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丨夏至今日至 冬病宜夏治

2020-12-05 新京報

資料圖片

俗話說「不過夏至不熱」,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夏至,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已經來到。

北京中醫醫院主治醫師徐潔介紹,夏至時節,為適應炎熱的天氣,人體的生理功能會發生一系列變化,如食慾下降、情緒低落等,導致抵抗力下降。同時,高溫、高溼的氣候又給病原微生物繁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面對「多事之夏」,除防暑避溼外,還要提防上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避免高溫 呵護血管

「夏天,胃腸受到暑熱刺激,功能會相對減弱,容易發生頭重倦怠、胸悶煩躁、食欲不振等不適,甚至引起中暑,損害健康。」徐潔提醒,外出時,避免在強烈的陽光下暴曬,打遮陽傘、戴遮陽帽、塗防曬霜等更是必不可少的防暑措施。

夏至時節是上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天氣炎熱,睡眠不足,加之長時間使用空調等情況,很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俗稱熱感冒。」徐潔指出,氣溫高,出汗多,血液黏度也隨之升高,老年人的血管彈性就會下降,極易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和形成腦血栓。

晚睡早起 冬病夏治

夏至前後,也是治療「冬病」的最佳時機。此時,人體體表氣血充盈,輔以溫通、散寒的藥物或者治療方法,提高免疫力,減少冬季「寒病」發作的次數。

「這一節氣宜晚睡早起。可通過午睡補充夜晚的睡眠不足,有利於恢復體力消除疲勞,儘量保持每天有7小時的睡眠時間。」徐潔建議。

高溫酷暑,人的脾氣難免會大些,調節情志非常重要。「越是天熱,遇事越要心平氣和。在心煩意亂時可以聽一段空靈的輕音樂,注意培植浪漫情緒,遐想『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場景,以忘卻熱浪襲擊,降低心理熱度。」徐潔說。

少食生冷 養護脾胃

夏季陰雨連綿、潮溼,人最易出現脾虛溼困。徐潔提醒,夏季重在養脾,晨起建議空腹飲用一杯薑糖水,可養護脾胃。

「雖說炎炎夏日大家都喜歡來一杯清涼的冷飲,或食用冰鎮瓜果。不過,食用過多冰鎮的食物,可能會損傷脾胃。其實,解暑最好的辦法是喝熱茶。」徐潔表示,熱茶利於汗腺排汗,可以達到人體散熱的效果,且茶能提高脾胃運化能力,把水運送到周身。

