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2020:網際網路的十字路口

2021-01-15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還有幾天,2020年就要結束了,我們即將邁入新的一年。2020年,註定是會被載入史冊的一年。一場疫情,讓秩序被打破,也被重建。本文作者回顧了網際網路行業在2020年的發展,希望對你有幫助。

2020年末尾,回顧這漫長而註定載入史冊的一年,網際網路圈未免在歷史的波瀾之中顯得更像是一小塊容易讓人忽視的領地。

我們終於失去了狠狠批判的動力,對那些本應錯愕的一切,我們一方面既承認了戾氣助長的公眾情緒,另一方面卻也在暗自承受「時間」這個稀缺交易品的無常損失。

人們總是將這場全球疫情類比為新一輪的世界大戰,但卻少有人提到另一個任何一場戰爭過後都必然面對的關鍵問題——什麼將被摧毀,什麼又應該被重建?

雖然談不上秩序井然,但整年中各大網際網路平臺的公關事件已降在他們尤其滿意的低位——將走進白宮的新主人、達成協議脫歐的英國,或哪怕是一輪又一輪開啟測試的疫苗,都在推動另一種視覺焦點移動。

我很厭惡用大詞彙,但信息化傳遞加速,社會消費備受煎熬已成為過去一年的史實,技術發展、社會地位的不平等在不斷加劇,你我都不得不開始考慮「後疫情時代」可能發生的程序正義,我們必須、立刻做出反應和選擇。

這是走進2021年時,我希望擁有幫助我更好理解未來的三股動力——昂貴代替免費、去AI化的信息流回歸、新入口再度集中化。

01 昂貴代替免費

免費並不是一種商業模式。

從早期網際網路產品創造免費模式開始,創業者們就似乎將「流量變現」當成一種歷史的基調,延續和傳承的總思路,從來沒有離開補貼獲取用戶,再讓用戶「為我所用」的歷史大循環。

「補貼」當然比免費更狠。遙想當年我從電腦城買瑞星殺毒軟體時只能按價直銷,後來PC網際網路帶來「三級火箭」的天才商業創造,免費產品相互捆綁安裝,360殺毒趕走了我桌面的「小獅子」,我從未想到那是我第一次經歷「產品矩陣」化。

而用戶流量的聚集,通常離不開再收費的過程。產品經理們都熟讀「成本轉移」的規訓,廣告變現大行其道,各類DSP單元精準推送,擠進小屏幕的信息流。

以百度為例,2019年其總收入為1074億元,同期其生態活躍用戶數是2-4億,意味著如果沒有免費模式,百度要維繫其營收成本比例、利潤規模,需要每年向用戶收取數百元的「使用費」。

成本轉嫁幫助用戶節約了在網際網路圈暢行無阻的成本支出,但千萬別忘了商業模式的對等效應,決定了價值交換的必然性——心甘情願為用戶掏錢的本質,是以期換取用戶的行為路徑和操作環境等數據隱私信息,以形成廣告精準推送的保證。

因此,在免費模式駕馭的商業形態中談論隱私保護,未免帶有一些喜劇色彩。

過去十年,廣告市場體量增長的速度明顯滯後於網際網路體量擴充的速度,這使得從移動網際網路開始,傳統的無差別廣告模式開始貪婪於大數據加持的行業「精準化」。廣告引擎化決定了底層數據驅動的核心邏輯,它要求持續不斷地供給用戶數據作為分析依據。

跨平臺的設備信息、網絡信息、LBS信息分化瓦解,用戶散落的幾乎每一個應用,都成為底層廣告引擎向上分叉的樹狀結構的末梢,它們形成為一套網際網路業界新陳代謝的體內循環機制。

所以,只要免費模式繼續存在於仍舊處於發展之路的網際網路領域,輸送數據供血的廣告內卷,就會成為一張張虎口,不但無法停止對用戶隱私的傷害,反而會愈發加劇的擠佔每一個私域場景。

