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通過微波將塑料變成氫和高價值碳,成功解決地球塑料難題

2020-10-16 萬象經驗

人類最偉大的現代發明之一就是塑料了,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塑膠袋、塑料瓶和塑料餐盒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是卻也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問題。超過75%的一次性塑料在使用之後無法被回收,它們會進入海洋、下水道等地,傷害野生動物並汙染我們的環境。



現在,世界上有至少49億噸的塑料垃圾被掩埋在地下或自然界中。隨著塑料市場的增長,目前全球每年生產3.8億噸塑料,且產量還在增長。如果我們沒有進一步採取措施,那麼自然界將會被塑料所淹沒。但是,這些問題處理起來非常棘手。

塑料的壽命是非常長的,一個塑膠袋需要10到20年才能降解,一個塑料瓶需要500年才能降解。即使看著它好像「消失了」,但它的殘餘依舊存在。隨著時間的推移,塑料會慢慢分解成更小的碎片,最終會成為非常微小的微塑料顆粒。每年都有1000萬噸塑料流入海洋,但是在海面上漂浮的只是其中1%,剩下的全部變成了微塑料,它們可能被海洋生物所吞下。



好消息是,人類目前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對於現有的塑料問題,科學家在研究如何對其進行轉化。英國牛津大學的科學家找到了一種方法,可以將塑料瓶、塑膠袋等日常塑料用品轉化為清潔的氫能源。這種方法既解決了塑料堆積的問題,而且還進一步解決了能源供給的問題,可謂是一舉兩得。

在該實驗中,他們先將塑料破碎成小塊,然後將其與氧化鐵和氧化鋁製成的催化劑混合。最後,他們將全部混合物放置在微波下加熱,在催化劑的幫助下,塑料很快就放出了氫氣。短短幾秒鐘,就從塑料中釋放出了97%的氫氣,並且反應所生成的副產品是碳納米管,它也是我們所需要的重要材料。



事實上,已經有很多科學家團隊將塑料轉化為各種產品。比如,有化學家利用裂解塑料中的碳碳鍵,產生高質量的液態氫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可以用做汽車的機油、洗滌劑和化妝品成分等。但是,他們的這些方法和牛津大學的方法相比,能量消耗更高。而且牛津大學的方法還可以產生氫氣,為我們提供清潔的能源。



除了將塑料轉化之外,解決塑料問題的最好辦法是從源頭預防它。2020年1月,我們已經承諾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了。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能解決塑料問題,拯救地球環境,給後代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相關焦點

