)和導航(Navigation)技術是負責實時提供載體(如自動駕駛車輛)的運動信息,包括載體的位置、速度、姿態、加速度、角速度等。自動駕駛往往採用的是多傳感器融合定位的方式。我們把傳統的IMU和與車身、GPS等信息融合的算法組合在一起的系統稱為廣義的、針對自動駕駛的IMU。  這個技術的出現彌補了 GPS 定位的不足,兩者相輔相成,可以讓自動駕駛汽車獲得最準確的定位信息。
  • 特斯拉自動駕駛又致人死亡!
    NTSB報告稱,肇事車輛在一條限速89公裡/小時的公路上以110公裡/小時的速度行駛,在撞上一輛半掛車前大約10秒司機啟動了自動駕駛系統,但在事故發生前不到8秒,系統並沒有檢測到司機的手放在方向盤上。數據和視頻顯示,事發時駕駛員和輔助駕駛系統都未作出規避操作。
  • 陳根:細菌發光新技術,助力更新抗生素開發管道
    文/陳根抗菌素耐藥性被認為是全球健康的一大威脅,青黴素剛出現時,幾十單位就可以救命,而現在可能幾百萬單位也很難產生效果;曾被稱做「抗生素最後一道防線」的萬古黴素也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鈍化,在超級細菌 MRSA 面前已有明日黃花的勢頭。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汽車|大數據|自動駕駛|智能網...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並頻頻出臺支持政策,自動駕駛產業得到迅猛發展。本文從政策、標準、技術、產業等方面介紹國內自動駕駛發展情況,並與國外自動駕駛產業發展進行對比分析,指出我國在自動駕駛產業發展過程中的挑戰,為未來我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提供參考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