從阿里聯手分眾,小米擠佔客廳我們似乎已看到大平臺的「場景化」,正不斷壓縮自我思考的空域。

當連一臺客廳裡電視的開屏廣告你都無法掌握時,又何談數據的隱私與保護?種種信息話語權的不平等,形成根深蒂固的各種力量,你我他都無從抗拒。

更好的例子還包括今天淘寶的掌門人,作為多年前友盟產品的創始人,數據底層價值究竟有何種商業模式沒有誰能說得清,但唯獨除了阿里巴巴們。免費使用帶來用戶行為追蹤的免費,這是巨頭們才能玩轉的變現流量。

好在一場全球疫情,摧毀了這項持續多年的等價交換——消費受限,拉低了傳統商業願意繼續付錢交換數據的意願,數據循環亟待搶救,免費產品預期急轉直下,這足以讓我們思考一場新的歷史大重構——

告別大多數的免費。

在衝擊和變化發生之時,就能看到正確堅守的意義。英國《金融時報》的結論是,貿易增速不再會像過去幾十年那樣超過全球產出增速,而是與全球產出增速大致保持一致。放緩的原因包括機會枯竭、全球貿易自由化缺位以及保護主義抬頭。

貿易保護主義和去全球化正在樹立宏觀層面的藩籬邊界,外延的數據循環場景被打斷,內部競爭將更加極端和殘酷,已被所謂的精準推送打擾得不堪其擾,那麼還有什麼理由相信它會延續?

未來五年,能源設施為代表的新基建代替地產板塊為代表的老基建,這是一個十分貼切的譬喻——網際網路在半推半就中,走向「收費」這個最正常的商業迴路,補貼逐漸活動化,免費逐漸稀有化,商業模式的回歸,才是暢通未來網際網路軀殼大動脈的最優解。

當然我們尚需行業,國家,甚至區域經濟體的聯合推動。

比如,英國政府已在今年4月開始對各大數字科技公司徵收2%數字稅,此舉將影響包括亞馬遜、谷歌和Facebook在內的多家網際網路巨擘。一些左派議員甚至喊出了「數字殖民」的罪證,免費的谷歌和免費的Facebook,看似為全歐洲提供著便捷、易用的產品服務,但交換的用戶數據卻一直在供給等式右邊的廣告機器。

這說明即便不能短期內改變免費的思維邏輯,也應該讓用戶從隱私權出讓中獲得收入。國家體系的加入,讓數字稅成為公民的未來福利承諾,這是一個積極的可喜變化。

總之,我們應儘快在這場疫情帶來的社會衝擊波退去之前,意識到某些網際網路產品停轉的本質邏輯,重新思考未來五年的產品模式和消費網際網路的出路。

02 去AI化的信息回歸

一個阻礙我繼續使用抖音類產品的原因還不僅僅是老生常談的信息繭房問題,而是在信息繭房背後的內容素材有限,進而導致的信息雷同化。

這意味著信息繭房的牢籠就像是建設規則高度統一的聯排宿舍,你只有接受按需分配的權利。

舉著AI數據建模的技術權杖,能在短時間內迅速為每一位新用戶完成打標聚類,這是大數據時代的幸——但信息分發機制下的全域數據投餵需要,和精緻內容創作帶來的信息稀缺,卻造成用戶內容需求和數據引擎素材庫之間的鴻溝,這是最大的不幸。

這種鴻溝的存在,使得抖音類產品在五年甚至更長時間內註定無法填滿這個內容之池。將內容獲取權交給機器學習模型,無疑導致創新教育的缺失。

實體書店前些年遭遇的生死危機,讓我們似乎忘記另一形式的內容之殤——報刊亭。報刊亭在信息在線化的今天退出歷史舞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同樣帶走的還有預期外內容攝取的渠道,以及這種渠道消失之後信息攝取的整體框架。

