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產生超20億噸垃圾!不焚燒的「垃圾發電」技術?

2020-12-03 木易機械

垃圾發電技術的未來

世界範圍內工業的發展已經對地球造成了一定的威脅,人類對於地球的消耗讓地球產生了不良的反應。尤其是現在工業的企業成為每個國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工業企業所造成的廢棄物即將突破地球的極限。

現在每個國家都在提倡地球環保問題,針對於地球環境方面也都制定了相關的法律規定。因為已經有科學家預言如果再這樣無節制地對地球的資源進行消耗,地球的壽命將加劇縮短,到時候人類的生存也將從成為難題。

人類每天進行消耗之後都會產生一定的垃圾,據統計全球每年產生的垃圾超過了20億噸,然而這些垃圾對於地球一點好處也沒有,只會加劇地球的消耗。目前廢物利用是一個很好的減少資源消耗的方法,大多數的地區也是採用將垃圾進行焚燒轉化成電能,然而目前卻有很多的環保主義者並不支持焚燒的方法,他們質疑焚燒對大氣造成的汙染。如果以後不再採用焚燒發電的方法,垃圾發電技術的未來又要從哪裡繼續呢?

焚燒垃圾是目前相對較快的垃圾處理方法,焚燒就是將垃圾堆放在焚燒爐中通過加熱讓垃圾炭化,這樣燃燒垃圾的速度非常快,焚化所產生的熱能還可以轉化成電能。然而卻有一個不可避免的缺點就是在燃燒的時候會產生副產物,這些副產物中也包括有毒的二惡英和呋喃。

由於焚化不可避免有毒氣體的釋放,於是又提出了一種其他的解決方案——氣化。其實氣化也只是焚化的另一種形式,但是氣化爐沒有煙囪這就意味著不會向外進行燃燒氣體的排放。

由於計劃產生的合成氣可以將城市中的其他廢棄物以及生物質能轉化為燃料,在反應發生的過程中儘量將最後的產物都轉化CO和H2這兩種氣體,減少有害物體的合成。目前有關氣化方面的研究還在進行中,氣化對於廢棄物有一定的選擇性,有些垃圾是不能利用氣化進行轉換的。對於氣化不能消耗的一些廢棄物還需要研究才可以做出更加環保的消化方式。

目前全球都已經意識到大量的垃圾對於地球環境的影響,照目前的發展趨勢到2050年,每年全球所產生的垃圾可能會超過35億噸,現在要做到就是加快對於垃圾焚燒技術的研究。

