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蘆葦蕩邊唱「蘆蕩火種」,沙家浜響起上海滬劇院紅色經典之聲

2020-11-21 騰訊網

「我來過沙家浜好幾次,今天第一次拉風箱,當年丁是娥老師深入生活,不斷琢磨,才有了傳神的阿慶嫂。」上海滬劇院院長茅善玉邊說,邊攙扶年近九旬的上海新四軍「沙家浜」部隊歷史研究會會長劉石安走進春來茶館。7月1日,上海滬劇院經典《蘆蕩火種》在故事原型誕生地沙家浜進行沉浸式實景演出,「擺出八仙桌,招待十六方,砌起七星爐,全靠嘴一張……」《蘆蕩火種》經典唱段「智鬥」在春來茶館響起,吸引不少遊客駐足。

作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上海滬劇院和沙家浜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的共建活動,演出截取《蘆蕩火種》智鬥、開方、堅持、審沙等多個經典唱段,以春來茶館、蘆葦蕩等實景為舞臺展開,直播引來刷屏,「戶外演唱,水平和舞臺沒有兩樣」「好玩,看見真的茶館和蘆葦蕩」「這樣演出多來幾次」。當6歲的小阿慶嫂何凌芯在「審沙」一段出現時,現場爆發掌聲與笑聲。

演出間隙,茅善玉分享《蘆蕩火種》臺前幕後不為人知的故事。《蘆蕩火種》創作於1959年,由文牧執筆,根據崔佐夫的《血染著的姓名——三十六個傷病員的鬥爭紀實》改編。在抗日戰爭時期,沙家浜鎮大大小小茶館有三十多家,新四軍經常利用茶館作掩護傳遞情報。當時有沒有春來茶館,無從考證,直到上世紀70年代,沙家浜鎮老地下黨員獻出一隻刻有「春來」字樣的茶壺,證實當年確有名叫「春來」的小茶館存在。如今在沙家浜景區裡共有三代春來茶館。第一代春來茶館是歷史上遺存的茶館,演出在第二代春來茶館,演員與觀眾在最正宗的「八仙桌」、燒水用的「七星灶」和胡司令避難的「大水缸」間穿梭,新奇有趣。

「重回沙家浜,重溫藝術之旅,我們感受老一代藝術家留下的珍貴精神財富。」茅善玉感慨,當年從劇組主創、主演到群眾演員、後勤人員集體前往常熟,在部隊體驗生活長達三個月,完全按照新兵標準要求與真的戰士們一同訓練,摸爬滾打,實彈演習。刁德一的扮演者邵濱孫還當過三個多月營長,阿慶嫂扮演者丁是娥等被評為「五好戰士」。直到暮年,邵濱孫還表示,《蘆蕩火種》創作歲月,讓他深切體會到文藝創作必須要走進群眾、深入生活。

《蘆蕩火種》1960年上海首演,從北京載譽歸來後在美琪大戲院向上海觀眾作匯報演出。一開始只是打算作短期公演,誰知欲罷不能,一演就是9個月,總共演了310場,觀眾達51萬多人次。近年來,《蘆蕩火種》幾度恢復上演,每次都受到熱烈歡迎。據不完全統計,自《蘆蕩火種》誕生至今,已先後演出700餘場,觀眾人數超過100萬。

1日,劉石安為演員、觀眾、網友講述「沙家浜部隊」這支從蘆葦蕩中走出來的革命隊伍的發展歷程,「經典劇目再度演繹,讓大家緬懷革命歷史,傳承紅色記憶,喚起初心和使命、責任和擔當。」每一個片段演出前,滬劇院安排由青年演員介紹唱段的環節,這也象徵了沙家浜「火種」精神的傳承。

地因戲出名,藉助戲的影響,沙家浜成了遠近聞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旅遊勝地。《蘆蕩火種》作為一個歷久彌新的經典劇目,越來越深地刻印在廣大群眾的心中。如今沙家浜景區內恢復了沙家浜老街、刁宅大院、春來茶館、江南小漁村等一批紅色遺蹟,進一步提升紅色旅遊的承載能力,增強紅色景點的可看性和教育性,接待著成千上萬慕名而來的中外遊客。

這一獨特有趣、發人深省的文化現象證明,優秀的戲曲現代戲擁有強大持久的生命力,能夠代代相傳。

活動中,常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趙紅與上海滬劇院領導共同為「上海滬劇院沙家浜體驗創作基地」揭牌。「我們從學習沙家浜部隊新四軍史開始,加強『四史』教育,汲取紅色力量。」茅善玉說。

