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 福建省龍巖市副市長黃慶輝12日在新聞發布會上披露,該市上杭縣臨城鎮2020年11月7日發現了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首度發掘就有240餘枚恐龍足跡化石。這是中國迄今發現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也是福建省首次發現恐龍活動記錄。
▲圖為2020年11月10日,福建上杭,考古現場發現的鴨嘴龍類足跡。(圖片來源:中新社)
中新社報導,據初步勘察,該化石產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現已清理出240餘枚恐龍足跡。專家認為,該發現對於研究中國晚白堊世時期的古環境、古地理、古生態以及該時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和演化具有重要價值。同時,在該化石發現點,還首次發現、這也是中國發現的最大的恐爪龍類足跡。
主持參與發掘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表示,此次在上杭發現有植食性蜥腳類,大、中、小型鳥腳類,肉食性大型三趾型獸腳類,兩趾型恐爪龍類,小型獸腳類等至少八種造跡者(恐龍),「其中或有人類未曾發現的『新恐龍』。」
發起科考的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執行館長鈕科程坦言,福建過去未曾發現恐龍化石,是因為恐龍化石的保存需要連續的陸相沉積巖;而福建省東部由於燕山運動,被大量火山巖覆蓋,只有閩西和閩北有少量晚白堊世紅層,且零星分布在白堊紀華東南地區的大量斷裂帶之間,「分散破碎,發現恐龍化石的難度很大」。
「福建恐龍化石資源潛力是很大的。」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原館長彭光照說,福建恐龍生活的中生代地層出露非常廣泛,尤其與江西、廣東毗鄰的閩西地區上杭、連城、武平、漳平、永安等盆地,與發現大量恐龍骨骼和恐龍蛋化石的江西贛州、廣東河源等地區的沉積環境相近,「我相信福建今後會有越來越多的恐龍化石被發現,不僅恐龍足跡,還有恐龍骨骼,甚至恐龍蛋化石。」(原標題:福建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群 或有人類未知的「新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