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為何要把禪宗衣缽傳給慧能大師

2020-12-05 以智見佛

本文是領悟壇經,原創系列文章,供所有佛法實修者參考。未經許可,請勿引用和改寫。

惠能安置母畢,即便辭違。不經三十餘日,便至黃梅,禮拜五祖。

慧能大師安置好母親的生活以後,立即告辭母親和鄉鄰。差不多經過三十多天,就到了黃梅。進到寺廟大堂,行大禮,叩拜五祖。

祖問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

五祖問慧能:你是哪裡人,到我這裡,為求何物而來?

惠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餘物。

慧能答到:弟子是嶺南新州的普通百姓。跑這麼遠來,禮拜五祖大師,只想求學佛法,不求別的任何東西。

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

五祖說道:你是嶺南人,又是蠻夷,怎麼可能學佛作佛?

惠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

慧能答到:人雖分南北,佛性不分南北。蠻夷身雖然與你大和尚身不同,但我們之間的佛性有什麼差別呢?

五祖更欲與語,且見徒眾總在左右,乃令隨眾作務。

五祖本想與慧能多交流一會兒,無賴許多徒弟總圍在左右,於是就叫慧能隨眾徒弟一起去做雜務。

惠能曰:惠能啟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未審和尚教作何務?

慧能急忙說到:慧能我啟請大和尚,我感覺自己的內心,已能時常生起般若智慧,不脫離自心的本性,這就是我學佛的福田根基。不知大和尚叫我做什麼雜務?

祖雲,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廠去。

五祖說道:你這蠻夷學佛的根性很不錯。你不要多說了,去槽廠舂米去。

五祖從與慧能的初次對話裡,已感覺到慧能大師是學佛的好料,是領略佛法般若智慧的利根性人才。

惠能退至後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經八月餘,祖一日忽見惠能曰:吾思汝之見可用,恐有惡人害汝,遂不與汝言,汝知之否?惠能曰:弟子亦知師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覺。

慧能禮拜五祖後,由師兄們引至寺廟的後院。後院的一位行者,安排慧能破柴舂米。

經過八個多月,有一天,五祖忽然來見慧能,對他說到:我一直在考慮,以你的見解,你是可以培養的佛法的人才。我是怕心懷惡念的人,嫉妒謀害你,才沒有給你明說,你知道吧?

慧能答到:弟子我早已知道師父你的心意,所以不敢妄自跑到佛堂前找你,是不想令他人有所覺察。

五祖在八個多月後,明確告訴慧能大師,他是難得的可用的佛法人才。

五祖為傳禪宗法脈和衣缽,就叫所有弟子,根據自己的禪修體驗,各寫一首偈語。如果偈語切合佛法的般若智慧,就傳與衣缽。

惠能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慧能大師的偈語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書此偈已,徒眾總驚,無不嗟訝,各相謂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

當慧能大師的偈語剛一書寫完畢,五祖在場的眾徒弟,無不驚訝,彼此相互感嘆道:奇才!奇才!不可以貌取人啊!不知道他何時已成了肉身菩薩。

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遂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眾以為然。

五祖見眾人驚訝生怪,恐怕有人損害慧能,就脫下鞋子把偈語擦了。還假裝說道:也沒有明心見性。所有人又覺得,該是這樣。

五祖從慧能大師的偈語裡,已知他已明心見性,決定把禪宗衣缽傳遞給他。

次日,祖潛至碓坊,見能腰石舂米,語曰: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乃問曰:米熟也未?

惠能曰: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第二天,五祖悄悄來到舂米房,看見慧能以腰懸石,正在舂米,就說道:求取佛道的人,為了求法,忘卻了自己的身軀,應當就是你這個樣吧。隨即問到:米舂好了吧?

慧能隨機答到:米是早已就舂好了,就等著篩選了。

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

五祖用禪杖敲了碓窩三下,就走了。慧能當即明白了五祖的心意,半夜三更,悄悄來到五祖的禪房。

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在五祖禪房內,五祖又用袈裟把自己和慧能圍遮起來,不想讓任何人看見。然後,才為慧能大師講解金剛經。

當五祖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慧能聽後,立即大悟:一切萬法,都不能脫離自性。於是對五祖說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五祖立即知道他已明心見性,就對慧能說到:不能明心見性,學習再多佛法,也無任何利益的。如果能明心見性,就是大丈夫,是天人師,是佛。

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缽。云: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

五祖在三更半夜,傳授佛法。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傳給了慧能頓悟法門,以及禪宗的衣缽。

