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夏至至,農諺「夏至大晴天,無雨到秋邊」什麼意思?

2020-12-05 岐黃問答

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宋·蘇軾《鷓鴣天》

夏至簡介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個節氣,也是夏季第四個節氣,每年06月21日-06月22日時太陽到達黃經90°時交節。它與春分、秋分、冬至一樣,都是反應四季更迭的節氣。

古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有云:「夏,假也;至,極也;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說明,古人很早就發現,夏至的北半球白晝最長,夜晚最晚,與冬至正好相反。這裡說的是夏至日,要注意與夏至節氣的區別。此日過後的夏至節氣,隨著太陽直射點的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會越來越短。

夏至時間

夏至是在公曆每年06月21日-06月22日之間,即太陽位於黃經90°。

2020年夏至時間:06月21日 05:43:33,農曆庚子鼠年五月(大)初一,黃帝紀元4717年5月1日。

夏至氣候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氣候差異顯著,夏至節令的氣候亦是如此。夏至時候的氣溫逐漸升高,但仍未到達頂點。此時北方已開啟晴熱高溫的模式,而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區,則處在強對流天氣的控制下,呈現出一片煙雨濛濛的景象,哪怕出現「東邊日出西邊雨「」的情況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中國農民極善觀察與總結,他們很早就發現「夏至」的雨,至關重要,不僅決定了他們當年的錢袋子到底鼓不鼓,還關乎此後一段時間的天氣。他們將之總結成易於傳頌的農諺,「夏至大晴天,無雨到秋邊。」意思是如果夏至日天氣晴好的話,那麼很可能此後的一段時間,甚至直到秋天才不會有雨。難怪會有人說夏至的雨價值千金。

夏至三候

夏至三候,第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意思是說:從夏至日開始,陰氣漸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屬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雄性的知了(蟬)也為因為感知到陰氣漸生而不停地鳴叫,其實它只是為了吸引雌蟲的注意;而沼澤或者水田裡也開始有了半夏這種喜陰厭陽藥草的蹤跡。

夏至習俗

(1)吃夏至面:

俗話說:夏至餛飩冬至面,四季安康人團圓。江南一帶有夏至日吃麵的習俗。民間認為:「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南方麵條品種繁多,如涼麵、陽春麵、爆魚面、蔥油拌麵、青菜肉絲麵等,而北方則是打滷面和炸醬麵的天下。此時吃麵不僅有助消化,因此時新麥已經登場,也有嘗新的意思。

(2)祭神祀祖:

古時夏至又稱「夏節」、「夏至節」,人們會祭神祀祖以祈求災消年豐。上古典籍《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鬽(mèi,同「魅」),以禬(guì)國之兇荒、民之札喪」。說明我們的先祖很早就有夏至要祭神祀祖的意識了。他們也是這麼做的。這一習俗流傳至今,現在很多地方都會舉行的「過夏麥」,其實就是古代「夏祭」活動的一種變種。

夏至食材

夏至時節天氣炎熱,很多人身上都會出現各種腸胃不舒服的症狀,此時的日常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宜吃一些消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食品,如西瓜、楊梅、草莓、綠豆芽、冬瓜、苦瓜、鴨肉等,都是你不錯的選擇。

而蓮藕也是一種很適合夏至時期食用的食物,又名「藕「,是蓮荷的根莖,中國人食用蓮藕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傳統醫學認為,蓮藕味甘多液,有清熱涼血、健脾開胃的作用。現代研究也表明,蓮藕中含有豐富的鐵、鈣等微量元素,以及大量的植物蛋白質、維生素和澱粉等優質成分,常吃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能力。

夏至食譜

(1)香辣啤酒鴨(此方來自網友北緯yhz):

【材料】鴨腿 1 個、紅辣椒 1 個、幹辣椒 4 個、八角 2 個、桂皮 1 個、啤酒 1 罐、姜 1 塊、蔥白 2 根、花椒適量。

【調料】生抽 20 克、料酒 10 克、鹽適量、老抽適量。

【做法】

① 鴨腿洗淨斬塊;青紅椒洗淨切片,姜切片。

② 鍋中倒水放入薑片,鴨塊大火燒開,撈起控幹水分。

③ 鍋中倒少許油放入鴨塊煸炒;放入八角,桂皮,薑片,辣椒幹和蔥白繼續煸炒。

④ 加入生抽,料酒,幾滴老抽翻炒至鴨肉變色。

⑤ 倒入啤酒,蓋上鍋蓋,大火燒開,轉小火燜。燜至剩餘三分之一啤酒。

⑥ 加入鹽調味,繼續翻炒三分鐘左右,放青紅椒翻炒至熟,收汁起鍋。

(2) 糖醋藕丁(此方來自網友小龍IRIS ):

