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斯韋妖終於出現了?90年來科學家始終沒搞明白這個裝置的原理

2020-06-04 萬物雜誌

把科學帶回家」 提供

撰文 七君

1871年,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麥克斯韋提出了一種看起來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系統自發熵增)的妖怪——麥克斯韋妖。

麥克斯韋妖終於出現了?90年來科學家始終沒搞明白這個裝置的原理

麥克斯韋妖可以把氣體分子按照速度分到兩個不同的房間,速度快的一類,慢的一類。

麥克斯韋妖終於出現了?90年來科學家始終沒搞明白這個裝置的原理

這樣以來,速度快的分子所在的那個房間的溫度高,另外一個房間的溫度低,而利用溫差,就可以驅動熱機做功,這就是一種理想中的永動機了。

後來,有許多物理學家證明麥克斯韋妖並沒有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但是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種不需要輸入能量,就可以把注入的氣體分成熱的一波和冷的一波的神奇機械。它並不需要插電,也沒有可以移動的部分,從本質上來說它就是一根管子。

麥克斯韋妖終於出現了?90年來科學家始終沒搞明白這個裝置的原理

渦流管的設計:高壓空氣從中央注入,熱氣從左邊溢出,冷氣從右邊溢出。

這根管子被不少物理學家叫做麥克斯韋妖管,也叫渦流管。

這個渦流管看起來平平無奇,毫無妖孽之處。但是用起來之後,男人沉默,女人流淚,學生頭禿,老師心碎。90年來,許許多多的物理學家試圖解釋它的原理,但還沒有誰徹底把它的本質說清楚了。

麥克斯韋妖終於出現了?90年來科學家始終沒搞明白這個裝置的原理

市售渦流管

我們先來看看明尼蘇達大學化學系教授 Chris Cramer 對渦流管的演示。

麥克斯韋妖終於出現了?90年來科學家始終沒搞明白這個裝置的原理

實驗使用的渦流管:左邊出熱風,右邊出冷風,左右的金屬棒是溫度儀。

在上面通入壓縮氣體之後,長的一端噴出了熱氣,溫度是最高28攝氏度,短的另一端噴出了冷氣,溫度最低是1攝氏度。

麥克斯韋妖終於出現了?90年來科學家始終沒搞明白這個裝置的原理

注入高壓氣體後,渦流管左右的溫差逐漸拉大,最高達到27攝氏度。

你可能想知道氣體在渦流管內部做了什麼。

原來,當輸入的高壓空氣沿著長的管子向前流動時開始分層,更熱的空氣向外圈流動,而冷的空氣在內圈流動。

麥克斯韋妖終於出現了?90年來科學家始終沒搞明白這個裝置的原理

因為熱氣管的末端中央有物體阻塞,這裡只有熱氣噴出。而中心的冷空氣則向相反方向回彈,從另一端噴出。輸入壓強越大,熱風和冷風的溫差也越大。

為了搞清楚氣流在渦流管內的運動,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的物理學家 Porta David 等人用塑料和酒瓶塞子做了一個渦流管。

他們的設計和渦流管最初的設計一致——

麥克斯韋妖終於出現了?90年來科學家始終沒搞明白這個裝置的原理

他們用了5.72 個大氣壓、17攝氏度的氣體做實驗,發現兩個管子噴出的氣體溫差有15攝氏度。

然後他們在氣體裡混入了嬰兒爽身粉,真相出現了——

麥克斯韋妖終於出現了?90年來科學家始終沒搞明白這個裝置的原理麥克斯韋妖終於出現了?90年來科學家始終沒搞明白這個裝置的原理

看起來,氣體在渦流管內部形成了雙螺旋。

除了這種雙管雙孔設計,還有單孔設計,一樣能用。其實這就是一端被堵上的管子。有條件的同學可以在家試一試,測測噴出的氣體是不是外層熱,內層冷。

麥克斯韋妖終於出現了?90年來科學家始終沒搞明白這個裝置的原理

單孔設計的渦流管,左邊注入壓縮空氣後,右邊中央出冷氣,外周出熱氣。圖片來源:Xue, Yunpeng.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a Ranque-Hilsch vortex tube. Diss. 2013.

