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的給指數估值?

2021-01-12 新浪財經

來源:雪球

01 合理市盈率是由利潤增速決定的

其實給指數估值與給股票估值的思路差不多,因為指數就是由一大堆公司股票組成的嘛。

後面我就統一說股票了哈,大家只要記住,股票和指數估值都是一回事就行了。

估值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指標是市盈率,沒有之一。有讀者問,是不是所有公司的合理市盈率都應該一樣呢?

不是這樣的。

一個公司股票的合理市盈率是由利潤增速決定的。

這個很好理解,利潤增速越高,它的未來就越好,大家都喜歡未來更好的東西。

要注意,這裡說的利潤,是指公司在某一年賺到的經營利潤,而不是你買某個基金今年賺了多少錢。

我們來舉個例子,有兩個男人去相親:

A男現在的年薪是10萬。你預估,明年他的薪水還是10萬,後年還是10萬。

B男現在的年薪是10萬,你預估,明年他的薪水將是15萬,後年大約20萬。

如果你是一位女士,你更傾向於選誰?

不用想啊,肯定選B啊。

為什麼?因為他的薪水(利潤)在不斷增長,價值更高啊。

選股票也是一樣的。

大家都比較喜歡公司利潤在不斷增長的企業,對這樣的企業給與更高的估值,也就是更高的市盈率。

對於利潤不怎麼增長的企業,給的估值一般比較低,有的時候甚至會出現特別低的情況。

因為開公司這玩意,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利潤不增長,一般都預示著利潤快要倒退了。

為了研究利潤增速與合理市盈率之間的關係,我收集了各國股票市場數據,在無風險收益率(一般為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3%左右時,對應關係如下:

這個對應表的意思是:

如果我認為一家公司未來幾年的利潤增速是0%(不增長),那他的合理估值就是10倍市盈率;

如果我認為一家公司未來幾年的利潤增速是每年10%,那他的合理估值就是15倍市盈率;

如果我認為一家公司未來幾年的利潤增速是每年15%,那他的合理估值就是20倍市盈率;

雖說這是個經驗值,但是這個對應表也是有理論基礎的,它的理論基礎是:現金流折現模型。

理論上,股票的價值應該這麼算:

其中,D是公司的各年的現金流,r是貼現率。

如果說一家公司的各年現金流不增長,也就是增速為0,上面這個公式就變成這樣:

這個計算要用到等比數列求和公式,(高二的數學公式,q小於1的情況下,S= a1/(1-q)。)求完和之後得出的公式是:

如果我們簡單的把公司的利潤E當成現金流D,並設定貼現率r為10%,就可以得出

P/E=1/10%

也就是PE=10。

總結一下就是,當一個公司的利潤增速為0時,它的合理市盈率大概就是10倍。

上面這個例子是0增速模型,比較簡單。

但是我們更喜歡利潤增速大一些的公司,這個要怎麼算呢?比如,當一個公司的利潤增速為10%時,要怎麼算?

這個時候就要用到二階段增長模型了。

我們假設,第一個階段,公司按照一個高一點的利潤增速增長3年。第二個階段,公司按照一個比較低的利潤增速永續增長。

公式是這樣的:

我們假設,這個公司未來3年利潤增速是10%,後續按照1%的利潤增速永續增長。

把這兩個數據代到上面的公式裡面,得出10%利潤增速對應的合理市盈率是14倍多,取個整,就算15倍吧。

對應表上具體某一個增速所對應的合理市盈率,並非都是一一計算出來的,而是根據經驗總結出來的。

把現金流折現的公式拿出來,只是想說明,市場之前之所以有這樣的對應關係,其實是有理論依據的。

無論是格雷厄姆的市盈率法,還是彼得林奇的PEG估值法,都是同樣的底層邏輯。

有關上面這些公式,如果想再詳細學習,可以看下《超額收益》這本書的第二章,有詳細講解。

02 高估線與低估線

前面我們計算了各種利潤增速對應的合理市盈率,這個合理的市盈率,我們稱之為「中值」。

之所以叫「中值」,是因為股票的估值並不是乖乖的趴在合理值上,而會圍繞中值上下波動。

一般來說,中低速利潤增速(利潤增速20%以下)的股票,波動範圍會小一些,上下波動20%左右(當然,並不是說股票波動了20%就不再動了,有可能會繼續波動很遠);