【材料】藕 1 節、香蔥1-2根。

【調料】老抽 1 湯匙、白醋 2 湯匙、砂糖 3 湯匙、鹽1小匙、雞精1小匙、玉米油適量。

【做法】

① 蓮藕去皮切成小丁;用少許水加澱粉調製成澱粉水,必須調濃一點。

② 老抽1湯匙、白醋2湯匙、砂糖3湯匙,鹽1小匙、雞精1小匙,調成糖醋汁。

③ 適量水燒開,將藕丁焯水後撈出,瀝乾水備用。

④ 鍋內加入適量油加熱,倒入藕丁翻炒一下,然後倒入糖醋汁。

⑤ 翻炒均勻後,倒入澱粉水。

⑥ 翻炒至糖醋汁收幹,關火,撒蔥花即可出鍋。

夏至常識

夏至時節天氣炎熱,但即使再熱,也不能整夜都開著空調,吹著冷氣睡覺。不能貪圖短暫的風涼,長期這樣做對身體百害而無一利,容易導致傷風、面癱、關節疼痛,甚至還有可能因為腹部著涼而出現腹痛、腹瀉的情況。

最好將空調設置為定時關機,同時空調也不宜長時間盯著一個方向吹,可以將其風向設置為「擺風」或者是「自然風」。此外,由於空調的過濾網或者其他部位可能會存在著一些不好的微生物。因此,空調的定時清潔與房間的定時通風很有必要。

本文系岐黃問答獨家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轉載、盜用以及洗稿,未經同意擅自盜用,將追究到底。

