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科學家將塑料轉化為氫氣,未來將成為新能源

2020-11-02 奇點使者

過去的200多年時間裡,人類科學技術水平發展迅速,不過,一些負面影響也出現了,比方說塑料製品的廣泛應用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根據預計,2050年,全球廢棄塑料量或可達到120億噸,面對如此觸目驚心的數字,科學家們已經開始研究將廢棄塑料變成氫氣,讓它「變廢為寶」。



廢棄塑料來自於哪裡?

過去的100年時間裡,塑料走進了人類的生活,作為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塑料的形態各異,同時伴隨著塑料行業的發展,很多塑料製品也越來越美觀,深受人們的喜愛。

除了生活用途之外,在工業方面,塑料也被廣泛應用著,它們的成本低廉,同時易攜帶、易儲存,並且使用壽命也很長。



在人類使用塑料製品的過程中,大量的塑料垃圾就產生了,作為化合物,廢棄塑料想要腐爛,至少需要上千年的時間,而由於人類的隨手丟棄,廢棄塑料已經造成了大面積的汙染,並且流入到生態鏈之中,最終也會威脅到人類的安危。

所以,只有找到一種方法去處理廢棄塑料,而不是阻止人類使用塑料製品,才是長久之計。那麼,如何讓廢棄塑料可以再生循環利用,將它們「變廢為寶」呢?來自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團隊,前段時間有了新的發現。



廢棄塑料也能變廢為寶

來自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團隊,近年來一直在研究廢棄塑料處理方面的問題,近日,在《自然·催化》雜誌上,他們發表了一篇最新的研究論文,表示找到了一種簡單又快速的方法,可以將廢棄塑料分解,從而通過催化反應,將塑料粉碎物和多種添加劑相混合,之後,便會將廢棄塑料轉化為氫氣。

研究者表示,通過實驗,目前已經初步掌握了將廢棄塑料轉化為氫氣的過程,表示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如果日後這項技術可以得到推廣,不僅可以解決掉越來越嚴重的塑料垃圾汙染問題,同時,也可以為人類找到一條快速產生氫氣的捷徑。



氫氣有哪些用途?

雖然太陽系中氫氣含量很多,比方說太陽、木星之上,氫氣佔比都非常高,但是地球上的氫氣卻是非常匱乏的,同時,氫氣可以轉化為氫能源,這是一種可再生的新型清潔能源,也是科學家們的重點研究課題之一。

為何說氫能源會是人類未來發展的能源趨勢呢?因為它不會產生溫室氣體,對於地球的大氣環境不會造成汙染。

自從人類進入到21世紀,伴隨著傳統能源對於地球氣候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嚴重,氫能源也被提上日程,很多國家都制定了氫能源的發展規劃,我國也是其中之一。



說起來,最早科學家們研究氫能源,是希望可以在太空探索領域,用氫能源作為飛船的燃料。1965年開始,美國就開始在太空飛行器上使用液態氫作為燃料了,而在液態氫被應用之前,太空飛行器使用的燃料普遍是柴油,不僅汙染大,而且能量也不及液態氫。

我國也是氫能源最早應用的國家之一,早從上世紀70年代的長徵2號火箭開始,在燃料選擇方面,也都是液態氫了,同時,在鐵路運輸等領域,也逐漸將氫能源作為主要的燃料,並且現在很多新能源汽車,也希望可以用氫能源作為燃料。



看到這裡,可能大家會說,既然人類使用氫能源已經有數十年歷史了,為何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常見呢?這是因為氫能源沒有辦法大量產生,因為如何用低成本來產生足夠人類日常需求的氫氣,至今仍然沒有重大突破。

所以,即使知道氫能源是人類未來的發展趨勢,但是由於它的產量不夠,所以只能在航天等高精尖領域應用,來自全球的各大實驗室,也都在尋找可以產生足夠氫氣的方法,目前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是通過太陽能來分解水,但是由於缺少催化劑,一直都沒有辦法真正實現,但是氫能源的應用前景,仍然是不容忽視的。



所以,這次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團隊提出將廢棄塑料變成氫氣,也算是氫能源研發領域中的一個突破,不僅可以保護環境,還可以為人類製造氫氣,提供了新的辦法。當然,如何降低成本和應用普及也是一個問題,希望後續通過深入研究,可以早日有好消息傳來,一起拭目以待吧!

