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審計》:提高審計程序的不可預見性

2020-12-01 中華會計網校

  想抓老鼠?哪有那麼簡單,通過自己一次次的驚險逃生,老鼠也會摸清貓的慣用路線,那麼老鼠就會儘自己最大努力來保命,比如換一下自己的口味,或者換一個路線去偷食物。那麼貓如果想成功抓到老鼠也要摸清老鼠的小伎倆,還要挖空心思的根據老鼠改變的偷食路線而改變自己的捕捉路線,給老鼠來個措手不及!

  同樣,在選擇進一步審計程序時,應當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層預見或事先了解。

  註冊會計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提高審計程序的不可預見性:

  (1)對某些未測試過的低於設定的重要性水平或風險較小的帳戶餘額和認定實施實質性程序;例如:在上課時,楊聞萍老師講到,如果講一個帳戶的重要性水平設為50萬元,那麼以往情況註冊會計師一般會查詢50萬元以上的交易,而對於50萬元以下的則不查或者沒有比較嚴格的審計程序,那麼被審計單位為了規避自己的錯報就會虛構一系列低於50萬元的交易,使其不重大,但實際這些金額加起來已經遠遠超過50萬元。這時如果註冊會計師對低於50萬元的交易進行審計,出其不意,使其無任何防範措施。

  (2)調整實施審計程序的時間,使被審計單位不可預期;例如:以往註冊會計師會在到達被審計單位的第二天才進行審計,那樣此單位就會利用這段時間進行防範,如果註冊會計師提前進行審計,使其沒有防範的機會。

  (3)採取不同的審計抽樣方法,使當期抽取的測試樣本與以前有所不同;不同的審計方法可能會收集到和以前不同的審計證據。

  (4)選取不同的地點實施審計程序,或預先不告知被審計單位所選定的測試地點。對於以前不經常去審計的地點,被審計單位可能會放鬆警惕,將重大錯都集合在此,那麼註冊會計師如果選取這些地方進行審計,被審計單位就束手無策了。

