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嫦娥五號採樣返回只是一個開始,我國正計劃在月面建設一個月球科研站,以便更好地服務於空間科學和空間應用。中國還將在未來十年內實施一次小行星探測任務,一次火星採樣返回任務。
裴照宇表示,返回器送回北京後,首先要解封,樣品容器是在真空狀態下進行封裝的,進入地球之後,要在地球的環境下操作,不同於一般的罐子開封。解封之後要對樣品進行分樣,進行基本特性、物理化學特性測試。然後要進行樣品登記,給每一份樣品建立檔案。將制定一個樣品管理辦法,對樣品如何管理,如何分配使用,會做出具體規定。樣品是科學研究重要的基礎物質,一方面我們會組織國內科學家對樣品進行研究,同時管理辦法中也提出積極開展樣品研究的國際合作,我們也歡迎國外科學家來開展樣品研究。
此外,還要成立一個科學家委員會,向國際徵集樣品研究的方案、建議,通過科學家委員會對這些建議進行評估,認為哪些建議有科學價值,樣品使用合理,樣品的管理有序可靠。通過這種方式來決定提供哪些樣品,從事哪些研究。我們沒有提出國別限制,鼓勵科學家進行樣品的研究合作。
裴照宇說,通過「繞落回」三步走,我國掌握了月球探測基本、主要的技術,可以為未來月球探測、深空探測積累技術、奠定基礎。有人說這次嫦娥五號採樣返回,就像一次無人版的阿波羅計劃。當然,從整個飛行過程來看,與阿波羅計劃是有相似之處的,但是在具體的技術環節,有人和無人又是不同的。
裴照宇還透露,我國正計劃在月面建設一個月球科研站,以便更好地服務於空間科學和空間應用。中國把它作為未來月球探測發展的主要目標。中國是以開放合作的方式來開展月球科研站建設。我國在國際上提出了共建國際月球科研站的倡議,也得到了一些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響應。
按照規劃,中國還將在未來十年內實施一次小行星探測任務,一次火星採樣返回任務,還有一次木星系探測和行星際穿越的深空探測任務。整體來看,中國探測的對象已經從月球進入到行星際,探測目標已經從掌握空間技術到全面發展空間技術、空間科學和空間應用,發展方式從以獨立自主為主轉向全面開放合作的階段。中國也願意在其它國家牽頭組織的任務中參與其中。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歡歡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蔡凌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