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R1調控血小板多聚磷酸鹽的蓄積抑制血栓形成

2021-01-09 澎湃新聞
XPR1調控血小板多聚磷酸鹽的蓄積抑制血栓形成

2020-10-20 2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梅斯醫學 MedSci梅斯

導語:血小板XPR1是血小板多聚磷酸鹽代謝的整體調節因子,強調了磷酸鹽穩態在血栓形成中的基礎作用。

多聚磷酸鹽是一種線性連接的正磷酸鹽殘基的促凝的無機聚合物。多項研究已經證實了血小板多聚磷酸鹽在凝血中的重要性,然而在哺乳動物中,聚磷酸鹽穩態的機制細節在很大程度上尚不清楚。

在本研究中,Mailer等人展示了異嗜性和多嗜性逆轉錄病毒受體1(XPR1)可調節血小板中的多聚磷酸鹽,並與體內血栓形成有關。

XPR1是血小板上主要的磷酸鹽轉運體

研究人員通過組學數據的生物信息分析明確了XPR1是血小板中主要的磷酸鹽轉運體。

XPR1表達水平與細胞內的多聚磷酸鹽含量負相關

Xpr1mRNA和蛋白的表達與細胞內多聚磷酸鹽的含量和釋放呈負相關。用藥物幹預XPR1活性可增加多聚磷酸鹽的儲存,導致血小板驅動的凝血增強,並通過多聚磷酸鹽/凝血因子XII途徑放大了血液流動下的血栓形成。

Xpr1缺陷導致小鼠肺動脈血栓形成增多

條件性敲除小鼠血小板的Xpr1可導致多聚磷酸鹽蓄積,加速動脈血栓形成,並在不增加出血的情況下增加活化的血小板驅動的肺栓塞。

綜上,這些數據表明,血小板XPR1是血小板多聚磷酸鹽代謝的整體調節因子,強調了磷酸鹽穩態在血栓形成中的基礎作用。

原始出處:

Reiner K. Mailer, et al. Xenotropic and polytropic retrovirus receptor 1 regulates procoagulant platelet polyphosphate. Blood. September 15, 2020.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Blood:XPR1調控血小板多聚磷酸鹽的蓄積抑制血栓形成》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多聚磷酸鹽參與凝血過程多個階段
    科學家們發現多聚磷酸鹽在凝血過程中參與了多個階段,並且涉及了靜脈/動脈堵塞(血栓形成)和炎症反應。
  • 磷肥新品種-聚磷酸鹽肥料 - 天山植保
    聚磷酸類磷肥就是為了克服磷被土壤固定而出現的品種。聚磷酸鹽是正磷酸鹽在加熱條件下脫水形成的聚合物,分子通式為(NH4)nP2nO3n+1,當n<20時,為水溶性,通常用作肥料。市場上銷售的液體聚磷酸銨中,正磷酸鹽含量為30%~40%,焦磷酸鹽(二聚) 50%~55%,還有少量三聚磷酸鹽和四聚磷酸鹽。
  • 越南進口的凍鯰魚片被檢出多聚磷酸鹽超標 寧波口岸退貨處理
    央廣網寧波9月22日消息(記者李佳 通訊員 章亮軍)記者今天從寧波檢驗檢疫局獲悉,寧波口岸首次在越南進口的凍鯰魚片中檢出多聚磷酸鹽超標,已對該批貨物做退貨處理。  日前,一批24.4噸價值5.78萬美元的越南進口凍鯰魚片抵達寧波口岸,檢驗檢疫工作人員在檢測中發現,該批貨多聚磷酸鹽檢測結果3.594g/kg,超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根據《進出口水產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要求,最終對該批貨物做退貨處理。
  • 血小板偏高是怎麼回事 血小板偏高的治療方法
    血小板偏高的原因其實生活中很多的信號都是在告訴您血液中的血小板減少了,這些疾病都是比較嚴重的,所以說來看看人體血小板數量變多會出現哪些疾病呢?趕快一起來看看,如果您出現的話,一定及時去治療的。1、腦出血血小板偏高患者可能會出現腦出血的現象。可引發逝世。
  • 多聚磷酸鹽含量超標,湛江海關依法退運越南進口凍蝦仁21.5噸
    記者7月10日從廣東湛江海關獲悉,湛江海關所屬霞海海關近日依法退運了一批從越南進口的凍生蝦仁,涉及貨物21.5噸、貨值10.1萬美元,退運原因是該批蝦仁多聚磷酸鹽含量超過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限量要求。
  • 上海交大醫學院揭示血小板產生新的調控機制—新聞—科學網
    ,也可以用於治療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是一種哺乳動物特有血細胞,主要發揮止血功能,並且在傷口癒合、血管穩態維持、血栓形成、腫瘤轉移、器官移植排斥和機體防禦等生理病理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血小板是由造血幹細胞定向分化為巨核細胞祖細胞並通過增殖、成熟和終末分化等過程形成。一個健康人每天約可產生1200億個血小板,巨核細胞持續分化是維持體內血小板水平的主要機制。
  • 血小板高的離譜,什麼食物可以有效降低?
    血小板增多症在臨床上分為生理性以及病理性。對於原發性血小板數值增高超過500的患病群體需要高度警惕骨髓增殖性疾病。 有的病人可能一開始不知道血小板何意?這是一種從巨核細胞上脫落的細胞質小塊,具有止血作用。血小板在人體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一旦發生異常,人體機能運轉也會受到影響。
  • 重症患者血小板減少處理共識|血小板|重症|患者|血栓|治療|藥物|...
    血小板生成減少常由血液系統疾病、營養底物缺乏或者骨髓抑制等原因引起。正常情況下,血小板可被網狀內皮系統的單核/巨噬細胞清除。免疫功能紊亂時,抗血小板自身抗體與血小板和巨核細胞結合,導致網狀內皮系統對血小板的破壞增多,形成血小板減少。如果機體出現大出血或者廣泛血栓形成,血小板消耗過多,也會導致血小板減少。大量液體復甦和大量輸血可導致血液稀釋,引起血小板減少。異常分布多見於脾臟相關疾病和低溫。
  • Cell子刊:四川大學曹中煒團隊解析「循環微環境」調控衰老器官再生和纖維化
    其結構類似於主要組織相容複合物1/CDⅠ蛋白質家族,在調節炎症反應和血栓形成方面起重要作用。作者進一步研究了衰老器官中血小板和巨噬細胞與EPCR被抑制的血管的相互作用,以及對器官修復的功能影響。血小板可以產生促炎性細胞因子,如白介素可與巨噬細胞相互作用。
  • 易凡團隊揭示腎臟足細胞脂質代謝穩態調控的分子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腎臟實質細胞對於脂質蓄積的敏感性不同,在糖尿病腎病中的作用也不同。研究表明,腎小管上皮細胞內脂質蓄積並不能誘導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然而,足細胞對脂質蓄積異常敏感,足細胞內脂質的過度蓄積會引起足細胞功能紊亂導致細胞骨架重排、炎症反應等,最終引起足細胞死亡。
  • 抗血小板治療患者心臟手術前血小板功能的檢測|P2Y12|冠狀動脈|...
    其他一些表觀遺傳因素,如藥物相互作用和合併症,也會影響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停止噻吩吡啶治療後,血小板功能的恢復也存在差異。與氯吡格雷相比,普拉格雷對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更強。因此停用普拉格雷後血小板功能恢復的時間更長。替格瑞洛直接、可逆性結合P2Y12受體發揮抑制作用,與氯吡格雷相比,它對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抑制更快、更穩定、更強,停藥後血小板功能恢復快於氯吡格雷。
  • 專訪中科院聶廣軍研究員:如何清除腫瘤微環境中的血小板?他與團隊...
    這一開創性研究為增強腫瘤血管的EPR(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效應提供了新的技術和思路,為抗血小板靶向治療的安全臨床應用提供了實驗依據。我們對於血小板的認知,或許還停留在「凝血止血」上。近年來,大量的研究表明,除了參與生理性止血和病理性血栓形成之外,血小板在腫瘤生長和轉移過程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血小板減少患者竟意外腦梗死 原因究竟為何 ?
    處理:患者口服潑尼松治療有效,血小板計數可恢復正常,於2017年1月開始潑尼松劑量逐漸減量。第一次復發是在2017年10月,患者血小板計數降至36×109/L,無出血的表現,接受大劑量潑尼松治療。1個月後,血小板恢復至正常水平。
  •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發病機制及治療研究進展
    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伴有CALR突變的患者可能對特定的治療有效,尤其是接受幹擾素α治療的ET患者,CALR基因突變有望能為ET的治療提供新的途徑。發生CALR基因突變與發生JAK2V617F基因突變的ET患者相比,前者具有較高的血小板計數水平和較低的血紅蛋白水平,而白細胞計數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三陰性突變的ET患者與JAK2V617F基因突變患者相比有較低的血紅蛋白水平。研究者還發現發生JAK2V617F基因突變的ET患者在血栓形成、肝脾大及鼻出血、體質量減輕等方面的發生率均高於CALR的ET患者,這與其他一些研究報導相一致。
  • 肝素好用 誘導的血小板減少症怎麼處理
    除了監測血小板計數,評分系統也有助於評估 HIT 可能性,其中運用最為廣泛的是 4T 評分系統。4T 評分包括 4 項指標:血小板降低幅度、血小板降低時間、血栓形成和其它引起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每項指標評分 0-2 分,累積分值越高,HIT 可能性越大。
  • 什麼是血小板 血小板過高過低竟有這危害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血小板,血小板是人體血液中的一種成分。但是很多有知道的都不具體。什麼是血小板?血小板高是什麼意思?血小板低又是怎麼回事?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血小板血小板是只存在於哺乳動物的血液中,是血液的一種成分。
  • 血小板計數破千,竟是因為它……
    正常人血小板計數的參考範圍(100~300)×109/L,近日,在工作中遇到一患者血小板計數為1022×109/L,細究導致血小板升高的原因竟然是它……案例經過3月24日,我們在審核當天血常規結果時發現一患者血小板計數為1022×109/L,這麼高的結果很少見,我們立即推血片複查,鏡下血小板的數量和儀器結果基本相符,當天籤發了結果。
  • 【燒腦】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產生,為什麼會發病?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是由單個異常多能幹細胞克隆性增殖引起的疾病。致病巨核細胞數,平均巨核細胞數容量增多,血小板生成可達正常速率的15倍。 本病主要表型表達在巨核-血小板系的原因不明,可能與異常克隆對巨核-血小板系的調節因子存在優勢反應有關,也可能突變發生在分化主要傾向於巨核-血小板系的多能幹細胞。 組織學檢查和巨核細胞體外培養表明,本病骨髓中巨核細胞祖細胞的異常擴增。
  • 血小板異常可能是哪些疾病導致的?
    血小板是由骨髓造血組織中的巨核細胞產生。形狀不規則,比紅細胞和白細胞小得多,正常值為100~300×109/L。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態結構和生化組成,在止血、傷口癒合、炎症反應、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過程中有重要作用。不少血液病患者都會出現血小板計數的異常。那麼血小板異常要注意什麼疾病呢?下面就為大家講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