轉載請註明·源自中華會計網校

相關焦點

  • 2018注會備考《審計》知識點:審計程序不可預見性
    中公財經 > 註冊會計師 > 備考資料 > 審計 2018注會備考《審計》知識點:審計程序不可預見性
  • 下列有關審計程序不可預見性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下列有關審計程序不可預見性的說法中,正確的有()A、註冊會計師需要與被審計單位管理層事先溝通需擬實施具有不可預見性的審計程序的要求,但不能告知其具體審計程序。
  • 2007年注會考試《審計》英文附加題詞彙表
    針對2007年注會考試首次在《會計》、《審計》科目中加試英語題,財務英語老師Julia在最快的時間內整理了相關專業英語及對照中文翻譯,以供考生參考。考生需要注意的是:  1.《會計》、《審計》是注會考試中較難的兩門課程,考生歷來反映考試時間緊迫,因此,加入附加題後,考生要更好的規劃和安排考場時間,不能出現顧此失彼和慌亂的情況;  2.本次提供的資料旨在掃清考生在專業英語上的詞彙障礙,不涉及基礎英語能力的培養和具體審計、會計準則的講解,因此,考生只有具備一定的英語水平,才可選擇答附加題,並參考本中心提供的資料;  3.提醒廣大考生不要因附加題的變革而產生心理落差或是其他不利情緒
  • 注會考試《審計》中的128個英文單詞(一)
    1.audit 審計    2.attestation 鑑證    3.credibility 可信賴程度    4.audit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財務報表審計    5.agreed-upon procedures 執行商定程序
  • 審計專業判斷基本理論探討
    學術界對審計專業判斷的描述主要有以下幾種:  (1)審計專業判斷是審計人員進行審計決策時對各相關方面進行綜合考慮的過程。審計人員的錯誤判斷會導致不恰當的審計結論。  (2)審計專業判斷是一種在長期業務培訓實踐中形成的感性認識,因人腦的作用帶有一定的預見性。  (3)審計專業判斷指運用審計及相關學科的知識與經驗,從多種可能的工作方案中做出取捨的決策。
  • 審計觀察 | 以成效為導向推動審計業務流程再造
    基層審計機關在審計力量薄弱、自定審計項目數量較少的情況下,必須強化計劃編制環節的成效控制,選準重點審計項目,打造審計項目精品。以成效為導向的計劃編製程序動態控制。基層審計機關應以審計項目成效為導向,在堅持國家審計準則規定的計劃編製程序步驟基礎上,將調查審計需求、對初選審計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這兩個程序步驟,動態貫穿於整個審計年度。
  • 董大勝:樹立科學審計理念 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
    審計署很早就提出審計是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的工具,要提高審計的層次和水平,發揮審計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又如,審計署制訂了「依法審計、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重點、求真務實」的二十字方針,這個指導審計工作的重要方針明確體現出審計要從宏觀著眼的要求。再比如,最近幾年,審計署提出了在揭露問題的同時,注重發現體制、機制方面存在的深層次原因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提出並大力推進了審計整改等。
  • 內部審計通用流程之審計計劃
    審計計劃可以幫助我們對下一階段的工作有一個整體性、全局性的把控;一個審計計劃的會包括審計對象、範圍、時間安排、人員分配、預算制定等,對於一些審計項目眾多或者審計資源有限的公司尤為重要;比如我之前的所供職的公司,全國加起來下屬校區將近一千家,而總部真正內審人員也就六七人,在組織大型審計的時候,需要同時賦用下屬各校區財務人員共同參與
  • 審計小課堂|(42)審計綜合分析方法
    審計綜合分析,是指審計人員綜合運用比較法、分類法、對比法、因果關係法、系統分析法、趨勢分析法和歸納推理法等科學方法,對審計中收集的錯綜複雜的信息資料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多維度的分析研究,從中提煉出反映審計事項本質特徵的思路和觀點,以尋求事物發展的真正動因、癥結所在及相應對策。
  • 【案例】麥克森·羅賓斯藥材公司審計案例
    如審計人員審定的財務報表與事實不符,審計人員應負哪些責任?對此,美國註冊會計師協會下屬的審計程序委員會,早在1936年就指出:「對財務報表負責的主要應是企業管理當局,而不是審計人員。」如果審計人員審定的財務報表與事實不符,則要分清事實不符的原因。當企業內部因共同合謀而使內部控制制度失效時,即使再高明的審計人員,在成本、時間的限制下,也是無法發現這些欺騙行為的。
  • 助力青年審計人成長 審計「微積分」創新業務分享模式
    這也是京津冀特派辦工作人員的一個業務研討創新,他們將審計「微積分」平臺發展成了24小時在線的共享平臺。 金融審計一處處長郭孝平清楚地記得,2017年8月20日,金融審計一處、金融審計二處正式啟動了「微積分」黨建共享平臺。從此,學習和業務研討不再分白天黑夜,人人都可以隨時隨地在線學習和分享。
  • 會計師事務所業務範圍與審計獨立性
    在這種情況下,註冊會計師承受的來自管理當局的壓力大,會有註冊會計師屈從壓力而未發表客觀、公正的審計意見的情況發生。   (二)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獨立性缺失分析很多研究者提出通過提高註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水準來保證審計獨立性,但在現實中的效果並不理想。筆者認為,可以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加以理解。
  • 省審計廳:審計要用大數據提高發現問題精準度
    省審計廳:審計要用大數據提高發現問題精準度 今年根據不同類別領導幹部的職責權限和崗位特點確定審計重點 作者:張春紅 2018-05-02 06:54
  • 審計理論結構研究的意義何在
    審計理論作為一個系統,自應有其組成部分(要素)及各組成部分(要素)的組合方式。也就是說,審計理論結構是由構成的諸要素組合而成,而且諸要素之間有著合乎邏輯的內在聯繫並形成一個有機整體。   審計理論結構研究的意義何在?  按照安德森(R.J.Anderson)的觀點,「審計理論的目的是提供一個合理的、首尾相應的概念結構以決定實現既定審計目標必需的審計程序。
  • 2018考研不可不知:會計碩士與審計碩士有這些新增院校
    注意:以下院校為2017年申報新增的會計碩士或審計碩士學位授權點,10月31日前,以下各省學位委員會將審議通過後的名單報送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核。  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海事大學、華東政法大學2017年申報新增會計碩士(MPAcc)學位授權點,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2017年申報新增審計碩士(MAud)學位授權點日前報請上海市學位委員會審議。
  • 2019年度證券審計市場分析報告
    收入確認事項中,收入的發生、準確性、截止等認定在關鍵審計事項描述及應對程序中均有提及。 監管發現,部分後任審計機構未充分重視期初餘額、內部控制審計,未對特殊行業審計追加有針對性的審計程序,專業勝任能力存疑;個別審計機構大量承接高風險業務,認為發表非標意見便可簡化審計程序,未按照相關執業要求獲取充分適當審計證據,未能充分揭示已識別的重大風險;個別審計機構在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期間突擊承接業務,且出具的審計意見較上年有所減輕,存在被購買審計意見的嫌疑。
  • 2021注會每日一練試題及答案6科匯總(1.11)
    注會備考離不開做題,考生需要通過做題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堅持每天有效的練習,避免走入題海戰術的誤區。同時做題的過程中要懂得及時歸納總結題型及其解題技巧和方法,這樣的練習方法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 淺談持續經營不確定性審計意見異質性
    持續經營不確定性審計意見初現於20世紀20年代,其發展演變以及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一直是學術界和實務界關注的焦點。長期以來,審計意見研究特別是國內研究過於強調持續經營不確定性審計意見與其它非標準審計意見的同質性,即持續經營不確定性審計意見與其它非標準審計意見具有共同的屬性。研究設計也通常將持續經營不確定性審計意見看作非標準審計意見的一個子集來構建。
  • 寒流奔襲,2017年注會綜合通過率或將跌至歷史冰點
    除了「營改增」之外,資源稅從價改革的範圍進一步擴大,隨著稅法政策的實施,注會教材的內容不斷增多,頁數也是逐年在增加。  (2)會計準則修訂徵求意見稿  (3)2017年中注協圍繞審計報告準則做出6項審計準則的具體修訂。  這種種政策的修改,說明了什麼?  最實際的一點,最新的CPA教材將會大改。
  • 安永解讀《銀行外部審計—關於預期信用損失審計的補充說明》
    2020年12月,國際清算銀行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巴塞爾委員會」)發布了《銀行外部審計——關於預期信用損失審計的補充說明》(「補充說明」),目的是幫助商業銀行的審計委員會監督有關預期信用損失的財務報表審計工作。為什麼叫「補充說明」?這是因為,巴塞爾委員會曾於2014年發布過銀行財務報表審計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