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發現世界最大白堊紀水鳥足跡 曾被認為是小型獸腳類恐龍的足跡

2020-12-08 華龍網

  水鳥足跡特寫。(中國地質大學供圖)

  重慶日報訊 (記者何欣)近日,記者從中國地質大學獲悉,中外古生物學者宣稱,他們在綦江區三角鎮紅巖坪村蓮花保寨發現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白堊紀水鳥足跡,這些距今約一億年的足跡改寫了中國的下白堊統地層還沒發現過大型的水鳥骨骼化石的歷史,對研究早期鳥類的演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最初被認為是小型獸腳類恐龍的足跡

  5月22日,該足跡的研究者——中國地質大學的博士生邢立達(第一作者)、張建平教授,加拿大和平區古生物研究中心負責人理察·麥克雷博士、麗莎·布萊克博士,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馬丁·洛克利教授等專家學者在知名學術刊物《公共科學圖書館》上撰文描述了這批罕見的標本。

  新鑑定出的這批大型水鳥足跡約180個,發現於2007年,最初被認為是小型獸腳類恐龍的足跡。直到2012年底,在綦江舉辦的中國首次恐龍足跡學國際研討會之野外考察上,學者們意識到這批足跡與加拿大發現的泥鳥足跡極為相似,之前的鑑定結果很可能需要更新。

  邢立達說:「小型獸腳類足跡與鳥足跡的尺寸相似,形態相近,而且時間重疊,最終我們採取了幾何形態測量法以及大量的數據來試圖解決這個問題,並得到了良好的結果」。

  研究表明,相對於體型而言,這批足跡的單步極短,而小型獸腳類恐龍往往有著更大的單步;其二,這批足跡的行跡稍微向內旋轉,看上去就像「內八字」,獸腳類足跡通常是直線的;其三,這批足跡的趾間角很寬,而大多數的獸腳類足跡的趾間角都很狹窄。所有這些特徵最終讓這批足跡歸入了鳥類足跡範疇。

  這些優雅的鶴形大型水鳥生活在恐龍身邊

  「這批足跡平均長10.3釐米,最大的長17釐米,根據我們進一步科考研究,它們應該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的白堊紀水鳥足跡。」麗莎·布萊克介紹說,「而且,目前中國的下白堊統地層還沒發現過大型的水鳥骨骼化石,這批足跡對科考這一類古生物的信息無疑起到了很好的彌補作用。」

  據推測,這批足跡的造跡者體型與現在的中大型鶴類相似,由於形態上的高度相似,表明這類大型水鳥在早白堊紀期間有著橫跨中國和加拿大的全球性分布。「直到今天我們終於可以肯定地說,這些優雅的鶴形大型水鳥在白堊紀早期便生活在恐龍的身邊,其歷史要比我們以往認知的早得多。」邢立達說。