這根妖孽管子有90年的歷史了。

1931年,法國物理學家 Georges J. Ranque 注意到渦流式分離器的中央比較涼,而外部比較熱。

麥克斯韋妖終於出現了?90年來科學家始終沒搞明白這個裝置的原理

Georges J. Ranque

Ranque 邊用奶酪杵葡萄酒,邊寫了一篇論文,闡述了一下他對這個現象背後原理的猜測,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那時的物理學家們不相信這種違反常識的現象。禍不單行,Ranque 用渦流管開的公司也倒閉了。

1947年,他的稿子到了德國物理學家 Rudolf Hilsch 手中, Hilsch 就開始認真地研究起來,並發了一篇超高引的文章,所以渦流管有時也被叫做 Hilsch 渦流管,沒 Ranque 啥事兒了。

麥克斯韋妖終於出現了?90年來科學家始終沒搞明白這個裝置的原理

雖然渦流管的設計看起來非常簡單粗暴,但是它的原理直到現在還沒有被搞清楚。

一種簡單的解釋是,管子內部存在壓力梯度,外圈的氣體是高壓,中心的是低壓,由於氣體壓縮後溫度變高的原理,兩個位置的溫度不同。

另外一種解釋是,中心氣體的角速度比外圈的要高,兩者旋轉摩擦,中心的動能通過摩擦傳遞給了外圈。

麥克斯韋妖終於出現了?90年來科學家始終沒搞明白這個裝置的原理

這些解釋都能解釋一部分現象,但不符合所有的現實。

就比如,1988年,威斯康星大學密爾沃基分校的物理學家 R. T. Balmer 嘗試把103兆帕的水噴入市面上買的普通渦流管,發現居然水也有用誒。

要知道液體和氣體不一樣,是不可壓縮的,所以液體能用上渦流管,這就吊打剛才的那個壓強梯度假說了。

而且更奇怪的是,高壓液體注入後,可以噴出兩股暖流,而且一股比另一股更熱。

麥克斯韋妖終於出現了?90年來科學家始終沒搞明白這個裝置的原理

注入液體後,渦流管裡也會出現雙螺旋。

用常理來思考這根管子真的會造成精神障礙:把水注入一個管道,出來兩支熱流,一支還比另一支更熱。雖然這不可能是永動機(因為機械能被轉化為了熱能),但是這現象也太令人含淚了。

但是,搞不明白原理並不妨礙兩腳獸拿來主義嘛,幾十萬年來咱不都是這樣湊活過來的嘛。

麥克斯韋妖終於出現了?90年來科學家始終沒搞明白這個裝置的原理

渦流管給食品降溫

現在,渦流管一般被用於具有壓縮空氣的場合,比如給食品廠的烘培食品,還有切割機降溫。計算機數控工具機也常用渦流管降溫,因為渦流管不需要氟利昂等製冷劑,零件也不複雜。商用渦流管可以把溫度降低71攝氏度。

你可能想問,既然這種不需要電力的裝置能夠製造冷氣,為什麼現在的家用製冷設備還是冰箱空調呢?

這主要是因為渦流管的熱效不高,最大也只有30%左右,而且噪音比較大,還需要壓縮空氣。

麥克斯韋妖終於出現了?90年來科學家始終沒搞明白這個裝置的原理

當然,還有腦洞大的商家造了渦流管空調降溫服出來,涼風管道對準身體專涼內人,熱風管道向外專吹外人,據稱恆溫10-20攝氏度。看完這個清涼又科學的設計,一個重要的器官居然可恥地動了,心動了。

有百八來塊錢,為什麼要買原理已經被研究透的電風扇這麼low,買麥克斯韋妖孽馬甲不好嗎。別人燥熱我涼爽,別人涼爽我凍傷,麥克斯韋叔叔我可以!

中間進氣,兩端出氣,這不就是中二管嘛。

人類還沒出現前就已經世代感染這種病毒,它還可能是老年痴呆元兇

電影裡的手槍消音器真那麼神嗎,消掉的槍聲變成了什麼?

麥克斯韋妖終於出現了?90年來科學家始終沒搞明白這個裝置的原理

把科學帶回家

ID:steamforkids

原創文章版權歸微信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所有

轉載請聯繫 bd@wanwuweb.com

動圖來源和參考資料儲存於石墨:

