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物鍾影響免疫力(全文)

2021-01-17 網易新聞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調節睡眠的生物鐘控制著免疫系統中一種重要蛋白質,影響人體免疫力。因此,睡眠習慣被打破令人易受感染。

  隨時間變化

植物、動物乃至細菌都有24小時生理節奏。進入另一時區後,身體生物鐘與周圍環境不同步,便產生時差。先前研究結果顯示,一天24小時,免疫系統功能強弱隨時間發生變化。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深入探究原因。

在免疫系統抵禦感染之前,先要發現病毒或細菌。研究人員觀察生物細胞表面察覺病菌的蛋白質TLR9。

藉助小鼠實驗,研究人員發現,TLR9的數量與發揮作用的方式受生物鐘控制,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當TLR9的活性達到頂峰時,小鼠免疫系統對病菌的反應加強。

這一結果由最新一期美國《免疫》雜誌發表。

  存分子關聯

研究人員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先前統計數據顯示,敗血症患者2時至6時死亡風險較大。研究人員發現,實驗小鼠敗血症的嚴重程度取決於開始感染的時間,與TLR9的活性變化一致。

耶魯大學埃羅爾·菲克裡格教授說,他們發現「生理節奏與免疫系統間直接的分子關聯」,可能對「預防和治療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他說:「人們直觀地知道,當睡眠習慣被打破,就會變得容易生病,」他說,「看起來,那是因為生物鐘紊亂影響了人體對病菌的敏感度。」

  具醫學意義

菲克裡格說,需要進一步研究重症監護室中的噪音和人工照明如何影響患者。他說:「重症監護室患者的睡眠時常因噪音和長時間人工照明而受打擾,調查這些因素如何影響免疫系統反應將具有重要意義。」

