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計劃從火星帶回600克樣品,天問一號多久著陸,會採樣嗎?

2021-01-07 騰訊網

作者:文/虞子期

這兩天,關於嫦娥五號的消息大家都熱議不斷,確實這次歷經23天的月球採樣工程結束,意味著我國有實力具備地月往返能力,這對我國未來實行載人登月的過程具有重大的推進意義,同時也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所以值得再次歡聚一下。而在嫦娥五號順利才會樣本的時候,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又迎來了好消息,那就是基本敲定了登陸火星的時間,火星探測器對我國也說同樣重要,因為火星探測也是我國首次進行。

根據公開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已經在軌道上飛行了144天的時間,並且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如今整個探測器的狀態非常良好,正在以每秒17.4公裡的對地速度飛向火星,所以值得期待。

天問一號多久著陸?

按照公開的時間來看,本次天問一號預計是在2021年2月中旬就到達火星,然後開始繞火探測,在5月中旬著陸火星巡視探測,已經定了,所以從時間上來說,抵達火星的時間已經非常近了。

當然在2021年,在火星進行探測器著陸的國家還不少,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美國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都是在2021年進行火星著陸,所以月球的競爭開始了,火星的競爭也是一樣的。

當然火星探測器的成功著陸,也意味著我國在火星方面的技術能力已經完全具備,所以這次的天問一號也是我國的一次挑戰性工作。站在整體的情況來看, 天問一號的操作與嫦娥五號都是類似的,並且天問一號挑戰的難度更大,所以這又是我們感覺到很緊張的時刻,特別是著陸的階段,雖然很多國家都飛到了火星的表面上空,但是最終還是宣布失敗了,就是因為著陸的時候很關鍵,所以我們說天問一號的挑戰也很強。

天問一號如著陸火星,會採樣嗎?

按照公開的任務情況來看,天問一號這次並不具有採樣返回的功能,並且我國本次的火星探測,本來就是首次,所以不可能實行嫦娥五號的一樣事情。本次天問一號的主要任務是一次環繞、著陸、巡視計劃的這一步,如果這一步完成了,我國的火星探測任務就實現了一次跨越式方案,這也將成為全球首次。並且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實為「彎道超車」,所以已經很難了,一步一步的來就行。

同時,雖然我國天問一號暫時不得實施採樣,但是下一步計劃已經公開了,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所以火星採樣已經安排上了。並且如今全球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實現火星採樣,包括美國在內也是一樣,美國已經對火星進行了50多年的探測,不過取樣帶回的探測器去年底才確定,並且是有NASA和ESA共同設計,預計耗資高達70億美元才可能實現,所以我們不要著急。

按照NASA和ESA公開的數據顯示,他們的「火星採樣返回」(MSR)任務,計劃分為四步走從火星帶回600克樣品。所以也可以想到,火星採樣的難度有多大,可能是技術上要求很高,所以才延遲這麼久,這可能完全是比月球難很多。既然我國安排上了火星採樣,那麼在天問一號之後,預計也將很快實施,會不會超前美國暫時就不清楚了。

火星探測的價值在哪裡?

對於火星探測來說,除了我們進行對火星的簡單探測研究之外,其實全球都在實施一個計劃,那就是火星移居計劃,我們未來的目標也是這樣。火星移民看上去是天方夜然,但是這並不是,並且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已經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他在12月的時候,再次公開表示,人類需要離開地球,從而確保人類能夠在災難到來時生存下來。

雖然星艦飛船原型機SN8在測試的過程之中,最終在著陸的時候爆炸了,但是他認為這是成功的,並且表示「火星,我們來了」,所以火星對人類來說已經是一個要被徵服的星球,這就是它的價值所在。按照SpaceX公司的最終目標顯示,他們是希望在未來發射1000艘星際飛船,就能運載10萬人前往火星,所有火星計劃至少從如今的計劃來看,人類真的是要去。

