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族的先人,以太陽為中心建立了天體視運動,通過天文觀測來確立曆法。天體視運動,可以分為周日視運動,和周年視運動。在周年視運動體系裡,以北天極為不動的拱極星,天球圍繞北天極旋轉。可以把天球劃分為四個區域:北宮玄武七宿,東宮蒼龍七宿,南宮朱雀七宿,西宮白虎七宿。這便是四象二十八星宿。
為什麼是二十八呢?因為以天球上的恆星為參照,恆星月周期為27.322天,取整數為28天。用二十八宿,環天球一周,這樣就可以通過觀測星象的變化,來確立四季和節氣。宿,是月球宿留之意。

「春分」在中國古代的農耕文明中,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節氣。通過觀測天文,以定曆法,通過曆法,再指導農時,農時最關鍵的節令,就在於春分時播種。所以中國文化裡,既崇拜蒼龍七宿的龍的星象,也崇拜朱雀七宿鳳凰的形象。通過對蒼龍七宿和朱雀七宿的觀測,都可以確立春分節氣。楚人的文化傳統,是通過觀測朱雀七宿來確定春分,
蒼龍七宿,春分時節出現在東方的天空。朱雀七宿,春分的時候,出現在南方的天空。白虎七宿,春分的時候出現在西方的天空。玄武七宿,春分的時候出現在北方的天空。而在秋分的時候,四象對應的方位則剛好相反。秋分時節玄武七宿會出現在南方的天空,朱雀七宿,會出現在北方的天空。
「北冥有魚」,指秋分時,出現在北天球的朱雀七宿。其名為鯤,是指處於天球中的位置比較低,如同魚潛伏在大海裡那樣。鯤之大不知幾千裡也,是說朱雀七宿懸浮在天球上,我們從地球上觀察看它,是非常非常巨大的。
「化而為鳥」,並不是指海裡的一條大魚,變成了一隻鳥。而是指星象的變化,朱雀七宿隨著時節的變化,從北方的地平線附近,升高到天空中。其名為鵬,鵬在古代,和鳳是同一個字。有人認為,朱雀和鳳凰、玄鳥,是指三個不同的事物。從莊子的逍遙遊來看,鳳凰、玄鳥和朱雀七宿,是指同一個事物。這裡的鵬是指朱雀七宿。鵬之背不知幾千裡也,同樣是說明,朱雀七宿看起來是非常大的。
「怒而飛」,是指朱雀七宿,整體上升到了星空裡。其翼若垂天之雲,這裡的翼是指朱雀七宿裡的翼宿。翼宿非常的巨大,連綿在天球之上,如同垂天之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