相關焦點

  • 市場分析|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研究
    北極星固廢網訊:垃圾發電是把各種垃圾收集後,進行分類處理。一是對燃燒值較高的進行高溫焚燒,徹底消滅病源性生物和腐蝕性有機要物,在高溫焚燒中產生的熱能轉化為高溫蒸氣,推動渦輪機轉動,使發電機產生電能。二是對不能燃燒的有機物進行發酵、厭氧處理,最後乾燥脫硫,產生甲烷,再經燃燒推動渦輪機轉動,帶動發電機產生電能。
  • 垃圾焚燒發電的意義和垃圾熱值的選取
    垃圾焚燒發電的意義和垃圾熱值的選取北極星固廢網  來源:燃氣輪機聯合循環與新能源  作者:水漲船不高  2017/4/15 9:58:04  我要投稿  北極星固廢網訊:垃圾焚燒發電的意義2,垃圾減量化效果明顯。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可燃物質、焚燒處理可以使城市垃圾體積減少90%左右,重量減少80%~85%3,垃圾的處理速度快,不需要長期儲存。4,能夠節約大量的土地。焚燒廠佔地面積小,建設一座日處理1000t生活垃圾的焚燒廠,只需佔地100畝左右,按運行25年計,共可處理垃圾832萬噸。而且可以在靠近市區的地方建廠,以縮短垃圾的運輸距離。
  •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汙染治理技術研究
    投資和運行費用較低,但是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地下水、土壤和大氣汙染,需要積極探索新的垃圾處理模式。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2 環境管理的必要性 2.1 城市生活垃圾劇增、垃圾焚燒發電廠數量劇增隨著城鎮化程度的推進,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也逐漸增長,2007年至2014年間,城鎮垃圾清運量年複合增速達到2.3%。根據《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中國城鎮化率將在2020年達到60%,垃圾產生量將超過1.95億噸。
  • 天津新區兩座垃圾焚燒發電廠每年可發電2.4億千瓦時 「吃」垃圾...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在天津濱海新區,矗立著兩座現代化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它們「吃」進去的是垃圾,「吐」出來的是電能。兩座工廠每年可焚燒處理垃圾91.25萬噸,發電2.4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7.73萬噸,發揮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 研究|高效率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分析和應用
    研究|高效率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分析和應用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摘要:垃圾不能稱為垃圾,只是放錯地方的寶物,要正確認識垃圾的作用,充分利用生活垃圾的價值,使其變廢為寶,通過焚燒垃圾進行生物發電是對生活垃圾最大的最尊重與利用,但在焚燒垃圾時更要注重垃圾燃燒時所產生的有害氣體,
  • 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對垃圾焚燒發電的影響應對措施
    然而垃圾分類是社會公共資源開發運用的主要形式。文章結合城鎮垃圾分類現狀,著重從操作技術、市場需求等方面,探究城鎮垃圾分類對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的影響,以達到明晰資源處理手段,實現綠色化建設的目的。2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對垃圾焚燒發電的影響2.1垃圾的熱值提高及對焚燒爐的影響根據垃圾熱值的改變,應相對於焚燒爐和餘熱鍋爐做適應高熱值的改變。焚燒技術的選擇與垃圾焚燒的形式之間也有著密切的關聯。傳統的垃圾焚燒發電方式,均是採用焚燒技術選擇和處理的方法,將城市公共資源轉換為能源。
  • 2021年中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專題調研與深度分析報告
    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統計:2007年至2018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焚燒廠年實際處理量從1,446萬噸增長到11,226萬噸,複合增長率達20.48%。三、全球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約1200個,市場規模達164億美元英國商業信息諮詢機構Visiongain發布最新報告稱,2019年全球垃圾發電市場規模約164億美元,預計2020至2030年間複合年均增長率為3.3%;到2030年該市場規模將達到226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將持續發揮領軍作用。
  • 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的收運和處理現狀分析
    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機可燃物,所含熱值較高。據統計,2噸垃圾焚燒產生的熱量大約相當於1噸煤燃燒的熱量。如果能有效地利用垃圾發電,每年可為我國節約煤炭5000~6000萬噸,其資源效益表現良好。垃圾發電既能解決了「垃圾圍城」的難題,又將垃圾轉變成了資源廢,充分的利用了垃圾的資源價值。因此,採用垃圾焚燒發電是綠色發展和循環經濟的必然要求。早在20世紀70年代,一些發達國家就已經開始研究垃圾焚燒發電。
  • 煙氣脫硝技術在垃圾焚燒發電廠達標排放的重要作用