今日互動:你還聽過別的關於夏至節氣的俗語嗎?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夏至無雨三伏熱」,夏至這天是天晴好?還是下雨好?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夏至無雨三伏熱」,夏至這天是天晴好?還是下雨好?夏至到伏天來,夏至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裡的第十個節氣,過了夏至意味著夏天真的來了,天氣越來越熱,伴隨著火辣的太陽就入伏了,開啟了一年中的桑拿季節。
  • 夏至是什麼意思含義 夏至節氣含義介紹與立夏有什麼區別不同
    夏至是什麼意思?立夏與夏至的區別是什麼?2019年6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夏至,你知道夏至是什麼意思嗎?夏至意味著炎熱將至,需要吃什麼來降暑養生呢?今天,就來整理立夏與夏至的區別,以及夏至的氣候變化吧!夏至是什麼意思?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夏至,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這天,白天最長,夜間最短。
  • 二十四節氣詩書——夏至
    夏至 6月21日卯時(5-7點)  夏至是我國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夏至日最長,從夏至始日逐漸短,到冬至日最短。有「夏至一陰生」的說法。夏至不是最熱的時候,到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進入「三伏」,是一年最熱的時候。  夏至氣候特點: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時有雷陣雨。唐代劉禹錫有「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名句。物候為: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  夏至陽極陰生,一直到「三伏」陽氣盛於外。《黃帝內經》主冬病夏治,通過溫補陽氣,散寒驅邪,吸收陽光,多食苦菜,治療秋冬疾病。
  • 二十四節氣表 24節氣表圖大全
    那時候有二十四個節氣,每6個節氣是一個季節,因此大家的農事活動都是根據節氣而來的。那麼,二十四節氣表去哪找呢?以下是萬年曆小編帶來的24節氣表圖大全,一起去看看吧。24節氣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 走進二十四節氣|夏至
    夏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0個節氣,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長且越往北越長,白天最長,夜晚最短氣候最熱。1.此時即將進入仲夏時節,樹間漸有蟬蟲鳴叫聲。2.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傍晚常常易形成雷降雨。
  • 夏至詩句古詩大全 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夏至詩句古詩大全 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2020-06-20 21:25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夏至詩句古詩大全 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這天,白天最長,夜間最短,代表的寓意是炎熱將至,開始有暴雨、梅雨、高溫桑拿天氣。
  • 今日夏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以北鬥的鬥柄指向確定,鬥指午,為夏至。夏至在中夏之位,即午位,午屬陽,夏至這天陽盛無疑,但不一定是午月之中陽氣最盛的一天,具體哪天陽氣最盛依據幹支推算應該在端午這一天。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
  • 2020年夏至丨無論夏至,或二十四節氣,30字的標題不足以描述
    2020年06月21日,則二十四節氣之「夏至」。夏至為二十四個節氣中一個重要節氣,民間有句俗語:「日長長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日長長到夏至」,則夏至當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日照時間為全年最長。
  •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的講究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介紹解釋
    在我國民間,流傳著不少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歌謠,有一首說:「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正好將二十四節氣的名稱一一概括。那麼,二十四節氣的命名有什麼講究呢?讓我們來了解吧。
  • 今日夏至,農諺「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為什麼要吃麵?
    夏至到,農諺「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吃麵有啥說法?文/農夫也瘋狂今天是6月21日,農曆五月十九日,也是24節氣中的夏至。這是24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在民間還說一個傳統的節日,古代的時候還稱它為「夏至節」。當夏至節氣到了,酷暑也就到了。從夏至這天就開始數九了,每九天為一九,經歷過九個九天以後夏季也就結束了。而在夏至節氣的時候,氣溫不斷升高了,人也因為酷暑難耐而沒有食慾了。那在夏至節氣的時候吃什麼好呢?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在夏至節氣這天,在國內很多地方都流行吃「夏至面」,也就是苗條,那夏至為何要吃麵?
  • 古人問天的智慧——二十四節氣
    一什麼是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補充曆法,在我國傳統農耕文化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在《尚書·堯典》中就提出了「日中、日永、宵中、日短」的概念,即我們現在所說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隨著農業生產和天文觀測的發展,到了戰國末期,《呂氏春秋》中又引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這四個節氣。由此,傳統意義上的四時八節已經被初步確立。至漢朝,二十四節氣逐漸完善,史書中也多有提及,如:《淮南子·天文訓》中對二十四節氣有較為詳細的記述:「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鬥指子,則冬至,音比黃鐘。
  • 涵義極其複雜的「二十四節氣」,是如何形成的
    這番話說明設立節氣的初衷就是為了「治農功」。節氣以一年為基礎,約15天為一節氣,劃分的24個不同的節氣。春秋時期,五經之一的《尚書》有堯帝命人「四仲中量」的典故,確立夏至、冬至、春分和秋分等節氣。在《管子·輕重已》中,又增加了「春始」、「夏始」、「秋始」和「冬始」等節氣。時至戰國,《呂氏春秋》將節氣增加到22個,節氣初具雛形。
  • 2019年夏至是幾月幾日幾點 夏至節氣有什麼習俗及如何飲食養生
    2019年夏至是幾月幾日幾點??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2019年夏至節氣是6月21日。夏至節氣的帶來,代表著夏日越來越長,進入炎熱的夏季。那麼,夏至過後氣候會有哪些變化?夏至是非常重要的節氣之一,關於夏至節氣有哪些農諺習俗?夏至節氣,普通老百姓該如何飲食養生呢?
  • 【節氣詩詞】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節氣詩詞】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 二十四節氣-夏至·陽曆6月21日-22日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夏季的第四個節氣。一般在公曆/陽曆6月21~22日交節。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敲黑板·必考知識點: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古人說:"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
  • 中國二十四節氣解讀
    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即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產生的影響,屬陽曆範疇。
  • 中國書協理事王榮生書趙學敏《二十四節氣詩》之《夏至》
    夏至 6月21日卯時(5-7點)夏至是我國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夏至日最長,從夏至始日逐漸短,到冬至日最短。有「夏至一陰生」的說法。夏至不是最熱的時候,到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進入「三伏」,是一年最熱的時候。夏至氣候特點: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時有雷陣雨。唐代劉禹錫有「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名句。物候為: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夏至陽極陰生,一直到「三伏」陽氣盛於外。
  • 二十四節氣之夏至_中國氣象局
    來源:   發布時間:2013年06月19日17:45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今年夏至日在6月21日。
  •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夏至:日至長而影至短,夏至有雨三伏熱
    二十四節氣之夏至農曆是根據月相的變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變化為一月,參考太陽回歸年為一年的長度,並且通過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及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農曆中的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在黃道上的不同位置來確定的,反映的是季節的變化,是我國在農耕社會時期重要的農業生產指導策略,同時也是日常生活中預知氣候冷暖雨雪的重要依據。
  • 2020二十四節氣表時間表 今年二十四節氣時間表
    導語:我國是農業大國,因此曆法很多時候是為了服務農業生產而建立的,我們現在熟悉的二十四節氣就是這樣的曆法,它記錄四季輪迴,也反應氣候物候的變化,同時也揭示了農業生產的時間規律。今天我們就走進二十四節氣,看看今年二十四節氣時間表。下面就有一份2020二十四節氣表時間表請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