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氣候中心:厄爾尼諾事件已形成!

2020-12-03 中國氣象局

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2019年11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並持續維持厄爾尼諾狀態,連續5個月 Nio 3.4指數的滑動平均值分別為 0.6℃、0.5℃、0.5℃、0.5℃和0.5℃。

根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國家判識標準,已正式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強度為弱)

△圖為逐月Nio 3.4指數和3個月滑動平均指數演變(單位:℃) (註:海溫指數的滑動平均值是指本月及上月和下月海溫指數值的平均值)

本次厄爾尼諾事件中,熱帶大氣環流對海溫的響應主要體現為中部型厄爾尼諾的影響特徵,即大氣異常上升運動主要在中西太平洋,春季以來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強度偏強、位置偏西,江南西南部至華南西部、青藏高原大部降水偏多。

受此次厄爾尼諾事件影響,預計2020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強度偏強,降水總體呈「南北多、中間少」的空間分布,澇重於旱

未來,根據赤道太平洋海洋大氣近期演變特徵以及國內外多家氣候動力和統計模式綜合預測結果,春季之後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將回到中性狀態

未來需密切監測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變化,關注其對我國汛期天氣氣候造成的可能影響。

推 薦 閱 讀

冰雹、暴雨頻頻現身!多地氣溫猶如過山車

今日立夏丨生如夏花之絢爛

中國氣象報社 出品

來源:國家氣候中心

微信編輯:張琳皓

審核:葉海英

相關焦點

  • 國家氣候中心宣布:厄爾尼諾事件已形成!
    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2019年11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並持續維持厄爾尼諾狀態,連續5個月 Niño 3.4指數的滑動平均值分別為 0.6℃、0.5℃、0.5℃、0.5℃和0.5℃。
  • 國家氣候中心:厄爾尼諾事件形成
    中國氣象報記者孫楠 通訊員肖潺報導 自去年6月起,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偏暖範圍逐漸擴大,9月進入厄爾尼諾狀態。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截至2019年2月底,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偏暖的範圍、強度和持續時間,已達到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的標準。儘管此次厄爾尼諾事件較弱,但對全球熱帶和副熱帶地區的影響顯著。  厄爾尼諾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異常偏高,從而影響大氣環流的一種自然現象。在此次厄爾尼諾事件中,赤道中太平洋海溫總體要強於赤道東太平洋。
  • 國家氣候中心:一次弱厄爾尼諾事件已形成,預計今夏澇重於旱
    科技日報記者 付麗麗8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2019年11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並持續維持厄爾尼諾狀態,連續5個月 Nio 3.4指數的滑動平均值分別為 0.6℃、0.5℃、0.5℃、0.5
  • 國家氣候中心:厄爾尼諾事件形成 顯著影響全球熱帶和副熱帶地區
    中國氣象報記者孫楠 通訊員肖潺報導自去年6月起,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偏暖範圍逐漸擴大,9月進入厄爾尼諾狀態。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截至2019年2月底,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偏暖的範圍、強度和持續時間,已達到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的標準。
  • 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研究:2020年厄爾尼諾已經形成
    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稱為"厄爾尼諾暖流"。 厄爾尼諾又分為厄爾尼諾現象和厄爾尼諾事件。厄爾尼諾現象是發生在熱帶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的一種氣候現象,大範圍熱帶太平洋增暖,會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但這個狀態要維持3個月以上,才認定是真正發生了厄爾尼諾事件。
  • 厄爾尼諾事件預警,全球氣候的變化加劇的開始?
    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2019年11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並持續維持厄爾尼諾狀態,連續5個月 Nio 3.4指數的滑動平均值分別為 0.6℃、0.5℃、0.5℃、0.5℃和0.5℃。根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國家判識標準,已正式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強度為弱)。
  • 赤道中東太平洋出現厄爾尼諾事件 已影響中國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獲悉,赤道中東太平洋2014年10月形成一次新的厄爾尼諾事件,在今年春夏季將繼續維持。這次厄爾尼諾事件已經導致全球氣候出現一些異常。  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2014年5月,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迅速上升,比常年同期偏高0.5℃,進入厄爾尼諾狀態。到了10月,海水表面溫度已連續6個月比常年同期偏高0.5℃以上,標誌著一次新的厄爾尼諾事件形成,「聖嬰」再次到來。
  • 厄爾尼諾為什麼導致氣候異常?
    厄爾尼諾平均生命史為11個月,短則6個月到7個月,而我們剛經歷的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從2014年9月開始,到2016年5月結束,共持續了21個月。  每次厄爾尼諾事件結束後,赤道中東太平洋會出現另外一種情景,海表溫度異常偏冷,即與厄爾尼諾相反的「拉尼娜」。  「厄爾尼諾的形成與太平洋表面的風向和水流方向密切相關。」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表示。
  • 厄爾尼諾事件正式形成,南方的雨要多到什麼程度?颱風呢
