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我國北方地區迎來了新一輪的降溫天氣,吉林長春的最低氣溫已經降至零下十五攝氏度。在長春站,鐵路送水工為了旅客能在旅途中喝上一杯熱水,在寒冷的天氣中露天作業,晝夜保障旅客的用水需求。
晚上9點半左右,氣溫已經降至零下10攝氏度,站臺的護欄已經結了冰。還有15分鐘,一趟列車就要進站,夜班值守的送水工們,又匆忙走上鐵路線。
前不久的降雪,讓道路變得溼滑,稍不留神就會滑倒。
列車進站了,送水工要在不到3分鐘的時間裡,給九節車廂加滿水。列車剛一停穩,送水工立即彎腰打開列車的注水口,為列車上水。一節車廂注滿水後,他們又迅速拉著水管走向下一節車廂。
夜班的送水工有十幾名,分成幾個小組,每個送水小組由三到四人組成。這個小組今晚要給10列動車加水,共計近百節車廂。
負責瞭望工作的王軍是送水班年齡最大的一位。從1997年開始,他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23年。他說,像這樣往返送水,一天算下來,要快走2萬多步。
不過像這樣的低溫天氣,不是他們最艱苦的時候。最難受的,是低溫和大風同時出現的時候。王軍說:「二、三月份颳風,風最大的時候都睜不開眼睛,吹得眼淚直流。」
不到3分鐘的時間,3個人就把9節車廂的加水工作全部完成。王軍介紹,剛工作的時候,他每次都拖著十幾米長、幾十公斤重的注水帶,往返在列車之間。隨著近年來鐵路硬體設施的提升,現在,加水的效率已經大大提高。
王軍說:「1997年我上班的時候,我們都用這種水帶,到了冬天,拽起來特別費勁,特別沉重,而且它容易上凍,凍了之後我們就得把它整個卸下來,拽到屋裡面才能把它解凍開。現在我們開始用電井了,它特別好,特別方便,我們也不遭罪了。它全程都是電動的,上水、回卷,都不用我們特意去弄。」
加滿水的列車繼續前行,而王軍和同事們還要在寒夜中繼續堅守,直到第二天上午下班。
「有時候旅客會隔著車窗朝我們招手,因為我們為他們提供水源,那個時候我們是最開心的。」王軍說。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封面:李志宇
編輯:林飛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