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歐為何氣候穩定?厄爾尼諾現象如何形成?這種現象並不總是可怕

2020-12-03 姬雲海說自然

筆者認為,西歐地區的冬天之所以不像歐亞大陸其它地區那樣冬夏分明,就是因為在海水和海風的雙重作用下,形成了典型的海洋氣候。而厄爾尼諾現象的成因就像是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的空氣互相玩蹺蹺板的結果,雖然環保主義者總是將厄爾尼諾現象說得很可怕,不過有時它也能為漁民帶來福利。水這種物質擁有優良的儲熱性能,以海水那麼龐大的體積,即便是在最極端的氣候環境下,海水溫度也最多只會每日改變1℃,平均每年有10℃的最高溫差。

相比之下,大陸的有些地區就遠沒有這麼宜人了,在最極端的地區,晝夜溫差可以高達80℃。海洋的溫度之所以這麼穩定,就是因為當太陽的熱量傳遞到海面時,這些熱量會一點一點地向海水傳遞。而當太陽的光線不再照射海水時,這些儲存到海水中的熱量又要以同樣的速度緩慢向上傳遞了。這還是在假設海水不流動的情況下,實際上極地和赤道的海水總是以一定的規律糾纏在一起,這使海洋的溫度改變更緩慢了。海水流經世界各地的同時,也藉助海風的吹拂影響了世界各個地區的溫度。

讓筆者為大家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赤道地區的溫暖海水流向本應相對寒冷的北美洲時,這些海水中儲存的熱量就會向寒冷的空氣中施放,首先就會惠及到北美洲的居民。而這個地區還有一股吹向西歐的盛行風,這些熱量就被隨風傳播到西歐了。可見這些看似分布面積不大的來自大西洋赤道的海水,通過這種方式一舉兩得地惠及了兩片大陸的居民。不過幾乎是以相同的原因,海水也會引發多年以前電視中常常提及的厄爾尼諾現象。

筆者不得不說,當海洋造福人類的時候,人類並不會深究其中原因,而當海洋帶來不好的事件時,人們馬上就注意到了。秘魯遠岸有一個享譽全球的漁場,形成這個天然漁場的原因就是一股強力的冷水上升流,這些來自海底的水富有營養,讓喜愛冷涼環境的鯷魚長得膘肥體壯。不過每年年底,上升流都會有所減弱,漁場表面的海水就因此升高了一點溫度,導致鯷魚的活動不在頻繁,這就是厄爾尼諾現象的典型表現。而厄爾尼諾現象的成因,要跨海追溯到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

每當太平洋海面的氣壓高時,印度洋上的氣壓就低,反之亦然,就像蹺蹺板一樣。在正常的情況下,每年印度的農作物播種的季節,印度洋的氣壓就應該變低,讓來自太平洋的風吹過來,為農作物帶來雨水。但如果海洋氣壓異常的話,印度就會很不幸地遭遇饑荒。當海面上的氣壓發生異常時,海風的吹拂方向就會發生異常。海水的流動方向是會受到海風影響的,如果海風沒有吹嚮往年應有的方向,那麼對於秘魯的漁場經營者來說,期待中的海底冷水也不會嚮往年一樣湍急地湧上海面。這樣一來,原本的漁場就瓦解了。

筆者覺得,由於海水和海風對人類的影響是全球性的,所以當我們在新聞上看到某個地區遭遇了厄爾尼諾現象,那麼您就會知道,從印度到非洲全都遭遇了各種形式、輕重程度不同的自然災害。不過至少對於秘魯的漁場經營者來說,他們其實有更多選擇餘地的。原本秘魯的漁場是盛產冷水魚的,但既然厄爾尼諾現象會導致秘魯沿岸的海水升溫,那麼當冷水魚散去之後,漁民就可以選擇捕捉鰹魚、金槍魚等暖水魚類了。看了這篇文章,您是不是學到了新知識呢?給我們評論吧