相關焦點

  • 山東郯城發現世界首例群體小型恐爪龍類足跡
    郝學娟 攝中新網山東郯城7月6日電 (郝學娟)中美澳恐龍足跡考察隊的專家學者在山東郯城縣李莊鎮馬陵山附近發現一處品種和數量極其豐富的白堊紀恐龍足跡點。其中,四道平行的足跡是世界首例群體小型恐爪龍類足跡。郯城縣李莊鎮新聞辦公室主任陸勇6日告訴記者,隨著探查工作的進行,目前已在該處發現近800個恐龍足跡。圖為密密麻麻的恐龍足跡。
  • 臨沂郯城發現首例群體性小型馳龍類恐龍足跡
    ,這是世界上首次發現該類足跡的造跡者有著群居的特性。「恐龍獵人」的意外發現:300個足跡齊聚 「侏羅紀公園」現世唐永剛是國內知名「恐龍獵人」,這片震驚世界的群體性小型馳龍類恐龍足跡就是他發現的。在李莊鎮駐地東南方向某村外的一片石塘處,記者帶著相機剛下車,就有村民圍了過來,因唐永剛和專家學者們曾在此工作考察多日,村民已經知道了這裡的坑窪就是恐龍足印。唐永剛介紹,沂蒙晚報於2010年3月3日刊發的郯城縣馬陵山發現50餘個恐龍足跡化石也是他發現的,「因馬陵山是紫紅色的白堊紀巖層,這些巖層上面的耕土層僅有幾十釐米厚。
  • 四川敘永首現罕見鳥腳類恐龍足跡 距今約一億年
    通過現場考察發現,在大石鄉龍井村有多道恐龍足跡,其中一道蜥腳類行跡長度超過10米,包括了20對後足跡。蜥腳類恐龍是恐龍時代中最大型的陸生爬行動物,中身長最大能超過30米,有很長的頸和尾,粗壯的四肢支撐著如大酒桶般的身軀。  隨後,專家組對大石鄉新陽村桫欏溝恐龍足跡進行考察,龍井和新陽兩地相距直線距離約1500米。
  • 科學網—山東發現首例群體小型恐爪龍足跡
    但現實中,古生物學者們卻一直為真實的伶盜龍是否群居爭議不斷,因為此前發現的恐爪龍類恐龍足跡大多數是獨行俠。 值得電影粉絲慶幸的是,最近發表於《白堊紀研究》期刊的成果顯示《侏羅紀世界》是對的!中美澳恐龍足跡考察隊在山東省郯城縣李莊發現了一處大型恐龍足跡點,其中四道平行的小型恐爪龍類足跡首次證實這類恐龍有著群居特性。
  • 首個「有羽毛恐龍」足跡被發現 形狀像大鳥
    邢立達表示,雖然可能世界上很多恐龍是帶羽毛的,但是只有在中國遼寧才具備條件保存下恐龍羽毛的化石證據。而1998年在遼寧省四合屯發現的足跡又是在這裡發現的第一個恐龍足跡化石,經過研究,發現這種足跡很可能屬於一種帶羽毛的恐龍,所以說這是人類「首次發現帶毛恐龍的足跡」。
  • 重慶恐龍足跡群新發現:鴨嘴龍成年後四足行走有證據
    提起電影裡憨態可掬的鴨嘴龍你一定不陌生,可你知道這隻四腳著地一走一晃的素食恐龍,在成年之前是兩足行走,成年後因體重增加才必須四腳著地嗎?這是來自中國、美國、瑞士、德國、加拿大、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恐龍足跡學家聯合團隊,對重慶綦江國家地質公園蓮花保寨恐龍足跡群的最新研究發現。
  • 山東現《侏羅紀世界》主角足跡化石 揭秘「白堊紀最危險獵手」
    通過這些足跡,科研人員在世界上首次證實了一種小型食肉類恐龍——恐爪龍的群居特性。近期熱映的《侏羅紀世界》系列影視作品中的主角就是此類恐龍。首例群體小型恐爪龍足跡漫長的進化演變和瞬間的動蕩,讓恐龍這種生物在地球上消失了,但是它們存在的證據以化石的形式保留了下來,可以幫助科學家們了解恐龍的習性。
  •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足跡,也是中國首次發現大型恐爪龍類行跡
    經過考察鑑定,專家一致認為:這次上杭發現的恐龍足跡化石是福建省在恐龍及其遺蹟方面的首次發現,對福建省的恐龍研究具有裡程碑意義,從此結束了福建省「沒有恐龍」的歷史。 此次發現恐龍足跡點面積約1600平方米,是中國目前發現的保存最好、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產出年代上早於江西贛州、廣東河源等地的恐龍化石點,多樣性遠高於黑龍江嘉蔭、安徽黃山、廣東南雄、雲南楚雄、四川昭覺、浙江東陽等地的晚白堊世足跡點。
  • 福建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現已清理出240餘枚恐龍足跡
    距今8000萬年、240餘枚福建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該大型恐爪龍類行跡為我國首次發現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好、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12日,記者從福建省新聞發布廳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汀江之畔發現距今約8000萬年前的恐龍足跡240餘枚,是福建省在恐龍及其遺蹟方面的首次發現。
  • ...發現迄今中國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多樣性最高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
    中國網海峽1月12日訊(彭成燦) 1月12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有關情況。據悉,這是福建省首次發現恐龍活動足跡,填補了福建省發現恐龍方面的空白。還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保存最好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也是中國首次發現大型恐爪龍類行跡。
  • 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