之所以要去火星,大家應該也知道,那就是擔心地球未來可能不適合人類居住,而火星就是其中的選擇,同時地球的資源在耗盡,人類為了生存,也只能尋找地外資源才行,不然如今人類實施月球計劃就沒有多大意義了,其實部分也是尋找資源,所以火星人類未來肯定是要上去的,但是多久能夠全部實現移民計劃,這個還是未知數,可能還要很久吧。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 在哪個地點著陸
    昨天,天問一號順利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向火星進發。中國新聞社邀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對大家一直關注的天問一號任務進行權威解讀。天問一號後續還將有1-2次中途修正  據劉彤傑介紹,火箭發射探測器時,會產生入軌偏差,在飛行控制中也會出現偏差。
  • 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
    中國新聞社邀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對大家一直關注的天問一號任務進行權威解讀。 天問一號後續還將有1-2次中途修正 據劉彤傑介紹,火箭發射探測器時,會產生入軌偏差,在飛行控制中也會出現偏差。
  • 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具體什麼情況?
    近日,一則新聞引起熱議: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具體什麼情況?目前有哪些國家登錄過火星?一、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具體什麼情況?中國新聞社邀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對大家一直關注的天問一號任務進行權威解讀。據劉彤傑介紹,火箭發射探測器時,會產生入軌偏差,在飛行控制中也會出現偏差。這兩種偏差如果日積月累起來,就會在空間上或時間上偏離和火星交匯點,為了避免與火星「擦肩而過」,需要進行軌道中途修正。
  • 科學家的「火星採樣返回」任務敲定,將分四步走,帶回樣品約600克
    那麼現在,我們要對火星也能夠有更多的了解和認知,那麼從火星上帶回樣本分析是必然的事情。因此,據美國《科學》雜誌最新的報導,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共同設計的「火星採樣返回」(MSR)任務現已敲定:耗資70億美元,分四步走,從火星上採集約600克樣本送回地球。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它到底有多厲害?
    再過幾天中國的第一枚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就將踏上火星的徵程,它將開啟多個第一,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任務是第一次進入火星軌道就直接登陸火星,這是以往任何一個國家或者組織都沒有嘗試過的任務!「天問一號」如何登陸火星,它將經歷如何的過程,將展開怎樣的任務,且聽種花家一一道來!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它到底有多厲害?
    再過幾天中國的第一枚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就將踏上火星的徵程,它將開啟多個第一,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任務是第一次進入火星軌道就直接登陸火星,這是以往任何一個國家或者組織都沒有嘗試過的任務!「天問一號」如何登陸火星,它將經歷如何的過程,將展開怎樣的任務,且聽種花家一一道來!
  • 天問一號火星車配置:六輪獨立驅動 太陽翼呈蝶翼形
    今年7月,阿聯希望號、中國天問一號、美國毅力號3個火星探測器先後踏上「奔火」徵途,掀開人類火星探測新的篇章。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並在7月27日傳回一張清晰的地月合影。
  • 天問一號-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
    &34;是中國正在計劃進行中的一項火星探測任務,是隸屬於中國火星探測計劃中的一部分。曾經的「螢火一號」火星探測任務早在2011年,我國便研製過一顆火星探測衛星&34;,當時是與歐洲航天局以及俄羅斯等國一起進行的國際合作探測計劃。
  • 天問一號後續至少還要闖三關,預計明年5月著陸火星
    據「中國探月工程」公眾號10月29日消息,昨天,天問一號順利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向火星進發。中國新聞社邀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對大家一直關注的天問一號任務進行權威解讀。
  • 天問一號後續至少要闖三關,預計明年5月著陸火星
    昨天,天問一號順利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向火星進發。中國新聞社邀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對大家一直關注的天問一號任務進行權威解讀。經過大氣減速(氣動減速、降落傘減速),還有反推發動機減速等減速過程,最後靠著陸腿著陸在火星表面,吸收撞擊能量,這個過程非常難。就像空間(返回)艙進入地球一樣,在大氣減速的過程中會有8分鐘左右的黑障(通信中斷),通信無法獲得信號。由於距離遠,從火星回傳到地球控制地面站也有很大時延,不可能實現實時控制。所以,進入/減速/軟著陸這個EDL過程是靠天問一號自主完成一系列動作,不是靠地面控制。
  • 你知道嗎,天問一號未來在火星著陸前,會遭遇「致命七分鐘」