相關焦點

  • 氣候變化是因為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是啥?
    吸收同樣的熱量,水上升的溫度並不高,但在寒冷的日子裡,水又能緩緩地釋放它所儲存的熱量,穩定熱循環和適宜的溫度以維持地球生命。不幸的是,人類的活動卻打亂了這種穩定,反常氣候的頻繁出現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例如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是&34;的意思,在歷史上,對厄爾尼諾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1541年。很早以前,秘魯沿岸的漁民就發現了這種奇異的天氣。
  •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為什麼總是會輪番交替登場?
    科學家研究發現,很多極端性天氣現象之間都有彼此的關聯,具有群發性的特徵,「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就是兩種大範圍、全球性的極端性天氣現象,其形成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原因。首先,是「厄爾尼諾」現象,最初是指南美洲秘魯西部太平洋海域中秘魯寒流異常增溫的現象,秘魯寒流屬於上升性寒流,當地海域漁業資源豐富,形成秘魯漁場。厄爾尼諾現象不過,漁場中的魚類多屬於冷水性魚類,當秘魯寒流異常增溫時,就會導致大量魚類死亡,當地漁民發現這種現象每隔幾年就會發生,而發生的時間通常是在聖誕節前後,當地人就稱這種現象為「厄爾尼諾」現象,意思就是「聖嬰」現象。
  • 輕鬆了解厄爾尼諾現象
    一旦出現了罕見的超強厄爾尼諾現象,我國南方很有可能要面臨嚴重的洪災。很多人應該也還記得1998年那場特大洪水,而它的罪魁禍首也正是這個厄爾尼諾現象。那麼到底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呢?由於這些南美洲的漁民們遇到幾次這個事件的時候,恰好都在過聖誕節,所以給這種現象起名為「聖嬰」,這代表耶穌。這個西班牙語單詞音譯過來就是厄爾尼諾——這就是厄爾尼諾現象這個名稱的由來。它最直接的表現在太平洋東部海水溫度的異常上升。那問題來了:發生在遙遠的太平洋對面的海水升溫怎麼會影響到中國的氣候呢?其實,這背後有一個有趣的科學原理。
  • 厄爾尼諾現象
    1997年3月起,熱帶中、東太平洋海面出現異常增溫,至7月,海面溫度已超過以往任何時候,由此引起的氣候變化已在一些地區顯露出來。多種跡象表明,赤道東太平洋的冷水期已經結束,開始向暖水期轉換。科學家們由此認為,新一輪厄爾尼諾現象開始形成,並將持續到1998年。也正是從這一刻起,地球上的氣候開始亂了套。
  • 厄爾尼諾現象什麼意思,為何說今年就是厄爾尼諾年?
    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具有不確定性,一般2—11年發生一次,但是這個時間間隔在慢慢發生變化,時間變的越來越短,越來越頻繁。厄爾尼諾現象的「一生」經歷四個階段,即厄爾尼諾發展前、厄爾尼諾發展中、厄爾尼諾形成後、厄爾尼諾減弱後,這四個階段會導致氣候狀態出現不同的異常現象。厄爾尼諾現象持續時間最少三五個月,持續時間無法確定,最長有時可能持續兩三年之久。
  • 厄爾尼諾現象已形成
    本報訊 (記者 嶽冠文實習生張秀君)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獲悉,新的厄爾尼諾現象已經形成,而且可能是「超級厄爾尼諾」現象。  據介紹,近來氣候反常的情況越來越突出,自1998年以來,我省還沒有發生過全局性的洪澇災害,特別是對洞庭湖區威脅最大的長江,自1870年發生10萬秒立米的特大洪水後,已有130多年未發生同量級的洪水。按照一般規律,重現的機率在增大。另外,中央和省氣象臺都預測,今年汛期長江以南發生大洪水的可能性很大。
  • 冰川時代氣候突然升溫 誘因是厄爾尼諾現象?
    這些突然的氣候躍變循環——稱為氣候快速振蕩旋迴事件——後面的誘因是被科學家們長期不休爭論的一個課題,它考驗著科學家預測氣候的能力。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氣候事件的誘因是北大西洋主要海洋環流型的改變,而其它研究人員則認為氣候事件與熱帶太平洋的厄爾尼諾/南方震蕩現象相聯繫。
  • 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
    200多年前,在南美洲,秘魯、厄瓜多等國的漁民發現,每隔幾年,附近的魚類就會大量地離奇死亡,因為這種現象一般都在聖誕節前後出現,所以人們就把這種現象取名為「聖嬰」這個西班牙語音譯過來就是「厄爾尼諾」。這也就是「厄爾尼諾現象」名字的由來。那麼,「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呢?
  • 【氣象科普】兄妹現象——厄爾尼諾與拉尼娜
    今天為大家介紹厄爾尼諾與拉尼娜現象,兩種現象均會影響到全球水資源分配不均衡,導致全球氣候異常,極端天氣也會大大增加,同時氣象災害會帶給人類巨大的危機感
  • 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什麼是拉尼娜現象?
    對於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簡要進行一下介紹。
