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前段時間,來自南非的生物學家團隊,在分析了來自非洲13個國家的426人的全基因組後,發現非洲大陸早期人類的遷徙,讓他們的DNA融合併發生了改變,早日人類的免疫力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這項研究也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雜誌上。
人類早期遷移改變免疫力相關基因
我們都知道,古人類最早是誕生於非洲,而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古人類是經過了多次的遷徙,一直到最終分布於世界各地。
除了研究全球性的人類演化史之外,各地區的科學家們,也對於本地區的人類演化史進行重點研究,比方說非洲的生物學家們最感興趣的,就是非洲大陸的古人類演化史,以及他們的DNA變化情況。
來自南非金山大學的科學家團隊,聯合來自非洲多個國家的24個科研機構人員,多年來一直在研究非洲早期人類的遷徙情況,發現在講班圖語的人群中,竟然存在著62個從未發現過的基因,這些基因主要與病毒免疫力、DNA修復和代謝有關。
這是怎麼回事呢?先讓我們看一下講班圖語的非洲國家都分布在哪裡。研究表示,班圖語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這意味著,他們體內的特殊基因,或許與人類遷徙過程中的融合有關。
研究者介紹,早期人類的確從西非一路遷徙來到東非、中非,最終抵達非洲南部,而且由於雨林將非洲西部和非洲南部隔開,這也讓早期人類完成遷徙後,在中非,特別是南非地區獨立演化,因此最終擁有了這62個特別的基因。
研究者表示,這些特殊基因的作用,主要是幫助人體的免疫力變得更強大,可以幫助抵禦一些疾病,比方說瘧疾、昏睡病之類的。
古人類為何要遷徙?
其實說到古人類的遷徙,倒不如說是古人類的擴張。事實上,在最早的人類——能人出現後,古人類的遷徙就已經開始了。
當時離開非洲的古人類去往世界各地,並且獨立進化成了諸多的人種,不過一些由於氣候環境的變化,沒過多久就滅絕了,特別是在智人出現後,智人的遷徙也給其他人種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一直到最後只剩下智人演化成了現代人類。
研究認為,最早人類的遷徙是因為伴隨著人類數量的增多,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間,再加上人體基因的自私性,自然也就會為了生存,而去往更遠的地方。
其次,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伴隨著早期人類出現了,地球也迎來了第四紀冰河時期,一直到1-2萬年前,地球才告別冰河時代,所以,古人類演化期間,本身上地球的氣候環境就是相對惡劣的,同時伴隨著地貌變化,森林變草原、水域變冰川,自然在原本的地方生存不下去了,就需要離開尋找新的生機。
在通過對遠古氣候的研究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促使古人類不斷遷徙的主要原因,就是氣候環境的變化,也正是由於這種變化,才讓人類走出非洲遷徙到世界各地,否則如果地球一直沒有什麼變化,遠古人類一直在非洲食物充足,可能現代人類也很難出現。
人類免疫力提高和食物有關嗎?
正如同我們上文中提到過的,非洲的科學家團隊發現,人類遷徙改變了免疫力的相關基因,同時,研究者也發現,人體內免疫基因的改變,也與人類的飲食變化有關。
在遠古時期,人類的壽命是非常短暫的,而且免疫力也很差,這主要也與古人類的飲食有關,一直到1萬多年前人類進入原始農業社會,人類一直過著採食野果、狩獵的生活,能不能吃飽飯可以說全靠自然環境,或者更加直白一點說,全靠運氣。
所以,當時人類的免疫基因也是很差的。後期伴隨著人類的發展,人類獲取的食物也越來越充足,同時由於自給自足,古人類的生活也逐漸穩定下來,這個時候,人體的免疫力也就得到了提升,並在一代代的遺傳中,變得越來越強大。
通過研究,科學家們也表示,這些新發現的62個免疫基因,可以確定它們與人類食物代謝的基因有關,也就是說,這些基因的出現,與人類的食物演化密切相關,不過至於是否和特定疾病有關,還需要進一步核實。
資料來源
《科技日報》11月2日文章《人類早期遷移改變免疫力相關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