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這戶人家守著深山裡的老房子一守30年 因為,貓頭鷹一家年年都...

2020-11-21 杭州網

都市快報

天尚未亮,人醒了。

晨曦從窗欞透射進來,竹林裡嘰嘰喳喳的鳥雀聲此起彼伏,可是,袁林偉最想聽到的「咕咕」聲沒有響起。

噢,它們離開已經20天了。要等再次出現,大概還要8個月。

它們,是貓頭鷹,也是袁林偉的「家人」。

每年2月,袁林偉家的閣樓上都會飛來一對貓頭鷹築巢育雛,到了5月,它們會帶著剛學會飛翔的小貓頭鷹離開,返回山林。

一代一代的貓頭鷹在他家來了又去,到今年已經近30年。袁林偉家也因此沒有拆掉老屋,也沒有進行翻修,他們生怕貓頭鷹找不到回「家」的路。

袁林偉,80後,大學畢業後,在上海、南京的網絡公司打過工,也在杭州創過業,跟朋友一起租了房子做淘寶服裝生意。2015年,他回到老家,在村裡找了一份會計的工作。

他的家美得就像風景畫,位於麗水市松陽縣裕溪鄉靄溪村田寮自然村,單門獨戶,三面環山,隱藏於一片蒼翠的竹林中。

他和父母住在一樓,樓上有個閣樓,裡面放了不少農具雜物。大部分時間,他都會宅在這棟老舊的黃泥房中,看悠悠青山,聽啁啾鳥鳴。

貓頭鷹來住的那段日子,每天夜裡,貓頭鷹叫的時候,別的人可能會覺得太聒噪,他們一家人卻覺得這是動聽的音樂。

袁林偉能分辨貓頭鷹鳴叫的不同。「在還沒有孵育小貓頭鷹時,它們的叫聲是咕咕,等小貓頭鷹出生後能出窩時,它們的叫聲是故故,稍微有點區別,聲音會拖得更長一點,可能是在教小貓頭鷹學飛。」

他說,每晚,村裡路燈亮起來的時候,都能聽到貓頭鷹的叫聲,有時是短促的幾聲,有時是連續的鳴叫。

「凌晨三四點鐘,它們也會叫一陣。」袁林偉說,貓頭鷹是夜行動物,不知道它們是不是在交流晚上行動的情況。

袁林偉第一次看到貓頭鷹,是在1989年。那年,他8歲,在屋外豬圈的空地上看到一隻雛鷹,他想把它捉起來玩,但是被爺爺制止了。爺爺說,抓走小貓頭鷹,它的爸媽會傷心的。

爺爺知道貓頭鷹的窩,就建在豬圈上的稻草堆裡,他小心翼翼地把雛鷹捧回了窩。

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爺爺送回窩的那隻貓頭鷹,1991年帶著它的伴侶來到袁林偉家,在東側廂房閣樓頂開始築巢育雛。

從此,每年都有貓頭鷹來這裡安家。袁林偉毛估估,「有100多隻雛鷹在我們家繁衍,沒有一隻夭折。今年,這對貓頭鷹生了三隻寶寶。」

貓頭鷹的孵育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尤其是雛鷹學飛期,很容易掉在地面上。這時,會有不少危險。

