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然科學學科發展呈現出六大趨勢

2020-12-01 央視網

我國自然科學學科發展呈現出六大趨勢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1日 10:1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3月20日電(記者 吳晶晶)中國科協20日發布我國30個自然科學一級學科發展狀況,顯示出我國自然科學學科發展呈現出六大趨勢。

  中國科協2002年起連續4年編制《學科發展藍皮書》,並於2006年啟動了學科發展研究及學科進展發布制度。

  中國科協副主席、中科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表示,學科的創立、成長和發展,是科技創新發展的基礎。在及時掌握我國各學科發展趨勢,以及在國際上所處位置的基礎上,我國應加強對發展速度快、建設質量高、社會影響大的學科,以及新興學科的特別關注和重點支持;對傳統學科,要進行狀態評價和給予積極的推動;推進學科帶頭人培養和人才隊伍建設,激勵我國優勢學科向世界一流學科邁進。

  據介紹,當前在我國自然科學學科發展中,基礎學科領域不斷湧現高水平的原創成果,如李振聲研究團隊的「小麥與偃麥草遠緣雜交與染色體工程育種研究」、「介電體超晶格材料的設計、製備、性能和應用」項目、「金屬配合物中多重鍵的反應性研究」等都獲得了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評價。

  應用學科研究領域更加重視科技成果的轉化,如「青藏鐵路工程與多年凍土相互作用及其環境效應研究」、「竹質工程材料製造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等項目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我國高新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日趨縮小,在應用衛星、載人航天技術、納米科技、信息技術等領域取得了一批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

  工程技術學科更加注重服務國家經濟建設,「重要含硫食用香料的研製」項目、永久磁體磁共振成像系統場強極限的突破等,直接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服務。

  我國學科間交叉滲透融合趨勢日益明顯,促進了科學重大發現和新興學科的產生。

  此外,從整體來看,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仍然存在較大差距,自主創新的環境依然不盡如人意,自主創新的能力依然較弱。

