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新風|全球70年產了83億噸塑料,如何變廢為寶?

2021-01-20 澎湃新聞

長期以來,不同形式的一次性塑料製品在居民生活中被廣泛使用,近年來,隨著電商、快遞、外賣等新業態的發展,塑料餐盒、塑料包裝等的消耗量快速上升,造成新的資源環境壓力。塑料垃圾被隨意丟棄會引起「白色汙染」,不規範處理塑料垃圾存在著環境風險。那麼,關於廢塑料的基礎知識,你了解多少呢?

本文圖片均來自微信公號「綠色上海」

1.什麼是塑料?

塑料是一類高分子有機化合物,是經填充、增塑、著色等熱塑成形物料的總稱,屬一類高分子有機聚合物家族。

2.塑料的分類

按其塑料成型後的性質特點,可分為熱塑性和熱固性兩種材質塑料。熱塑性塑料,是一種鏈式線性分子結構,受熱後發生軟化,可反覆多次複製產品。而熱固性塑料,具有網狀分子結構,受熱加工後成為永久形變,不能反覆加工複製。

3.生活中有哪些常見塑料?

生活中常見的塑料製品材料主要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及聚酯類(PET)等。它們的用途分別是:

聚乙烯塑料(PE,包括HDPE和LDPE)常用作包裝材料;

聚丙烯塑料(PP)常用作包裝材料及周轉箱等;

聚苯乙烯塑料(PS)常用作泡沫襯墊及快餐飯盒等;

聚氯乙烯塑料(PVC)常用作玩具物品、容器等;

聚酯類塑料(PET)常用來製作飲料瓶等。

塑料無處不在。

4.廢塑料都去了哪兒?

塑料被廢棄後,有四種去處——焚燒、填埋、回收、棄之自然環境。Roland Geyer和Jenna R. Jambeck等在2017年發表於Science Advances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截至2015年,人類在過去的70年中生產了83億噸塑料製品,其中63億噸被廢棄。其中約9%被回收,12%被焚毀,79%被填埋或丟棄。

塑料是難以降解的人造物質,在自然條件下分解速度極為緩慢。當它進入垃圾填埋場,大約需要二百年到四百年才能降解,會降低填埋場地處理垃圾的能力;如果直接進行焚燒,將給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汙染。塑料焚燒時,不但產生大量黑煙,而且會產生二噁英。即使是在專業的垃圾焚燒廠,也需要嚴格控制溫度(850℃以上),並且對焚燒後的飛灰進行收集,最後固化填埋,只有這樣,才能讓焚燒廠排放的煙氣達到歐盟2000標準,最大限度地減少環境汙染。

垃圾中含有大量塑料垃圾,直接焚燒極易產生強致癌物質二噁英。

如果它們被廢棄至自然環境,除了會給人們造成視覺汙染,還會對環境產生很多潛在危害。

比如影響農業發展。我國目前使用的塑料製品的降解時間通常需要200年,農田裡的廢農膜、塑膠袋長期殘留在田中廢塑料製品混在土壤中不斷累積,會影響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抑制農作物的生產發育,造成農作物的減產,使土壤環境惡化。

對動物生存構成威脅。拋棄在陸地上或水體中的廢塑料製品,被動物當做食物吞入,導致動物死亡。

誤食80個塑膠袋(重達8千克)死亡的鯨魚。

塑料垃圾危害雖多,但也並非「十惡不赦」,它的破壞力往往與低回收利用率綁定在一起。塑料可以通過回收再利用成為制塑的原料、發熱發電的材料,變廢為寶,這是廢塑料最為理想的處置方式。

5.廢塑料的回收利用技術有哪些?