資料來源

《中國科學院》10月21日文章《廢棄塑料「一步」變氫氣》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將廢塑料轉化成氫氣,將成為未來新能源
    自從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的開始到現在已經200多年了,直到今天人類科學技術水平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也出現了一些負面影響,例如塑料產品的廣泛應用破壞了自然環境系統。據估計,到2050年,全世界的廢塑料量可能達到120億噸。面對如此令人震驚的數字,科學家已開始研究廢塑料向氫的轉化,並使其「將廢品轉化為寶藏」。
  • 新低溫催化法將塑料垃圾「變廢為寶」
    來源:科技日報新低溫催化法將塑料垃圾「變廢為寶」科技日報北京10月25日電 (記者劉霞)美國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撰文指出,他們採用一種簡單的低溫催化方法,將很多塑料內包含的聚乙烯聚合物轉化成了高價值的烷基芳族分子,後者是很多工業化學品和消費品的基本原料
  • 科學家開創了將陽光轉化為燃料的新方法,水轉化為氫氣和氧氣
    科學家開創了將陽光轉化為燃料的新方法。在研究人員通過改變植物中的光合作用機器成功地將水分解為氫和氧之後,尋求找到利用太陽能的新方法已經向前邁出了一步。光合作用是植物用於將太陽光轉化為能量的過程。他們利用自然陽光,利用生物成分和人造技術的混合物將水轉化為氫氣和氧氣。該研究現在可新用於可再生能源生產的系統。如何開發他們的平臺來實現無輔助太陽能驅動的水分解。他們的方法還設法比自然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太陽光。
  • 天津大學研發工藝將「木質素」變廢為寶
    責任編輯:   中新網天津5月11日電 (記者 張道正)天津大學11日透露,該校化工學院教授李永丹帶領團隊設計了一種工藝,突破性地將鹼木質素完全轉化成為高附加值的有機小分子化合物
  • 塑料汙染危機將得以解決!科學家發現新方法,加速分解變廢為寶
    導語:石化工業生產超過8800萬噸的聚乙烯,使其成為世界上最普通的塑料。根據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科學家找到了一種新的途徑來升級它,它可以幫助應對日益嚴重的塑料汙染危機。大家好,我是蘿蔔!雖然有好幾種方法解決垃圾,但並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塑料等聚乙烯材料製成的,尤為頭痛,不是時間就能將其抹掉的,它可能會一直「生活」下去!
  • 科學家通過微波將塑料變成氫和高價值碳,成功解決地球塑料難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塑料會慢慢分解成更小的碎片,最終會成為非常微小的微塑料顆粒。每年都有1000萬噸塑料流入海洋,但是在海面上漂浮的只是其中1%,剩下的全部變成了微塑料,它們可能被海洋生物所吞下。對於現有的塑料問題,科學家在研究如何對其進行轉化。英國牛津大學的科學家找到了一種方法,可以將塑料瓶、塑膠袋等日常塑料用品轉化為清潔的氫能源。這種方法既解決了塑料堆積的問題,而且還進一步解決了能源供給的問題,可謂是一舉兩得。
  • 「人工樹葉」系統可利用太陽能將水轉化為氫氣燃料
    5年來該中心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他們首次使用高效、安全、集成的太陽能系統分離水分子並製造出氫氣燃料,新研究的系統實驗證明可將10%的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這種被稱為「人工樹葉」的新系統包含三種主要部件:兩個電極——一個光電陽極、一個光電陰極,還有一層薄膜。光電陽極利用陽光來氧化水分子,產生質子、電子和氧氣。光電陰極將質子和電子結合起來產生氫氣。
  • 研究人員研發吸收太陽光的單分子將太陽能轉化為氫氣供汽車使用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們首次研發了一種能夠有效吸收陽光的單分子,而且該分子還可以作為一種催化劑,將太陽能轉化為氫氣,而氫氣可作為清潔的燃料替代品,用於燃油汽車。該種新分子可以從整個可見光光譜中收集能量,與目前的太陽能電池相比,可以多利用50%的太陽能。
  • 光催化光纖利用太陽能將水轉化為氫氣
    圖片:南安普敦大學齊普勒學院南安普敦大學的研究人員已將光纖轉變為光催化微反應器,該反應器利用太陽能將水轉化為氫燃料。這項突破性的技術用光催化劑覆蓋了微結構化光纖棒(MOFC)的內部,該光催化劑通過光產生氫,可以為廣泛的可持續應用提供動力。
  • 科學家最新設計:能將水轉化為燃料和氧氣 供未來前往火星的太空人...
    科學家最新設計:能將水轉化為燃料和氧氣 供未來前往火星的太空人使用 來源:騰訊科技 • 2020-12-08 15:14:11 北京時間 12 月 8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2008 年 7 月,美國宇航局 「鳳凰號
