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人為貓頭鷹守深山老屋近30年

2020-11-21 新華網浙江站

  在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裕溪鄉靄溪村田寮自然村,一戶人家的屋子裡住著貓頭鷹一家。每年2月,貓頭鷹都會回到這裡,做窩孵化幼崽,近30年來從不缺席。左鄰右舍早已搬走,屋主一家為了讓貓頭鷹回來有個「家」,選擇留下,這一留就是30年。房主的兒子袁林偉估算,這些年在他家孵化的幼鳥超過了100只,貓頭鷹已經變成他們的家人了。

  製作:張靈

  鳴謝:松陽縣委宣傳部

 

編輯:戴益節 一審:劉志媛

二審:馬    江 三審:徐樂靜

 

這家人為貓頭鷹守深山老屋近30年

 

0100700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102842

相關焦點

  • 浙江這戶人家守著深山裡的老房子一守30年 因為,貓頭鷹一家年年都...
    它們,是貓頭鷹,也是袁林偉的「家人」。每年2月,袁林偉家的閣樓上都會飛來一對貓頭鷹築巢育雛,到了5月,它們會帶著剛學會飛翔的小貓頭鷹離開,返回山林。一代一代的貓頭鷹在他家來了又去,到今年已經近30年。袁林偉家也因此沒有拆掉老屋,也沒有進行翻修,他們生怕貓頭鷹找不到回「家」的路。
  • 鄰居早已搬空,這個男人卻守著深山老房子30年,因為貓頭鷹一家年年...
    它們,是貓頭鷹,也是袁林偉的「家人」。年年2月份,袁林偉家的閣樓上都會飛來一對貓頭鷹築巢育雛,到了5月份,袁林偉和家人又會目送著它們帶著學會飛翔的小貓頭鷹離開,返回山林。一代一代的貓頭鷹在他家來了又去了,到今年已經有30年。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袁林偉家至今沒有拆掉老屋,也沒有進行翻修,他們生怕,貓頭鷹們找不到回「家」的路。
  • 麗水這戶人家 30年來一直是 貓頭鷹「月子中心」
    39歲的村民袁林偉和年邁的父母住在這棟黃泥房裡,以前的鄰居都搬遷建了新房,而袁林偉一家則沒有這樣的打算,因為這30年來,他們守護著一個「秘密」。是什麼秘密呢?  「每年都有一對貓頭鷹在我們家繁育雛鷹,30年了,大概有100多隻了吧,我們不拆老房子,準備把老房子裝修加固了繼續住,直到貓頭鷹不來為止。」
  • 江西宜豐發現金絲楠木老屋 70餘根梁柱重近40噸
    4月20日,他向記者表示,這棟老宅是晚清建築,用料幾乎是上等金絲楠木,整棟屋子的金絲楠木使用量及品質在全國較為罕見。他已向當地政府報告,同時希望地方政府部門及時採取科學有效舉措進行保護。70餘根梁柱重近40噸4月21日,記者來到宜豐縣,在該縣博物館工作人員及漆伍生的帶領下,來到「神秘老屋」。
  • 再一次,讓我重拾感動30年老屋用無障礙設計,迎接自然安全的靜
    「雲門製作」—再一次,讓我重拾感動30年老屋用無障礙設計,迎接自然安全的靜!面對孩子旅居國外後,所留下的近30年老房子,邁入退休階段的夫妻再次找上專業的設計師,量身打造全新的80平現代風住宅,同時考量從商的屋主背景,在收納櫃體融入象徵財源的水族箱與神明廳,並於私領域增加無障礙設計,呵護偶爾來訪的長輩,創造貼心安全又自然舒適的居家生活。