第一步:分類收集。

這是廢塑料處理的第一步,為其後利用提供方便。

塑料生產和加工過程廢棄的塑料,如邊角料、等外品和廢品等,其品種單一,沒有汙染和老化,可單獨收集和處理。

在流通過程中排放的廢塑料有一部分也可單獨回收,如農用PVC薄膜、PE薄膜、PVC電纜護套料等。

大部分廢塑料屬於混合廢料,除了塑料品種複雜外,還混有各種汙染物、標籤以及各種複合材料等。

第二步:破碎和分選。

廢塑料破碎時要根據其性質而選用合適的破碎機,如依其軟硬程度選用單獨、雙軸或水下破碎機。破碎程度根據需要差別很大,外形尺寸50-100mm的為粗粉碎,10-20mm的為細粉碎,1mm以下的為微粉碎。

分選技術有多重,如靜電法、磁力法、篩分法、風力法、比重法、浮遊選礦法、顏色分離法、X射線分離法、近紅外線分離法等。

第三步:資源化再生利用。

廢塑料再生利用技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混合廢塑料的直接再生利用

混合廢塑料以聚烯烴為主,它的再生利用技術曾進行過廣泛研究,但成效不大。

(2)加工成塑料原料

把收集到的較為單一的廢塑料再次加工為塑料原料,這是最為廣泛採用的再生利用技術,主要用於熱塑性樹脂,用再生的塑料原料可做包裝、建築、農用及工業器具的原料。不同廠家在加工過程中採用獨自開發的技術,可賦予產品獨特的性能。

(3) 加工成塑料製品

利用上述加工塑料原料的技術,將同種或異種廢塑料直接成型加工成製品。一般多為厚璧製品,如板材或棒材等。

(4) 熱電利用

將城市垃圾中廢塑料分選出來進行燃燒產生蒸汽或發電。該技術已較為成熟,燃燒爐有迴轉爐、固定爐、硫化爐;二次燃燒室的改進和尾氣處理技術的進步,已經可以使廢塑料焚燒回收能量系統的尾氣排放達到很高的標準。廢塑料焚燒回收熱能和電能系統必須形成規模生產,才能獲得經濟效益。

(5) 燃料化

廢塑料熱值可在25.08MJ/KG,是一種理想的燃料,可製成熱量均勻的固體燃料,但其中含氯量應控制在0.4%以下。普遍的方法是將廢塑料粉碎成細粉或微粉,再調和成漿液做燃料。如廢塑料中不含氯,則此燃料可用於水泥窯等。

(6) 熱分解製成油

這方面研究目前比較活躍,所製得的油可做燃料或粗原料。熱分解裝置有連續式和間斷式兩種,分解溫度有400-500℃、650-700℃、900℃(與煤炭共分解)以及1300-1500℃(部分燃燒氣化)之分,有關催化高壓加氫分解等技術也在研究之中。

6. 我們能為地球母親做些什麼?

(1)請儘量減少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比如塑料餐具、塑膠袋等。這些一次性塑料製品不僅不利於環保,也是對資源的一種的浪費。

(2)請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將廢塑料投放在可回收物收集容器中,或交投到兩網融合服務站點。你知道嗎?每回收一噸廢塑料,可以節省石油6噸,減排二氧化碳3噸。另外,有一個小提醒小編不得不跟大家說一下:乾淨、乾燥、未受汙染的廢塑料都是可以回收的,但是,一些受汙染以及與其他垃圾混合的都是不可回收的哦!比如,已汙染的塑膠袋(膜)、外賣用的一次性快餐盒、已汙染的快遞包裝袋等應當做幹垃圾投放。