  • 拓展閱讀:拉尼娜現象與厄爾尼諾現象
    圖丨氣候術語拉尼娜和厄爾尼諾分別是一對女孩和男孩的名字拉尼娜現象(西班牙語:La Niña),又稱反聖嬰現象
  • 科學史上365天——厄爾尼諾現象
    吸收同樣的熱量,水上升的溫度並不高,但在寒冷的日子裡,水又能緩緩地釋放它所儲存的熱量,穩定熱循環和適宜的溫度以維持地球生命。厄爾尼諾現象不幸的是,人類的活動卻打亂了這種穩定,反常氣候的頻繁出現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例如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El Nino)原文是「聖嬰」的意思,它的出現猶如「哪吒」出世,能造成翻江倒海,引起大大小小無數的災難。
  • 「厄爾尼諾」現象:人們最熟知的極端性天氣,常帶來反向氣候變化
    全球變暖全球變暖不僅僅是全球平均氣溫升高那麼簡單,還會帶來一系列深遠的影響,包括海平面上升、生態系統的改變、加劇了自然災害、出現極端性的天氣和氣候事件。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極端性天氣,就是「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一詞來源於南美洲的秘魯,該現象最初是當地漁民發現的一種氣候異常現象。
  • 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什麼意思
    近年來出現的異常自然現象中,有一個叫做「厄爾尼諾現象」。那麼,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呢?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發生在熱帶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的一種氣候現象。大範圍熱帶太平洋增暖,會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同時,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後,拉尼娜現象有時會跟著出現。  厄爾尼諾又分為厄爾尼諾現象和厄爾尼諾事件,厄爾尼諾現象是發生在熱帶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的一種氣候現象,大範圍熱帶太平洋增暖。這個狀態維持3個月以上,才認定是厄爾尼諾事件。
  • 地理學科知識——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主要指太平洋中東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異常地持續升溫,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的異常氣候現象。
  • 地理答啦: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什麼是拉尼娜現象?
    對於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專注於地理知識和旅行資訊的——地理答啦,簡要進行一下介紹。厄爾尼諾(ELNINO)和拉尼娜(LANINA)都是西班牙文的音譯,前者厄爾尼諾原意為「聖嬰」,後者拉尼娜原意為「聖女」。
  • 地球氣候或「大變」!2021年厄爾尼諾現象還會來嗎?有這個可能性
    但是隨著氣候的改變,厄爾尼諾的現象出現規律也在發生改變,所以如今這個「大約每隔7年出現一次」的規律性已經不具有過高的參考價值了,也就是說氣候的演變正在改變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規律,已經是「正常變得不正常」,這意味著什麼?氣候真的不正常了?而在2019年的時候,全球就出現了一次「厄爾尼諾現象」,而在2020年也出現了一次「弱厄爾尼諾現象」,這什麼情況?
  • 社區考試地理知識:厄爾尼諾現象
    但是全球的氣候也會出現一些異常現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異常的氣候--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簡單來說原本該熱的地方不熱,該冷的地方不冷。首先第一個考點為什麼把這種異常的氣候現象稱之為厄爾尼諾?
  • 科學家研究發現,厄爾尼諾現象越發嚴重,會有怎樣的變化尚不知曉
    在最近的幾十年來,地球上形成了一種新的厄爾尼諾現象,並且比過去400年更為頻繁。氣候模型表明正在進行的厄爾尼諾事件可能是由氣候變化引起的,並且發表在Nature Geoscience上的一項研究使用珊瑚來重建過去400年的事件。
  • 厄爾尼諾現象再抬頭 對中國影響幾何待觀察
    近日,中國氣象局氣候中心監測顯示,2012年7月,赤道太平洋海溫較常年異常偏暖(0.6℃),即進入了厄爾尼諾狀態,並且可能發展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眾所周知,厄爾尼諾現象出現往往會帶來異常的天氣現象,甚至是極端天氣事件。近些年全球天氣災害頻發,大家更是容易聯想到是不是厄爾尼諾在作怪。那麼這次這個愛搗蛋的「小男孩」會再次興風作浪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