  • 一種工藝可將「木質素」變廢為寶
    本報訊 (記者姜明)天津大學日前透露,該校化工學院教授李永丹帶領團隊設計了一種工藝,突破性地將木質素完全轉化成為高附加值的有機小分子化合物,能夠做到將「用之困難、棄之汙染」的木質素變廢為寶。
  • 這些,未來可期的新能源
    科學家試圖通過系統化的化合方法,將煤炭在燃燒時所釋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量降到最低,或者在有害氣體釋放後將其轉換。第二步則是對煤礦廢棄物的利用。科學家指出,在煤礦開採時,大量的「廢煤」都會被當做垃圾丟棄,事實上,對於這些開採過程中所產生的「副產品」,可以通過研發新的提煉技術進行利用,也許有朝一日,煤炭也可以像石油一樣,不僅能提供能量,還能轉化成化纖、塑料等衍生產品。
  • 未來能源的選擇將何去何從?氫能極大概率將成為能源的終極之路
    化學儲氫是最理想的,比容量高、安全性好、成本低,但是材料的可逆吸放氫和吸放氫溫度技術問題尚待攻克,一旦取得突破將打通整條氫能源產業鏈。 4.下遊固定式領域發展穩定,汽車領域或將激發1萬5千億美元的市場空間,無人機上的應用將是未來看點。 氫能源應用以燃料電池為基礎,目前主要分布在叉、固定式和可攜式三個方面。
  • 天津大學成功合成催化劑,可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 這些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氣候變暖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趨勢,地球的氣溫似乎越來越高。所以,我們緩解氣候變暖還需要考慮如何將已經釋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下來。
  • 【工業之美】對抗全球氣候變暖 人工光合作用可將二氧化碳轉變為塑料
    為了延緩全球變暖,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如何減少大氣中已有的二氧化碳含量,這其中包括了「人工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碳水化合物。人工光合作用仿效自然界的光合作用,利用納米大小的光感應材料,將光能轉換成電能,由此產生氧化還原酶反應,將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轉化為相應的化學物質。
  • 年產氫氣4286噸,中國華能擬在成都選址建設水電制氫示範項目
    中國華能集團總經理鄧建玲在會上透露,以成都等地申報國家氫能示範城市為契機,中國華能正積極創新發展水電制氫和儲能,打造綠氫產業園,建設西部地區首個規模化水電解制氫示範項目,把地方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記者了解到,華能擬在成都選址建設水電制氫示範項目。項目建設規模6000Nm3/h,分兩期建設。全部建成後,項目年產氫氣4286t,年產氧氣34286t,年用電2.52億kWh。
  • 一種新型催化劑能將普通的塑料垃圾轉化為燃料和蠟
    儘管塑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有用,但它們很難降解或回收利用,這意味著大多數塑料最終會被扔進垃圾填埋場或汙染環境。現在,日本的研究人員已經使用一種新型催化劑將普通塑料回收成有用的產品,如燃料和蠟。從設計上講,塑料具有極強的抗化學反應能力。
  • 新型催化劑 可將普通塑料廢棄物轉化為燃料和蠟
    新型催化劑 可將普通塑料廢棄物轉化為燃料和蠟2021-01-06 21:58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儘管塑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十分有用,但它們卻很難被回收利用,這意味著大多數塑料最終會被填埋或汙染環境。
  • ENA主管談氫氣管網:氫氣將助力英國的天然氣網絡脫碳
    顯然,作為天然氣網絡,我們意識到以下事實:我們目前在能源系統中發揮著核心作用,但是我們需要改變我們目前的工作和正在運輸的燃氣,以成為未來零排放世界的消費者。Gas Goes Green建立在我們現有項目的基礎上,並且正在開發創新技術來運輸氫氣,以確保輸送過程安全。
  • 華能將在川建設西部首個規模化水電解制氫示範項目 緩解水電棄水難題
    中國華能集團總經理鄧建玲在會上透露,以成都等地申報國家氫能示範城市為契機,中國華能正積極創新發展水電制氫和儲能,打造綠氫產業園,建設西部地區首個規模化水電解制氫示範項目,把地方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四川在線記者了解到,華能擬在成都選址建設水電制氫示範項目。項目建設規模6000Nm3/h,分兩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