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還能「為商家著想」?楊浙帥團隊「最新發現」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2021-01-07 澎湃新聞

原創 浙大管院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

SOM「一流成果」

為了讓消費者更願意「買單」,

並對產品或品牌產生好感、給予好評,

很多商家都會想到採取一系列

「以客戶為中心」的做法。

例如換位思考(Perspective Taking),

站在客戶的角度去想問題,

及時迎合客戶痛點及需求。

因為自古以來流傳著一句話,

——「顧客就是上帝」,

商業的本質就是「以客戶為中心」。

圖片來源:Unsplash

但這種換位思考的能力

並非與生俱來,

我們要如何才能培養並提升?

或者有沒有一種方法,

讓消費者也能學會換位思考?

經過理論分析、反覆實驗與驗證,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

市場營銷學系楊浙帥研究員

和復旦大學Iris Hung教授

研究發現,

「創造性思維(Creative Thinking)」

可以大大提升人的換位思考能力,

且「創造性思維」還可用於提升

消費者的換位思考能力,

以引導消費者站在品牌的角度思考問題,

增強廣告和營銷活動的影響力。

楊浙帥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市場營銷學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消費者的親社會行為、顧客忠誠以及高科技在市場營銷中的運用。

今年8月,

由楊浙帥研究員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

「Creative Thinking Facilitates

Perspective Taking」

(《創造性思維促進換位思考能力》)

已正式被心理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學報》)接收。

期刊簡介

《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學報》目前5年影響因子7.776,在心理學領域學術期刊中整體排名第4。

眾所周知,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是世界一流商學院行為研究學者公認的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被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和中國系統工程學會聯合發布的FMS管理科學高質量期刊列表評為A類期刊。

也就是說,該期刊屬於「極難發表類型」,只接收高質量的論文。

那麼,此次由楊浙帥研究員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Creative Thinking Facilitates Perspective Taking」,是如何研究出來的?其研究成果有何現實與理論意義?

「創造性思維」有大用!

在研究「如何提升換位思考能力」的過程中,楊浙帥研究員團隊發現,創造性思維能夠大大提高人的換位思考能力,促使人們從不同角度思考一個問題,提出多種不同解決方案,從而幫人們「打開腦洞」,激活人腦中多方位思考的一個認知流程。

而這樣的一個認知流程,使得人們在遇到問題時更可能跳出自己固有的視角,進而將自己代入到他人的角色中進行換位思考。

據楊浙帥研究員介紹,在研究中,他們首先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在創新性人格量表中得分越高的人,遇到問題時換位思考的能力越強,也越能夠站在目標人物的角度去思考和解決問題。

圖片來源:Unsplash

隨後,在多個測量真實行為的實驗中,他們先激活了消費者的創造性思維,然後請消費者閱讀一個募捐廣告,並為廣告中的孤寡老人募捐。

他們發現,相比於一般的人,激活了創造性思維的消費者,更加容易站在廣告中老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進而更願意為這些老人捐款。

類似的,他們把募捐廣告換成其它商品廣告後也發現:激活了創造性思維的消費者,更可能站在廣告中主角的角度思考該產品,從而給予該產品更好的評價,也更加願意購買這種產品。

為此,他們建議商家可以在營銷活動中設計一些激發消費者創造性思維、打開消費者腦洞的活動。

圖片來源:網絡

「例如3M公司就曾鼓勵消費者用很多便利貼創作出不同的有趣圖案。這種營銷活動能夠打開消費者的腦洞,使得消費者更加願意站在品牌的角度思考和感受問題,進而拉近品牌和消費者的距離,增強廣告和營銷活動的影響力。」楊浙帥研究員說。

可見,這項研究的成果有著很大的現實意義,它不僅有利於市場營銷與品牌傳播,同樣也有利於我們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團隊合作、溝通交際等等。

同時,從理論層面上講,該研究首次驗證了創造性思維和換位思考能力之間的因果關係。在未來的研究中,對人們認識創造性思維和換位思考能力以及兩者是否能夠激活人腦中同一功能區域,都將具備一定的啟示意義。