夏至時節,飲食宜清淡可口,避免油膩、難消化的食品。徐潔建議,早、晚可適當喝粥,既能生津止渴,又能補養身體,助陽氣,還可多食用蘋果、葡萄、木瓜、枇杷等水果。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校對 張彥君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詩書——夏至
    夏至 6月21日卯時(5-7點)  夏至是我國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夏至日最長,從夏至始日逐漸短,到冬至日最短。有「夏至一陰生」的說法。夏至不是最熱的時候,到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進入「三伏」,是一年最熱的時候。  夏至氣候特點: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時有雷陣雨。唐代劉禹錫有「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名句。物候為: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  夏至陽極陰生,一直到「三伏」陽氣盛於外。《黃帝內經》主冬病夏治,通過溫補陽氣,散寒驅邪,吸收陽光,多食苦菜,治療秋冬疾病。
  • 【節氣詩詞】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節氣詩詞】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
  • 2020年夏至丨無論夏至,或二十四節氣,30字的標題不足以描述
    2020年06月21日,則二十四節氣之「夏至」。夏至為二十四個節氣中一個重要節氣,民間有句俗語:「日長長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日長長到夏至」,則夏至當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日照時間為全年最長。
  • 夏至詩句古詩大全 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夏至詩句古詩大全 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2020-06-20 21:25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夏至詩句古詩大全 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這天,白天最長,夜間最短,代表的寓意是炎熱將至,開始有暴雨、梅雨、高溫桑拿天氣。
  • 今日夏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以北鬥的鬥柄指向確定,鬥指午,為夏至。夏至在中夏之位,即午位,午屬陽,夏至這天陽盛無疑,但不一定是午月之中陽氣最盛的一天,具體哪天陽氣最盛依據幹支推算應該在端午這一天。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
  • 中國書協理事王榮生書趙學敏《二十四節氣詩》之《夏至》
    夏至 6月21日卯時(5-7點)夏至是我國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夏至日最長,從夏至始日逐漸短,到冬至日最短。有「夏至一陰生」的說法。夏至不是最熱的時候,到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進入「三伏」,是一年最熱的時候。夏至氣候特點: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時有雷陣雨。唐代劉禹錫有「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名句。物候為: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夏至陽極陰生,一直到「三伏」陽氣盛於外。
  •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夏至:日至長而影至短,夏至有雨三伏熱
    二十四節氣之夏至農曆是根據月相的變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變化為一月,參考太陽回歸年為一年的長度,並且通過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及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二十四節氣表二十四節氣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 二十四節氣-夏至·陽曆6月21日-22日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夏季的第四個節氣。一般在公曆/陽曆6月21~22日交節。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敲黑板·必考知識點: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古人說:"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
  • 歲時節氣丨小雪宜食指南,羊肉梨木耳柑橘蘿蔔……
    小雪,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個節氣。十月立冬小雪漲,鬥指己,斯時天已積陰,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小雪節氣後陰氣下降,陽氣上升,萬物收藏,大地少見青綠。黃河以北的一些地區會迎來初雪,而南方冷空氣侵襲,冬天真正到來。古代人將小雪分為三候。
  • 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
    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時間:2020-06-21 09: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 夏至,是古代24節氣中,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沒有之一。 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 2020夏至是幾月幾日幾點幾分 今年夏至節氣具體時間
    2020今年夏至節氣具體日期時間>>  新華社天津6月19日電(記者周潤健)「星繁愁晝熱,露重覺荷香。」《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6月21日5時44分迎來「夏至」節氣。此時節,荷花別樣紅,蟬鳴聲聲響。
  • 二十四節氣之夏至|晝長夜短、陽消陰生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古人說:"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太陽運行至黃經90°時為夏至交節點,一般在公曆6月21-22日交節。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
  • 二十四節氣|夏至至,農諺「夏至大晴天,無雨到秋邊」什麼意思?
    ——宋·蘇軾《鷓鴣天》夏至簡介夏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個節氣,也是夏季第四個節氣,每年06月21日-06月22日時太陽到達黃經90°時交節。它與春分、秋分、冬至一樣,都是反應四季更迭的節氣。古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有云:「夏,假也;至,極也;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說明,古人很早就發現,夏至的北半球白晝最長,夜晚最晚,與冬至正好相反。這裡說的是夏至日,要注意與夏至節氣的區別。此日過後的夏至節氣,隨著太陽直射點的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會越來越短。
  • 走進二十四節氣|夏至
    夏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0個節氣,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長且越往北越長,白天最長,夜晚最短氣候最熱。1.此時即將進入仲夏時節,樹間漸有蟬蟲鳴叫聲。2.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傍晚常常易形成雷降雨。
  • 二十四節氣|晝最長夜最短的夏至來到,這些你知道嗎?
    (宋·楊萬裡《和昌英叔夏至喜雨》)夏至簡介夏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個節氣,也是夏季第四個節氣,每年6月21日-22日時太陽到達黃經90°時為夏至。《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夏,假也;至,極也;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
  • 冬病夏治,菏澤市中醫醫院三伏貼開始預約啦!
    什麼是「冬病夏治」?我國自古就流傳「三伏進補」、「冬病夏治」、「夏練三伏」等諺語。「冬病」是指好發在冬季或者冬季症狀容易加重的疾病,如氣管炎、哮喘、過敏性鼻炎、心腦血管疾病、頸肩腰腿及關節疼痛等。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的原則,夏季陽氣旺盛,尤其是三伏天,人體陽氣達到了四季頂峰,肌膚腠理開洩,此時採用選取穴位貼敷的方法,藥物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能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通過穴位貼敷刺激穴位及藥物的滲透吸收,起到疏通經絡、健脾益肺、溫陽補腎的作用,以增強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人體抵抗力,扶正固本,從而減少和減輕「冬病」。這就是著名的中醫特色療法——「冬病夏治」。
  • 2017夏至是幾月幾日幾點幾分 夏至節氣吃什麼 夏至來由
    我們一年當中有二十四個節氣,每個節氣代表的含義都不同。而且,每個節氣每年的時間都不是固定的,但可以通過計算算出來。2017夏至是公曆幾月幾日?夏至是公裡歷的哪一天?  一、2017夏至是公曆幾月幾日夏至是公曆的哪一天  2017年夏至公曆:2017年6月21日,12:24:06  2017年夏至幹支:丁酉年丙午日己卯日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
  • 夏至今日至,這些關於夏至的小知識你知道嗎?
    原標題:夏至今日至 送你一個晚睡的理由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夏至,每年的這一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的白晝最長,且越往北越長。人們常說「不過夏至不熱」,意思是到了夏至,才真正進入炎熱的季節。
  • 二十四節氣之夏至_中國氣象局
    來源:   發布時間:2013年06月19日17:45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今年夏至日在6月21日。
  •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的講究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介紹解釋
    在我國民間,流傳著不少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歌謠,有一首說:「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正好將二十四節氣的名稱一一概括。那麼,二十四節氣的命名有什麼講究呢?讓我們來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