https://shimo.im/docs/WRrVrtPCVvghvd9Y/

相關焦點

  • 麥克斯韋妖終於出現了?90年來科學家始終沒搞明白這個裝置的原理
    撰文 七君1871年,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麥克斯韋提出了一種看起來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系統自發熵增)的妖怪——麥克斯韋妖。麥克斯韋妖可以把氣體分子按照速度分到兩個不同的房間,速度快的一類,慢的一類。這根管子被不少物理學家叫做麥克斯韋妖管,也叫渦流管。這個渦流管看起來平平無奇,毫無妖孽之處。但是用起來之後,男人沉默,女人流淚,學生頭禿,老師心碎。90年來,許許多多的物理學家試圖解釋它的原理,但還沒有誰徹底把它的本質說清楚了。
  • 熱力學第二定律要被科學家實驗推翻?麥克斯韋妖要出現才對
    麥克斯韋妖提出這時候大神物理學家麥克斯韋很不爽這個定律,可是有沒辦法做實驗推翻它,於是麥克斯韋妖就搞了個思維實驗,這個思維實驗是這樣的,假設有一個封閉的盒子,中間用不導熱的板子隔開,板子左邊氣體溫度高,板子右邊氣體溫度低,在板子中間開一個小口,然後麥克斯韋這個時候就在大腦裡創造了一個妖精
  • 科學界4大神獸聚集:麥克斯韋妖是什麼?通俗易懂的物理學!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詳細的聊聊物理學界的四大神獸,看科學家們是如何讓普通人也能聽懂高深的理論的。這四大神獸分別是:芝諾的烏龜,拉普拉斯獸,麥克斯韋妖和薛丁格的貓。拉普拉斯這個神獸剛提出之時,人類頂尖的科學家頓時陷入了一篇恐慌,但是隨著19世紀提出的不可逆的熱力學定律,20世紀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和近代混沌理論裡的蝴蝶效應的提出,科學家們終於徹底殺死了這隻神獸。
  • 麥克斯韋妖和薛丁格的貓齊名,若它真的存在,宇宙的結局將會改變
    科學家提出一個新理論,都要經過實驗的檢驗。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按道理來說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就是因為實驗條件苛刻,沒辦法完成,才沒有獲獎。幫助愛因斯坦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是光電效應理論,愛因斯坦成功用實驗證明了。科學實驗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思想實驗,一種是可操作實驗,前者基本是沒法動手完成的。
  • 麥克斯韋妖和薛丁格的貓齊名,若它真的存在,宇宙的結局將會改變
    科學家提出一個新理論,都要經過實驗的檢驗。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按道理來說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就是因為實驗條件苛刻,沒辦法完成,才沒有獲獎。幫助愛因斯坦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是光電效應理論,愛因斯坦成功用實驗證明了。科學實驗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思想實驗,一種是可操作實驗,前者基本是沒法動手完成的。
  • 「麥克斯韋妖」與「薛丁格的貓」齊名,它有何恐怖之處?
    「薛丁格的貓」既是死的又是活的,這是非常令人難以接受的,事實上,這就是薛丁格當年提出這個思想實驗想要達到的目的。薛丁格試圖以這隻「既死又活」的貓讓人們明白,量子力學中的「疊加態」是多麼的荒謬,然而時至今日,薛丁格的貓儼然成為了量子力學的代名詞,這是薛丁格萬萬沒有想到的。
  • 《關於小明轉生成為麥克斯韋妖這件事》
    作為這個科普公號的優秀讀者,想必你已經明白了小明的處境。是的,從睡醒的那一刻起,小明不再是小明,他變成了麥克斯韋妖·分子操縱者·站在箱子上的打工人·小明。這個思想實驗連同打工精靈·麥克斯韋妖在1867年被麥克斯韋提出,如上所述,麥克斯韋妖的一生都在分揀箱子裡的氣體分子:運動得快的分子放在箱子的一側,運動得慢的分子被放在另一側。
  • 關於小明轉生成為麥克斯韋妖這件事
    作為這個科普公號的優秀讀者,想必你已經明白了小明的處境。是的,從睡醒的那一刻起,小明不再是小明,他變成了麥克斯韋妖·分子操縱者·站在箱子上的打工人·小明。麥克斯韋妖正如小明只是一個倒黴的虛擬人物,麥克斯韋妖也是一個只存在於假想實驗中的智慧精靈。
  • 如果真有「麥克斯韋妖」,它將會拯救整個宇宙,這是怎麼回事?
    「薛丁格的貓」既是死的又是活的,這是非常令人難以接受的,事實上,這就是薛丁格當年提出這個思想實驗想要達到的目的。薛丁格試圖以這隻「既死又活」的貓讓人們明白,量子力學中的「疊加態」是多麼的荒謬,然而時至今日,薛丁格的貓儼然成為了量子力學的代名詞,這是薛丁格萬萬沒有想到的。
  • 【物理神獸】麥克斯韋妖
    早在公元1200年,數以千計的科學家痴迷於永動機不能自拔。到了19世紀,熱力學蓬勃發展,各類永動機被一一槍斃。
  • 坤鵬論:人類就是麥克斯韋妖