而高利潤增速(利潤增速20%以上)的股票,波動範圍會大一些,上下波動30%左右(同理,也不是說波動了30%就不再動了,也有可能會繼續波動得更遠)。

在剛才的估值對應表上加上對應的估值波動範圍,就能算出低估和高估線了。

比方說,一支10%利潤增速的股票,它的中值市盈率=15倍。

它的低估線=15*(1-20%)=12倍,當它的估值低於12倍時,我們就可以開始買入了。

它的高估線=15*(1+20%)=18倍,當它的估值高於18倍時,我們就可以開始賣出了。

在低估線和高估線之間,都屬於合理估值,持有不動就可以。

PS:其實在合理區域和低估區域之間的位置買入,也就是在中值以下買入,也是可以的。只不過在低估區域買入更加安全。

03 舉個例子

我們以滬深300指數為例。

滬深300過往幾年的利潤增速分別為:

我們假設,未來幾年,滬深300可以維持10%的利潤增速。

根據對應表,10%的利潤增速,對應的是15倍的中值市盈率。

然後,我們要看一下,滬深300這個指數它的行業分布是怎樣的。

(可以到中證指數官網,搜索:滬深300,就有它的詳細信息了)

這時我們會發現,滬深300中包含的金融地產類公司,佔比30%。

金融和地產行業的特點是槓桿比較高(借錢做生意),因此它們的盈利不確定性也比較強。所以在估值時我們要在它的中值市盈率上打個折扣。

我推薦的折扣策略是,一個指數的行業分布中,金融地產佔50%-70%,中值市盈率打9折;

金融地產佔70%-100%,中值市盈率打8折;佔50%以下不打折。

這麼做的原因也是保守起見,確保安全。(投資這事會延續一生,想要一輩子不翻船,就得小心小心再小心)

滬深300中金融地產公司佔比30%,中值市盈率就不打折了。

滬深300的利潤增速是10%,屬於中低速利潤增速(利潤增速20%以下),波動範圍是上下波動20%,查一下對應表:

它的低估線是12倍,當它的市盈率低於12倍時,就可以開始買入了。

它的高估線是18倍,當它的市盈率高於18倍時,就可以開始賣出了。

最後再查看一下滬深300指數在當天的市盈率,比如今天它的市盈率是17.41倍,眼看觸達高估線,馬上要賣的狀態。

到這裡我們給滬深300這個指數的估值就完成了。

按照這樣的思路,我把一些主要的指數都完成了估值,估值數據每天以估值表的方式不斷更新。

作者:認真的天馬連結:https://xueqiu.com/1731685223/156993725來源:雪球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相關焦點