責編:陳鴿

相關焦點

  • 手性物質化學學科發展的必然趨勢丨中國學科發展戰略
    手性物質化學的發展趨勢與展望經歷了跨世紀的探索和發展,手性物質化學研究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人類已經能夠通過人工合成的手性催化劑實現手性物質的精準創造。創造出的手性藥物、手性農藥、手性液晶材料等已經造福於人類社會。
  • 大地測量學科發展現狀與趨勢
    本文首先簡述了大地測量學發展的背景和在歷史上發揮的主要作用,梳理了大地測量傳統學科的形成。進一步,分析了大地測量發展現狀,側重從觀測手段的進步描述學科的發展;從應用領域的拓展描述交叉學科的形成;從國家需求和科學發展出發,描述了大地測量學科未來的發展趨勢。最後,綜合各方面因素,提出了大地測量現階段學科分類建議,試圖為大地測量工作者的科研選題、基金申請提供借鑑。
  • 宋養琰:經濟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關係及其發展趨勢
    從發展的觀點來說,為了使經濟科學不至處於老化和背時的狀態,必須時刻注視從自然科學諸如人口學、數學、地理學、資源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生態學以及農藝學、工藝學等學科的發展中,吸取自己所需要的營養,不斷地充實、豐富和發展自己。 第三,隨著科學的發展,自然科學日益增多地直接滲透到經濟科學的研究對象中去,成為經濟科學自身的組成部分。
  • 國家科學技術獎呈現六大特點:數量減少 更接地氣
    2016年度國家科技獎呈現六大特點。 重大標誌性成果為我國成為有世界影響的大國奠定重要基礎 從今年獲獎成果,特別是高等級獎項的總體水平看,我國在主要科技領域和方向上已「佔有一席之地」,正在從「跟跑者」向「並行者」「領跑者」轉變。
  • 未來5G消費將呈現出什麼樣的發展趨勢?
    5G消費又有哪些發展趨勢?  近日,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原商務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房愛卿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針對這些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適度超前,布局5G網絡基礎設施  「5G商用一年來,中國5G行業穩步、快速發展,創造了一系列領先世界的創舉。」談到當前5G的發展態勢,房愛卿如此評價。
  • 學科發展趨勢與跨學科組織模式探究
    跨學科研究是學科發展的大趨勢我國高等教育學科構建、研究機構建設經歷了單學科向跨學科的發展歷程。單學科建設謀求邊界明確的獨特研究對象、獨特的研究方法、特定的學科概念與範疇,並試圖建構一個邏輯嚴密、凝聚力強、高度一致的理論體系,以此作為學科身份的標識。
  • 成為自科基金一級學科兩年,人工智慧項目的申請情況與趨勢
    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信息科學部對F06代碼進行了梳理,原三級代碼下沉為研究方向。同時,面向學科規劃和交叉領域發展,F06增設了「複雜性科學與人工智慧理論」「模式識別與數據挖掘」以及「交叉學科中的人工智慧問題」三個新二級代碼。
  • 5G將觸手可及,5G消費將呈現出什麼樣的發展趨勢?
    打開APP 5G將觸手可及,5G消費將呈現出什麼樣的發展趨勢?5G消費又有哪些發展趨勢? 近日,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原商務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房愛卿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針對這些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適度超前,布局5G網絡基礎設施 「5G商用一年來,中國5G行業穩步、快速發展,創造了一系列領先世界的創舉。」談到當前5G的發展態勢,房愛卿如此評價。
  • 專家:學科交叉是科學發展的必然 要防止一哄而上
    他強調,學科交叉是科學發展的必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能拔苗助長,要防止一哄而上。學科交叉的關鍵在於提出好的研究問題,要實行目標導向,科學部初期要下大力氣去主動發現與組織好的項目,但更重要的是創造有效的交流平臺,發揮紐帶作用。發展交叉學科的依靠力量是原有學科的優秀團隊與人才,要完善符合學科交叉的同行評議制度,新成立的交叉科學部要與原有科學部緊密合作。
  • 手性物質化學發展趨勢
    更加精準、高效、可持續地創造手性物質,研究手性物質在生命科學、環境科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空間科學等學科領域的應用,以及探索手性物質的高效檢測手段和分析方法等正在成為手性物質化學研究的前沿和熱點。更加精準地創造手性物質已經成為手性物質化學學科的發展趨勢。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特別是最近幾十年的發展,手性物質創造已經有了許多方法。
  • 中飯協會長韓明:行業呈現六大特徵,你「讀懂」了幾個?
    行業規模不斷擴大;點多面廣;業態多元化……近日,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著重指出中國餐飲業呈現出了六大特徵。那麼,作為餐飲人,面對已超越4萬億規模的餐飲業,該如何看待這六大特徵,又該如何以此六大特徵為基礎迎合餐飲業發展趨勢確定餐廳的發展走向呢?下面,與參某一起深度解析韓明會長口中的「六大特徵」。
  • 陳宜瑜:在基金委-中科院學科發展戰略研究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上...
    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未來十年中國學科發展戰略」叢書首發式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科院共同開展學科發展戰略研究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我謹代表基金委,向為系列報告的研究、編寫和出版工作做出貢獻的院士和專家表示崇高敬意!向為戰略研究組織工作付出努力的聯合領導小組、聯合工作組成員和出版社同志表示誠摯慰問!向長期以來支持科學基金工作的中科院院士和各級領導表示衷心感謝!
  • 我國高嶺土行業四大發展趨勢
    近年來,我國高嶺土行業競爭激烈,產業整合加速,同時環保、綠色礦山建設等外部政策形勢日趨嚴峻,國內高嶺土行業將呈現出以下四大發展趨勢: 趨勢一:優質資源稀缺,行業整合加速 我國高嶺土儲量豐富,但優質礦偏少,國內能夠穩定供應優質高嶺土的企業僅有少數幾家,同時部分地區的優質高嶺土礦已近枯竭
  • 視頻監控系統產業 未來呈現五大發展趨勢
    由於產業發展遇到技術和成本瓶頸,導致視頻監控市場在2011年的增長速度放緩,然而,視頻監控產業已呈現出五大趨勢,將進一步加速產業的轉型與升級。第一,技術創新將淘汰產能落後中小企業  視頻監控系統將向「數位化、網絡化、集成化、智能化」技術方向發展,從目前市場產品的技術發展趨勢看,模擬攝像機將被數字攝像機所取代
  • 行業分析|我國精準農業的六大發展趨勢
    但是,還有其他關鍵因素影響精準農業未來的發展。精準農業媒體發布的這份市場簡報,主要討論了六個影響農業技術應用速度和深度的重要因素。 趨勢三:可持續發展需要精準驅動數據
  • 自然科學基金委成立交叉科學部
    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 「這標誌著自然科學基金委在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方面又邁出新的一步。」「近年來,科學研究要解決的問題,包括前沿科學問題和人類面臨的全球性挑戰,越來越複雜,單一學科的知識、方法、工具等已不足以破解這些重大科學難題,學科交叉研究發展趨勢明顯,同時學科自身也在動態演變之中。」李靜海說,基礎研究重大成果的產出也大多具有鮮明的學科交叉研究特徵。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交叉科學部正式成立
    記者了解到,此前,自然科學基金委已完成交叉科學部的組建工作。這是自2009年醫學科學部成立後,自然科學基金委時隔11年再次成立新的科學部門。  中國科協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在論壇中指出,學科交叉是科學發展的必然,交叉科學部成立正當其時,發展空間巨大。學科交叉的關鍵在於提出好的研究問題,要實行目標導向。
  • 自然科學基金委宣布正式成立交叉科學部
    「近年來,科學研究要解決的問題,包括前沿科學問題和人類面臨的全球性挑戰,越來越複雜,單一學科的知識、方法、工具等已不足以破解這些重大科學難題,學科交叉研究發展趨勢明顯,同時學科自身也在動態演變之中。」李靜海說,基礎研究重大成果的產出也大多具有鮮明的學科交叉研究特徵。不進行學科交叉,沒有新的科研範式,重大的科學突破將十分艱難。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學科中長期
    本報訊 記者陳紹鵬報導:8月29日上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學科中長期發展規劃戰略研究研討會在我市召開。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劉強會前看望了與會院士專家,並在研討會上致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王承文出席並致辭,市委書記馬承祖主持研討會第一階段;16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30餘名信息學科領域專家出席。
  • 科學網—學科交叉「撞」出基礎數學「春天」
    學科交叉「撞」出基礎數學「春天」——記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代數與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