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現象:人們最熟知的極端性天氣,常帶來反向氣候變化

2021-01-12 地理沙龍號

我們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由很多要素組成,包括地形、氣候、植被、土壤和生物等等,其中氣候要素是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之一,是指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在較長的時間內大氣都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不過全球氣候也處在不斷地動態變化之中。影響全球氣候變化的因素不僅僅來自自然方面,也有可能來自人類活動。

「厄爾尼諾」現象

在人類活動對於全球氣候的改變方面,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是「全球變暖」了,一方面由於人類廣泛的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另一方面,人類又對地球上的綠色植被進行破壞,導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減弱。這兩方面作用都使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得大氣的保溫作用加強,從而出現全球平均氣溫升高。

全球變暖

全球變暖不僅僅是全球平均氣溫升高那麼簡單,還會帶來一系列深遠的影響,包括海平面上升、生態系統的改變、加劇了自然災害、出現極端性的天氣和氣候事件。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極端性天氣,就是「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一詞來源於南美洲的秘魯,該現象最初是當地漁民發現的一種氣候異常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魚類死亡

秘魯西側的太平洋海域,由於受到秘魯寒流的影響,通常海水溫度較低,秘魯寒流這種上升性寒流,使得海底淤泥上泛,富含營養物質,形成了著名的秘魯漁場,多生活冷水性魚類。但是,秘魯沿岸的漁民發現,有些年份在聖誕節前後(11月至次年3月)秘魯寒流會出現異常的水溫升高現象,導致海洋魚類的大量死亡,當地漁民把這種現象稱為「厄爾尼諾」(聖嬰)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

後來,科學家研究,導致海水溫度異常升溫的原因主要是大氣環流的異常,而地球的大氣環流又是全球性的。所以,當秘魯沿岸魚類大量死亡,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時候,全球其他地區也會同時出現一些氣候異常現象,到現在,「厄爾尼諾」現象主要是指全球性的氣候異常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太平洋表層海水溫度異常現象

根據之前的描述,厄爾尼諾是指本來的冷海水,異常變為暖海水,所以是一種反向的變化,表現在氣候方面也多表現為反向特徵,具體規律可以總結為「該冷不冷、該熱不熱、該雨不雨、該旱不旱」。比如,冬季是寒冷的季節,如果某一年的冬季氣溫高於往常,迎來了「暖冬」,往往是「厄爾尼諾」現象的表現。另外,在雨季時降水偏少現象,也是「厄爾尼諾」現象的表現。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

此外,和「厄爾尼諾」現象相反的極端性天氣現象被稱為「拉尼娜」(聖女)現象,通常表現為「該怎麼樣而更加怎麼樣」,表現為氣候加劇現象。所以拉尼娜現象通常在氣候上表現為:「該冷更冷,該熱更熱,該旱更旱,該雨更雨」的現象。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通常會交替出現,呈現一定的周期性。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周期性出現

2017年10月以來到2018年4月是最近的一次拉尼娜現象,此後,秘魯寒流開始進入到了逐漸升溫的過程,在逐步的升溫過程中,有可能出現新的一次「厄爾尼諾」現象,時間節點就是從2018年末至2019年。也就是所,2019年有可能是「厄爾尼諾年」,對於我國來說,通常會出現夏季風較弱的現象,我國南方地區的降水可能會多於往年。

