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現象已形成

2020-11-29 搜狐網

  本報訊 (記者 嶽冠文實習生張秀君)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獲悉,新的厄爾尼諾現象已經形成,而且可能是「超級厄爾尼諾」現象。

  據介紹,近來氣候反常的情況越來越突出,自1998年以來,我省還沒有發生過全局性的洪澇災害,特別是對洞庭湖區威脅最大的長江,自1870年發生10萬秒立米的特大洪水後,已有130多年未發生同量級的洪水。

按照一般規律,重現的機率在增大。另外,中央和省氣象臺都預測,今年汛期長江以南發生大洪水的可能性很大。會議要求,儘快修訂完善各項防災抗災救災預案,特別是對防抗山洪地質災害所採用的高音喇叭喊話、敲鑼、吹口哨、發手機簡訊、打電話、強制撤離等行之有效的辦法,要進一步加以完善,在所有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中推行。

相關焦點

  • 厄爾尼諾現象
    據統計,本次厄爾尼諾事件在世界範圍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200億美元。範圍可達整個熱帶太平洋東部至中部。現在,厄爾尼諾一詞已被氣象學家和海洋學家專門用來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的大範圍異常增溫現象。  1997年3月起,熱帶中、東太平洋海面出現異常增溫,至7月,海面溫度已超過以往任何時候,由此引起的氣候變化已在一些地區顯露出來。多種跡象表明,赤道東太平洋的冷水期已經結束,開始向暖水期轉換。科學家們由此認為,新一輪厄爾尼諾現象開始形成,並將持續到1998年。也正是從這一刻起,地球上的氣候開始亂了套。
  • 國家氣候中心宣布:厄爾尼諾事件已形成!
    根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國家判識標準,已正式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強度為弱)。 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 又稱「聖嬰「現象,指的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大範圍持續異常偏暖的現象。
  • 厄爾尼諾現象已出現 深度分析其影響
    澳大利亞氣象局(BOM)4月稱,天氣模型顯示今年可能出現厄爾尼諾現象,6月出現的機率至少有70%。熱帶太平洋(601099,股吧)海水溫度持續高於均值,信風則弱於正常水平,所有模型均顯示海水溫度將進一步上升。  厄爾尼諾是一種周期性的自然現象,科學家通過對全球氣候進行分析,認為厄爾尼諾不是一個孤立的自然現象,它是全球性氣候異常的一個方面。
  • 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
    200多年前,在南美洲,秘魯、厄瓜多等國的漁民發現,每隔幾年,附近的魚類就會大量地離奇死亡,因為這種現象一般都在聖誕節前後出現,所以人們就把這種現象取名為「聖嬰」這個西班牙語音譯過來就是「厄爾尼諾」。這也就是「厄爾尼諾現象」名字的由來。那麼,「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呢?
  • 厄爾尼諾現象如何形成?這種現象並不總是可怕
    筆者認為,西歐地區的冬天之所以不像歐亞大陸其它地區那樣冬夏分明,就是因為在海水和海風的雙重作用下,形成了典型的海洋氣候。而厄爾尼諾現象的成因就像是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的空氣互相玩蹺蹺板的結果,雖然環保主義者總是將厄爾尼諾現象說得很可怕,不過有時它也能為漁民帶來福利。
  • 拓展閱讀:拉尼娜現象與厄爾尼諾現象
    圖丨氣候術語拉尼娜和厄爾尼諾分別是一對女孩和男孩的名字拉尼娜現象(西班牙語:La Niña),又稱反聖嬰現象
  • 輕鬆了解厄爾尼諾現象
    一旦出現了罕見的超強厄爾尼諾現象,我國南方很有可能要面臨嚴重的洪災。很多人應該也還記得1998年那場特大洪水,而它的罪魁禍首也正是這個厄爾尼諾現象。那麼到底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呢?由於這些南美洲的漁民們遇到幾次這個事件的時候,恰好都在過聖誕節,所以給這種現象起名為「聖嬰」,這代表耶穌。這個西班牙語單詞音譯過來就是厄爾尼諾——這就是厄爾尼諾現象這個名稱的由來。它最直接的表現在太平洋東部海水溫度的異常上升。那問題來了:發生在遙遠的太平洋對面的海水升溫怎麼會影響到中國的氣候呢?其實,這背後有一個有趣的科學原理。
  • 國家氣候中心:厄爾尼諾事件已形成!
    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2019年11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並持續維持厄爾尼諾狀態,連續5個月 Nio 3.4指數的滑動平均值分別為 0.6℃、0.5℃、0.5℃、0.5℃和0.5℃。根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國家判識標準,已正式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強度為弱)。
  • 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 厄爾尼諾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 厄爾尼諾究竟是怎麼回事兒?時間:2016-07-13 12:25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 厄爾尼諾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厄爾尼諾在21世紀頻頻光顧地球,給人類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 拉尼娜與厄爾尼諾相反的現象
    從去年春季開始,太平洋上出現了本世紀最嚴重的厄爾尼諾現象,造成了大氣環流異常,給全球帶來了嚴重災害。但最近,氣象專家預測:今年7月—9月,太平洋上可能發生與厄爾尼諾相反的拉尼娜(LaNina)現象。  什麼是拉尼娜現象?
  • 厄爾尼諾現象什麼意思,為何說今年就是厄爾尼諾年?
