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把14億中國人民保護好,就是對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的巨大貢獻

2020-11-23 環球人物網

新華社北京3月31日電(記者馬卓言)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31日表示,做好國內防控、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是中國政府的首要責任,把14億中國人民保護好,本身就是對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的巨大貢獻。

華春瑩在當日例行記者會上說,當前,中國的疫情並沒有結束,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很大,對相關醫療物資的需求也很大。做好國內防控、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是中國政府的首要責任。把14億中國人民保護好,本身就是對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的巨大貢獻。

華春瑩說,中方也在積極為有需要的國家提供防疫物資。中國政府已向12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了包括普通醫用口罩、N95口罩、防護服、核酸檢測試劑、呼吸機等在內的物資援助。

她說,中國地方政府已通過國際友好城市等渠道向50多個國家捐贈醫療物資。中國企業向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捐贈了醫療物資。

華春瑩說,有些國家通過外交渠道向中方提出了商業採購協助請求,中方向他們推薦了有資質的出口商。已有30個國家和2個國際組織同中方出口商籤署了包括口罩、防護服、核酸檢測試劑在內的商業採購協議。還有很多國家的採購商正同中國企業進行洽談。

華春瑩說,隨著中國企業復工復產,中國企業將為國際社會應對疫情提供更多的物資支持。中國政府也會繼續為各國來華採購提供支持和必要便利。中方也希望和歡迎各國企業加強合作,共同維護全球醫療物資產業鏈的穩定。

