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4300字,細讀需約10分鐘
解答了以下問題:
估值是什麼?估值有啥用?有哪些值得參考的指標?可以去哪裡找到這些指標?大家好,今天是阿楠。
關心投資理財的朋友,對「估值」這兩個字一定不陌生。
每天打開手機資訊,涉及到「估值」的新聞不在少數。在進行投資的時候,不少人也會建議你,看看估值再做決定吧。
那麼,「估值」到底是個啥?到底應該怎麼看?
一、估值是個啥?
估值,顧名思義,就是預估的價值。
換言之,就是市場覺得一家公司或者一個行業能值多少錢。
需要注意的是,估值往往和當下的市價是不匹配的。
因為市場並不是完全理性的,股價除了反應企業的基本面(價值),還會反應買賣人的預期(情緒)。
很多時候,估值就是情緒,人的情緒會波動,估值也會上下波動,甚至波動得非常大。
比如說,一把挺漂亮的叉子,成本價是50元。
有人告訴你,這叉子是歐洲進口的,某知名大師設計的,上面鍍了18K金,以後還能保值增值,你心動了,願意花500塊買這個叉子。
結果你奶奶看來看去,說這不就是個吃水果的叉子嗎,我看5塊錢買一個差不多了。
叉子還是那把叉子,什麼導致了你和奶奶心理價位的不同,是你們的預期。
這個道理放在市場上也一樣,有的企業,可能它目前並沒有很高的盈利,但大家願意給它較高的估值,是因為看好它未來的成長性。
也有些行業,可能企業表現得不算差,但估值始終給得不高,因為大家覺得它未來也就這樣了,不會有更好的發展。
二、估值有啥用?
弄清楚了估值到底是個啥,下一個問題又來了,估值有什麼作用呢?
在投資中,估值起到的作用可不小。
打個比方,今年夏天你為了響應地攤經濟,決定去批發點兒西瓜來賣。
一個西瓜一般來說值20塊。
今年只要十塊錢就能買到,這時候西瓜的價值被低估了。此時買入,就很划算,等它漲回本來的價值再賣出,你就能賺上10塊錢。
還是這麼個西瓜。今年大家都說西瓜要漲價,市場價格也被炒得很高,這時候西瓜的價值就被高估了。
你咬咬牙花了30塊買進,結果西瓜沒有漲到更高的價格,還是只值20塊,每個西瓜最終虧了10塊錢。
這個過程和你買入一支基金、一支股票都很類似,如果你是在相對低估的區間買入,往往更容易獲利,反之,虧錢的風險就上升了。
搞明白了估值,就能幫助你更好地進行下一步判斷:
這個價格合適嗎?我能夠在現在買入或賣出嗎?
所以說,學會看估值,還是很有必要的。
三、有哪些指標可以參考?
目前,有不少指標可以幫助我們進行估值參考。
1、市盈率:PE
PE,也就是市盈率,最常見的估值指標之一。
計算公式:
PE = 每股市價(Price)÷ 每股收益(Earn),
PE = 公司市值 ÷ 年度淨利潤。
舉個例子,假設你手裡有間奶茶鋪,每年淨賺10萬塊,這就是你的年度淨利潤。
老張看中了你手裡這家店,你開價100萬賣給他,這是這家奶茶鋪的市值。
老張買下這家店,100萬除以10萬等於10,他要花10年才能回本,這個10就是市盈率。
一般來說,PE越低,回本越快,賺錢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根據計算方式的不同,PE可以被分為靜態市盈率、動態市盈率和滾動市盈率。
靜態市盈率,簡稱PE LYR,計算公式:當前總市值除以去年一年的總淨利潤,採用的是過去的數據,有滯後性。動態市盈率,簡稱PE(動),計算公式:當前總市值除以明年的淨利潤。具有較強的預測性質,各大平臺給出的預測會有差異。滾動市盈率,簡稱PE-TTM,計算公式:當前總市值除以前面四個季度的總淨利潤。相較靜態市盈率來說數據更新,也是最常用的市盈率同時,PE還是存在一些缺陷。
由於PE和公司的市價和盈利緊密相連,它就更適合適合盈利比較穩定,周期性較弱的行業。比如消費和醫藥等行業,畢竟每年大家都需要吃東西和看醫生。
而對于波動性較大,甚至容易出現負利潤的周期性行業來說,PE這個指標就不具有太大的參考價值。對於這類行業的估值,更適合參考的之後我們會提到的指標:PB。
