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裡德裡克·弗朗索瓦·蕭邦(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19世紀波蘭鋼琴家,作曲家,浪漫派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這一生的愛都與喬治·桑糾纏在一起。
蕭邦像
1830年波蘭起義,蕭邦一家移居到法國巴黎。當時的蕭邦名氣很小,一首曲子也賣不出去,出版商甚至說:「如果你把你的曲子無償贈送給我,或許我會考慮。」氣憤的蕭邦將這一事情訴說給自己的朋友艾伯特。
一次偶然的機會,蕭邦結識了李斯特。當時的李斯特已經名聲大振,對蕭邦很是照顧。1836年,李斯特給蕭邦介紹了喬治·桑(1804年7月1日~1876年6月8日,法國著名小說家)。而後喬治·桑經常參加蕭邦的音樂會,至此喜歡上了這位比自己小6歲的英俊男子。
喬治·桑
喬治·桑開始表達自己對蕭邦的愛意。可是蕭邦對這個身材矮小,喜歡女扮男裝的喬治·桑甚是討厭,但喬治·桑並沒有為此放棄追求。在蕭邦生病的日子裡,悉心照顧他。(由此我們才得知蕭邦喜歡吃雞肉,但只吃雞胸肉,不吃雞腿。)慢慢的,蕭邦接受了喬治·桑。
起初兩個人的生活充滿快樂,蕭邦經常彈鋼琴給喬治·桑聽,空餘時間便各自埋頭創作,讓眾多人羨慕這樣的一對姐弟愛情。然而,伴隨著喬治·桑與前夫爭奪孩子的撫養權後,他們的感情慢慢地發生變化。喬治·桑的兒子莫裡斯,女兒桑蘭吉與他們一起搬遷至諾昂的修道院生活。
在莫裡斯與桑蘭吉的眼裡,始終不能同意自己的母親與蕭邦在一起。莫裡斯嫉妒自己的母親喬治·桑給予蕭邦的愛,想盡各種辦法讓蕭邦離開。此時患上肺癆的蕭邦情緒激動,暴躁,經常因為莫裡斯的問題與喬治·桑吵架。但她對蕭邦的愛絲毫未減,始終陪伴在蕭邦身邊,給蕭邦帶來歡樂。然而時常徘徊在蕭邦與兒子之間的喬治·桑很是為難,蕭邦也經常拿自己患病的事情來質問喬治·桑對自己的感情,久而久之,感情變質了。
隨著桑蘭吉的長大,也愛上了這個風多偏偏,散發一身英俊才華氣息的蕭邦,一心想從母親的身邊搶走蕭邦,但最終妥協了。
蕭邦的病情越來越嚴重,他與喬治·桑的感情也逐漸破裂。1846年,蕭邦獨自一人離開修道院,回到朋友艾伯特的家中居住,至此長達9年的戀情就這樣結束了。
在這9年的生活中,是蕭邦創作時期的巔峰,但在最後歲月裡,他沒有留下任何作品,始終惦記著喬治·桑,還依然愛著她。
蕭邦像
1849年4月17日,蕭邦因肺結核在巴黎的家中去世,這位偉大的浪漫派鋼琴家帶著對喬治·桑的思念離開了。因此,演奏或是欣賞蕭邦的作品時,它一定是非常浪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