    2018年開春後,太平洋厄爾尼諾「關鍵區」的海溫指數不斷上漲。到2018年6月,海溫指數擊穿正常線,從偏低轉為偏高;當年9月,我國國家氣候中心宣布,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已進入厄爾尼諾狀態。從拉尼娜結束到厄爾尼諾狀態出現,前後僅僅半年時間。厄爾尼諾已開始影響了2018年下半年的全球天氣,並將繼續對2019年天氣造成更加深刻的影響。
  • 弱厄爾尼諾事件正式形成 預計我國夏季降水呈南北多、中間少分布
    中國氣象報記者崔國輝報導國家氣候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11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持續維持厄爾尼諾狀態,連續5個月Nino3.4指數的滑動平均值分別為0.6℃、0.5℃、0.5℃、0.5℃和0.5℃。
  • 「厄爾尼諾事件」形成,壞天氣會變得更多嗎?
    確實,官宣了,「厄爾尼諾事件」形成了!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2019年11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厄爾尼諾狀態並一直維持,而且Ni o 3.4指數連續5個月的滑動平均值分別是0.6℃、0.5℃、0.5℃、0.5℃和0.5℃。根據咱們國家的判識標準,已經達成了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強度為弱。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今冬將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拉尼娜事件
    中國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4日發布消息,根據最新預測會商結果,預計今年冬季將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並持續到明年春季。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日前組織召開2020年厄爾尼諾及氣候秋季預測會商會議,來自國家氣候中心、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多家單位的專家對今年秋冬季拉尼娜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充分探討。
  • 厄爾尼諾與全球極端天氣事件
    (圖片來源:東方IC)2016年6月3日,國家氣候中心發布最新監測結果,5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暖海溫持續增強,已經發展成為自1951年以來第9次中等以上強度的厄爾尼諾事件。預計將在今夏持續加強,並至少維持到秋季,可能達到強厄爾尼諾事件。   厄爾尼諾事件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平均海表溫度持續偏高的一種現象。目前,科學家採用赤道中東太平洋平均海表溫度距平(指當前值與常年同期值之差)作為厄爾尼諾事件的判定依據。當海水表面溫度持續3個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0.5℃,表明已進入厄爾尼諾狀態。當海水表面溫度持續6個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0.5℃,則確認為一次厄爾尼諾事件。
  • 《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判別方法》國家標準發布
    回顧2014年至2016年這次超強厄爾尼諾事件整體過程,人們不難發現,在它何時形成、何時結束的問題上,中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受其影響的各主要國家各執一詞。
  • WMO發布全球季節性氣候信息 今冬厄爾尼諾情勢如何-中國氣象局政府...
    「厄爾尼諾事件確實會影響到我國部分地區,導致氣候異常,但它絕不是短期氣候預測中的唯一參考因子。」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高級工程師高輝認為,對於我國氣候來說,無論是夏季的旱澇,還是冬季的冷暖,都會受到高—中—低緯度大氣環流的協同作用。這其中的一些環流會受到厄爾尼諾影響,一些則受到其他海區海溫或其他外強迫信號(如極冰、積雪)的影響。
  • 厄爾尼諾已形成 產區豆市「泡沫」或擠盡
    來源:糧油市場報作者:劉從新 核心提示國家氣象中心確立2020年厄爾尼諾已經形成,這次厄爾尼諾事件對我國的影響比較顯著。產區豆價保持穩定,銷區經營商心態平和,同時循環增補庫存,無論高賣低賣,加工商的原料都難以釋放,加上南方高溫高溼的氣候特點,將導致產銷區僵持局面延長。
  • 厄爾尼諾事件持續發展達極強標準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報導 「10月,厄爾尼諾綜合區海溫指數為2.0℃。目前,厄爾尼諾海溫距平指數累計達到18.4℃,已達到極強厄爾尼諾事件的標準。」11月3日,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張祖強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 今年的厄爾尼諾,有些「怪」?
    ☆ 海洋溫度微小變化都會使大氣溫度發生很大變化☆ 厄爾尼諾源於海洋,卻可造成全球天氣氣候異常☆ 厄爾尼諾通常每隔2-7年出現一次厄爾尼諾進入「尾調」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自2019年11月以來根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國家判識標準,已正式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強度為弱)。進入5月以後,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維持中性偏暖狀態,近期已連續4侯Nio3.4指數較前期海溫指數明顯下降,且低於0.5℃。
  • 赤道中東太平洋今年秋冬季將發生一次弱厄爾尼諾事件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近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在京組織專家召開2018年秋冬季厄爾尼諾及氣候預測會商會,對今年秋冬季厄爾尼諾的發展趨勢進行探討,形成會商意見。與會專家預測2018年秋冬季赤道中東太平洋將進入厄爾尼諾狀態,並將發展成一次強度較弱的厄爾尼諾事件。
  • 國家氣候中心最新預測!平湖將…
    2020年冬季將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那麼它真的會造成60年一遇的寒冬嗎今冬將形成拉尼娜事件國家氣候中心官宣預計今冬將形成拉尼娜事件▼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候與應用前沿研究院院長羅京佳解釋,當海溫異常偏暖時,就會形成厄爾尼諾現象;當海溫異常偏冷時,就會形成拉尼娜現象。" 一般來說,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完成一次循環過程是2到7年,平均周期是4年。這種周期性振蕩是不規則的。" 而當海溫出現變化時,會給大氣環流造成很大影響,氣候也會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