  • 塑料垃圾這樣變成能源
    整個過程只需一步,耗時僅僅30-90秒,就可將多種現實生活中的塑料垃圾轉化為清潔燃料氫氣,產率高達55.6  mmol/g塑料。此外,塑料垃圾降解完畢之後所剩下的固體殘留物主要是多壁碳納米管,也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 新低溫催化法將塑料垃圾「變廢為寶」
    來源:科技日報新低溫催化法將塑料垃圾「變廢為寶」科技日報北京10月25日電 (記者劉霞)美國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撰文指出,他們採用一種簡單的低溫催化方法,將很多塑料內包含的聚乙烯聚合物轉化成了高價值的烷基芳族分子,後者是很多工業化學品和消費品的基本原料
  • 科學家將塑料轉化為氫氣,未來將成為新能源
    過去的200多年時間裡,人類科學技術水平發展迅速,不過,一些負面影響也出現了,比方說塑料製品的廣泛應用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根據預計,2050年,全球廢棄塑料量或可達到120億噸,面對如此觸目驚心的數字,科學家們已經開始研究將廢棄塑料變成氫氣,讓它「變廢為寶」。
  • 意外拯救了地球!科學家合成超級酶可快速分解塑料,價值不可估量
    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篇論文《塑料解聚雙酶體系的表徵與工程研究》顯示,科學家將兩種細菌產生的酶通過基因工程手段連結在一起,使得這種雙酶混合體具有超強的分解塑料的能量。,可以說價值不可估量。所以長此以往,未來的地球就會變成一個塑料球,表面都是塑料,嚴重破壞自然環境。在回收重複使用的塑料中,有一種叫PET,基本上你每天都會用到這種塑料,因為它是食品外包裝、盛食品的塑料、塑料瓶的材料。
  • 僅需8秒,塑料垃圾變身石墨烯,一舉兩得有望解決兩大世界難題
    石墨烯作為新型的二維碳材料,其製備方法主要通過剝離石墨獲得,該過程需要大量的溶劑、機械剪切力和電化學處理等,產率較低,成本較高,限制了其應用。美國萊斯大學James M. Tour教授課題組通過廉價的焦耳熱閃蒸技術可將任何碳源,無論是炭黑、石油瀝青、煤炭、輪胎還是塑料垃圾,統統在不到100毫秒的時間內變成克級石墨烯,實現了「變廢為寶」。
  • 英媒:科學家發明可吞噬塑料「超級酶」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9月29日報導,在一堆廢棄塑料瓶中,有一種細菌做了一件讓環保主義者大吃一驚的事:它吃掉了塑料。而這正是環保主義者一直以來最緊迫的目標之一。現在,一組科學家正在利用這種細菌的功能,對其進行改良,以製造出一種「超級酶」。他們希望,這種「超級酶」能夠幫助解決全世界的塑料問題。
  • 僅需8秒,塑料垃圾變身石墨烯,一舉兩得,有望解決兩大世界難題
    塑料廢棄物汙染是21世紀最為緊迫的環境問題之一,但大部分進入填埋場和海洋,嚴重威脅人類的生態環境和生命健康。石墨烯作為新型的二維碳材料,其製備方法主要通過剝離石墨獲得,該過程需要大量的溶劑、機械剪切力和電化學處理等,產率較低,成本較高,限制了其應用。
  • 科學家製造出可吞噬塑料的「超級酶」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新媒體專電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9月29日報導,在一堆廢棄塑料瓶中,有一種細菌做了一件讓環保主義者大吃一驚的事:它吃掉了塑料。而這正是環保主義者一直以來最緊迫的目標之一。現在,一組科學家正在利用這種細菌的功能,對其進行改良,以製造出一種「超級酶」。他們希望,這種「超級酶」能夠幫助解決全世界的塑料問題。
  • 科學家發現以塑料為食蟲子 吃塑料排二氧化碳
    小處著手黃粉蟲可以吞食和完全降解塑料,科學家已在黃粉蟲體內分離出靠聚苯乙烯生存的細菌,並將其保存。塑料在環境中難以自然降解,而聚苯乙烯又是其中之最,由於高分子量和高穩定性,普遍認為微生物無法降解聚苯乙烯類塑料。中美研究人員近期在美國《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上報告說,黃粉蟲可以吞食和完全降解塑料,他們已在黃粉蟲體內分離出靠聚苯乙烯生存的細菌,並將其保存。
  • 繼糞便中的塑料微粒後,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了碳和金屬顆粒
    可以這麼說,你很少能夠在一件人造物品上看不到塑料的存在,它的使用範圍之廣、頻率之高已經完全超乎了你的想像,你就回想下自己每天的生活,很難做到不產生塑料垃圾。2019年我國全年生產塑料製品8184萬噸,這只是一年的產量,最終這些塑料製品在被丟棄以後,只能通過掩埋自然分解的方式進行處理。