英國劍橋大學研究生理節奏的專家阿基萊什·雷迪說,時間影響免疫系統「早為人知」,但這是探究原因的「第一撥攻擊之一」。

雷迪說,這項研究結果對健康的意義可能在於,讓人們了解需在一天中特定時間服用藥物,以便發揮更大效用;或可研製指向人體生物鐘的藥物,使免疫系統進入最活躍階段。

他說,製藥企業已經關注到這一問題,著手篩選適用於不同時間的不同藥物,這類藥可能「在10年內」問世。(黃敏)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鍾院士:免疫力是最好的醫生,用8個簡單的方法激活它!
    這九類人免疫力最差 1、交際圈子太狹窄 研究證實,一個人結交的朋友越少,身體越易生病,甚至壽命也大受影響。而朋友數目超過6個的人抵抗感冒病毒的能力提高4倍。
  • 新研究發現:新冠免疫力「正在消退」
    先前的研究顯示,新冠抗體在人體內只能存留幾個月,而今英國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帶有新冠病毒抗體的人口比例大幅下降,這可能意味著新冠免疫力正在快速消退。英國的研究人員稱,他們觀察到擁有新冠病毒抗體的人口比例「大幅」下降,這可能意味著「免疫力在消退」。
  • 新研究發現新冠免疫力「正在消退」科林瑞:日常防護不可忽視
    先前的研究顯示,新冠抗體在人體內只能存留幾個月,而今英國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帶有新冠病毒抗體的人口比例大幅下降,這可能意味著新冠免疫力正在快速消退。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研究人員在給英國隨機選擇了逾36.5萬人,並發放手指採血檢測試劑盒,他們檢測後得出結論稱,「可檢測到抗體的人口比例大幅下降」。
  • 新研究發現:新冠免疫力「正在消退」,這到底是好是壞呢?
    新研究發現:新冠免疫力「正在消退」先前的研究顯示,新冠抗體在人體內只能存留幾個月,而今英國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帶有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研究人員在給英國隨機選擇了逾36.5萬人,並發放手指採血檢測試劑盒,他們檢測後得出結論稱,「可檢測到抗體的人口比例大幅下降」。
  • 宅家期間「生物鐘」全亂!專家教你如何調整睡眠,提高免疫力
    張先生是網際網路新媒體的一名從業人員,最近三個月以來,幾乎沒有正常睡過覺,他的入睡時間非常紊亂。亂到入睡時間在一天24小時中隨機分布,有時一天可以睡三四個覺,每次長短不一,有時整晚沒法入睡要次日才能補覺。
  •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有哪些 教你如何提高免疫力
    那你知道在平時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有哪些嘛?吃那些食物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呢,平日裡做哪些運動能夠有效的提高免疫力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有哪些1、交際圈子太狹窄研究證實,一個人結交的朋友越少,身體越易生病,甚至壽命也大受影響。
  •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塑料已經進入了人體
    根據外媒報導,2020美國化學會年會近期發布了一項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研究人員通過對人體組織和器官的研究發現了其中的塑料汙染問題發表該研究報告的是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教授洛夫·豪登以及他的學生,他們通過對47份人體組織樣品的監測,發現了塑料微粒的存在。塑料微粒分為兩種,一種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微塑料,另一種是直徑小於0.05毫米的納米塑料,而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員同時在人體組織樣本中發現了微塑料和納米塑料。
  • 在研究了426個人的基因後,科學家發現:人類免疫力與遷徙有關
    據報導,前段時間,來自南非的生物學家團隊,在分析了來自非洲13個國家的426人的全基因組後,發現非洲大陸早期人類的遷徙,讓他們的DNA融合併發生了改變,早日人類的免疫力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這項研究也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雜誌上。
  • 美研究:電子菸也有危害 或可引起白血球感染降低免疫力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國健康雜誌《TOPSANTE》報導,美國醫學雜誌《生理學前沿》(Frontiers in Physiology)近期刊文稱,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研究發現,電子菸對肺部的危害很大。因為加熱後的煙液會釋放很多毒素,而吸入這些液體物質會引起一種免疫白血球,即單核細胞的炎性反應,從而降低人體免疫力。起先,研究人員想要通過實驗來證實不含尼古丁的電子菸比傳統香菸的危害小,結果卻發現,電子菸使用的芳香添加劑會使肺部細胞產生炎性反應和氧化應激反應,而那些吸電子菸的人血液中的活性氧含量也顯著增高。
  • 美國軍方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更有效的漏洞挖掘過程
    來自美國國家安全局、網絡司令部、海軍、空軍和陸軍的軍事研究人員在本月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指出,所有專業水平的安全研究人員在改進後的自動化分析中能更好地在調查中分配人力資源。當研究人員更自然地傾向於瞄準一個給定的軟體片段,試圖找出缺陷時,這與以往通常採取的方法不同。
  • 新研究發現新冠免疫力正在消退
    【新研究發現新冠免疫力正在消退】先前的研究顯示,新冠抗體在人體內只能存留幾個月,而今英國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帶有新冠病毒抗體的人口比例大幅下降,這可能意味著新冠免疫力正在快速消退。
  • 物電院研究人員開發新技術將學校LOGO縮印至頭髮絲尺寸
    值嶽麓書院創建1040年暨湖南大學定名90周年之際,段輝高教授等研究人員利用該綠色印刷技術製作出目前我校最小的LOGO(如下圖),整個LOGO的尺寸只有250微米,而其像素點達到了500*500。      (湖南大學微LOGO,尺寸為250微米。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或會影響嬰兒的健康和衰老
    智利《第三版時報》網站11月13日發表題為《新冠病毒將如何影響下一代?1918年的大流行可能有助於理解它的影響》的報導稱,美國南加州大學研究人員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暴露於新冠病毒中可能會影響尚未出生的人的健康和衰老。
  • 一項研究稱人體針對新冠免疫力可持續將近幾年
    可以說,這是對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一個好消息。加州拉荷亞免疫學研究所和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科學家收集了185名19—81歲美國成年新冠病毒感染者數據,他們大多數只是輕症或無症狀感染。實驗過程中,有些人提供了一次血液樣本,另一些人提供了幾份樣本做互相對照。
  • 大連化物所在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傅強和中科院院士包信和研究團隊成功地將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SMSI)拓展並應用到金屬/碳化物催化體系,證明了該效應對於設計高效碳化物基催化材料的重要作用。相關研究結果以全文的形式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J. Am. Chem. Soc.)上。
  • 金屬-有機環狀超分子配合物激發態研究獲進展 —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 劉萬生 通訊員陳俊生報導】2013年5月3日,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韓克利研究員帶領的複雜分子體系反應動力學研究團隊與美國猶他大學
  • 研究稱記憶B細胞或有助於新冠倖存者產生更持久的免疫力
    據外媒BGR報導,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仍然是一個謎,目前研究人員就其能持續多久仍然無法提供一個明確的答案。疫苗研發人員還解釋說,疫苗能引起強效的免疫反應,與COVID-19倖存者的免疫反應相匹配甚至超過。他們不能說的是,接種後新冠免疫力能持續多久--但現在有一項新的新冠病毒研究在這方面帶來了好消息。來自蒙納士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個月前以預審稿的形式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他們研究了25名COVID-19倖存者的樣本,發現志願者在感染後產生了持久的免疫力。
  • 研究人員發現肽鍵生成新途徑
    美國範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的科研人員發現了一種生成肽鍵的新方法。該方法使用溴化硝基烷烴與碘活化的胺反應產生醯胺。
  • 研究發現:人類對季節性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持續時間或很短
    參考消息網9月15日報導 據埃菲社馬德裡9月14日報導,新冠病毒的關鍵問題之一是從這種疾病中康復後獲得的免疫力能夠持續多久。14日發表在《自然·醫學》月刊上的一項研究警告說,針對SARS-CoV-2病毒的保護性免疫可能持續時間很短。
  • 英國研究:感染新冠獲得的自然免疫力不持久 疫苗有效性更佳
    據路透社27日報導,周二,英國的一項研究發現,英國民眾對新冠病毒的抗體水平在夏季迅速下降。這表明即使感染過新冠病毒,能夠提供的免疫保護作用可能也不會持續很長時間,這增加了社區免疫力下降的可能性。研究發現,抗體保有率從6月底左右的6%下降到9月份的4.4%。這增加了在第二波疫情之前人群免疫能力下降的可能性,最近幾周,第二波疫情已迫使地方政府採取限制措施。報導稱,科學家對新冠病毒免疫問題的認識仍然複雜而模糊,人體免疫可能得到T細胞和B細胞的幫助,人體再次接觸病毒後,細胞被刺激快速產生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