舊有雜誌社和文摘以及報刊雖小,卻承載了預期之外的內容分發使命——正如歐巴馬曾在美國開學日演講中談到的一樣,教育的本質,是給人們提供發現自己才能的機會。而發現和探索都指向預期之外的信道,如果只按興趣制定不同學生的課程,我們可能會在擁有一些人才的同時,錯失大多數天才。

命運不應該被編撰,在用戶注意力時長被更多的劃分給泛娛樂生態時,內容「奶頭樂」成為教育的負面性產品體現。

布熱津斯基理論重新受到關注,說明我們潛意識都認識到社會的創新躍遷,一定來自於偶然變化,而非確定性增量。

何況在內容分發的既定模式之下,用戶數增長、用戶所花時長等硬性指標讓營銷體系成為主流語言,乾貨內容讓道於嘻哈娛樂,生產生活讓道於奢華奢靡,尋常道理讓道於精妙修飾,如何討好AI成為內容創作者的唯一考量因素。

AI化信息通常伴隨平臺巨大的話語權在握,如同頭條系的產品飛速增長擴張,數據標籤的定義,像一場全人類參與的真人秀,大部分人註定慘澹而歸,誰能成為少數人闖關成功卻疑雲籠罩。

增長黑客們還在從另一側加速R值提升,傳播模型的加入運用,讓實則無聊但簡單勁爆的內容堂而皇之的走進你我的屏幕。

所以我曾說,相比起人口老齡化,我們更應該擔心加速社會的衰老的AI模式單一化。

未來五年,我們為避免創新枯竭帶來的慘重教訓,AI引擎必須將更多注意力放在預期外的內容流量導入上。在興趣點之外,垂直領域的產品已經足夠我們消磨,社會需要的是大量的非垂直、綜合類信源。

在打開任意一個資訊App都定製化首頁的今天,尋獲平面分發邏輯、隨機漫步狀內容結構,成為一項困難重重的任務。這項關鍵邏輯的扭轉,必須依靠巨頭們更加具有歷史擔當的洞察。

去AI化並非指要革掉AI算法的命,而是強調轉變當前AI算法邏輯的迫切性社會需要。

今年春天因疫情居家導致的在線時間延長,讓本段前述談到的鴻溝加大更易被發現,你我應該更期待並鼓勵去AI化信息分發的回歸。

03 新入口再度集中化

企業及居民部門金融槓桿在疫情中仍在上升,這似乎只是全球寬鬆貨幣政策的其中一例註腳,信貸交易的周期波動,很可能使得金融產品進入下沉市場的努力付諸東流。

信貸的本質是向未來的自己借錢,未來某一刻人們的消費將必定小於收入,從而有能力兌現之前信貸消費的承諾。去槓桿化談了數年,好在有「穩中求進」的總方針定調,消費不會出現規模化的斷層和集中崩塌,但勢必會影響傳統創新模型的興衰成敗。

2020年,蛋殼公寓所代表的「時間換空間」的金融模式失敗,信貸消費下沉本應創造了社會需求提振了消費信心,但在疫情黑天鵝面前,卻沉重打擊了懷揣夢想的年輕人群,他們正位於陷阱的中心。

國家政策法規的幹預,必定比我們對危機爆發時點的估計要來得更早,蛋殼公寓的「斷流」讓創新容錯的空間日漸逼仄。一方面,平臺巨頭要釋放更多的創業機會給初創公司,另一方面,創新的困難性也將讓更具承受能力的巨頭得到更充裕的市場機會。

很多人錯誤估計了阿里的「反壟斷」風波——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全球網際網路的免費模式都在面臨價值交換的再平衡過程,這一問題的實質是平臺轉身更加困難,改變既往習慣的營收模型,動輒影響生態一盤棋,很難推動內部產品模式變革。

當我們看向外部時,問題就要好理解得多。美國司法部也在今年正式對谷歌和Facebook提起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反壟斷訴訟,就是觀察全球巨擘創新分拆的另一個視角。