相關焦點

  • 滬劇演員拍抖音圈粉百萬:傳統戲曲有取之不竭的養分
    舞臺上深情款款的滬劇演員與網絡熱門視頻主角竟是同一人——上海滬劇院的青年演員徐祥;白天在排練廳裡是俊雅溫順的"趙五娘",95後青衣顧芯瑜晚上搖身一變成為了時尚俏皮的主播,與粉絲分享起美妝心得;在抖音上發布臺前幕後的花絮和戲曲演員的日常,則是上海越劇院徐派小生王婉娜的愛好……直播、
  • 戲曲 滬劇有哪些經典劇目
    其中嫂唱的賦子板,一口氣要連唱一百多句,板式要求口齒清楚,越唱越快,一氣呵成,頗具功力。早年較著名的女演員如筱月珍、張麗君、凌愛珍及後來汪秀英等均擅唱此劇。1959年上海市人民滬劇團整理。整理者文牧將其內容改為「拾包」「尋包」「戲嫂」「逼嫂」「嫂告」等情節。主要保留了賦子板一段。導演王興仁結合傳統表演增加了舞蹈身段。由向佩玲、許幗華分飾姑嫂,參加1959年上海市青年匯演,獲導演獎及青年演員獎。
  • 上海戲曲院團裡的寶藏青年:拍抖音傳播傳統文化 圈粉百萬_綜合...
    舞臺上深情款款的滬劇演員與網絡熱門視頻主角竟是同一人——上海滬劇院的青年演員徐祥
  • 上海六大戲曲院團青年演員同臺展夏訓成果
    由上海戲曲藝術中心和所屬京、昆、滬、越、淮、評彈等六家院團舉辦的「不負韶華——2020年上海戲曲院團夏季集訓展演暨『戲·聚精典』演出季」今晚在上海大劇院拉開帷幕。演出季首次聚焦青年演員,以連續四場演出呈現六家院團夏季集訓的成果。通過集訓和演出,中心和所屬院團積極促進青年戲曲人把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作為奮鬥目標,以昂揚的精神、精湛的技藝和優秀的作品為青春喝彩,譜寫戲曲藝術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新篇章。
  • 上海最冷門景點,大片的落羽杉蘆葦蕩,景色優美還可以親自釣螃蟹
    導讀:上海這處低調景點,自然潮汐的溼地公園,景色優美還可親自釣螃蟹上海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也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很多遊客來到上海旅遊,首先就會想到外灘、南京路等著名景點。上海也是我國房價比較高的城市,很多遊客認為在上海這座寸土寸金的地方,很難有比較大的公園。但是你想錯了,在上海也有溼地公園,是周末散心休閒的好去處,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處有著自然潮汐的溼地公園。在上海崇明島的西部有一個西沙溼地,面積雖然不是很大,但是這裡的景致十分不錯,設施也比較齊全。是長江畔的一處灘涂,更是觀潮、尋鳥、賞日落的絕佳之處。
  • 瀕危珍稀動物白琵鷺現身南京江北長江邊蘆葦蕩
    12月17日上午,江北長江邊蘆葦蕩中陸續有瀕危珍稀動物白琵鷺到此地休息、覓食。據市民孔先生介紹,江北蘆葦蕩中出現的白琵鷺有10隻左右,黑色的嘴長直扁平,並且擴大形成匙狀,形似琵琶,人稱白琵鷺。白琵鷺還是荷蘭的國鳥,在江北新區發現很難得。
  • 江蘇「最大」溼地公園,千畝蘆葦組成「水上迷宮」,5路公交直達
    江蘇「最大」溼地公園,千畝蘆葦組成「水上迷宮」,5路公交直達古文中絕美的蒹葭,指的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蘆葦,而觀賞蘆葦最佳的季節就是深秋,一片片蘆葦蕩在秋風的拂送下就像漫天白雪一般,瀟灑飄灑在空中的蘆葦絮顯得格外的飄逸唯美,每到深秋這個季節,就是遊客們非常愛打卡的地方
  • 上海新年音樂會:用紅色經典唱出熾熱愛國心
    東方網記者鬱婷藶12月31日報導:今晚,2019「上海新年音樂會」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隆重上演。由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餘隆執棒上海交響樂團及解放軍文工團合唱團,並聯手著名歌唱家閻維文、雷佳、王麗達、索朗旺姆、黃延明以《東方紅》《在燦爛的陽光下》《瀏陽河》《歌唱祖國》等幾代人心中難以忘卻的紅色經典迎來新年。
  • 東方名家名劇月:薈萃紅色佳作與新創好戲
    「第十二屆東方名家名劇月」昨天對外發布演出劇目:從3月20日至5月2日,長三角各戲曲院團將帶來14臺劇目共19場演出,其中,紅色題材與優秀新作是最大的看點。  據透露,上海京劇院兩齣經典劇目《智取威虎山》《杜鵑山》將分別擔綱開幕與閉幕大戲,呈現國粹的風華正茂。「今日痛飲慶功酒,壯志未酬誓不休。」
