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富國創業板的雪球原創專欄
2008年,股神巴菲特用100萬打賭,如果長期投資一直標普500指數「1」基金,那麼在未來10年內,這隻指基的收益將會跑贏專業公司精心挑選的5隻對衝基金。
股神這個豪賭讓在市場裡摸爬滾打的投資者只要一提到巴菲特就會想到指數基金。小創今天就重點說說指數基金的優勢和怎麼看指數的估值。
指數基金為何能締造這樣的「神話」?
1.投資一籃子股票,分散風險。投資指基其實是購買了一籃子股票。比如,買入小創的富國創業板指(代碼:161022)就等於買了創業板不同行業的100個龍頭股票,有效避免了投資個股的系統風險。
2.蒼蠅腿也是腿,費率低能省錢。通常來說,普通主動型股基的管理費是1.5%,而指數基金的管理費為0.5%,每年費率少收了1%。假如100萬元的本金,每年能為你節省1萬元。
3.遇牛更強。牛市中指數基金的收益表現優異,主要由於指數基金採用紀律化投資,克服了投資者情緒影響,倉位維持在90%以上,當行情來了指數基金自然收益突出。
指數基金操作簡單,收費低,但是投資指數基金也得學會看估值,也就是球友們討論得比較多的PE和PB。下面小創就重點說說這倆估值指標:
1. 市盈率(PE)
PE=P/E=公司市值/公司盈利
公司市值就是公司股票的總價值,可以看作當前市場覺得這個公司值多少錢。
如果公司股票總價值是10億,公司每年淨利潤(E)是1個億,那麼這家公司的市盈率就是10/1=10倍。簡單的說,就是花10億買下這個公司需要10年回本,但如果你預測這家公司未來每年利潤實際可達3億,覺得現在花30億買也是值得的,那麼當前的市盈率就給到了30/1=30倍。
也就是說利潤增速高的公司,市盈率就會大大超過增速低的公司。因為市場願意給它更高的估值。指數的PE也是同理,比如A股的大盤藍籌PE和創業板相比一般都比較低,就是由於利潤增速差距大,市場給的估值不同所導致的。
那指數怎麼才算「低估」呢?這裡可以參考一個重要指標:估值歷史百分位。PE的歷史百分位表示在歷史上有多少比例的PE是低於當前PE的。把歷史市盈率從小到大排個序,然後看看當前PE處於什麼樣的位置。這個數值越小,說明指數當前的估值越低。
數據來源:Wind,截至6月26日
最近蛋卷基金上每天都會更新重要指數的估值排行,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創業板指的PE歷史分位為3.05%,蛋卷給的標籤是估值適中。小夥伴們也可以從每日估值推送的閱讀原文連結查看最近的指數估值情況。
數據來源:蛋卷基金,截至6月26日
2.市淨率
PB=每股股價/每股淨資產、或者公司市值/公司淨資產
淨資產就是資產減負債,淨資產。假設一下,如果公司經營業績比較好,那麼公司資產增值很快,而歸屬股東權益也多,這樣的話,按照公式下面的分母在變大,那麼也就意味著PB變小。相比市盈率,市淨率的優點是波動小,因為淨資產的波動不會像盈利那麼大。
還有一點,市淨率這個指標對短線操作意義不大,比較適合長期投資者使用。
如果淨資產價格不穩,那麼市淨率也就失效了。一般指數在計算淨資產的時候,採取的方法是各成份股淨資產按照權重比例相加,避免了個別公司淨資產不穩定對指數市淨率造成影響過大。
最後,再給大家提供一個選指數基金的方法—— 「四看」。(看規模、看跟蹤誤差、看費率、看公司實力),大家可以試試看這個方法管不管用。
1.看規模。對於完全複製型基金來說,規模越大越好,增強型主要看基金經理能力。
2.看跟蹤誤差。指數基金以減小跟蹤誤差為目的,所以對於完全被動型基金來說,誤差越小越好。
3.看費率。雖然指數型基金相對主動型基金費率更低廉,但也不盡相同,選擇的時候可以選費率更低的。
4.看基金公司實力。看看這家基金公司之前的管理實力怎麼樣,投研能力怎麼樣。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蛋卷基金APP社區。
看完文章,要不要再了解下文中提到的富國創業板?最近的行情可以開始定投起來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