所以,反壟斷不等於反巨頭,創新勢必是有風險的,巨頭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在社會保障體系中形成特有的庇護場所,這正是當下努力求進中,所需的那個「穩態」。

微眾銀行接過蛋殼租金貸款的燙手山芋,讓人們看到信賴的基礎來源於龐大,也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入口將重新集中化。娛樂、消費、文化,結合金融創新的種種玩法,讓用戶必須接受更艱難的選擇——要麼是山寨的各類仿盤,要麼是絕對頭部的巨頭子生態,腰部產品將走向消亡。

單個賽道能夠容納的選手數量相比以往將大幅降低,入口價值的上升,推動資源高度集中。但這並不一定是一件壞事。

大型科技公司繼續在技術、產品上保持高速增長,虹吸效應帶來的強者恆強並不符合社會資源按層次分布的歷史需要,但企業永續經營的目標,卻讓其始終擁有創新的原始動力。

在生產資料也囊括數據在內的未來,巨頭將有更大的政策性壓力;但他們也可將入口權利的集中化當成福禍相依的另一面。

對普通創業者的啟示是,國家層面將不再希望看到也不喜歡提到「獨角獸」的存在——「獨角獸」走上IPO之路這個終極目標之前,力爭在某些領域成為上遊的顛覆創新變革者,這樣的角色有一騎絕塵的意味,但少了社會空間的責任與歷史擔當。

把網際網路當成一門生意,那麼市井生活的百態多元,才是商業發展的不二真諦。

接下來一段時間,社會需要的是細水長流的族群,它們可能沒有「獨角獸」的高冷驚豔,但卻是社會民生領域的砥柱中流。

江南春說,獨角獸不應只體現數字價值,還要有社會價值,這話猶抱琵琶半遮面了——巨頭入口歸聚,已是妥協的副產品,於誰都沒有理由再用獨樹一幟的「顛覆」,去取代群體俱榮的「平穩」。

04 尾記

2020年,一場疫情成為揭開這扇門最後一層薄紗的自然之力,房間裡的大象卻早就佇立在你我的面前。

消費列車不過只是短暫減速,數據交換的成本轉移公式就再難以配平;內容創作者暫時停工,娛樂消費需求日趨旺盛,同質化的無差別投餵就暴露出全民教育的危態;金融創新讓步於經濟發展,社會價值一旦成為那顆向網際網路領地投出的問路之石,泛中心或去中心化就極少能經得起摔打和考驗,入口的再集中成為有且僅有的一劑過渡藥方。