另外,PE還存在一定的滯後性,它無法反應盈利的增長。對於一家高成長性的公司來說,它現在的盈利能力可能很弱,但是未來可能會有較高的增長水平,對於這種類型的公司,採用PE進行估值就不太合適。
最後,PE的絕對值往往不能說明問題。不是說低PE就一定具有投資價值,高PE則不能投資,這一點會在後面的「市盈率歧視」中會進一步說明。
2、市淨率:PB
計算公式:
市淨率=每股市價(Price) ÷ 每股淨資產(Book Value)
市盈率表示的是每股股票對應的公司的淨資產的比。
舉例來說,股價10元,市淨率是2的話,那麼每花10元,就能買到該上市公司5元的淨資產。
PB特別適用於那些盈利不夠穩定的公司,比如周期類的鋼鐵,煤炭,有色等等。
這些行業的盈利能力忽大忽小,但相對來說固定資產較多,淨資產比較穩定,也就更適合通過PB判斷估值高低。
除此之外,券商和銀行也是典型的應用PB的行業。
一般來說,市淨率低意味著投資風險小。
不同的行業市淨率的值不同,例如銀行業,市淨率在1.5倍以內;家電為主的製造業,市淨率在2倍以內;鋼鐵為主的建材行業,市淨率通常在1倍以內。
一旦超出5以上,很有可能是被高估的。
有的時候,股票還會出現「破淨」現象,也就是說股票價格跌破了股票的每股淨資產值。
舉例來說,2008年4月14日,南京高科收盤價20.84元,而其每股淨資產值為20.85,則為跌破每股淨資產值,也就是所謂「破淨」。
對於這類的股票,只要沒有退市風險,一旦行情回暖,股價回到每股淨資產之上,就能收穫一定的利潤。
目前,破淨股主要集中在銀行、地產、公用事業、交通運輸等。對於某些股票來說,破淨本身就是常態的事情,這樣的股票套利空間就會很小。
3、PE/PB百分位
對於PE和PB來說,很多時候,絕對的數值很難判斷究竟處在低位還是高位。
特別是不同行業之間還存在著「市盈率歧視」現象。
比如說,煤炭行業十年來市盈率的峰值是10.95,之後呈現逐年呈下降的趨勢,目前的平均值在6.59。
而網際網路與軟體行業,十年來最低市盈率為34.3倍,最大值甚至有1143。
在這樣的情況下,參考PE和PB的「百分位」會更有價值。
拿【理杏仁】網站上的滬深300指數的PE百分位舉個例子。
當前分位點指的是,目前的PE值超過了過去一段時間百分之多少的值。
比如這裡的分位點是90.80%,那就是超過了過去90.80%時間內的值,顯然是處在高位。
時間段在各個網站上可以選擇,一般建議選擇5年以上,可以走過一個完整的牛熊周期。
PB百分位和PE是一樣的道理。
一般來說,PE、PB的百分位是數值越低越好。百分位越低,就說明距離歷史均值越遠。一旦估值修復上漲,重新回到平均水平,就有更大的獲利空間。
通常情況下,如果百分位低於20%就處在低估區間,比較有投資價值。超過80%則被高估了,需要警惕,考慮是否需要賣出。在20%-80%之間,則相對合理。
需要注意的是,PE、PB百分位估值法的核心是:估值會向著歷史均值回歸或收斂。
但如果一個行業出現了根本性的變化,PE、PB的歷史中樞會整體抬升或下移,這時候看百分位也沒有太大意義了。
4、市盈增長比率:PEG
PEG可以被看做PE的加強版,計算方式是:
PEG = PE ÷ (企業年盈利增長率*100)
舉個例子。如果某隻個股的市盈率是10倍,其盈利增長速度是10%,那麼市盈增長比率=10/10=1倍。
這一指標彌補了PE對企業動態成長性估計的不足。
一般來說,PEG在1附近意味著股票估值可能較為合理,小於1意味著可能被低估,大於1意味著可能被高估。
不少基金經理都喜歡選擇低市盈率和高盈利增長率的公司進行投資,也就是PEG越低越有投資價值。
5、淨資產收益率:ROE
淨資產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簡稱ROE。
這是巴菲特非常熱愛的一個指標,他曾經說過:「如果非要我用一個指標進行選股,我會選擇ROE(淨資產收益率),那些ROE能常年持續穩定在20%以上的公司都是好公司,投資者應當考慮買入。」