相關焦點

  • 這家人為貓頭鷹守深山老屋近30年
    在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裕溪鄉靄溪村田寮自然村,一戶人家的屋子裡住著貓頭鷹一家。每年2月,貓頭鷹都會回到這裡,做窩孵化幼崽,近30年來從不缺席。左鄰右舍早已搬走,屋主一家為了讓貓頭鷹回來有個「家」,選擇留下,這一留就是30年。
  • 鄰居早已搬空,這個男人卻守著深山老房子30年,因為貓頭鷹一家年年...
    一代一代的貓頭鷹在他家來了又去了,到今年已經有30年。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袁林偉家至今沒有拆掉老屋,也沒有進行翻修,他們生怕,貓頭鷹們找不到回「家」的路。攝影楊益達袁林偉家在麗水松陽縣裕溪鄉靄溪村田寮自然村,單門獨戶,三面環山,隱藏於一片蒼翠高大的竹林中。這副畫面,就像是武俠片裡的隱世高人居住地。
  • 麗水這戶人家 30年來一直是 貓頭鷹「月子中心」
    浙江在線6月9日訊 麗水松陽縣裕溪鄉一個山村裡,有棟斑駁的黃泥房,房子距村民聚居地500多米,被山谷裡的翠竹環抱著。  39歲的村民袁林偉和年邁的父母住在這棟黃泥房裡,以前的鄰居都搬遷建了新房,而袁林偉一家則沒有這樣的打算,因為這30年來,他們守護著一個「秘密」。是什麼秘密呢?
  • 深山裡住著一戶人家,家中6人與世隔絕,外界發現時還沒上戶口
    ''的生活,原本他們不為外人所熟知,直到一群大學生在一次的公益活動,碰到了這戶與世隔絕的人家,他們才得以被萬界所熟知,。 深山裡的六口之家 在這個家庭當中,一共有6個人,三個兒子,兩個女兒以及母親潘志仙組成,這些孩子雖然從未入世,但是面對外面的客人,他們表現的卻與眾人所想的不同,他們對於客人十分的熱情,臉上有著與當下浮躁社會少有的淳樸以及和善,因為身處大山的緣故,他們與外界交流極少加上交通不方便的原因,使得他們沒有鄰居,因為沒有戶口的緣故,這些孩子沒有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 為「奴隸宰相」守墓 商丘畢姓一家六代為伊尹守墓
    這些畢道亮都要考慮到。這個祠堂,他已經搬進來住了7年。 他的祖上畢龍標,從清代宣統年間,開始成為伊尹祠第一代「守墓人」。 據畢道亮說,根據家譜記載,因為當時沒專人看管祠堂,每次廟會之後,祠堂周圍就一片狼藉,滿地都是垃圾,也有很多東西被不小心弄壞,畢龍標就打掃園子,把祠堂安頓好。最早的「守墓」,就是維護墓園,清除雜草。
  • 夫妻守無線電發射塔與世隔絕22年(組圖)
    金志達和劉淑玉是年近六旬的老夫妻,已結婚32年,前10年大都兩地分居,後22年幾乎與世隔絕。為守護北京懷柔最大的無線電發射塔,夫妻倆在過去的8084天裡僅請了8小時的假下山赴女兒婚禮,說起來連他們自己都覺得「不大相信」,妻子說山上生活有時會感到非常寂寞,而丈夫卻因為寂寞而快樂。
  • 家族為大明將領袁崇煥守祠385年 已傳第17代
    在她之前,佘家世代守墓的都是男丁。直到「文革」期間,袁崇煥祠墓被破壞,堂兄一家搬走,她才以孱弱的肩膀撐起這份家族事業。  當時,袁崇煥祠變成了一個大雜院,19戶居民陸續遷入,佘幼芝一家被擠到西邊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那本是她家的羊圈,卻成了她的安身之所。  「文革」結束後,面對著殘破的墓祠,佘幼芝發誓不能讓先祖傳下來的事業就這樣無聲無息地結束。
  • 佘家為大明抗清將領袁崇煥守祠385年 已傳17代
    在她之前,佘家世代守墓的都是男丁。直到「文革」期間,袁崇煥祠墓被破壞,堂兄一家搬走,她才以孱弱的肩膀撐起這份家族事業。  當時,袁崇煥祠變成了一個大雜院,19戶居民陸續遷入,佘幼芝一家被擠到西邊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那本是她家的羊圈,卻成了她的安身之所。  「文革」結束後,面對著殘破的墓祠,佘幼芝發誓不能讓先祖傳下來的事業就這樣無聲無息地結束。
  • ​市地頭條丨黑河:零下30度的堅守,守好社區「安全門」
    ​市地頭條丨黑河:零下30度的堅守,守好社區「安全門」 2021-01-05 11: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影《我的喜馬拉雅》黃金周上線 動人再現玉麥三人鄉守邊故事
    在黨和國家的強大關懷及桑傑曲巴一家的堅守努力下,玉麥鄉在1996年結束了「三人鄉」的歷史,並在此後陸續開通了對外公路、電子通訊、電力與網絡,截至今年4月已有56戶191人,閉塞的落後面貌早已不復存在。2001年,桑傑曲巴去世,但卓嘎、央宗姐妹仍接力堅守著父親的畢生信念。2018年3月,她們當選「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
  • 德宏州盈江縣:留著綠水青山 守著「觀鳥」產業 過著幸福日子
