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克麥羅沃心血管疾病綜合問題科研所專家們在製造小口徑人造心血管道路上邁出了新的步伐,相關血管植入生命機體後可減少形成血栓的風險。研究人員已能展示他們所製造的人造血管在大型實驗室動物體上的相對效果。
人工合成血管與血液和周圍組織相互作用並在植入後很快會形成一層血栓,對患者的血液和生命構成威脅。因此製造一種可產生最小量血栓的人造血管成為一個研究方向。
據悉,研究人員給35隻綿羊的頸動脈裡植入了人造血管,結果有50%的人造血管在一年半期間保持通暢。而目前市場上現有的人工合成血管,在植入綿羊體內後的實驗中,最初幾天100%形成了血栓。
研究所細胞技術實驗室主任、醫學博士拉利薩·安東諾娃表示:「我們的人造血管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被吸收,它們在原來的地方形成新的健康血管,正如我們在植入一年半過後所看到的那樣。」
研究人員認為,上述成果具有很好的前景,它們表明製造有效小口徑人造血管是可以實現的,但未來仍有很多在試驗中發現的缺陷需要彌補,因為科學家們的目標是製造一種絕對有效的、將血栓形成降到最低的小口徑人造血管。
【來源:環球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