2020年,同時給人失望和希望,我們需以準確而不失良機的策略定位來打破危局。這是我們走進2021年以及未來幾年的一點信心。

#專欄作家#

奉政坊,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連續創業者,關注網際網路金融、泛娛樂創新。作為數據分析師和產品運營,主導策划過產業鏈金融、手遊等產品運營模式。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沉沒之城》搖籃曲的十字路口在哪 十字路口位置一覽
    導 讀 搖籃曲的十字路口是玩家在《沉沒之城》中需要收集的11個事件簿之一,很多玩家還不知道這個事件簿的具體位置在哪,下邊就給大家帶來「文藝男丶sl」分享的沉沒之城搖籃曲的十字路口位置
  • 站在2020的十字路口 航空業該選擇哪個方向 哪條路?
    這份2019年的數據統計記錄了近20年波音空客的寬體窄體機市場的變遷 站在2020年這一「十字路口」,觀察民航業的下一個十年,真的會是窄體客機「興」,寬體客機要減產的節奏嗎?本周,「商業內幕」、「國家利益」等多家外媒網站的多篇熱門文章一起,描繪了一幅以「四旋翼」為代表的小型無人機正在技術路線的十字路口背道而馳、各奔東西的未來景象。 本周,「國家利益」網站關注了以色列新興無人機公司Spear UAV推出的Ninox系列無人機。該系列無人機因其「膠囊」樣的外形顛覆了大家對無人機的固有印象。
  • 新海誠同名動畫《十字路口》:時空交錯,與平行世界的自己相遇
    2020-08-27 13:00:33 來源: Pian夏看動漫 舉報
  • 鬼故事:72、半夜十字路口,如果有人哭的話
    有一回,蘇格拉底,晚上蹦迪回來,走過一條十字路口的時候,遠遠就瞧見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大爺在哪裡蹲在地上哭。本來,像我們碰到這類事情,大半夜有人在十字路口哭,我們是絕不會去多管閒事的。可是這蘇格拉底,憑著記者的直覺,覺得這背後說不定有什麼有價值的新聞。於是便走上前去。
  • 拼多多的十字路口:猝死、自殺、逃離……
    拼多多似乎走到一個十字路口!在幾乎格局定型的電商市場,拼多多的異軍突起,可謂奇蹟!儼然成為繼阿里之後、風頭蓋過京東的「電商二哥」,可謂一路高歌猛進!在資本市場,1月5日,拼多多股價逆勢暴漲,創下了歷史新高187.2美元/股,市值也達到了歷史記錄的2300億美元。與此同時,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的身價也得到暴漲!
  • 站在十字路口的思考
    大河網站在了又一個十字路口:獨享集團新媒體發展的「權力」早被打破,集團幾乎每一家媒體都擁有了自己的網站、客戶端、微博,大豫網、河南一百度讓大河網坐立不安。河南日報的官微,是集團投資新媒體的又一見證。遍覽全省和全國,像大河網這類的網站,都在探索一條路,一條尋求自身解困、二次創業的路。所有的人都在問同一個問題:大河網,下一步怎麼辦?是否能承擔起報業集團轉型的重任,為未來買單?
  • 《米勒的十字路口》裡面的帽子也是一個象徵符號
    《米勒的十字路口》是科恩兄弟的第二部長片。上一部是處女作《血迷宮》,後一部則是讓他們兄弟倆出盡風頭的《巴頓芬克》。由於《血迷宮》光芒太亮,本片吊起了太多觀眾的胃口,讓很多觀眾對之期望過高,以至於看後難免失望,黨得不夠過痕。但在黑幫片的歷史裡,本片依然有著其獨特的意義。
  • 用PLC設計複雜十字路口的紅綠燈控制系統,讓交通井然有序
    通過分析交通複雜十字路口信號燈的控制要求,結合S7-200的控制性能,在傳統的交通燈控制基礎上增加了左轉控制功能,對系統進行了軟、硬體設計,實現了複雜十字路口的東西南北方向的直行、左轉及人行道信號燈的合理控制的功能,實驗驗證了方法的可靠性。
  • 那是十字路口它是一個根深蒂固於世界大多數文化中的空間和隱喻
    艾倫·貝茨基(Aaron Betsky)表示,將十字路口的概念重新引入圍繞公共空間的討論中可以幫助使建築更具包容性。我們正站在十字路口。我們必須使這個國家更加公正,成為所有種族的真正家園。
  • 組件技術十字路口的選擇
    如此,走在雙面/單面發電的十字路口,走在雙玻/透明背板的十字路口,走在大矽片、大組件/傳統組件的十字路口,EVA的復盤機會又出現。EVA:兩年內或完勝POE!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 亞市變遷一:物是人非,有形市場走到「十字路口」?