    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具有不確定性,一般2—11年發生一次,但是這個時間間隔在慢慢發生變化,時間變的越來越短,越來越頻繁。厄爾尼諾現象的「一生」經歷四個階段,即厄爾尼諾發展前、厄爾尼諾發展中、厄爾尼諾形成後、厄爾尼諾減弱後,這四個階段會導致氣候狀態出現不同的異常現象。厄爾尼諾現象持續時間最少三五個月,持續時間無法確定,最長有時可能持續兩三年之久。
  • 厄爾尼諾現象嚴峻 已致太平洋地區400萬人缺衣少食
    中國網10月13日訊 據英國媒體11日報導,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旱情目前已致20餘人死亡,原因為缺少食物及飲用汙水。厄爾尼諾現象的嚴峻情勢還在迫近,由於沒有充足的食物和水源,這可能威脅到400萬人的生命,情況堪比1997-98年,當時死者多達2.3萬人。
  • 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什麼意思
    近年來出現的異常自然現象中,有一個叫做「厄爾尼諾現象」。那麼,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呢?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發生在熱帶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的一種氣候現象。同時,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後,拉尼娜現象有時會跟著出現。  厄爾尼諾又分為厄爾尼諾現象和厄爾尼諾事件,厄爾尼諾現象是發生在熱帶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的一種氣候現象,大範圍熱帶太平洋增暖。這個狀態維持3個月以上,才認定是厄爾尼諾事件。
  • 氣候變化是因為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是啥?
    不幸的是,人類的活動卻打亂了這種穩定,反常氣候的頻繁出現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例如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是&34;的意思,在歷史上,對厄爾尼諾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1541年。很早以前,秘魯沿岸的漁民就發現了這種奇異的天氣。本來,在聖誕節前後,應該有一股冷洋流出現,結果卻出現了暖洋流,攪亂了他們打漁的規律,當地人把這個現象叫做&34;。
  • 地理學科知識——厄爾尼諾現象
    由於這種現象最嚴重時往往在聖誕節前後,於是遭受天災而又無可奈何的漁民將其稱為上帝之子——聖嬰。其出現頻率並不規則,但平均約每 4 年發生一次。基本上,如果現象持續期少於五個月,會稱為厄爾尼諾情況(El Niño Condition);如果持續期是五個月或以上,便會稱為厄爾尼諾事件(El Niño Episodes)。
  • 國家氣候中心:厄爾尼諾事件形成
    中國氣象報記者孫楠 通訊員肖潺報導 自去年6月起,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偏暖範圍逐漸擴大,9月進入厄爾尼諾狀態。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截至2019年2月底,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偏暖的範圍、強度和持續時間,已達到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的標準。儘管此次厄爾尼諾事件較弱,但對全球熱帶和副熱帶地區的影響顯著。  厄爾尼諾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異常偏高,從而影響大氣環流的一種自然現象。在此次厄爾尼諾事件中,赤道中太平洋海溫總體要強於赤道東太平洋。
  • 專家:今年極端天氣並非厄爾尼諾現象所致
    不少機構預測今年太平洋地區或將面臨厄爾尼諾現象,遭遇洪水、風暴和乾旱侵襲。也有人認為席捲全球的極端氣候是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的。全球氣候災害頻發的罪魁禍首真的是厄爾尼諾現象嗎?今年是否會出現厄爾尼諾現象?強度如何?我們應該如何應對來勢洶洶的極端天氣?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布公報稱,鑑於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溫度已達到出現厄爾尼諾前兆的程度,今年中期可能出現厄爾尼諾現象。
  • 2020年真的是厄爾尼諾年嗎?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具有不確定性
    厄爾尼諾現象最初是指南美洲秘魯西側沿海太平洋海域的異常升溫現象,該海域受秘魯寒流影響,水溫通常較低,而有些年份在聖誕節前後會出現異常的水溫盛行現象,導致海洋魚類的大量死亡,所以命名為厄爾尼諾(聖嬰)現象。
  • 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概念股有哪些?
    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周期性的自然現象,大約每隔2年至7年出現一次,它是全球性氣候異常的一個方面。20世紀50年代至今,全球已經發生十多次厄爾尼諾現象,而且隨著全球變暖,厄爾尼諾現象會越來越頻繁。其中1982年-1983年間發生的厄爾尼諾現象是最近百年來最嚴重的一次。
  • 圖解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
    圖解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1.沃克環流赤道地區大洋的東側是下層冷海水上升作用最為強烈的地區。在東赤道太平洋地區強烈的冷海水上翻,使得其海洋表層溫度與西赤道太平洋地區的「暖地」之間形成強烈的對比。3.異常年份當洋流運動異常或大氣環流變化而導致赤道東風和東南信風減弱時,赤道太平洋海面西高東低的溫度分布將會被破壞,赤道逆流增強,西太平洋溫暖的海水向東延伸,從而使東太平洋補充表層的下層冷海水減少,表層海水溫度上升,形成厄爾尼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