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200多年時間裡,人類科學技術水平發展迅速,不過,一些負面影響也出現了,比方說塑料製品的廣泛應用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根據預計,2050年,全球廢棄塑料量或可達到120億噸,面對如此觸目驚心的數字,科學家們已經開始研究將廢棄塑料變成氫氣,讓它「變廢為寶」。
廢棄塑料來自於哪裡?
過去的100年時間裡,塑料走進了人類的生活,作為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塑料的形態各異,同時伴隨著塑料行業的發展,很多塑料製品也越來越美觀,深受人們的喜愛。
除了生活用途之外,在工業方面,塑料也被廣泛應用著,它們的成本低廉,同時易攜帶、易儲存,並且使用壽命也很長。
在人類使用塑料製品的過程中,大量的塑料垃圾就產生了,作為化合物,廢棄塑料想要腐爛,至少需要上千年的時間,而由於人類的隨手丟棄,廢棄塑料已經造成了大面積的汙染,並且流入到生態鏈之中,最終也會威脅到人類的安危。
所以,只有找到一種方法去處理廢棄塑料,而不是阻止人類使用塑料製品,才是長久之計。那麼,如何讓廢棄塑料可以再生循環利用,將它們「變廢為寶」呢?來自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團隊,前段時間有了新的發現。
廢棄塑料也能變廢為寶
來自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團隊,近年來一直在研究廢棄塑料處理方面的問題,近日,在《自然·催化》雜誌上,他們發表了一篇最新的研究論文,表示找到了一種簡單又快速的方法,可以將廢棄塑料分解,從而通過催化反應,將塑料粉碎物和多種添加劑相混合,之後,便會將廢棄塑料轉化為氫氣。
研究者表示,通過實驗,目前已經初步掌握了將廢棄塑料轉化為氫氣的過程,表示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如果日後這項技術可以得到推廣,不僅可以解決掉越來越嚴重的塑料垃圾汙染問題,同時,也可以為人類找到一條快速產生氫氣的捷徑。
氫氣有哪些用途?
雖然太陽系中氫氣含量很多,比方說太陽、木星之上,氫氣佔比都非常高,但是地球上的氫氣卻是非常匱乏的,同時,氫氣可以轉化為氫能源,這是一種可再生的新型清潔能源,也是科學家們的重點研究課題之一。
為何說氫能源會是人類未來發展的能源趨勢呢?因為它不會產生溫室氣體,對於地球的大氣環境不會造成汙染。
自從人類進入到21世紀,伴隨著傳統能源對於地球氣候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嚴重,氫能源也被提上日程,很多國家都制定了氫能源的發展規劃,我國也是其中之一。
說起來,最早科學家們研究氫能源,是希望可以在太空探索領域,用氫能源作為飛船的燃料。1965年開始,美國就開始在太空飛行器上使用液態氫作為燃料了,而在液態氫被應用之前,太空飛行器使用的燃料普遍是柴油,不僅汙染大,而且能量也不及液態氫。
我國也是氫能源最早應用的國家之一,早從上世紀70年代的長徵2號火箭開始,在燃料選擇方面,也都是液態氫了,同時,在鐵路運輸等領域,也逐漸將氫能源作為主要的燃料,並且現在很多新能源汽車,也希望可以用氫能源作為燃料。
看到這裡,可能大家會說,既然人類使用氫能源已經有數十年歷史了,為何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常見呢?這是因為氫能源沒有辦法大量產生,因為如何用低成本來產生足夠人類日常需求的氫氣,至今仍然沒有重大突破。
所以,即使知道氫能源是人類未來的發展趨勢,但是由於它的產量不夠,所以只能在航天等高精尖領域應用,來自全球的各大實驗室,也都在尋找可以產生足夠氫氣的方法,目前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是通過太陽能來分解水,但是由於缺少催化劑,一直都沒有辦法真正實現,但是氫能源的應用前景,仍然是不容忽視的。
所以,這次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團隊提出將廢棄塑料變成氫氣,也算是氫能源研發領域中的一個突破,不僅可以保護環境,還可以為人類製造氫氣,提供了新的辦法。當然,如何降低成本和應用普及也是一個問題,希望後續通過深入研究,可以早日有好消息傳來,一起拭目以待吧!
資料來源
《中國科學院》10月21日文章《廢棄塑料「一步」變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