  • 2020年12月4日A股主要指數估值表
    應多個客戶後臺的要求,本次新增科創板和創新藥指數的估值,但是WIND提供科創板50(2019年12月31日)和創新藥(2019年4月22日開始)的指數估值的時間比較短,所以估值分位數參考不是太大。 許多投資者希望了解每日指數估值變化,但苦於自己沒有計算工具和專業的信息資料庫。
  • 估值概率分布圖:近日隱現一個低估的指數
    恒生指數滬估值概率分布圖   恒生國企指數(H股指數)估值概率分布圖 從指數上來看,美帝的撒潑500,那廝100還在不停的創新高,川普的務實靠譜程度似乎還能帶這些指數飛一陣,甚至帶的歐洲和日本的指數都在飛,怎麼看都不像是在美國的加息通道下應有的場景。所以戰術上或許可以繼續做多這些個資本主義指數賺點錢,但是戰略上不得不做好隨時撤退的準備。   3.
  • 先弄懂指數估值怎麼看?
    來源:富國創業板的雪球原創專欄2008年,股神巴菲特用100萬打賭,如果長期投資一直標普500指數「1」基金,那麼在未來10年內,這隻指基的收益將會跑贏專業公司精心挑選的5隻對衝基金。股神這個豪賭讓在市場裡摸爬滾打的投資者只要一提到巴菲特就會想到指數基金。小創今天就重點說說指數基金的優勢和怎麼看指數的估值。
  • 為什麼都說指數估值 各平臺的差異那麼多?
    小夥伴經常會有疑問,怎麼在A平臺這個指數是低估,在B平臺就不是低估,或者兩者的值也不一樣呢?這種疑問可能會讓投資者無所適從。最主要可能是兩個原因:估值的指標有很多,可能A平臺用PE對這個指數進行估值,B平臺用PB對這個指數進行估值,這個涉及到不同估值指標的適用範圍。另一個原因就是即使是同一個指標,不同的計算細節也會導致差異。
  • 實戰基金投資,一篇文章講透不同指數基金的合理估值
    針對這個特點,我在基金極客學習小組的實際學習過程中,針對指數基金如何估值這個難題,做了一個系列課程,這是第三篇,也是整個系列中最難、最重要的一課。這個系列的文章從易到難,層層相扣,如果大家閱讀感覺困難,可以看上一篇。
  • 基金估值採用指數收益法 部分基金淨值調幅近9%
    基金估值採用指數收益法 部分基金淨值調幅近9% 2008年09月17日 09:34 來源:新京報 發表評論   昨日是證監會規範基金估值後首個實施估值調整的交易日
  • 1月12日指數寶估值播報:滬指站上3600點 牛市真的來了?
    1月12日最新指數寶估值播報來啦,低估指數基金不容錯過。指數基金具有永續性、被動性、平均性等特點,中國市場指數基金適合進行定投。
  • 多個指數估值堪比2015年,全球流動性拐點來了?
    「抱團」之下 滬深300、上證50創近13年新高在近期機構抱團股的連續上漲之下,A股市場多個重要指數已悄然突破2015年槓桿牛市的高點,創出2008年以來的最近13年新高。 這裡面最為突出的是滬深300指數和上證50指數。行情數據顯示,滬深300指數近期持續上攻,已於近日悄然突破2015年的大牛市高點。
  • 大券商首席高呼「藍籌股泡沫已至」,多個指數估值超2015...
    在陳顯順策略團隊看來,A股藍籌股泡沫主要是因為當前市場中估值與盈利增速的背離正迅速拉大;中盤指數抬頭或表明藍籌股行情在「廣度」層面的擴散;藍籌估值溢價方向與市場表現狀況相合,交易層面擾動過大;「二八分化」亦是藍籌股泡沫的側面印證。陳顯順策略團隊認為,2019、2020年連續兩年的基金高收益、2021年的宏觀流動性轉向、高估值壓力等因素均會納入考量。
  • 經緯張穎:電動車暴漲之後,如何做估值的朋友?
    特斯拉的高估值是如何產生的? 我們先來看看特斯拉的例子。特斯拉交付的車大概只有全球最大車企豐田的1%,市值卻是豐田的2倍,這是泡沫嗎?即便有泡沫存在,但投資者為什麼會對電動車如此瘋狂? 但新經濟打破了這種增長模式,變成了指數型。公司可能在臨界點前都在虧損,一旦突破,就是指數型的增長,這給資本市場估值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
  • A股創開年最大跌幅:多個指數估值堪比2015年 火線解讀來了