  • 巡護員講述25年巡林故事:救助大熊貓近30次
    對於「亞歸」而言,照片裡藏著他25年的青春。從野外巡護偶遇兩次大熊貓,到參與救助大熊貓近30次;從和羚牛互相嚇一跳,幾秒鐘上樹,到擔憂巡護隊伍新鮮血液不足,再到紮營休息前野外不聊家人的慣例……來聽聽巡護員講述風景背後不為人知的那些故事。野外裝備每人負重四五十斤 油布、迷彩服更實用「照片應該是2018年拍的。」
  • 「隱居」深山30年,喝山泉水不用電燈,湖北這對七旬老夫妻的故事讓...
    許多人羨慕的陶淵明筆下這種世外桃源般生活,73歲的王國甫和老伴,已真真實實地生活了30年。崇山峻岭中的人家鍾祥市冷水鎮北山水庫周邊的崇山峻岭中,數十個風力發電扇「大風車」矗立山頭,十分壯觀,這是近兩年才建起來的龐然大物。這裡並不是一個村莊,方圓數公裡只見這麼一戶人家。要不是因為當地修建風力發電場開了路,一般的路人也沒有機會可以將車開到這深山老林之中。
  • 黑龍江董紅雨:紮根深山30載 為野生東北虎安全保駕護航
    今天小編帶您認識紮根深山30載的黑龍江寶馬山林場森林資源監督中心站站長董紅雨。年來,一年四季都扎在深山老林裡默默地護佑著野生動物,他除了承受嚴寒酷暑的考驗,更要面對非法盜獵者的威脅、恐嚇、甚至是襲擊。
  • 貓頭鷹媽媽在窗邊築窩生蛋,貓頭鷹寶寶不怕人,還迷上了看電視
    有網友笑稱,可憐這些貓頭鷹,小小年紀就沉迷電視,這要是以後長大了,指不定每天還要準時飛回巴特家的露臺上看電視呢。貓頭鷹寶寶沉迷看電視,貓頭鷹媽媽則沉迷觀察人類,巴特表示它經常站在玻璃前,盯著巴特和家人的行動,看上6~8個小時都不嫌累。巴特這段時間特別體驗到了動物園裡展覽的動物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 他知錯了,還親手放飛兩隻貓頭鷹
    戴著手套的阿雄一張開雙手,貓頭鷹撲騰著翅膀,頭也不回地向著深山飛去。   這麼可愛的貓頭鷹   為什麼選擇讓阿雄來放飛呢?   這麼可愛的貓頭鷹,為什麼選擇讓阿雄來放飛呢?說起來,阿雄和貓頭鷹之間還有一段不光彩的回憶,而這次放飛也是樂清市檢察院專門為他定製的保護野生動物的普法教育活動。
  • 南雄市烏逕鎮新田古村的老屋
    新田村自西晉建新三年建村至今已超過1691年歷史。古村落中,有明、清、民國初年古民居建築多幢,其中保存較好的明清建築達1萬多平方米,雖多為客家建築,但保留著許多中原風格,青牆玄瓦、鳳頭簷角,錯落有致。走進新田古村能感受到濃鬱的歷史氣息,一棟棟帶著濃厚歷史的老屋不知歷經了多少歲月,如今走進新田古村能發現很多土磚結構的老屋都被拆除了一棟有年頭的老屋門頭上還有我們熟悉的毛主席畫像,但是這個門頭周圍的老屋都被拆除了讓人覺得甚是可惜,一個完整的古村顯得有些支離破碎了。老舊的青磚瓦房透著濃濃的古韻,牆上隱約可見曾經留下的宣傳標語。
  • 家族為大明將領袁崇煥守祠385年 已傳第17代
    老人患病已經坐上輪椅  現年76歲的佘幼芝老人是袁崇煥祠的第十七代守墓人,而整個佘氏家族已經為袁將軍守墓整整385年。  時光飛逝,45年來,她從一個身體健碩的年輕人守成了兩鬢斑白的老嫗。  由於患有髕骨關節炎、半月板損傷和腰椎、頸椎等問題,老人從去年3月起,已經行動不便,坐上了輪椅。
  • 佘家為大明抗清將領袁崇煥守祠385年 已傳17代