    經歷了中國航天人四年的心血,中國自主火星探測器的第一階段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成功研製並轉移至發射中心,於2020年7月23日準時發射,屆時這將會續寫中國航天史的新篇章。《天問》源於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創作的一首長詩,表達了作者對傳統觀念的懷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該作品被譽為「千古萬古至奇之作」。
  • 天問一號後續至少要闖三關,預計明年5月著陸火星
    昨天,天問一號順利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向火星進發。中國新聞社邀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對大家一直關注的天問一號任務進行權威解讀。被火星精準「捕獲」的探測器將會在火星軌道上環繞2-3個月時間。  第二道難關,當探測器完成環繞任務後需要尋找一個非常好的小窗口,讓它進入到火星大氣。火星是有大氣的,其大氣的密度是地球大氣的1%左右。經過大氣減速(氣動減速、降落傘減速),還有反推發動機減速等減速過程,最後靠著陸腿著陸在火星表面,吸收撞擊能量,這個過程非常難。
  • 中國第一個自主火星任務「天問一號」順利發射,向著火星出發
    緊接著阿聯的「希望號」火星任務之後,2020 發射窗口的第二個任務,中國的「天問一號」也在今天稍早由海南文昌火箭發射場由長徵五號火箭運載升空了。天問一號是中國第一個自主的火星任務,也是第一個離開地球的探測器。
  • 火星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從發射到著陸分幾步?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目標此次「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計劃通過一次發射,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三大目標, 技術難度極高極具挑戰性,此前世界航天史上未有先例。此次天問一號探測器攜帶了6種科學探測儀器,可謂任務滿滿,都有哪些任務呢?
  • 天問一號的使命,探測既愛又怕的外星生物,2021年將完成火星著陸
    今天我們迎來一次的新的挑戰,那就是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介紹「天問,取名於我國著名愛國詩人屈原的《天問》」,寓意著對真理的不斷追求,去探索太空那些人類還未去過的未知領域,而天問一號只是我們未來太空探索中的一部分。據了解,本次「天問一號」將由我們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進行發射。
  • 中國「天問一號」即將發射,2020火星年,圍觀各國火星探測計劃
    2020 年有短短幾周時間,太陽、地球和火星成一條直線,地球與火星之間的距離最短,不到 5400 萬公裡,是火星探測器發射的最佳時機,如果錯過這種情況直到 2022 年才會再次出現。此前,已經公布了四大火星探測器發射計劃,分別是中國天問一號、美國毅力號、阿聯希望號(由日本 H-2A 火箭發射),以及歐盟及俄羅斯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
  • 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著陸火星的挑戰
    前幾集裡,我們聊了如何把天問一號送往火星(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長徵五號,終於等到你),如何與探測火星的天問一號保持通訊(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4億公裡外的訊息傳遞)。然而,即使順利飛到火星附近,地面站也沒和探測器失聯,對於一個著陸任務來說,其實才只成功了一半。這一點也沒有誇張。
  • 發射時間差不多,為什麼毅力號探測器比天問一號早幾個月著陸火星
    距離我們地球超過5500萬公裡外的火星,是我們人類探索最多的天體之一,也是我們人類了解最多的星球之一,在過去幾十年內,我們人類就已經發射了多個火星探測器對火星進行探索,有一些探測器甚至已經著陸到火星的表面。雖然我們人類至今都還沒踏上火星的表面,但是從火星探測器發回的照片中,我們還是可以看到火星的景象。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航天機構參與到火星的探索中。
  • 青島製造護航「天問一號」火星著陸
    本報電近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的飛行裡程突破1億公裡。在這一國家重大科研工程背後,有「青島元素」的鼎力支撐——青島海麗雅集團有限公司為「天問一號」提供著陸傘繩連接技術、研發並提供特種彈性繩索以用於著陸器耐衝擊試驗。這兩項工作都作用於探測器進入火星大氣後安全著陸這一最核心環節。從這個角度說,海麗雅可謂火星探測器安全著陸的「守衛者」。
  • 6個問題,3個數字,解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只有美國成功實現過一次發射完成環繞探測和著陸探測。歐洲曾兩次進行類似的火星探測活動,但都只完成了環繞探測,著陸探測均以失敗告終。「比如,今年美國將要發射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只包含一輛火星車(1043千克)。」與月球探測相比,由於火星和地球的距離比月球和地球的距離遙遠得多,探測火星的難度也比探測月球的難度大得多。因此,至今人類對火星的探測只採用過環繞探測、著陸探測、巡視探測方式,未來的目標是對火星進行採樣返回探測和載人登陸探測,但難度、投資和風險都將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