厄爾尼諾

相關焦點

  •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為什麼總是會輪番交替登場?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是當今世界最為人們所熟知的極端性天氣現象,自然界中的氣候具有周期性的變化,在變化之中就會產生許多極端性的天氣現象,比如低溫、高溫、暴雨、乾旱等等。科學家研究發現,很多極端性天氣現象之間都有彼此的關聯,具有群發性的特徵,「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就是兩種大範圍、全球性的極端性天氣現象,其形成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原因。
  • 氣候變化是因為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是啥?
    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個美麗的星球,雖然很平靜,但也是相較於其他行星的暴躁性格而言,對於生活在地球表面的生物來說,就算地球表面的一次氣候災害,都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地球表面被四分之三的海洋所覆蓋,地表又被大氣所覆蓋,海洋與大氣內部有著既是周期性特點又非周期性的複雜運動。海洋和大氣的變化左右著人類的生活,有時會對陸地世界產生巨大的影響。
  • 繼厄爾尼諾現象之後,又出現拉尼娜現象,會給地球帶來哪些變化?
    繼厄爾尼諾現象之後,又出現拉尼娜現象,會給地球帶來哪些變化?2020年對我們來說確實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一系列事件發生讓我們陷入了危機當中,然而最近一條新聞又再次刷爆了朋友圈,厄爾尼諾會再次來襲。當時科學家們推測在2014年到下半年會出現厄爾尼諾現象,果不其然,從2014年的6月份開始,太平洋的部分地區逐步的出現了厄爾尼諾現象的徵兆,一直到2016年到2月份發現海水平均溫度持續升高了10個月的時間,同時也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極端天氣,比如非洲地區的乾旱,北美洲的暴雪,我國的南方地區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暴雨暴雪等極端天氣變得越來越多,自然災害的情況逐步的加劇
  • 厄爾尼諾成因及氣候變化規律
    厄爾尼諾成因及氣候變化規律樹上微出版厄爾尼諾成因及氣候變化規律現在已發現的許多天氣現象均可以用Ei.La循環的周期變化來解釋、說明、預報、防範或利用。歷史氣候變化、當代氣候變化及未來的氣候變化都將遵循氣候年際變化的Ei.La循環規律。
  • 暴雨日數多,極端性強?2020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
    12月31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前赴後繼 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厄爾尼諾,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特徵之一
    在全球氣候的多變的時代,我們也許沒有詳細了解過氣候變化的具體原因,但是在「厄爾尼諾年」也就是2019年的確認,這就要提醒我們需要重視氣候變化了。「厄爾尼諾」是什麼?這就要分為厄爾尼諾現象和厄爾尼諾事件了。
  • 全球氣候異常變化成因是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或是全球氣候異常
    相信最近一段時間大家都能夠感覺到天氣十分的炎熱,似乎比往年要熱很多。有些地區甚至出現了大範圍的降雨,跟以往的天氣似乎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全球各個地區都有類似的現象出現,所以很多人都覺得有些擔心。地球的氣候變化基本上科學家認為是地球的溫室效應造成,可是也有一些人覺得氣候變化很可能是其他因素,那麼到底還是怎麼樣的情況呢?這點科學家爭論還是比較大,美女小倩熱愛科學,也喜歡科學研究,朋友們可以加我粉絲和關注,我們一起探討這些問題。現在有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全球升溫是厄爾尼諾現象的一個現象,跟全球氣候變暖沒有關係,因為沒有證據證明全球的氣溫出現了巨大的變化!
  • 冰川時代氣候突然升溫 誘因是厄爾尼諾現象?
    這些突然的氣候躍變循環——稱為氣候快速振蕩旋迴事件——後面的誘因是被科學家們長期不休爭論的一個課題,它考驗著科學家預測氣候的能力。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氣候事件的誘因是北大西洋主要海洋環流型的改變,而其它研究人員則認為氣候事件與熱帶太平洋的厄爾尼諾/南方震蕩現象相聯繫。
  • 厄爾尼諾重現概率加大,2020年氣候或又要複雜化了
    作者:文/虞子期 在科學中,氣候引發的事件可以說是非常普遍,並且隨著全球氣溫的上升,越來越多的極端性事件也在增加之中。在2019年的時候,我們看到了高溫,乾旱,強降雨等分布不均勻的模式,導致世界多國都出現了自然災難,並且在風暴的發展之中,也創下了記錄性的強度。
  • 專家:今年極端天氣並非厄爾尼諾現象所致