    隨著政策的變革、產業以及消費的升級,亞市如今再次走到了轉型的十字路口。基於此,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通過實地調查和走訪,採訪汽車業內專家,探索亞市變遷背後的發展規律。今天推出第一篇——亞市變遷一:物是人非,有形市場走到「十字路口」?
  • 【人物】景林資產蔣彤:當價值投資者站在A股的十字路口
    好買說:貿易戰、去槓桿、估值底、信心底,當前A股來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十字路口,投資者的心情可以用彷徨不安來形容。作為深度價值投資者,景林資產的觀點非常有參考意義。基金經理蔣彤認為貿易戰、去槓桿、經濟下行仍是當前主要風險因素。而光伏、新零售、影視傳媒等領域的投資機會不容忽視。
  • 十字路口的攝像頭能測速?還能調紅綠燈?
    其實現在十字路口的攝像燈,不光可以拍闖紅燈的違章,有的甚至連車主在車內幹嘛都能拍的很清楚,甚至還能機器識別、分析,都快趕上科幻電影了。那麼十字路口上那麼多,各種形狀奇形怪狀的攝像頭,有哪些種類,分別是幹什麼用的?
  • 站在十字路口的百年諾獎,何去何從?
    從機械性能,到信息傳遞;從交通運輸,到文化娛樂……在網際網路的刺激下,我們正高速奔向越來越多領域的效率極限,但本質上並未脫離先賢們遺留的框架。糧食、疫病、環保等諸多問題面前,曾經的手段漸露疲態,諾獎頒發之困便是映射。
  • 路口app分析報告:社交電商的十字「路口」
    與此同時,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的交易規模在2018年已達到6.3萬億人民幣,並且市場預期社交電商行業的交易規模將於2020年突破20萬億元。再關注該行業的用戶規模變化:2018年行業整體用戶規模接近10億,行業較去年同期淨增1.35億用戶,在電商獲客成本大幅上漲的背景下,上述數據均顯示了社交電商行業的巨大增長潛力。
  • 亞市變遷一:物是人非,有形市場走到「十字路口」?_易車網
    隨著政策的變革、產業以及消費的升級,亞市如今再次走到了轉型的十字路口。基於此,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通過實地調查和走訪,採訪汽車業內專家,探索亞市變遷背後的發展規律。今天推出第一篇——亞市變遷一:物是人非,有形市場走到「十字路口」?
  • 人類正處於十字路口
    一旦人類甦醒,宇宙的豐盛可供他們獲取,人們會開始感到授權去將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好人類現在發現自己處於揚升的十字路口。人類就站在十字路口,隨著成千上萬的人死於病毒,氣候改變是一個真實的、恆常的威脅,全球經濟處於低谷,對恐懼的緊抓很好地將大多數人困在三維。什麼必須改變?你能做什麼,作為一個個體,有著很多你可以去做,因為你比你想像的更加強大。是時候停止生活於恐懼並步入你作為共同創造者的權利,拿回你的力量。
  • 打破次元壁,動畫《時間的十字路口》的製作思路——四宮義俊訪談
    有一部動畫,你不去澀谷的十字路口是沒法看得到的,那便是《時間的十字路口》。該企劃目前還在網上眾籌資金,為此官方在YouTube上發布了60秒的預告動畫短片。而完成的作品將會在澀谷站前十字路口的四面顯示屏上突然性地同時上映,所以只有恰好在場的人才能看得到。另外,四面顯示屏所播放的影像也各自有微妙的差異。
  • 領袖訪談 | 何劍波與觀點面對面:調控的十字路口
    何劍波沒有在上述兩個態度指向明確的詞彙中作選擇,而是採用另一個更為感性的詞——十字路口。何劍波說,現在房地產市場形勢是錯綜複雜的,很難用一個「樂觀」或者「悲觀」去進行描述,目前已經是到了一個十字路口,「但這個十字路口往哪個方向走?」回望過去30年,國內房地產的市場化、商品化道路,何劍波認為總體而言是成功的,特別對於經濟發展以及城市化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 服裝零售的十字路口:煥然重生還是黯然離場?
    面對著市場的迅速更迭和日益激烈的競爭,傳統服裝零售已然走入一個十字路口:品牌商們的「不為」將意味著淘汰,終將黯然離場。若能趁勢而為,服裝零售這個歷史悠久的行業將煥發新的生機。那麼,品牌商下一步應該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