  • 塑料的循環經濟 塑料降解和回收的生物技術解決方案
    塑料經過大約100年的生產,到現在塑料顆粒幾乎無處不在:在地下水、海洋、空氣和食物鏈中,全世界都在用生物技術方法來解決這一塑料危機。然而,大多數的進展僅限於一種特定類型的塑料,即聚酯,如PET。Ren Wei在《自然催化》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評論中,對當前的研究狀況進行了批判性的討論,並提出了塑料生物循環經濟的策略。為了實現塑料的循環經濟,需要複雜的解決方案。
  • 「Science」廢塑料直接轉變為高價值產品
    更具選擇性的方法可以通過催化氫解(較低的溫度下可以實現或串聯催化烷烴複分解,但低價值烷烴產物不可能回收,且需要較大的分離成本,以及使用大量共反應物。因此塑料的高效回收一直是個難題,但科學家們從未停止探索!
  • 塑料汙染危機將得以解決!科學家發現新方法,加速分解變廢為寶
    雖然有好幾種方法解決垃圾,但並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塑料等聚乙烯材料製成的,尤為頭痛,不是時間就能將其抹掉的,它可能會一直「生活」下去!如此看來,如何快速綠色有效解決聚乙烯,才能還地球一個綠色環境!,並將其轉變為烷基芳族分子的方法,這些分子被用作化妝品和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劑,機械潤滑劑和製冷劑。
  • 通過低成本3D印表機和塑料絲製成的微波電子電路
    通過低成本3D印表機和塑料絲製成的微波電子電路在電子行業中,3D列印已用於製造傳感器,可拉伸電子設備和保形電子設備,並製造用於微波設備的波導設備和天線。這是因為該技術可用於設計用於特定應用的介電基板,以及具有多個介電層的多層設備,可與多種密度不同的材料一起使用。
  • 科學家發現以有毒塑料為食的細菌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以有毒塑料為食的細菌。這種細菌不僅會分解塑料,還會把塑料當作食物來提供能量。這種細菌是在一個傾倒塑料的垃圾場發現的,它是已知的第一個攻擊聚氨酯的細菌。每年有數百萬噸的塑料被生產出來,用於運動鞋、尿布、廚房海綿和泡沫絕緣材料等,但由於回收難度太大,這些塑料大多被送往垃圾填埋場。
  • 化學回收、細菌分解,十八般武藝齊上陣,能解決塑料難題嗎?
    碳主鏈是主要組成單元,鏈上含有大量功能不同的原子和分支基團,從簡單的滷素原子到芳香環和含氧酯鏈。塑料可硬可彎,易於熔化和重塑,而且是地球上最便宜、最耐用的材料之一。但這也是問題的所在。塑料引發了一次性商品消費的革命,而這些一次性商品可能會持續存在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
  • 能自動「消失」的塑料:解決海洋塑料汙染新渠道
    19世紀,塑料誕生了,這被稱為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但由於白色汙染越來越嚴重,塑料變成了「最糟糕」的發明。據統計,全球每年塑料廢棄物約3000萬噸,其中超過800萬噸的塑料垃圾被直接丟棄或從陸地通過河道、風力最終進入海洋,塑料汙染對海洋環境造成的損害遠遠超過了人們的想像。
  • 蟲子以塑料為食震驚學者 網友:白色汙染難題就解決了?
    近日,科學家發現蟲子以塑料為食引起人們廣泛關注。一直以為人們都認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難以降解,甚至有人預言如果不加節制,整個世界都會被這些塑料給覆蓋。如今,學界發現蟲子以塑料為食,為白色汙染治理打開更廣闊的思路。有網友感慨難道棘手的白色汙染難題就這樣輕鬆解決了?也有網友質疑,這樣未免也太輕鬆了吧,塑料也分種類的吧。
  • 中國科學家發現能吃塑料的蟲子 能降解所有塑料
    困境  降解塑料成世界難題  石油化工生產的塑料廢物汙染是世界環境難題。大部分塑料一次性消費使用後即被丟棄。迄今為止學術界認為,塑料產品由於物理化學結構穩定、在自然環境中可能數十至數百年不會被分解。
  • 科學家可以利用塑料廢物製成5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東西
    他們找到了一種方法,將來自於廢塑膠袋和水瓶的低密度聚乙烯,分解成米粒大小的顆粒並將其轉化為飛機燃料。其中涉及將顆粒置於所謂的管式反應器內的活性炭床頂部。碳和塑料都被加熱到最高571ºC(1,060ºF)的溫度,這導致它們熱分解並釋放出存儲在塑料中的氫含量。結果產生了一系列碳氫化合物,從理論上講所有這些碳氫化合物都可以用來製造飛機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