    寨子共有85戶363人,均為景頗族和傈僳族群眾,建檔立卡貧困戶43戶,貧困發生率達50.5%。「以前的石梯交通落後、刀耕火種,想改善夥食只能靠打鳥和狩獵,我們過著守著大山餓肚子的窮日子。」  2015年2月,一支科考隊群人翻山越嶺來到石梯村考察生態及鳥資源,「觀鳥」這個詞語第一次被提及。
  • 「紅色電波」守邊關
    隨著智慧型手機和網絡的普及,這臺曾經的熱線電話也「安靜」了許多。當值班員略顯好奇地接通電話後,話筒裡傳來牧民吉雅圖的聲音:「從昨天開始,我家的收音機就沒有聲音了,估計是信號出問題了,能幫忙解決不?」吉雅圖是東烏珠穆沁旗嘎達布其鎮尚都嘎查牧民。他家所在的位置距中蒙邊境線僅有幾公裡遠。前些日子,兩口子趕著羊群來到了四面環山的冬營盤。
  • 「守村人」是啥意思?為啥很多村子都會有一個傻子?
    的確,看過這部劇的人,一方面驚嘆王寶強的演技,另一方面被電影想要表達的內容所打動,看完之後會覺得十分壓抑,甚至喘不過氣來,這是很多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因為他們覺得很現實,如果不小心,自己可能就是樹先生。
  • 山西運城深山發現世外桃源,4戶人家小山村如畫田園,看美成啥樣
    臨近村口忽然從草叢中跑過一隻大黑豬,身邊還跟著3隻小豬,下了我們一大跳。立秋後大雨將大山清洗的翠綠,仿佛讓我們看到了春天的生機,兩隻小母雞在草叢裡尋找著食物。時間是早上9點15分,只有一排房子4戶人家的山中農村,是上個世紀建成的黃土院落和現代材料新造的簡易活動房參差在一起,走過大約30米的小道,院門上只看到了把門的鐵將軍,偶爾幾聲雞鳴讓深山中的小村落顯得更加寂靜。山坡上青青草叢中3隻大白鵝悠閒的吃著草,聽到我們說話聲它們只是抬頭看了看。石頭山坡上的山棗樹已經是青棗掛滿枝頭,果實纍纍。
  • 浙江女子收留3位乞丐,贈30元路費,20年後,對方拿100萬支票報恩
    27年前,浙江女子戴杏芬收留了3個流浪在外的「乞丐」小夥,並給了他們30塊錢作為路費。沒成想,20多年後,戴杏芬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感恩禮物——一張百萬支票。當年,他父親依照慣例,把村中十幾戶人家的土豬收走了,他要統一宰殺,然後再拿到集市上去賣,賣完之後再把預定價款打給他們。不幸的是,何家的賣豬錢卻被人偷走了,這也就意味著,所有人都要喝西北風了。
  • 雲南深山巨大天坑,坑中山洞住著8戶人家,自給自足如世外桃源
    自古以來,就有許多能人異人,為了逃避世俗,躲入深山之中隱居。像陶淵明一樣,田園派詩人,由於厭惡官場的爾虞我詐,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最終毅然選擇歸隱山林,開闢自己的世外桃源。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到了21世紀的今天,由於種種原因和環境因素,很多人仍然隱居在遠離城市喧囂的山林中。
  • 行走秦嶺:深山裡的人家不是沒有故事,是他們其實就生活在故事裡
    我在上一個圖集裡說,楊四廟村剩下的幾戶人家沒有故事。但網友「香非在萼」留言說:不是沒有故事,是他們就生活在故事裡。這就是生活在故事裡的第二戶人家。我們在第一戶聊天的時候,這戶人家的主人一直靜靜地躲在大門內看著我們。「你們來了呀,這麼早就過來了!」主人熱情,主動發問。時間其實也不是很早,拍下這張照片的時候,是上午10時15分。一間早被荒廢的茅房,一面石頭砌成的矮牆。
  • 八字算命最準的方法:命中注定家業興隆一生樂守家園的八字
    生活中有很多人家業興隆,財源滾滾,一生都在樂守家園,一家老小其樂融融,有些人卻破敗祖業,別祖離家。在很多唯物主義者看來,這一切都是個人努力與選擇問題,但說來說去其實都是各人八字命理,命運問題,下面本文就通過八字算命最準的方法給大家詳細介紹命中注定家業興隆一生樂守家園的八字命理特點:
  • 行走秦嶺熊家溝:山實在太大,坡實在太陡,老房子無法用詞語形容
    柴家坡大,是一個村,共計有100多戶人家;熊家溝小,是下屬的一個組,只有10來戶人家。熊家溝就在山對面,但道路沿著山體,卻凹進去很大一塊。兩個黃色的框裡,每個框有兩棟老房子,不知道還有沒有住得有人。在高清衛星地圖上,山裡的這些老房子,只能看見小小一個房頂。原本以為走近了,它們就會清晰起來,沒想到即便站到正對面,它們也隱藏得很好。
  • 一位牧師敘述他從守星期日到守星期六(安息日)的理由
    在這日,天主教和多數的基督教徒都聚會禮拜。本人也是基督徒,自幼遵守星期日,在教堂裡與許多虔心的同道們敬拜上帝。但現在我已改變了習慣,不再守「星期日」,而改守「星期六」為聖日。今將其中的理由,詳細陳述如後。當我在幼年守「星期日」的時候,總以為守星期日就是遵守上帝十誡命的第四條,這條誡命吩咐人說:「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