她說,在中國N95口罩也是緊缺物資,「我們把N95口罩都留給了那些戰鬥在最危險崗位、最容易受感染的醫護人員。」

責任編輯:於冰

聲明: 版權作品,未經《環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中國抗疫外交助力全球公共衛生治理
    內容摘要: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嚴重擾亂全球政治經濟秩序,危害逾千萬人口的生命安全,已成當今世界面臨的頭號挑戰。中國有力統籌自身抗疫與抗疫外交,以元首外交推動國際合作,積極引領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彰顯負責任大國形象。
  • 美稱致力於保護藏人生活方式 外交部:美方目前最好還是保護好美國人民的生命
    中國網12月8日訊 據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官方微信消息,美國所謂「西藏事務特別協調員」、助理國務卿德斯特近日稱美致力於保護藏人的生活方式。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8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西藏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幹涉。
  • 中國飯碗:讓近14億人吃飽吃好 為世界貢獻中國方案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洪範八政,食為政首。糧食關係國家安危、人民幸福。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的糧食安全發展之路令世界矚目,共和國糧食之基更牢靠、發展之基更深厚、社會之基更穩定。近14億中國人不僅解決了吃飯問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貢獻著中國方案。
  • 外交部發聲
    新冠病毒源頭問題是科學問題,需要聽取科學和專業意見,世衛組織以及國際社會有明確共識,那就是不能將病毒同特定國家地區或者種族相聯繫,反對藉此搞汙名化。我們對一段時間以來個別美國政客和高官借疫情詆毀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抗疫努力,借新冠病毒對中國進行汙名化表示堅決反對。
  • 蔡英文:做好萬全準備,保護人民安全
    蔡英文今天表示,2020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在病毒及中美關係緊張的衝擊之下,各地的經濟安全正面臨高度不確定性。她聲稱,我們不只對疫情「超前部署」,在承平的時候,也做好萬全準備,預先制定各種應對計劃、預擬可能的結果,才能保護人民的安全。
  •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做客「南開公共衛生講堂」
    「聯邦政府與州政府之間就防疫出現大量分歧,不能很好達成一致,使得國家機器運轉『噪聲』巨大,這也成為美國疫情防控的最大敗筆。」曾光說。  高度警惕新冠病毒與流感疊加感染  目前,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已經進入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兩手抓的新常態。
  • 外交部回應加入新冠疫苗計劃
    來源:外交部網站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答記者問。問:中方已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10月8日,中國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籤署協議,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
  • 外交部:捍衛國家利益和尊嚴,中國外交沒有軟骨,更沒有媚骨!
    海外網12月5日電 據外交部官方網站消息,2020年12月5日,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出席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智庫國際影響力論壇暨第六屆新型智庫建設學術研討會並發表主旨演講
  • 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解讀構建生物安全法律法規體系...
    編者按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為持續依法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力度,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宿遷市人大常委會將於近期對「一決定一法」(一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及《江蘇省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在宿遷市的實施情況進行執法檢查。即日起,《法規實施在宿遷》專欄將普及保護野生動物的重大意義、相關法律知識,介紹宿遷市宣貫情況,進一步增強社會公眾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公共衛生安全意識。
  • 外交部就對美實施對等制裁、印度外長稱中國違約派兵等答問
    華春瑩:的確,這幾天「香香」牽動了很多人的心,特別是日本人民的心。知道「香香」可能要離開日本了,今天上午富士電視臺也向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發來了問題單。我們向中方主管部門進行了一些了解。自2011年2月啟動以來,中方與日本東京開展的大熊貓合作研究項目進展非常順利,在大熊貓保護繁育、科學研究、技術交流、公眾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 蓬佩奧抹黑中歐投資協定 外交部:有沒有聞到一股酸味兒?
    我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將堅定履行承諾,在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作出中國貢獻。此外,外交部發言人還就美官員發表涉華錯誤言論、伊核形勢等熱點問題進行回應。  「中方願繼續同各方一道,推動全球疫苗公平分配,攜手助力全球團結抗擊疫情,保護世界各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 為2020年後全球氣候治理提出中國方案——外交部、生態環境部解讀...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題:為2020年後全球氣候治理提出中國方案——外交部、生態環境部解讀系列重大氣候政策  新華社記者成欣、高敬  近日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對未來全球氣候治理提出了3點倡議,並宣示了提高中國國家自主貢獻的4項新舉措。
  • 艾四林: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打贏戰「疫」是對馬克思...
    美國紐約時報在報導中援引採訪對象的話,稱中國在武漢的做法是侵害武漢民眾人權,也有人質疑,以巨大的經濟為代價,來阻斷病毒傳播是否值得。可以說,持這些說法的人沒有讀懂中國共產黨,沒有讀懂中國,發展為了誰,發展為了什麼,立場不同,選擇答案自然就會不一樣。我們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的品格,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根本立場,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立場。
  • 外交部:中國的抗疫行動對全世界公開 經得起時間與歷史檢驗
    中國網6月3日訊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針對近期美國媒體稱發現世衛組織1月份曾對中國抗疫的透明度表達不滿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今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有關報導與事實嚴重不符。趙立堅稱,中國的抗疫行動對全世界公開,時間經緯清清楚楚,事實數據一目了然,經得起時間與歷史的檢驗。
  • 生態環境部答澎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五大經驗可與世界分享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提問,立場文件系統闡述了中國作為生物多樣性大國和《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東道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主要成就。您認為中國可以與各方分享的主要經驗是什麼?下一步,我們能夠採取哪些行動和措施為中國和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進程作出更大貢獻?吹風會現場。
  • 外交部提醒在印度尼西亞泗水的中國公民注意安全
    目前暫無中國公民傷亡報告。外交部領事司和中國駐泗水總領館提醒在泗水的中國公民和機構密切關注局勢發展,提高警惕,做好安全防範,減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前往教堂及商場等人員密集場所。如遇緊急情況,請及時報警並與中國駐泗水總領館聯繫尋求協助。印尼緊急報警電話:+62-110;救護車:+62-118。
  • 外交部六連問回擊美指責中方「破壞環境的行為」:美國才是全球環境...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確立為基本國策,把可持續發展確立為國家戰略,認真履行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治理、防治化學品汙染等領域國際環境條約義務,取得顯著成效。中方積極踐行低碳排放。
  • 外交部回應
    任何企圖分裂中國的勢力對此必須要有清醒認識。14億中國人民決不會允許任何一寸土地從我們手中被分離出去。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據報導,王毅國務委員日前同菲律賓外長洛欽舉行了視頻會談。菲律賓外交部聲明表示,有關會談是公開、友好和富有成果的。你能否介紹會談的具體情況?中菲雙方達成了哪些共識?
  • 外交部:共同推動全球智慧財產權治理更加公正合理
    人民網北京12月3日電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今日例行記者會。記者會實錄如下:總臺央視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30日就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舉行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上指出,中方要深度參與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框架下的全球智慧財產權治理。
  • 世衛:第二年疫情形勢可能更為嚴峻 中國為全球抗疫做貢獻
    中方鄭重承諾,中國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優先向發展中國家供應。如今,隨著中國疫苗研發工作的順利推進,總體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我國的疫苗在發展中國家供不應求,彰顯中國始終秉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體現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的大國擔當。這也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積極承擔國際責任、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實際行動,為發展中國家帶來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