    二、天上掉下個麥克斯韋妖1867年,牛人麥克斯韋提出了一個思想實驗來證明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局限性。他同樣設想了一個密閉的容器,同樣被分為A和B兩部分。在A和B分隔的隔板中間有一小孔,上面有個閘門,可以打開和關閉。
  • 第二個麥克斯韋妖——信息熵
    --麥克斯韋妖隨筆之十01又出現一個小妖麥克斯韋妖在物理世界中曾出現過兩次。第一次是1867年,第一個麥克斯韋妖出現了。前面說的都是關於甲妖的事,下面就來說說乙妖。02齊拉特機中的小妖1929年,匈牙利的物理學家萊奧·齊拉特(Leo Szilard)發表了題為《論由智能生靈導致一個熱力學系統中熵的減少》的論文。文中介紹了一位有智能的麥克斯韋妖。
  • 一條讓人絕望的物理定律,科學家:寧願沒發現它
    這個定律幾乎決定了宇宙的最終歸宿,導致一些科學家悲觀地表示,寧願沒有發現這條定律。那麼,「熵」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熵會一直增加?關於熵的概念,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正是由於熵增原理的存在,禁止了那些試圖從大氣或者海洋中提取熱能來製造永動機的黃粱美夢。那麼,自然界中是否有「熵減」的現象呢?
  • 【物理科普】物理學界的四大神獸,芝諾的烏龜、拉普拉斯獸、麥克斯韋妖、薛丁格的貓.
    可事情卻沒這麼簡單,因為,這隻悲摧的貓被賦予了量子世界的特異功能——量子疊加,在這貓身上,宏觀世界的因果律業已坍塌,只剩下一連串的概率波。所以,在被觀測之前,這貓都是既死又活、生死疊加。雖然薛丁格創造這隻神獸僅是為了方便吃瓜群眾們從宏觀尺度理解量子物理,但它很快成了大家的噩夢,各類解說和研究紛至沓來。1957年,埃弗萊特用「多世界理論」給這隻貓找到了歸宿。
  • 「麥克斯韋妖」現身量子世界,揭秘能量與信息之間的本質關係
    近期的學術新聞包括:7月10日,一個法國的團隊稱,利用量子疊加和量子漲落原理,麥克斯韋妖能在從量子測量的過程中從系統中吸收能量;7月5日,英國科學家通過超導電路成功模擬了麥克斯韋妖汲取能量、儲存信息的過程;去年2月,牛津大學團隊利用兩束光非常形象地模擬了麥克斯韋妖悖論中的環境,並實現了能量的傳遞;去年1月,一支芬蘭的團隊把小妖精變成了
  • 光柵尺原理是什麼怎麼選?供應商都沒講明白,6年了我第一次聽懂
    同樣地,光柵尺上也有「刻度」,這種刻度叫光柵,是通過光刻刻在尺子上的,只不過,它不是通過人眼來讀取信息,而是通過配套的讀數頭,來讀取位置信息。你的比喻,我明白了,但是實際原理是不是要複雜得多?沒錯。接著,探測器把這些條紋,轉換成正弦波變化的電信號,再經過電路的放大和整形後,得到兩個相位差90度的正弦波,或方波信號A和B。正弦波或方波的周期數,與移動距離成正比。尺體正向移動時,A信號超前B信號90度,尺體反向移動時,A信號滯後B信號90度。
  • 科學家14年後全搞明白了:SARS主犯是蝙蝠
    武漢科學家追蹤了14年之後,終於從結果到過程把SARS病毒全搞明白了,而這個病毒攜帶者就是蝙蝠。據央視新聞報導稱,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14年來對蝙蝠進行了詳細研究,最終給出的報告顯示,SARS病毒溯源集中在蝙蝠身上,也就是說果子狸、獾、貉等野生動物並非SARS冠狀病毒的主要載體。科學家們在雲南省發現了一處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的天然基因庫,揭示了SARS冠狀病毒可能的重組起源,包括蝙蝠在內的野生動物攜帶各種病毒是自然進化的結果,是正常現象。
  • 為什麼中學生都能造,科學家卻50年造不出?
    對於核聚變我們並不陌生,一直以來都聽到核聚變的新聞,開始研究到現在都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了,連幾十個國家湊一起的國際熱核聚變反應堆,從2007年10月開搞以來都過去十幾年了,居然還沒成功,被一個小學生完敗,
  • 破解物理學四大神獸之麥克斯韋妖悖論
    熵增加原理表述為:孤立系統的熵永不自動減少,熵在可逆過程中不變,在不可逆過程中增加經典電動力學的創始人,統計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18世紀英國偉大的物理學家麥克斯韋,曾經提出一個麥克斯韋妖的悖論麥克斯韋放出的這頭「妖」,糾纏了物理學家將近100年。直到香龍創立資訊理論才殺死了麥克斯韋妖。香農認為:「信息是用來消除隨機不定性的東西」。物質、能量與信息是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 麥克斯韋妖親身示範,信息也可以作為一種能量
    如果只看這個盒子,可以驚奇地發現,熵值變少了!這是一個很神奇的發現,熵減小了,兩側壓強也不一樣,於是我們可以利用它做成一個熱機,去推動活塞做功。也就是說,如果真的有熵減小的現象,就可以設計出第二類永動機。麥克斯韋妖是不是很驚喜、很意外、也很奇怪?是不是覺著自己探索到了科學的奧秘?在這個盒子裡面,我們稱這個「看門人」為「麥克斯韋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