五祖對慧能鄭重地說道:從今以後,你就是禪宗第六代祖師。你要依我今天傳給你的頓悟法門,好好護持自己的念頭,廣度有情眾生。讓禪宗頓悟法門流傳到將來,不要讓它斷絕了。

五祖經過與慧能初見識才,中以偈語辨才,終以金剛經認才,經過如此三番確認,才把禪宗頓教法門和衣缽傳遞給了六祖慧能大師。

點讚分享 功德無量

相關焦點

  • 達摩祖師被他打掉了門牙,為何又把衣缽傳給了他?
    六祖慧能大師這是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在聽五祖講《金剛經》時,頓悟所做,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偈子,卻說出了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主旨,也讓無數學佛修禪之人從中得到感悟,但是我們今天要將的並不是慧能大師,而是中國禪宗歷史上另一個重要人物。
  • 中國宗教思想中,老莊的清靜和禪宗的虛淡影響了中國畫的風格
    道是天地規律,人要努力地進入天地規律中去,探悟道裡無窮無盡深邃的精神內核。朱耷 《枝上鸜鵒圖》禪宗思想對中國繪畫的影響也非常大。禪宗是外來佛教到中國本土化以後出現的佛教流派,主要觀點是止觀、靜虛、虛無、虛淡。禪宗有一個著名的典故,五祖將要傳衣缽於神秀、慧能二人中的一位,神秀作了一首詩:「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不使惹塵埃」,以此表達對佛的虔誠和用功。另一個做飯的和尚,不識字、不讀書的慧能當即就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 高僧傳:死後肉身不腐,一生傳奇無數,達摩祖師為他預言並且應驗
    在慧能禪師未出生前他的父親可是一名官員,後來因為一些原因被貶到了當時人煙稀少,民風彪悍的嶺南新州也就是現在的廣東新興。要知道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那裡可是被稱為南蠻的蠻荒之地的地方。到處都是沼澤、毒瘴,遠不如現在的廣東繁華。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慧能出生了,之後沒多久父親去世了。
  • 聽慧能大師怎麼說
    但我所說的這些還不都是我們偉大的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所宣講的「懺悔法」。那麼我們六祖慧能大師所開示的「懺悔法」又是一個什麼樣子呢?且看《法寶壇經》第109講朋友們!善信們!各位菩薩大德們!南無阿彌陀佛!大家吉祥如意!今天我們接著學《壇經》。據《法寶壇經》記載,六祖一時說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
  • 既然佛說一切虛幻不實,已經明了此理的人們為何還要精勤修行?
    六祖慧能偈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由此認為慧能已得空中三昧,把禪宗衣缽傳給了他。後來事實也證明五祖確實慧眼識珠,六祖後來確實把禪宗發揚光大了。那麼看了此偈言,是否有人疑惑過。既然世間一切都是虛幻不實,為什麼我們還要精勤修行?看看下邊佛與商人的對話,應該可以解除這個疑惑。
  • 請聽印光大師談禪宗與淨土宗的區別
    請聽印光大師談禪宗與淨土宗的區別【印光大師開示】禪與淨土,理本無二。若論事修,其相天殊。禪非徹悟徹證,不能超出生死。故溈山云:「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所以五祖戒又作東坡,草堂清復為魯公。古今宗師,徹悟而未徹證者,類多如此。良由惟仗自力,不求佛加,絲毫惑業不盡,生死決不能出。淨土,則具信願行三,便可帶業往生。一得往生,則永出生死。悟證者頓登補處,未悟者亦證阿鞞。所以華藏海眾,悉願往生。宗、教知識,同生淨土。良由全仗佛力,兼自懇心。故得感應道交,由是速成正覺。為今之計,宜屏除禪錄,專修淨業。於一塵不染心中,持萬德洪名聖號。或聲或默,無雜無間。
  • 聽星雲大師講禪的歷史 內容和修法
    禪合乎真善美的條件;雖然不容易談,可是要知道什麼是禪,那我們就不能不盡力弄清楚。現在我分成三個部分來敘述,這三部分是禪的歷史、禪的內容與禪的修法。 一、禪的歷史 佛陀談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經典浩瀚無涯,可是,這些無數的文字般若,與禪宗的起源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 丹霞天然禪師學道因緣(禪宗)
    他聽了之後,正好遇到一個「禪者」(也就是佛教的禪宗學人)。禪者問他:「仁者何往?」您這是要到什麼地方去呀?他答:「選官去。」去參加科舉考試,考中了就可以應選補缺而做官。禪者說:「選官何如選佛!」做官怎麼能比得上做佛呢?做官只是一時的功名顯赫,只是過眼雲煙,不能長存於世。修道成佛則能夠亙今古而常存、歷滄桑而不變。
  • 佛教:慧能大師卓然超群的「禪不在坐」思想,您從中得到什麼啟示
    然而,對於這種坐禪,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卻另有看法:「禪不在座。」應該說,慧能的這一見解,在當時坐禪風氣盛行的佛門中,可謂卓然超群,具有爆炸性和劃時代的意義。其實,慧能的這一見解,很可能來自佛經中所載故事的啟發:一天,舍利弗正在林中樹下宴坐,維摩居士來到他跟前說:「唯,舍利弗,不必是坐為宴坐也。
  • 南懷瑾:禪宗佛法在達摩祖師之前,就已在中國本土流行
    佛教源自印度,所以很多人將中國本土禪宗佛法的開創歸於來自印度佛教的達摩祖師。其實,這不過是人們的刻板印象與認知錯誤。現代佛學大師南懷瑾指出,其實禪宗佛法在達摩祖師到來之前已在中國本土流行。,必然是要對中原文化有著深刻領悟才能創造出來的。
  • 「立雪斷臂」拜達摩祖師傳法解惑的禪宗二祖,不斷臂就不行嗎
    慧可法師,號神光,洛陽人,是漢傳佛教禪宗的二祖。說起慧可法師不得不提起他流傳已久的故事,「立雪斷臂」。好端端的為什麼立雪斷臂呢?其實這件事情可有來頭了。。。。。。心誠則靈,沒過多久,神光大師的母親便懷孕了。因神光法師出生時滿屋佛光,父母便給他取「光」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