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面「卡脖子」難題,西電獲批我國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的第一個創新研究群體
微電子學院朱樟明、楊銀堂教授領導的「高效模擬前端集成電路和集成系統」團隊入選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該創新研究群體由朱樟明教授擔任牽頭人,郝躍院士擔任首席科學家,核心成員包括楊銀堂教授、韓根全教授、劉簾曦教授、單光寶教授、丁瑞雪教授等。
-
直面「卡脖子」難題,西電獲批集成電路設計領域首個創新研究群體
微電子學院朱樟明、楊銀堂教授領導的「高效模擬前端集成電路和集成系統」團隊入選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直接經費1000萬元,是我國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的第一個創新研究群體該創新研究群體由朱樟明教授擔任牽頭人,郝躍院士擔任首席科學家,核心成員包括楊銀堂教授、韓根全教授、劉簾曦教授、單光寶教授、丁瑞雪教授等。
-
多個項目由院士牽頭,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項目立項情況...
(最終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實際公布為準)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朱樟明、楊銀堂教授領導的「高效模擬前端集成電路和集成系統」團隊入選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直接經費1000萬元,是我國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的第一個創新研究群體,
-
重慶大學科研團隊入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
受訪單位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13日15時訊(記者 秦思思)近日,記者從重慶大學獲悉,該校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廖強教授牽頭的「多相反應流傳遞與轉化調控」科研團隊近日成功入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
-
北京化工大學喬俊飛教授團隊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集中受理期項目資助結果,由北京工業大學信息學部喬俊飛教授牽頭的項目「城市汙水處理運行優化控制理論及應用」獲創新研究群體項目資助。這是北工大繼2014年「重大工程結構抗震與減震控制」創新研究群體、2016年「生態環境材料與製備工程」創新研究群體獲批後,第三次斬獲該項目。「城市汙水處理運行優化控制理論及應用」創新研究群體圍繞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聚焦我國水汙染控制與治理重大需求,致力於城市汙水處理過程運行優化控制理論方法和關鍵技術的研究。
-
Cell子刊《iScience》刊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苗啟廣教授團隊研究成果
AI面部識別技術可實現動物個體身份識別,可進一步應用於多物種種群調研以及個體行為和群體行為識別與分析研究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市大數據與視覺智能重點實驗室苗啟廣教授團隊與西北大學郭松濤教授團隊、西北大學房鼎益教授、陳曉江教授、許鵬飛副教授團隊於2014年展開合作,進行動物AI研究,利用金絲猴圖像數據進行金絲猴個體身份快速準確識別。歷經長達4年的野外和動物園的動物面部數據採集,並建立動物面部識別資料庫。
-
AI領域僅5人入選!西安交大沈超教授入選重磅榜單!
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0年中國區「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榜單出爐。其中,AI領域相關人物共5人入選,西安交大沈超教授入選。西安交大沈超教授獲獎理由:沈超教授致力於智能系統的行為感知和可信計算,實現在對抗環境下智能系統的安全可靠和可信計算。
-
南開大學「組合數學」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張國 通訊員南曉宇)日前,由南開大學組合數學研究中心教授李學良擔任帶頭人的「組合數學」研究團隊入選2006年度選拔的6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 教育部自2004年開始實施「創新團隊」計劃,南開大學迄今有3支入選。每個團隊資助經費總額為300萬元,資助期限為3年。
-
西安郵電大學賈豔敏教授多項重要成果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據2020年9月12日科睿唯安ESI資料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西安郵電大學理學院賈豔敏教授一篇論文入選ESI前1%高被引論文,同時入選前1‰熱點論文。
-
陝西2位女教授:雙雙破格晉升,如今還同時入選「女科學家」名單
近日,為表彰優秀女科學家的貢獻,經"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2020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評審委員會評審,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2020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擬獲獎名單公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劉英教授入選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擬獲獎人選,盛敏教授的安全自組織無線通信網絡團隊入選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團隊獎擬獲獎團隊
-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萬賢綱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入選2019...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萬賢綱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入選2019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2020-01-11 2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電5年獲14項國家科學技術獎
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郝躍教授所率領的研究團隊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劉宏偉教授所率領的研究團隊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高新波教授所率領的研究團隊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楊銀堂教授所率領的研究團隊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西安交通大學研究成果在《自然》刊發
1月16日,英國《自然》期刊在線發表了西安交大壓電單晶研究團隊的最新學術成果:「Transparent ferroelectric crystals with ultrahigh piezoelectricity(具有超高壓電效應的透明鐵電單晶)」。
-
驅動觀天之眼 敢採九天之火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機械工程學科...
如今,伴隨著我國電子裝備所經歷的跟蹤、仿製、獨立研製、創新突破的不同發展階段,對電子機械學科的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有關高校對此進行了有價值的探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機械工程學科及所在學院的發展就是其中一個典型案例。
-
華中科技大學3位教授入選2020年度國家傑青名單!
8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華中科技大學共有3位教授入選,分別為:萬謙、趙海波、周軍。2001年和2007年分別獲中山大學學士學位和博士學位,2007年-2009年在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2009年底正式入職華中科技大學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領導課題組主要從事無機非金屬材料及器件研究工作,作為通訊作者在Nat. Nanotechnol.(1)、Nat. Commun.(3)、Adv. Mater.(8)、Energy Environ. Sci.(4)、Angew.
-
東北大學顏雲輝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入選國際知名期刊的Popular Articles
近日,東北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顏雲輝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An End-to-end Steel Surface Defect Detection Approach via Fusing Multiple Hierarchical Features」入選國際儀器儀表類知名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的2020
-
北京科技大學謝建新院士團隊、邢獻然教授團隊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資助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以下簡稱「重大項目」)資助名單,我校新材料技術研究院、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謝建新院士團隊牽頭的「航空關鍵金屬構件熱加工多物理場演變及擾動的智能調控基礎」項目和北京科技大學固體化學研究所邢獻然教授團隊牽頭的「固體結構的化學調控與功能強化」項目獲得重大項目資助。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李贊教授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11月14日,2020年騰訊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隆重舉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李贊教授便是50位獲獎者之一。「科學探索獎」是國內首個由網際網路企業設立的科技公益項目,囊括「生命科學、數學物理學、天文和地學、化學新材料、信息電子、能源環保、先進位造、交通建築、前沿交叉」這九大最熱科學領域,由騰訊基金會投入10億元人民幣作為獎項啟動資金。科學技術是推動現代生產力發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且其超前性對生產力發展具有先導作用。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舉辦第五屆「三好三有」研究生導學團隊評審會
11月27日下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第五屆「三好三有」研究生導學團隊評審會在北校區大禮堂隆重舉行。此次評審會是「三好三有」文化節中最引人注目的活動。黨委副書記楊銀堂,黨委副書記、副校長任小龍參加評審會。各參評團隊師生,部分學院領導、職能部處領導,導師代表、研究生代表,以及媒體記者共800餘人參加了評審會。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獲批名單公布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集中受理項目獲批名單。由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賀永教授牽頭的《神經影像與人腦連接組學》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和天文系朱宗宏教授牽頭的《引力波天文學》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獲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