    月亮赤緯角最小值導致全球極端天氣頻發遼寧日報:從今年年初開始至今,我國南方暴雨,北方氣溫與往年相比異常低,各地天氣反覆。有不少人將這些天氣異常現象歸結於厄爾尼諾現象引起的,您是否認同這一觀點?楊學祥:2014年開始至今,在全球範圍內,極端天氣頻發。
  • 厄爾尼諾現象逼近史上最強 擾亂全球天氣中國將迎暖冬
    據中國天氣網報導,記者從中國氣象局3日下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厄爾尼諾已經達到極強標準,強度逼近史上最強的1997/1998年厄爾尼諾事件。預計今冬將達到峰值,繼續給全球氣候帶來影響。 另據中新網援引外媒報導,厄爾尼諾現象致乾旱威脅印尼等國農作物產量。近期,印尼34個省當中有20省遭遇嚴重乾旱。
  • 浮遊植物將預測全球氣候變化?或暗示厄爾尼諾現象結局
    為此,NASA以及各國均發射了數架探測衛星,研究海洋氣候變化就是這些衛星的任務之一。科學家還結合探測衛星提供的1998-2018年全球海洋顏色變化數據,發現初級生產量會因地點和季節而變化。全球每月初級生產量浮遊植物將預示氣候變化當然,通過浮遊植物,還可以預測全球的氣候變化。
  • 浮遊植物將預測全球氣候變化?或暗示厄爾尼諾現象結局
    為此,NASA以及各國均發射了數架探測衛星,研究海洋氣候變化就是這些衛星的任務之一。科學家還結合探測衛星提供的1998-2018年全球海洋顏色變化數據,發現初級生產量會因地點和季節而變化。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的初級生產總量在38至42億噸碳,加上地區差異,沿海地區的產量高,遠洋的產量低。
  • 厄爾尼諾現象「口味」變了?太平洋溫度在變,異常天氣或再出現
    趣味探索訊 今年我國南方多個地區經歷了快三個月陰雨天氣,幾乎沒見到陽光,美國也在1月份出現了有史以來最殘暴寒潮,氣溫低至零下50攝氏度。然而南半球國家澳大利亞天氣卻跟我們完全相反,今年1月份,澳大利亞熱浪滾滾,最高溫度達50攝氏度。多個國家和地區氣候都很異常,已被專家確定為厄爾尼諾現象。
  • 厄爾尼諾為什麼導致氣候異常?
    因此,當地漁民以西班牙語中「聖嬰」一詞,命名這種赤道中東太平洋表層海水增溫現象,音譯為「厄爾尼諾」。  在科學上,當赤道太平洋中東部海區的海水表面溫度比常年同期偏高0.5℃,並持續3個月以上,就進入了「厄爾尼諾狀態」;持續6個月以上,則確認為一次「厄爾尼諾事件」。
  • 厄爾尼諾指數突然飆升,2020年會出現極寒或極熱天氣嗎?
    作者:文/虞子期 2020年以來,全球的極端氣候現象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之下,可能是越來越多了,例如南極高溫,北極甲烷大爆發等問題,都說明了地球的一個升溫情況可能在持續。同時在升溫的時候,我們也在討論全球變暖之外的氣候現象問題,那就是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的發生。
  • 2020年農業降水極端天氣預測!整體來看降水、積溫氣候變化較大
    前段時間,多個網絡平臺對2020年氣候進行預測,最近又有新的說法。是關於來年降水、極端天氣、預測的,覺得有些道理,今天發給農民朋友,僅供參考。2020年有沒有極端天氣"厄爾尼諾"?最新預測!根據《國際科學家團隊》研究人員表明,複雜的氣候模式中,厄爾尼諾現象在2020年捲土重來的概率達到了80%,這相比如今的中性預測概率高了20%。並且在厄爾尼諾現象出現之後,預估在2020年底達到頂峰,這樣又可能引發全球平均氣溫的一個大變化,並且科學報告指出,可能導致全球年平均氣溫升幅在2021年創下新紀錄。
  • 2020年聽說真的是厄爾尼諾年,你經歷了什麼呢?
    不僅如此,其實全球變暖的真實變化很多地區已經感受過,冬天不再下雪,夏天則是酷熱難耐,據說從兩三年前開始每年夏天的空調都會賣到供不應求,全球變暖導致氣溫升高,人們使用空調降溫,但空調又會加快全球變暖的腳步,如此惡性循環何時才能結束。。。按照研究人員的說法,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2020年多個國家地區夏天可能會比往年更熱。
  • 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不僅給南美沿岸人民生活帶來巨大災難,也往往釀成全球性的災難性氣候異常,如連續出現的世界範圍的洪水、暴風雪、旱災、地震等,報紙上概稱為"厄爾尼諾現象(事件)",科學家們則把那些季節升溫十分激烈,大範圍月平均海溫高出常年1度以後的年份才稱為厄爾尼諾年。
  • 厄爾尼諾現象回歸,全球變暖或讓極端天氣變得更加頻繁
    自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氣候變化正深刻地影響著世界,也給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帶來了重大威脅。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從2019年11月開始,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了厄爾尼諾狀態,在接下來的5個月中,Nino 3.4指數平均滑動值都在0.5℃左右。根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國家判識標準,已正式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強度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