ROE = 淨利潤 ÷ 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 = 每股淨利潤 ÷ 每股淨資產
反映企業每年淨資產收益情況,和股價無關,代表著公司賺錢的能力。
舉個例子,小王在小區開了個服裝店,一年下來平均投入了100萬(淨資產),淨利潤30萬,那麼這家店今年的淨資產收益率為30%,即30/100*100%=30%。
一般來說,ROE是越高越好,ROE越高,代表著公司越能賺錢。
6、股債利差:FED
FED,就是股債利差,計算公式是:
股債利差 = 萬得全A市盈率的倒數-十年期國開債收益率
這個指標,代表股市的「市場收益率」高於債市「無風險利率」的部分。
利差越高,說明股市越值得投,反之,就重點投債市。
舉例來說,下圖中的藍色區域為歷史上在任意時點買入萬得全A持有一年的收益率,黃色線代表股債利差的值,可以發現兩者具有較高的相關性。
2015年後,股債利差有2次達到相對高的位置。
一次在2016年初(1月26日-2月29日)。一次則在18年末到19年初(12月25日-1月17日),當時上證綜指低於2500點,股債利差突破4%。
在第一次相對高位時買入滬深300,持有12個月,最高漲幅達19.02%。
而如果在第二次,FED達到高位時買入滬深300,並持有12個月,最高漲幅可以達到32.31%。
這項指標,比單看市盈率(PE)估值更專業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市場的大趨勢。
說了這麼多,哪一種估值方法更合理呢?
一般看PB、PE百分位的比較多,這也是大多數平臺採用的方法。
當然也有一些平臺會將PE和PB的值通過一個算法綜合在一起,算出一個指數溫度,或者將國債收益率指標融合進去。
這算是對單純的PE、PB百分位算法的一種優化。
但從大的角度來說,最終的結論差別不會很大。
對於小白來說,百分位估值法可以說是簡單明了,一看就懂。
如果後續你逐漸進階,甚至本身就是專業人士,可以參考後面兩種估值,也可以將所有指標綜合起來一起做判斷。
四、哪裡可以找到這些指標?
上述指標的查找並不困難,下面推薦幾個簡單方便的渠道。
1、易方達指數基金網
網址:
http://www.indexfunds.com.cn/analyse/estimate
可以查看到指數的及時估值、歷史估值以及十大重倉股、市場主流指數的估值
2、且慢、天天基金、支付寶的指數估值工具
① 且慢:
微信小程序搜索【且慢指數估值】就可以找到,且慢會對指數高估和低估用顏色標註,看起來比較清晰
② 天天基金
天天基金有一張低估榜單,可以查看主流指數的PE、PB和百分位的情況。
③ 支付寶:指數紅綠燈
支付寶的指數紅綠燈,涉及到的指數比較有限,會一些行業指數,會關聯有關的基金。
3、中證指數官網
網址:
http://www.csindex.com.cn/zh-CN/downloads/index-information
有市場主流指數的PE、PB估值數據,還能查到當天那些個股對滬深300、中證500、上證50指數漲跌影響最大。
4、理杏仁(收費)
網址:http://lixinger.com
理杏仁的網址雖然要收費,但是價格比較親民(5毛/半小時),數據非常齊全,還可以查看歷史數據。
5、蛋卷基金平臺
這個平臺糅合了自己對估值的判斷,加入了國債收益率的概念,可以參考。
6、加入懶貓會員群
你還可以選擇加入懶貓會員群,每天,我們都會幫你整理出最值得關注的指數的估值數據。
在會員群裡,除了每日更新的指數估值表,日常討論,還有交易日的早、午、晚報+點評,完整的基金日報主題復盤,社群答疑,甚至還特別邀請了導師炒雞哥,時不時來一場直播、指點迷津。還有更多會員權益,也都正在籌備當中……
懶貓最近開啟了會員群呦!
小助理認真審核每個人,如暫無回復,請耐心等待呦
下載「見聞VIP」即時見證歷史
讀完全文後請「三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