    老人患病已經坐上輪椅  現年76歲的佘幼芝老人是袁崇煥祠的第十七代守墓人,而整個佘氏家族已經為袁將軍守墓整整385年。  時光飛逝,45年來,她從一個身體健碩的年輕人守成了兩鬢斑白的老嫗。  由於患有髕骨關節炎、半月板損傷和腰椎、頸椎等問題,老人從去年3月起,已經行動不便,坐上了輪椅。
  • 守島30年,離別之際,這位一級軍士長卻說不出再見
    守島30年,向陽光而行 ■易文豪 劉達勇是山裡走出來的娃,守島的日子雖然苦,他從來不抱怨。3年義務兵服役期滿,20個同批上島的戰友中,最終只剩劉達勇這個「獨苗」。 這一留,就是30年。 常年潮溼的海島生活,讓劉達勇患上風溼病,一到陰天下雨就疼痛難忍。 好幾次,領導主動提出將他調出島去。
  • 邵陽驚現"靈異怪事" 老屋"幽靈"飛石砸小男孩
    出現怪事的老屋2013年春節後,從偏僻山區隆回縣大水田鄉木瓜山村8組廖昌練家傳出的這一「靈異怪事」在當地已傳得沸沸揚揚,撲朔迷離。這不僅讓聽過的人感到神奇,經歷過的人也心生惶恐,更使當地村民懷疑廖家的老屋有 「邪氣」。
  • 「地球上最孤獨的女人」,隱居深山76年,全然不知爆發疫情
    萊柯娃從出生開始就和家人一起隱居在西伯利亞的深山野林裡,與世隔絕長達了76年,不知世界大戰已經結束,也未親眼見證今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如今她的家族只剩下她一個人,住在遠離人類文明社會的深山裡,以最原始的方式生活著。
  • 比小貓頭鷹更可愛的,是中國最小的貓頭鷹
    比小貓頭鷹更可愛的,是中國最小的貓頭鷹 2020-12-30 13: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半夜鬼叫的貓頭鷹——鬼鴞 Aegolius funereus
    於是我開了天頂窗,就看見旁邊一隻不大的貓頭鷹飛到了對面的樹上,繼續這種聲音.雖然黑夜裡沒看清楚它的長相,但終於知道了這騷擾了我五個晚上的原來是貓頭鷹的叫聲。回來以後有心要探究下貓頭鷹叫聲的意義,今天就來認識一下這種以「不祥的叫聲」為名的小型貓頭鷹(並非是我在鄉間遇到的那種哦!) - 鬼鴞這圓頭大腦的不是挺可愛!
  • 粵北最美小城的落羽杉,樹齡已近30年,冬日始興最迷人的打卡地
    始興這條路上的落羽杉是從每年冬天的12月開始變裝,漸漸完成翠綠、金黃、橘紅的漸變,色彩濃鬱,層林盡染,飄落的紅色針葉鋪滿大地,在陽光的照耀下,猶如童話世界。落羽杉,又名落羽松,是落葉大喬木, 原產於北美及墨西哥, 在原產地樹高可達25至50米。 樹幹尖削度大,幹基通常膨大, 常有屈膝狀的呼吸根, 樹皮棕色,裂成長條片脫落。
  • 貓頭鷹
    1:了解貓頭鷹的特徵特點;2:學會用拓印工具拓印出想要的肌理特徵;3: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黑色卡紙,綠色卡紙,彩色卡紙,皺紋紙,白色卡紙,網狀牛皮紙,水粉顏料,水粉筆,圓形拓印小工具,高光筆,彩鉛,勾線筆,剪刀,鋸齒剪刀,膠棒我們今天畫畫之前呢首先來猜一個謎語:」遠看像只貓,近看是只鳥。晚上捉田鼠,天亮睡大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