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上了!未來中國還將實施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

2021-01-21 大眾網菏澤

  安排上了!未來我國還將實施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

  在17日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在「奔火」的徵程;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記者張泉、彭韻佳)

2020-12-17 11:19

2020-12-17 10:50

2020-12-16 16:30

2020-12-16 14:18

2020-12-15 15:45

相關焦點

  • 未來中國還將實施火星取樣返回 安排上了
    未來中國還將實施火星取樣返回 安排上了時間:2020-12-17 22:2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未來中國還將實施火星取樣返回 安排上了 在17日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在奔火的徵程;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
  • 安排上了!未來我國還將實施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
    12月17日下午,國新辦就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在發布會上獲悉,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
  • 國家航天局:未來中國還將實施木星系及行星際穿越探測等任務
    期間,中國國家航天局秘書長許洪亮透露,後續中國將重點發展長徵九號重型運載火箭和可重複使用天地往返運輸系統,進一步提高進入空間能力。  【同期】中國國家航天局秘書長 許洪亮  航天發展運載先行,航天運輸系統是發展航天的基礎,我們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中國航天運輸系統的發展路線圖,並積極推動新一代運載火箭通用化、系列化、組合化發展,實現運載火箭的升級換代。
  • 火星木星也都安排上了!
    在17日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
  • 除了火星,中國未來還將探測木星、小行星
    中國焦點面對面【除了火星,中國未來還將探測木星、小行星】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劉彤傑近日在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時表示,中國行星探測計劃規劃了4次任務,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是第一次,已經發射實施,目前其他任務正在論證中。第二次規劃的是小行星探測任務,預計在2024年前後實施。
  • 我國正在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未來還將實施小天體探測
    央廣網北京11月24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朱永)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記者24日從首屆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上獲悉,我國正在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未來還將實施小天體探測,火星採樣返回,木星系及行星際穿越探測任務。
  • 我國制定空間探測時間表 2030年實現火星採樣返回
    國防科工局總工程師 國家航天局秘書長 田玉龍:首先我們要確保明年年底嫦娥五號的著陸探測和取樣返回,之後我們要實現嫦娥四號首次在月球背面的著陸。我們還安排了兩次對月球南北極的探測,為未來在月球的深入探測和精確探測奠定基礎。  此外,中國航天正在將目標瞄準更加遙遠的火星。和月球探測一樣,火星探測也將完成火星的環繞探測、著陸和巡視探測,以及火星的採樣返回。
  • 中國探月三步走完美收官 接下來火星木星小行星探測都安排上了!
    中國探月三步走完美收官 接下來火星木星小行星探測都安排上了!據悉,為了做好月球樣品的管理工作和數據共享工作,國家航天局將專門印發月球樣品的管理辦法和後續管理政策。值得一提的是,國家航天局經研究決定,月球樣品除了主要存放於位於北京的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之外,還將在湖南韶山毛澤東主席的故鄉進行異地災備,以告慰我們尊敬的偉人「可上九天攬月」的夙願。
  • 為何將部分月壤存放湖南韶山?中國有無載人登月計劃?答案原來是……
    「可上九天攬月」!毛主席故鄉將作為月壤異地災備點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表示,除了北京中科院天文臺作為主要存儲點以外,在湖南韶山,毛主席的故鄉作為異地災備點,以告慰毛主席生前「可上九天攬月」的夙願。
  • 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未來十年將實施小行星、木星系探測...
    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嫦娥五號採樣返回只是一個開始,我國正計劃在月面建設一個月球科研站,以便更好地服務於空間科學和空間應用。中國還將在未來十年內實施一次小行星探測任務,一次火星採樣返回任務。
  • 何時能從火星取樣返回?我國計劃比美國早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運回火星取樣的時間計劃比美國還要早一年。7月,中國和美國的火星探測器相繼升空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攜帶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中國計劃於2030年前後帶回火星取樣中科院院士歐陽自遠,號稱「嫦娥之父」,是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他曾在第22屆國際天文館學會大會的開幕式上透露,我國預計在2030年實現火星的採樣返回。
  • 歐陽自遠院士:中國還要到火星和小行星上採樣返回
    嫦娥五號探測器是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的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太空飛行器。其計劃在探月工程三期中完成月面取樣返回任務,是該工程中最關鍵的探測器,也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中國預計11月底擇機發射「嫦娥五號」。值此航天發射之際,網易科技推出《月球,我們又來了》大型策劃報導IP,將對嫦娥五號探月進行全程報導和科普傳播。歐陽自遠院士是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參與並指導了中國月球探測的近期目標與長遠規劃的制訂。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重量刷新紀錄 更多深空探測任務蓄勢待發
    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中國在深空探測領域還有小行星探測、木星系及行星穿越等一系列任務規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23日下午介紹,天問一號探測器將飛行大約6.5個月抵達火星,實施捕獲制動,進入環火軌道;再經過約2.5個月環繞飛行後,預計在2021年5月擇機實施降軌機動。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重量刷新紀錄 更多深空探測任務蓄勢待發
    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中國在深空探測領域還有小行星探測、木星系及行星穿越等一系列任務規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23日下午介紹,天問一號探測器將飛行大約6.5個月抵達火星,實施捕獲制動,進入環火軌道;再經過約2.5個月環繞飛行後,預計在2021年5月擇機實施降軌機動。
  • 國家航天局: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
    IT之家12月17日消息 據環球網報導,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17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
  • 2020火星探測是怎麼回事?火星探測有什麼意義?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喬全興):在11月5日於廣東省珠海市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高峰論壇上,中國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透露,中國計劃於2020年左右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他表示,和平利用和探索外層空間是人類不懈的追求,中國將加快推動航天事業發展,積極開展國際空間交流與合作。
  • 為你介紹我國未來十年深空探測
    我國未來十年的深空探測仍將以月球探測為主,同時開展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和小行星探測。月球探測仍將是我國下一個十年深空探測的主題。嫦娥六號計劃在月球南極採樣返回,嫦娥七號計劃著陸月球南極,進行一次對月球地形地貌、物質成分、空間環境綜合探測任務。嫦娥八號除了繼續進行科學探測試驗,還要進行一些月球資源開發利用等關鍵技術的月面試驗驗證,為未來建立月球科研站做準備。今年7月23日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其是我國行星探測的開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要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大任務。
  • ...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12月17日下午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一是在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四是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此次任務的成功實施,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中裡程碑式的新跨越,標誌著我國具備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實現了「繞、落、回」三步規劃完美收官,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 國家航天局:不排除嫦娥六號到月背去取樣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規劃已完美收官,取回的月壤將如何處理?未來月球探測還有哪些看點?17日下午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探月工程多位負責人一一解答。 經過16載不懈努力,中國探月工程取得了「六戰六捷」的優異成績。從嫦娥三號、玉兔號到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再到嫦娥五號,精彩演繹了探月之旅。
  • 美國計劃從火星帶回600克樣品,天問一號多久著陸,會採樣嗎?
    按照公開的時間來看,本次天問一號預計是在2021年2月中旬就到達火星,然後開始繞火探測,在5月中旬著陸火星巡視探測,已經定了,所以從時間上來說,抵達火星的時間已經非常近了。 按照公開的任務情況來看,天問一號這次並不具有採樣返回的功能,並且我國本次的火星探測,本來就是首次,所以不可能實行嫦娥五號的一樣事情。本次天問一號的主要任務是一次環繞、著陸、巡視計劃的這一步,如果這一步完成了,我國的火星探測任務就實現了一次跨越式方案,這也將成為全球首次。並且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實為「彎道超車」,所以已經很難了,一步一步的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