(原題為《廢塑料的那些事兒》)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終於弄清99%海洋塑料垃圾去向,上億噸的海洋垃圾,該如何處理?
    摘要:研究終於弄清99%海洋塑料垃圾去向,上億噸的海洋垃圾,該如何處理?可以回收利用嗎?海洋垃圾回收值得嗎?有沒有更好的方式方法?據調查每年有約800萬噸海洋垃圾流入海洋,然而海面上的海洋塑料垃圾僅佔全球塑料垃圾的1%,其他的這些海洋塑料垃圾都去哪了?是不是很好奇?
  • 垃圾分類時代下變廢為寶的也可以是服裝的面料
    草案對"生活垃圾汙染環境的防治"進行了專章規定。     2019年9月,為深入貫徹落實關於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全國公共機構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發揮率先示範作用,公布《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評價參考標準》,並進一步推進有關工作提出要求。
  • 全球垃圾榜出爐:這國人均垃圾竟然居首!
    經過解剖,工作人員在其胃中發現近80斤塑料垃圾。【01.身負「血債」】2019年4月,一頭懷孕的抹香鯨,死在了義大利的一處港口。隨後,它的死因公布:胃裡被發現有約45斤重的塑料廢棄物。一個月後,另外一頭6歲左右的抹香鯨,因吞食塑料而死在了海灘上。原本,一頭抹香鯨能活到70歲。
  • 90億噸塑料製品只有9%被回收!何不抓住垃圾分類契機治理白色汙染
    「全球90億噸塑料製品中,只有9%被回收利用。」在最近召開的某環保論壇上,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會長在發言中劍指塑料垃圾的環境成本之高。觸目驚心的數字,甫一發布便引發關注,不少網友驚嘆:「塑料正在毀掉我們的家園。」環顧四周,塑料製品無處不在。
  • 63億噸塑料垃圾被丟棄,30年後將超上百億噸汙染地球
    據《鏡報》7月19日報導,美國研究人員首次對塑料的生產、使用和最終去向進行了分析,他們發現,自20世紀50年代初到2015年,人類已經產生了83億噸的塑料,其中63億噸已經變成了廢物。在所有的廢棄塑料中,只有9%被回收,12%被焚燒,而有79%被埋在垃圾填埋場或丟棄到海洋、鄉村等自然環境中。(一臺推土機將裝有垃圾的黃色塑膠袋運到垃圾填埋場。)該研究小組在科學進展雜誌上撰文稱,如果照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到2050年,垃圾填埋場將丟棄約120億噸的塑料垃圾,汙染地球表面。(環衛工人在垃圾掩埋場收集玻璃和塑料。)
  • 廚餘垃圾如何變廢為寶?「珊瑚娃」聆聽科普講座 爭當資源分類的...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7日10時20分訊(許義麗)廚餘垃圾也能變廢為寶?11月25日,珊瑚實驗小學師生們一同聆聽了科普講座《廚餘垃圾 變廢為寶》。重慶市院士專家進校園科普演講專家團成員夏俊超用精彩的講解,將垃圾分類新理念「廚餘堆肥」傳遞給「珊瑚娃」們,進一步提高了孩子們的環保意識。
  • 2040年將有13億噸塑料垃圾傾倒陸地和海洋
    一個由17名全球專家組成的團隊表示,除非世界採取行動,否則從現在至2040年期間,將有超過13億噸塑料被傾倒在陸地和海洋中。該團隊開發了一個計算機模型,以跟蹤世界各地的塑料庫存和流動。模型表明,即使全球立即做出協調一致的努力,仍將有7.1億噸塑料垃圾被丟棄到環境中——4.6億噸在陸地上,2.5億噸在水道中。
  • 2040年將有13億噸塑料垃圾傾倒陸地和海洋!
    北極星固廢網訊:一個由17名全球專家組成的團隊表示,除非世界採取行動,否則從現在至2040年期間,將有超過13億噸塑料被傾倒在陸地和海洋中。該團隊開發了一個計算機模型,以跟蹤世界各地的塑料庫存和流動。模型表明,即使全球立即做出協調一致的努力,仍將有7.1億噸塑料垃圾被丟棄到環境中——4.6億噸在陸地上,2.5億噸在水道中。
  • 變廢為寶!科學家將塑料轉化為氫氣,未來將成為新能源
    過去的200多年時間裡,人類科學技術水平發展迅速,不過,一些負面影響也出現了,比方說塑料製品的廣泛應用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根據預計,2050年,全球廢棄塑料量或可達到120億噸,面對如此觸目驚心的數字,科學家們已經開始研究將廢棄塑料變成氫氣,讓它「變廢為寶」。
  • 變廢為寶 前景無限——各地推進垃圾分類掃描
    新華社北京4月30日電 題:變廢為寶 前景無限——各地推進垃圾分類掃描  新華社記者王優玲、鄭生竹  「綠色帳戶」吸引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智能化垃圾分類、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國各地正在因地制宜採用激勵辦法和剛性約束手段引導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推進垃圾無害化處理