附:論文摘要

The authors propose that an individual’s disposition for perspective taking may be facilitated by creative thinking, which involves a cognitive procedure with shifting angles and generating multiple solutions to a problem. Specifically, engaging in creative thinking in an incidental situation may activate a general procedure of changing perspectives, giving rise to a perspective-shifting mindset, which enhances an individual’s tendency to take the perspective of targets described in a subsequently encountered, unrelated message; and this consequently affects the message impact. A pilot study shows that creativity personality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endency toward spatial and conceptual perspective taking. In addition, in various persuasive contexts that involve real donations and brand evaluations, the present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participants who adopted creative thinking (vs. control) were more likely to take the perspective of a target described in (a) a charity appeal, and (b) commercial messages. They were more likely to (a) make a donation, (b) evaluate a brand more favorably, and (c) ascrib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rget to the self. The hypothesized effect is moderated by the nature of the context—whether or not a shift of perspective in processing the message is required.

>>>如果對論文具體內容感興趣,可發郵件至 yangzheshuai@zju.edu.cn,與作者進一步探討。

素材提供:楊浙帥

編輯整理/排版:段婷

歡迎關注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官方微信

原標題:《消費者還能「為商家著想」?楊浙帥團隊「最新發現」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食源性致病菌與真菌毒素防控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最新成果
    食源性致病菌與真菌毒素防控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最新成果 時間:2020-09-15 來源: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食源性致病菌與真菌毒素防控團隊的最新學術論文
  • 時隔仨月,這個「85後」科研團隊再次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時隔三個月,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楊輝研究組再次登上了世界頂級學術期刊。這一次,這位「85後」研究員帶領著他的團隊,一路披荊斬棘,首次證明了多個單鹼基編輯技術均存在大量的RNA脫靶,並獲得三種更高精度的單鹼基編輯工具,為單鹼基編輯技術進入臨床治療提供了重要基礎。6月11日,《自然》期刊在線發表了其研究論文,詳細介紹了這一成果。
  • 西郵科學家多項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近日,科睿唯安ESI資料庫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西安郵電大學理學院賈豔敏教授一篇論文入選自引進到西安郵電大學工作以來,賈豔敏教授在《自然•通訊,《德國應化》,《納米能源》等材料物理國際頂級SCI一區學術期刊發表了多篇論文,極大提升了該校在功能材料領域的國際學術影響力。賈豔敏,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信息功能材料物理及器件的研究工作。
  • 中山大學開發新冠納米顆粒新冠疫苗 成果登上國際頂級免疫學期刊
    【 中山大學開發新冠納米顆粒新冠疫苗 成果登上國際頂級免疫學期刊】北京時間11月25日,國際頂級免疫學期刊《Immunity》刊發了中山大學人類病毒學研究所張輝教授課題組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新型納米顆粒疫苗的成果,課題組發現通過納米顆粒偶聯可以顯著增強蛋白疫苗的保護性免疫響應。
  • ...理工大學信通學院李培華團隊最新研究成果被領域內國際頂級期刊...
    大連理工大學信通學院李培華團隊最新研究成果被領域內國際頂級期刊錄用 2020-06-24 0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安郵電大學賈豔敏教授多項重要成果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SCI一區學術期刊發表了多篇論文,極大地提升了學校在功能材料領域的國際學術影響力。賈豔敏教授帶領的團隊在納米能源電子材料物理領域的國際頂級期刊賈豔敏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Nano Energy》發表的成果摘要8
  • 廣州大學連出17項科研新成果,頻頻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胡春教授團隊通過誘發&34;表面貧富電子微區,並利用氧空位作為電子暫居所,開發出新型雙反應中心催化體系。這一發現為汙染物的可持續利用提供了一種新策略,對解決芬頓反應的瓶頸和開發高效低耗水處理技術具有的重要意義。
