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北京市中小學線上學科教學正式開課的日子。不少家長發現,孩子居家學習的日子裡,吃得多、動得少,身高長了不少,體重長得更多,還有些孩子的近視度數也悄悄上漲了。疫情期間,如何讓孩子兼顧學習與鍛鍊,保證身體健康,成了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
缺少鍛鍊時間
每天早上7點,正上初二的天天準時起床、洗漱,接著吃早飯。7點45分,他已經端坐在電腦前,提前15分鐘整理好網課所需的學習資料,等著8點開始的第一節網課。
「語、數、英等5節主課,再加一節體育課,每節網課20分鐘,每節課後有10分鐘休息時間,要一直上到吃午飯。」天天說,短暫的午休之後,下午還要上繪畫、勞技等藝術課。
下午3點30分,結束學校安排的網課後,天天開始做作業。「我寫作業的速度比較快,但每天也要花1到2個小時。寫完作業就到了吃晚飯的時間了,基本沒什麼自由活動的時間。」
吃完晚飯後,晚上6點20分,校外輔導班的網課又開始了。8門課從周一排到周六,每天至少3個小時,課後還要背英語單詞。居家學習的日子,天天的學習計劃表被安排得滿滿當當,幾乎每天晚上都要到11點才能結束一天的學習。
「現在的孩子都是比著學,天天在疫情期間宅家學習的狀態,是班裡大部分孩子的常態。」天天的媽媽楊女士說。可是,這種學習狀態持續下來,孩子的活動量少了,眼瞅著體重飆升,小肚子也鼓了起來。而且,孩子老是盯著電腦屏幕,視力更糟了,「上周我帶他去配眼鏡,發現他的近視度數又漲了25度。」
「怎麼才能讓孩子兼顧學習與運動呢?」楊女士在家長群裡說出自己的煩惱和擔憂,其他家長們也紛紛開啟了吐槽模式。
「我家孩子也胖了5斤,跟缺乏體育鍛鍊和戶外活動有很大關係,哪有鍛鍊時間啊。」
「是啊,以前孩子每天放學都得去操場跑上幾圈、打打籃球,既鍛鍊身體也能解壓,現在天天在家,連樓都很少下。」
「老師會發鍛鍊的小視頻,安排孩子每天鍛鍊,但始終不如到操場跑幾圈來得痛快。可疫情期間,運動場館都沒開,孩子想運動都沒地兒可去。」
家長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吐槽」,道出了許多家長的心聲和煩惱。
家長陪同鍛鍊
如何才能讓孩子在長時間的「宅家」行動中,實現居家學習和鍛鍊「兩不誤」?12歲女孩的爸爸張冠對此頗有一番心得。
張冠的女兒睿睿上小學六年級。疫情期間,睿睿除了要上學校統一安排的網課,還要上輔導班的網課。上午8點,網課開課。9節課程,每節20分鐘。每兩節課後,休息十分鐘。一直學到中午12點吃飯。午睡一個小時後,睿睿開始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和輔導班作業。輔導班網課安排在周末和周一晚上,每次課兩個半小時。和大多數孩子一樣,睿睿居家學習的日程安排得很充實。與其他孩子不同的是,父女倆將每天下午4點至6點,安排為每天固定的鍛鍊時間。
臥室的床前鋪上一層地墊,4平方米的空間成了父女倆的「訓練場」。打開抖音直播,京門尚武道館的何教練帶著7歲的女兒,開始了柔道直播課。
跟著直播,張冠和女兒也一招一式地練了起來。推腹肌輪、伏地挺身、中國跤五腿法、跳蹦子……別看訓練空間有限,睿睿練得格外起勁兒,不一會兒就出了滿頭大汗。
「我和女兒跟著何教練學柔道一年半了。疫情期間,道館雖然停課了,但我倆的訓練沒停。女兒很期待直播課,每次直播開始前,她會梳好頭髮,按教練要求準備好健腹輪、啞鈴片、水瓶、皮筋等用具。訓練後,她還會錄小視頻在道館群裡打卡,何教練會給予鼓勵,並講解她還可以提高的部分。」
「其實,鍛鍊不在於場地大小,居家鍛鍊也能有好的效果。」張冠說,這段時間,睿睿的力量、體能都有了很大提高,吃得多了、睡得多了,精神狀態好了,學習效率也有所提高。孩子明顯變得自信了,和家長的溝通也多了,還主動要求和小夥伴一起微信直播訓練。「現在,練柔道已經成為了我和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她對這項運動很感興趣,每天會主動完成學習任務,準時參加訓練。」
「我覺得讓孩子兼顧學習和鍛鍊並不難,讓學習和鍛鍊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一個每日作息時間計劃,合理安排好時間。」張冠說,他和女兒商定每天晚飯後,女兒會做一項家務,比如洗碗、擦地等。做完家務,家長會獎勵她自由支配的時間。晚上8點半以後,留給她一個小時的自由時間,她會和我們一起玩撲克牌、下象棋或者看動畫片。晚上10點半左右,讓孩子睡覺,保證睡眠,才能有更好的精力迎接第二天的學習和鍛鍊。