    距今8000萬年共240餘枚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大型恐爪龍類行跡為我國首次發現 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好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12日,記者從福建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發現距今約8000萬年前的恐龍足跡240餘枚
  • 福建上杭首次發現大規模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 240餘枚足跡超8個種類
    在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發現大規模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距今約8000萬年,目前已清理出恐龍足跡240餘枚,這不僅是福建省內首次發現恐龍活動記錄,也是中國迄今發現的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據初步勘察,該化石產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目前清理出恐龍足跡240餘枚,其中包括植食性蜥腳類、大型鳥腳類、小型鳥腳類、肉食性大型三趾型獸腳類、兩趾型恐爪龍類、小型獸腳類等至少8種,這些足跡尺寸長度為8釐米至55釐米不等,其中多種恐龍足跡保存良好
  •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群,或有人類未知的「新恐龍」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 福建省龍巖市副市長黃慶輝12日在新聞發布會上披露,該市上杭縣臨城鎮2020年11月7日發現了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首度發掘就有
  • 福建發現中國迄今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
    新聞發布會(央廣網記者 張子亞 攝) 央廣網福州1月12日消息(記者張子亞)福建省政府新聞辦1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宣布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臨城鎮城南社區龍翔西側發現大規模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這是中國迄今發現的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也是福建省首次發現恐龍活動記錄
  • 福建上杭發現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
    據初步勘察,該恐龍足跡點面積約1600平方米,現已清理出240餘枚恐龍足跡,是中國目前發現的保存最好、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專家認為,該發現對於研究距今約8000萬年晚白堊世時期的古環境、古地理、古生態,以及該時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和演化具有重要價值。
  •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足跡240餘枚,也是中國首次發現大型恐爪龍類行跡
    、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這也是中國首次發現大型恐爪龍類行跡,從此結束了福建省「沒有恐龍」的歷史。目前,考察隊已在泥質粉砂巖或粉砂質泥巖層面上清理出恐龍足跡240餘枚,包括植食性蜥腳類,大、中、小型鳥腳類,肉食性大型三趾型獸腳類,兩趾型恐爪龍類,小型獸腳類等至少八種造跡者(恐龍)。
  • 福建發現一大群恐龍足跡!或有人類未知的「新恐龍」
    這個地方發現一大群恐龍足跡!或有人類未知的「新恐龍」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臨城鎮發現了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首度發掘就有240餘枚恐龍足跡化石!這是中國迄今發現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也是福建省首次發現恐龍活動記錄。
  • 福建首次發現8000萬年前恐龍足跡
    考古現場發現的恐龍足跡 (供圖)中國日報福州1月12日電(記者 胡美東) 12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了福建龍巖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發現距今約8000萬年前的恐龍足跡240餘枚,這是福建省在恐龍及其遺蹟方面的首次發現。
  • 「零」的突破:福建上杭恐龍足跡群大發現
    足跡點航拍圖此次發現恐龍足跡點面積約1600平方米,是中國目前發現的保存最好、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產出年代上早於江西贛州、廣東河源等地的恐龍化石點,多樣性遠高於黑龍江嘉蔭、安徽黃山、廣東南雄、雲南楚雄、四川昭覺、浙江東陽等地的晚白堊世足跡點。
  • 中國首次出土大型恐龍類足跡
    位於中國福建省的龍巖上杭縣發現了恐龍足跡群,這也是中國首次發現的大型恐爪龍類行跡,經過相關專家實地考察認定,這些恐龍足跡群距今8000萬年、至少8種、240餘枚,是中國目前發現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紀恐龍足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