    多個指數估值堪比2015年,A股創開年最大跌幅,抱團卻更向龍頭集中…火線解讀來了爭議了一段時間的機構「抱團」現象在周一有了鬆動。1月11日,伴隨著A股多個機構抱團板塊和個股大幅調整,A股也迎來2021開年以來的首次「規模化」下跌,兩市超過600隻個股跌幅超5%。截至收盤,滬指下跌1.08%,深證成指跌1.33%,創業板指數跌1.84%。
  • ...指數中權重較大的股票估值在走高;④ 李迅雷認為,房地產銷售自6...
    迅雷:經濟和企業盈利基本面並不支持所謂的「全面牛市」;① 7月24日(周五),A股遭遇大幅調整,上證指數失守3200點,下跌近130點。他指出,中國股市指數上漲,是由於原有估值體系正在經歷修正,指數中權重較大的股票估值在走高;④ 李迅雷認為,房地產銷售自6月以來有所走弱,預示著疫情後房地產市場不會有太大起色。由於房價經歷了長期上漲,房地產的投資回報率實際上也在下降。「長期而言,中國居民資產配置中房地產的佔比過大,應該減少對房地產的配置、增加對金融資產的配置  (證券時報)。
  • 2020年疫情影響指數持續走低,2021年初估值預計有修復空間
    從估值方面看,克而瑞領先股指成分股整體市盈率較年初下跌21.4%;市淨率方面,2020年1月1日至今,由於受到疫情影響,整體地產板塊走勢全年較為低迷,房地產(申萬)板塊7月迎來一波走勢小高峰,年初至10月恒生指數與恒生中國內地地產指數和克而瑞內房股領先指數的漲跌幅整體波動較為一致,年末大盤走勢有所回穩,但恒生中國內地地產指數和克而瑞內房股領先指數持續下行,敞口擴大。
  • 指數溫度
    指數溫度經過市場的驗證,是一個非常靠譜的估值指標,是我們用來判斷股市估值高低的依據,溫度越高,說明股市越火爆,風險越大,上漲的空間越小,
  • 股票估值的方法和意義
    股票估值是一個相對複雜的過程,影響的因素很多,沒有全球統一的標準。對股票估值的方法有多種,依據投資者預期回報、企業盈利能力或企業資產價值等不同角度出發,比較常用的有這麼三種方法。 絕對估值、相對估值和聯合估值。
  • 新能源主題指數年內漲超80%,此次回調後基金性價比如何?
    那麼,經過此番回調後,新能源板塊性價比如何?2首先,我們來學習下新能源行業的基礎知識。資料來源:華寶證券創新研究部我們投資新能源板塊的主要途徑是被動指數型基金和主動權益類基金,而不管是被動還是主動都離不開新能源主題相關的指數,所以有必要了解新能源主題指數。這五大指數的基本資料如下表所示,我們國家發展新能源產業還是較早的,有兩隻指數早在2014年久已經發布了。
  • 如何用3分鐘算出創業公司的估值?
    所以,你可能會給出5-20%的股權,具體比例取決於你的估值。正如你看到的,10萬美元投資定了。5%-20%的股權也已經談妥。這就確定了投資前估值是介於50萬美元(如果用20%股權交換10萬美元投資)和200萬美元(如果用5%股權交換10萬美元投資)之間。具體會落在這個範圍的哪個數上呢? 1.這將取決於其他投資者如何看待同類公司的價值。
  • 如何跑贏中證500指數 直觀解析「跟蹤中證500指數+固定增強」投資...
    這是一種指數投資增強策略,在投資中證500指數基礎上,還可以再疊加一部分收益來增強。分解來看,第一,跟蹤中證500指數即直接掛鈎中證500指數表現,指數漲得越多,更有利於給投資者帶來更多的回報;第二,增強部分是由產品本身與第三方或交易對手方籤訂收益互換協議,約定達成一定增強收益作為參考,並以第三方或交易對手方的信用形成保障機制。
  • 2020年9月指數定投指南
    題目說的是在當前這第二輪的創業板定投中,上圖中那兩個紅圈所示的回撤是否要迴避以及如何迴避? 首先,對於美股指數我是很早就不建議定投或者開始定投了。這個應該很容易理解,即便不考慮美股指數穩如狗的走勢特徵,光看美股指數屢創新高的估值,我覺得就不應該去做定投了,因為並不是所有的錢都是我們能理解並賺到的,承認這一點並不丟人。
  • 指數基金不能傻傻的定投,用對方法,讓你收益多賺50%
    但是怎麼知道指數基金的價格是不是低於價值呢?我們可以通過一些估值指標和方法來幫助我們判斷。流動性好、盈利穩定的公司,非常適合使用市盈率為其估值。寬基指數基金大多都可以與這兩點比較符合所以像滬深300,上證50指數都可以使用市盈率來判斷,另外還有抗周期行業,比如消費,醫療類,盈利比較穩定,都可以通過市盈率來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