學校各有高招兒
為了讓上網課的學生不忽視體育鍛鍊,一些學校也拿出了各種辦法。
北京匯文中學將體育鍛鍊作為一項必須完成的作業,比如初一的學生周一到周五每天要做60個高抬腿、50個伏地挺身、2分鐘平板支撐,通過小程序提交視頻打卡。
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體育老師也特意為不同年級的學生錄製了健身操,比如低年級的熱身操,中年級的形體類健身操,以及適合高年級的體能類健身操。體育老師張小欣還利用特長每天為學生們布置花式足球運動挑戰。「比如運球從一個屋子到另一個屋子中途不能碰任何東西;畫一個自己理解的新冠病毒圖畫貼在床頭,用頭球的方法擊打圖畫;踢捲紙不落地看誰踢的多……」張老師說這些小遊戲有趣又能鍛鍊身體,學生們也愛參與,他通過收發郵件的方式監督學生們的參與。
廣渠門中學更是打出「直播+視頻+線上運動會」的組合拳。「不管是畢業年級還是普通年級,每個班每天都有30分鐘體育網課。每個體育老師最多帶三個班,以會議形式連麥,互相可見,互相監督,動作是否標準,孩子是否真的練習了都有直觀感受。」廣渠門中學副校長邢穎說,這樣可以避免走形式、裝樣子,讓孩子得到真正的鍛鍊。學校還特意開了抖音號,發布由體育老師錄製好的健身視頻,有球類、力量訓練類,還有瑜伽、古典舞,內容豐富多彩,方便有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跟著練習。「動作標準的學生還可以與老師分屏展示,總之就是想方設法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邢穎說。
調動積極性的方法還有舉行線上運動會。3月中旬,全體學生在線,屏幕前體育老師的一聲哨響,線上運動會開始了,女生仰臥起坐,男生伏地挺身、引體向上,滿屏眼花繚亂,體育老師欣慰地評價道:「看得出孩子們是真賣力!」
邢穎說,目前看學生們在家鍛鍊的效果不錯,有的二胎家庭,妹妹跟哥哥蹭體育課,家長也很驚喜。學校最近也開始邀請「明星學長」「健身達人」錄製健身視頻,利用榜樣的力量豐富體育鍛鍊的內容,增加趣味性和新鮮感。
專家:應每天留出1小時「暴汗」時間
北京友誼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洪慧提醒,疫情期間居家生活,孩子們宅在家裡本來就減少了戶外活動,長時間用電腦、玩手機又增加了近視眼患病風險。洪慧建議,戶外活動可以有效預防近視,由於太陽光能刺激多巴胺含量,起到延緩近視發展的作用。但由於疫情期間不方便長時間進行戶外活動,所以,孩子們可以選擇在自家陽臺或院子等能照射到陽光的地方多曬太陽,每天至少2個小時。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副教授李榴柏公開表示:「運動會產生一些讓人愉快的激素,每天應該專門給他們留出1小時以上進行中高強度身體活動的時間,讓身體出汗。這樣有助於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上課更能集中精力。」
「體育鍛鍊不是『線上教學』的配套服務,而是一堂必修課。」 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應該將體育課納入正式網課序列,一堂也不能少,還要增加。他認為,時下的網課,已經納入學校正式教學安排,學生在網課上的紀律表現納入課程考核之中,體育課也應該有一樣的保障,不能為其他科目讓路,更不能因為其他科目作業繁多而被擠佔,甚至忽略。
學校的線下課程被「平移」上網,也讓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了更多的重合。熊丙奇認為,每天保證孩子的運動時間,不僅需要學校監督,還要給家庭教育留白;家庭也不要過分依賴學校,給孩子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家長也有一份責任。「給孩子留出足夠的運動時間,培養起運動習慣和興趣,哪怕在家也能在跑步機上跑馬拉松。」
熊丙奇表示,不管是沒時間運動還是不願意運動,歸根結底是「重知識教育,輕其他教育」的思想導致的,讓孩子們的「客廳生活」真正動起來,轉變觀念是關鍵。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褚英碩 曲經緯
編輯:楊萌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