  • 垃圾分類新風|溼垃圾能厭氧產沼發電,也能好氧堆肥改善土壤
    垃圾分類新風|溼垃圾能厭氧產沼發電,也能好氧堆肥改善土壤 你知道嗎?根據垃圾組分分析,上海居民家中的溼垃圾,佔到生活垃圾總量的60%左右。
  • 新低溫催化法將塑料垃圾「變廢為寶」
    來源:科技日報新低溫催化法將塑料垃圾「變廢為寶」科技日報北京10月25日電 (記者劉霞)美國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撰文指出,他們採用一種簡單的低溫催化方法,將很多塑料內包含的聚乙烯聚合物轉化成了高價值的烷基芳族分子,後者是很多工業化學品和消費品的基本原料
  • 生活垃圾該如何分類?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包括生活垃圾中未汙染的適宜回收循環使用和資源利用的廢舊物品。塑料製品:塑膠袋、塑料餐具(快餐盒、碗、匙)、塑料生鮮食品盒、保鮮袋(膜)、塑料薄膜、塑料瓶、塑料盆桶等容器、塑料日用品、塑料玩具、有機玻璃製品、過塑膜、牙刷、牙膏皮、泡沫塑料等。
  • 地球人丟棄的塑料垃圾,都去哪了?
    來源:星球科學評論  今年5月1日開始,最新制定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啟用,嚴格的垃圾分類舉措將重新定義這座城市的街頭巷尾。也許,類似去年上海市垃圾分類時的全網狂歡場面將再度出現,不知又有多少類似於「你是什麼垃圾」的段子被網友們製造出來。
  • 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怎樣減少塑料垃圾帶來的汙染?
    01「隱形殺手」微塑料的威脅據了解,全球每年生產的塑料超過3億噸,其中約有200萬至800那些尺寸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就是微塑料,它們的化學性質較為穩定,難以降解,可以在海裡存在數百甚至數千年。近年來,我國持續開展微塑料調查與研究。在「向陽紅01」船全球航次中,科考隊員獲得了近千份海水濾膜樣品。初步數據分析發現,微塑料在全球各大洋廣泛存在,特別是在一些洋流匯集區豐度更高,並且在南極地區的海水中也有微塑料存在。
  • 對我國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新認識
    1億噸,90年代中期超過兩億噸。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就先後發現美國東部新英格蘭近海及馬尾藻海中分布著塑料垃圾,這表明70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歐美國家,向海洋排放塑料垃圾的數量已經相當驚人。到20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又報告了美國西部的外海北太平洋海域環流區域有大量漂浮塑料垃圾。直到1997年美國查理斯·摩爾船長發現了著名的北太平洋垃圾環流帶,海洋塑料問題才受到全球關注。
  • 探秘德國垃圾處理如何變廢為寶
    隨著環保理念和工業科技的不斷提高,德國的垃圾回收處理法規細則也在不斷更新完善,至20世紀70年代德國出臺了更有針對性的廢物回收處理規則。從80至90年代,德國更加重視減少廢物產生的預防措施,嚴格實施各種廢物、特別是私人家庭廢物的分類回收,並逐漸發展形成了完善細緻的現代化垃圾回收再利用管理系統,從而進一步發展成為可持續循環經濟。
  • 分類好的垃圾去哪兒?「圾不可失」變廢為寶
    2017年11月,豐澤新村作為泉州市10個率先啟動垃圾分類的試點小區之一,引導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取得明顯效果。2019年1月開展「乾濕分離」試點,投用廚餘垃圾就地處置設施即「佳佳」。截至今年6月中旬,該社區收集的廚餘垃圾處理成有機肥已達69噸,這些有機肥除了贈送給居民,剩餘的則賣掉。
  • 垃圾分類知識
    常用的塑膠袋,即使是可以降解的也遠比廚餘垃圾更難腐蝕。此外塑膠袋本身是可回收垃圾。正確做法應該是將廚餘垃圾倒入垃圾桶,塑膠袋另扔進「可回收垃圾」桶。誤區四:塑料製品都屬於其他垃圾。除塑膠袋外的塑料製品,比如泡沫塑料、塑料瓶、硬塑料、橡膠及橡膠製品,都屬於可回收物。誤區五:速凍餃子、豆腐包裝盒,都是廚房裡產生的垃圾,當然是廚餘垃圾。
  • 研究:2040年全球塑料垃圾至少將達到7億噸
    你還在用塑料吸管嗎?研究人員發現,即使全球的人們從現在起扔掉吸管,儘量減少塑料垃圾的產生,到2040年塑料垃圾還是會達到7億噸以上,這對於海洋和野生動植物都是一場災難。新研究發現,如果全世界聯合起來立即採取行動來降低塑料消費,預計到2040年汙染環境的塑料垃圾仍將達到7.1億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