  • 上海周邊「自駕遊」,最值得去的「5」大景點
    上海人稱「魔都」,是世界上十大一線城市之一,作為中國經濟的領頭羊,經濟發展的十分迅速,最缺的就是人才,所以每年都有大量外地人前來此地務工。雖然上海旅遊景區很多,但是蓋不住人多,所以上海的景區每逢節假日,就人山人海。
  • 蘇北第一湖,有著世界最大的水上蘆葦迷宮,入選吉尼斯紀錄
    大縱湖不僅擁有千裡蘆蕩、水波浩淼、候鳥遷徙等自然景觀,更有水上長廊、寶塔、龍興寺、水月觀音、板橋書屋、水車群、魚鷹捕魚等十多處人文景點。還有水陸戰車,蘆葦迷宮可以體驗。那麼第一站,一定要去體驗下全國之最的蘆葦迷宮了,而且已經入選中國吉尼斯記錄、迷宮位於該湖的西北部,主要是以天然蘆葦灘為主,並適當進行了人工擴建和改造。
  • 錢塘江邊蘆葦蕩發生火災!海寧人隔江可見黑煙沖天!
    108社區網友@恩苗媽媽發帖:蕭山這又是怎麼了,隔江都能看見冒著黑煙據「蕭山網」報導:杭州錢塘新區大江東六工段附近上萬平方蘆葦發生火災。記者核實了解到,目前杭州消防江東救援站正在處置中。下午1點半左右,記者趕到起火的蘆葦蕩周邊,現場的火勢已經基本得到控制,但蘆葦蕩裡還是不斷冒出濃煙,遠處還能看到零星的火苗。參與處置的消防員說,他們是11點半左右接到報警的,隨即出動了4車23名消防員前往處置。「我們趕到時,火已經非常大了,而且呈現不斷擴大趨勢。」
  • 當年來大慶的上海知青們在歌聲中重溫豪邁的創業年代
    國慶前夕,在千年名城蘇州,數百名當年來大慶的上海知青熱情洋溢為祖國慶祝生日。他們簇擁著一面碩大的五星紅旗,滿懷深情齊聲唱起了這首名揚四海的《我和我的祖國》。這,是上海大慶知青聯誼會為慶祝建國71周年而舉行的大型活動。濃濃的愛國情,寄託著老知青們對祖國的無限熱愛。
  • 茅善玉和寧波有個神秘的「十年之約」
    記者 顧嘉懿 攝本報訊(記者 顧嘉懿 通訊員 王強) 12月的甬城已經入冬,舞臺上滬劇《雷雨》呈現的還是蟬聲不絕的悶熱暑夏。昨晚,由上海滬劇院院長、中國戲劇「二度梅」獲得者茅善玉領銜主演的經典滬劇《雷雨》獻演寧波逸夫劇院,吸引了眾多觀眾捧場。除了寧波戲迷,還不乏從上海「追星」而來的忠實「茅粉」。
  • 【幸福東北】盤錦紅海灘 嫣紅似火鹼蓬草碧波浩渺蘆葦蕩
    中國網盤錦9月24日訊 (記者 丁素雲)嫣紅似火的鹼蓬草和碧波浩渺的蘆葦蕩,一望無際的稻田,繪就了天海間的大地生態藝術。這是中國最北海岸線,也是中國十大魅力溼地,更是「溼地仙子」丹頂鶴、「海洋精靈」斑海豹等珍稀生物的家園,講述著遼河口文化故事和歷史傳承。
  • 西安荒郊蘆葦蕩結冰,冰下大量野魚被困,敲開即可撿
    比如在陝西西南,有人在荒郊野外的一處乾涸蘆葦蕩,就在冰層下「白撿」了許多野生大鯽魚、大鯉魚,令人羨慕……蘆葦蕩乾涸,只剩下淺淺一層積水,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看起來「一片衰敗」的蘆葦蕩底下,除了枯枝敗葉和淤泥,卻還有大量魚群、水族藏匿其下……冰層下的有魚蘆葦蕩冰層下發現魚群「……這個冰有指頭厚吧,下面還有點水……我們發現後就估計下面還有魚
  • 13萬畝野生紅荷30平方公裡蘆葦蕩 滕州「水上森林」搖曳生姿
    這就是山東 | 13萬畝野生紅荷30平方公裡蘆葦蕩 滕州「水上森林」搖曳生姿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8日訊 又到一年賞荷時,滕州微山湖紅荷溼地景區內的近年來,滕州市大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叫響了「紅荷之都、泊上森林、醉氧天堂」文化旅遊品牌。在滕州60平方公裡的微山湖域面積裡,有著13萬畝最佳賞荷區和30平方公裡的蘆葦蕩,是國內罕見的「水上森林」。
  • 評彈、滬劇、蓮花落、宣卷、說唱……原創抗疫新作合集新出爐
    評彈、滬劇、蓮花落、宣卷、說唱……原創抗疫新作合集新出爐 上海戲曲廣播微信公眾號 2020-01-30 16:11
  • 上海東方藝術中心 發布2020/21演出季
    明年,中芭還將再次獻演《紅色娘子軍》這部紅色舞劇經典。 此外,加拿大蒙特婁大芭蕾舞團將於明年春天接連獻演《布蘭詩歌》以及《貝多芬第五&第七交響曲》等兩部作品,其中由美國新生代編舞家加特勒·史密斯創作的芭蕾舞版《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剛剛於今年完成世界首演,好評如潮,上海的觀眾將有機會第一時間欣賞到這部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