  • 重醫團隊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重慶日報消息,11月30日,重慶醫科大學團隊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醫學》雜誌上,在線發表題為《中國萬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有效性分析》的論文。研究從流行病學研究的視角,系統梳理、分析了萬州區防控新冠肺炎措施的有效性。
  • 青島農業大學:食源性致病菌與真菌毒素防控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最新成果
    魯網9月16日訊近日,青島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食源性致病菌與真菌毒素防控團隊的最新學術論文《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ree-dimensional graphene-based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 陝科大科研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重要論文
    01 「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我校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張美雲教授團隊近日在國際工程技術與材料科學領域頂級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發表題為「Fabrication, Applications, and Prospects of Aramid
  • 歐陽俊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文章
    作者:董成穩出處:化學與化工學院 供稿審核人:尚 明責任編輯:婁 峰近日,齊魯工業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歐陽俊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中科院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25.245)上發表題為「Superparaelectric (Ba0.95,Sr0.05)(Zr0.2,Ti0.8)O3 Ultracapacitors
  • 影響因子51.273分省人民醫院新冠肺炎論文登上國際頂級醫學期刊
    影響因子51.273分省人民醫院新冠肺炎論文登上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本報訊 (記者馮金燦)2月21日,河南省人民醫院醫學影像中心主任王梅雲團隊撰寫的《PresumedAsymptomatic Carrier Transmission of COVID-19》被世界四大頂級綜合醫學期刊之一的《美國醫學會雜誌》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 影響因子51.273) 在線發表。
  • 為疾病治療提供新思路!廣東科研團隊最新成果登上國際頂級雜誌!
    近日,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微生物學系曹虹團隊在國際胃腸肝病學界頂級雜誌Gut(1區,2019年影響因子19.819)在線發表了題為"Bacterial O-GlcNAcase genes abundance decreases in ulcerative colitis patients and its administration ameliorates
  • 國際關注!陝西教授團隊連出重大科研成果,頻頻登上頂級期刊
    近期,陝西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術骨幹王成兵教授帶領的"光熱轉換材料功能化調控及應用創新團隊"(陝西省高校青年科技創新團隊),在光熱轉換材料領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成果為學院在研究生培養、學科建設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撐。
  • 301醫院與華為心臟健康研究新成果獲兩家國際頂級醫學期刊刊載
    2020年初,301醫院與華為心臟健康研究團隊合作的心臟健康研究項目取得兩項新的研究進展,為移動醫療技術心血管疾病管理,心房纖顫的早期監測和治療,再添最新結論。研究團隊使用華為智能穿戴設備,將設備的光電容積脈搏波技術(PPG)應用於房顫篩查 ,為用戶提供舒適的長期心律監測。
  • 大工材料學院王清教授最新研究成果被國際頂級期刊錄用
    大工材料學院王清教授最新研究成果被國際頂級期刊錄用 2020-07-17 21: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AI輔助檢測腦動脈瘤,靈敏度達97.5%,華為雲聯合成果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機器之心發布機器之心編輯部近日,放射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Radiology》發表了華為雲 EI 創新孵化 lab、華中科技大學電信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放射科聯合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AI 算法檢測動脈瘤靈敏度高達 97.5%
  • 短短半年時間,湖南這個教授團隊在4個頂級期刊發表最新成果!
    & Interfaces)等頂級期刊發表研究成果。1月,劉平樂教授團隊在催化領域頂級期刊連續發表了2篇論文。&34;發表在《應用催化B》(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為14.229),第一作者是熊偉副教授,通訊作者是劉平樂教授。
  • 大連理工大學最新研究成果被國際頂級期刊錄用!
    近期,大連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清教授及團隊成員在模擬計算和機器學習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工作在2018年發表在國際金屬材料領域頂級期刊《Acta Materialia》上,且被評為'高被引論文'。在此基礎上,採用相場方法模擬了共格組織的演化過程,揭示了材料微觀組織的成分關聯機制,實現了對材料宏觀力學性能的調控,由此形成以性能目標為導向的高性能工程合金成分設計。
  • 2019年,他們登上了「國際頂級期刊」|一流成果
    圖片來源:Pixabay比如在過去的2019年,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發表在國際國內頂尖期刊上的論文達數十篇。其中不乏管理學UTD24期刊A類核心期刊......本期【一流成果】專題從中挑選了6篇發表在UTD上的論文進行分享,一起來看看登上國際頂級期刊的「他們」和他們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