    隨著國家對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監管政策的不斷出臺,加速了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發展,預計到2020年,全國日處理城鎮生活垃圾達到110.4萬噸,其中垃圾焚燒發電日處理59.1萬噸。垃圾焚燒發電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最穩妥、合理的垃圾處理方式。相關數據顯示,焚燒2噸垃圾產生的熱量約等於一噸煤產生的熱量值,其經濟效益非常可觀。
  • 垃圾焚燒發電工程提高熱效率的措施
    關鍵詞:垃圾焚燒發電工程;熱效率;措施引言當前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城市內部產生的各種垃圾量也越來越大,我國很多城市對大量的垃圾無法進行有效的處理,導致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受到了嚴重影響,因此,垃圾焚燒和處理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和重視。
  • 2020上海國際垃圾焚燒發電技術與裝備展覽會 - 會展-中國水網
    為促進垃圾焚燒發電與固廢處理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加強垃圾焚燒發電上下遊企業間的交流合作,由中國節能協會碳交易產業聯盟主辦,億辰展覽(上海)有限公司、旻生展覽(上海)有限公司承辦以及多個相關行業機構支持下的
  • 美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概況含發展歷程、商業模式、龍頭企業分析
    20世紀初,美國許多城市都相繼興建城市垃圾焚燒廠,到二次大戰前,美國共計建設了約700座焚燒爐;二次大戰後,隨著經濟的復興,城市垃圾產量迅速增加,加上工藝技術的改進以及居民消費習慣的變化,垃圾成分產生顯著變化,廢紙和塑料等可燃物含量大幅度提高。因此,在該時期垃圾焚燒處理得到進一步發展,在1960年美國生活垃圾年焚燒處理量就達2700萬噸/年。
  • 新建65座垃圾發電廠 安徽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2019...
    附件下載:2019.11.20安徽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修改無修訂.doc《安徽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前 言2016年10月22日,《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作的意見》(建城【2016】227號)中明確提出:「各地要充分認識垃圾焚燒處理工作的緊迫性
  • 一文看懂我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運營收入構成
    同時,當時的技術仍相對落後,垃圾焚燒成本仍相對較高;且處理服務費單價需處理單位通過競標後和政府談判決定,激烈的競爭和民企的弱勢地位也使其無法獲得較為理想的價格,行業雖在持續發展,但是焚燒項目的收益並不理想,垃圾焚燒處理量佔無害化處置量的比例在2004年僅為5.6%。
  • 權威聲音丨一篇文章講透垃圾發電
    作為垃圾處理的重要方式,垃圾焚燒發電應根據黨中央總體部署,明確今後的發展戰略和路線圖,明確發展目標、重點任務、重大布局和重要措施,明確垃圾焚燒發電產業的發展方向和道路。通過焚燒發電處理的垃圾量主要取決於人口規模和城鎮化率。根據「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到2020年城鎮生活垃圾清運量達到4.0億噸。
  • 垃圾焚燒排放遠超歐盟標準 這家生態園成為垃圾發電廠中的「扛把子」
    鹽田能源生態園是消化吸收引進技術後建成的國家級國產化設備示範項目,2003年12月建成投產,主要處理鹽田區和部分羅湖區的生活垃圾,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450噸,總投資約為2.7億元。它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座集垃圾焚燒、汙泥焚燒、發電、滲濾液處理、灰渣處置工藝於一體的完善的垃圾+汙泥焚燒處理廠。2016年10月初,鹽田能源生態園整體形象提升改造工程啟動,開展廠區「去工業化設計」,景觀園林、市級垃圾分類科普教育基地、驢友之家、周邊環境提升改造以及內部設備提標工作,為全市的垃圾發電廠代言。
  • 垃圾分類新風|全球70年產了83億噸塑料,如何變廢為寶?
    塑料被廢棄後,有四種去處——焚燒、填埋、回收、棄之自然環境。Roland Geyer和Jenna R. Jambeck等在2017年發表於Science Advances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截至2015年,人類在過去的70年中生產了83億噸塑料製品,其中63億噸被廢棄。其中約9%被回收,12%被焚毀,79%被填埋或丟棄。
  • 關於垃圾焚燒發電餘熱鍋爐和汽輪機你了解多少?
    關於垃圾焚燒發電餘熱鍋爐和汽輪機你了解多少?這些含氯化合物焚燒後產生大量的氯化氫和氯氣等氣體,並且煙氣中大量的氯氣和其它金屬元素重新化合反應後,生成對一般金屬有較大腐蝕作用的金屬氯化物,及相關的共晶體混合物。這些生成的氯化物則在260℃以上時對焚燒爐及餘熱鍋爐金屬管壁、金屬管表面產生腐蝕。
  • 63億噸塑料垃圾被丟棄,30年後將超上百億噸汙染地球
    據《鏡報》7月19日報導,美國研究人員首次對塑料的生產、使用和最終去向進行了分析,他們發現,自20世紀50年代初到2015年,人類已經產生了83億噸的塑料,其中63億噸已經變成了廢物。在所有的廢棄塑料中,只有9%被回收,12%被焚燒,而有79%被埋在垃圾填埋場或丟棄到海洋、鄉村等自然環境中。(一臺推土機將裝有垃圾的黃色塑膠袋運到垃圾填埋場。)該研究小組在科學進展雜誌上撰文稱,如果照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到2050年,垃圾填埋場將丟棄約120億噸的塑料垃圾,汙染地球表面。(環衛工人在垃圾掩埋場收集玻璃和塑料。)
  • 垃圾處理廠案例賞析及垃圾處理技術、行業分析
    ,產生的熱量能供應十多萬戶人家。,從原理上阻止了二惡英的產生;  在熱解過程中物料相對料床靜止,輻射管內流體與反應爐膛完全隔離,避免了傳統焚燒產生危險廢棄物飛灰的問題;  該技術的預處理採用全封閉廠房,負壓操作,在所有可能的臭氣散發點設置有臭氣收集,經生物除臭系統有效處理,避免了惡臭的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