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因子51.273分省人民醫院新冠肺炎論文登上國際頂級醫學期刊

2020-12-04 醫藥衛生報

影響因子51.273分

省人民醫院新冠肺炎論文登上國際頂級醫學期刊

本報訊 (記者馮金燦)2月21日,河南省人民醫院醫學影像中心主任王梅雲團隊撰寫的《Presumed Asymptomatic Carrier Transmission of COVID-19》被世界四大頂級綜合醫學期刊之一的《美國醫學會雜誌》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 影響因子51.273) 在線發表。該文章也是全球放射學界在該期刊發表的首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相關文章。

文章是河南省人民醫院醫學影像中心副主任醫師白巖、主任醫師王梅雲等根據官方報導並結合臨床資料梳理、分析而成,主要圍繞一位中國女性在2020年1月10日由武漢回到家鄉安陽後,至今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症狀,其間兩次胸部CT檢查未見異常表現,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曾呈陽性,她的父母等5位有接觸史的親屬先後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並進行隔離治療的事件,提示新型冠狀病毒的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需要重視無症狀感染者的隔離及周圍人群的防護。該文章對公共衛生安全防控有重要的警示和指導意義。

王梅雲說,在疫情防控過程中,醫務工作人員對一線診治經驗進行記錄、總結,形成論文進行分享,可以為儘快控制疫情提供寶貴經驗。

「把論文寫在抗擊疫情第一線,把研究成果應用到抗擊疫情當中,這是醫學工作者的職責和使命。」 王梅雲說。

相關焦點

  • 我校第一附屬醫院(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專家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Microbiology》發表新冠研究成果
    我校第一附屬醫院(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專家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Microbiology》發表新冠研究成果本網訊(通訊員 張健)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湘南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轉化醫學研究所瞿小旺博士帶領團隊成員積極開展新冠中和抗體和T細胞免疫相關前沿工作攻關。
  • 多家醫院發表高影響因子論文
    科技 ⊙ 華西醫院:張潤東團隊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 發文 近日,華西醫院眼科和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張潤東研究員團隊在國際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 (影響因子為11.147
  • 青島婦女兒童醫院在世界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文總結新...
    中國山東網11月19日訊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19日凌晨4時,世界頂級醫學期刊Th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IF=74.699)網站首頁上線了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與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團隊的聯合署名專刊論文
  • 頂級醫學期刊影響因子沉浮錄,兩大看漲兩大看跌!
    導語:2020期刊影響因子發布在即,四大醫學頂級名刊影響因子搶先看! 我們本期主要談談醫學頂級期刊。正如你所知,醫學頂級期刊通常所指就是這「四大」分別為,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柳葉刀(Lancet)、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英國醫學期刊(BMJ)。咱們看看頂級醫學期刊的今年將是什麼表現呢?
  • 301醫院與華為心臟健康研究新成果獲兩家國際頂級醫學期刊刊載
    》(JACC)和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歐洲心臟病雜誌》(EHJ)上。華為智能穿戴設備移動健康技術助力房顫篩查,兩度登上醫學權威期刊JACC醫學界普遍認為,當前的房顫管理方法受房顫檢測率低,患者依從性差以及缺乏對患者生活習慣偏好考慮等限制,在實際應用中不夠全面綜合。
  • 郴州科研項目論文首次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
    12月3日,記者從市一醫院獲悉,該院轉化醫學研究所瞿小旺博士團隊撰寫的新冠研究論文《Spike-specific circulating T follicular helper cell and cross-neutralizing antibody responses in COVID-19-convalescent individuals(新冠康復患者保護性抗體與T
  • 華中科大發表國際頂級期刊Cell,聚焦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日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以下簡稱武漢協和醫院)胡豫、夏家紅、聶秀團隊與合作團隊(西湖大學郭天南課題組)發表了題為"Multi-organ Proteomic Landscape of COVID-19 Autopsies"的最新研究論文,報導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終末期體內多器官組織樣本中蛋白質分子及病理變化全景圖
  • 2019年SCI影響因子發布,今年有什麼亮點?
    雖然以上期刊我都沒發過。這不是夢話,而是一名醫療科研工作者真實寫照。每年這個時候,他們都會翹首以待,看看手上的文章,盤算一年的收成。2019年6月20日,新一年的SCI影響因子已經公布,丁香園第一時間整理相關今年生物醫學雜誌的影響因子情況,分享給諸位網友。
  • 最新SCI影響因子出爐!5分以上期刊超千本,國產期刊影響因子大漲!(附完整版表格)
    6月29日,2019年度SCI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出爐。排名第一的仍然是神刊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影響因子達到292.278。Bone Research居然又回來了!STTT果然大漲近3倍。2019年度5分以上期刊共有1017本(2018年度為1006本)。
  • 最新SCI期刊影響因子出爐!
    排名第一的仍然是神刊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影響因子達到292.278。2019年度5分以上期刊共有1017本,而2018年度為1006本。38.637四大醫學期刊2019年度影響因子期刊名稱2018年IF2019年IFNEJM70.6774.699LANCET59.10260.392
  • 2019 年 SCI 影響因子發布,今年有什麼亮點需要注意?
    2019 年 6 月 20 日,新一年的 SCI 影響因子已經公布,丁香園第一時間整理相關今年生物醫學雜誌的影響因子情況,分享給諸位網友。它是有史以來影響因子最高的雜誌,去年更是高達 244 分。很多人猜測,今年的 CA 會不會超過 300 分?答案昨天揭曉——在經過了幾年的狂飆後,CA 的影響因子有所回落,但影響因子仍高達 223.679 分。這已經是排名第二的 NEJM(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三倍還要多!
  • 鍾南山領銜在頂級醫學期刊發文 鍾南山團隊論文詳情
    鍾南山領銜在頂級醫學期刊發文 鍾南山團隊論文詳情  2月29日,記者從廣州醫科大學獲悉,28日,鍾南山院士團隊論文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在線發表。  截至2020年1月29日,研究團隊從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52家醫院中提取了1099例經實驗室確認的、由SARS-CoV-2引發的新冠病毒感染疾病(Covid-19)患者數據。該研究分析了患者各年齡段人群分布特徵、感染者症狀、接觸史、影像學表現、治療手段、臨床轉歸(包括病死率)等。
  • 這本國際醫學期刊,一次性被曝36篇論文造假,全部來自國內醫院
    被質疑的這36篇論文的作者單位均為國內醫院,即包括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齊魯醫院等國內頂尖醫院,也包括勝利油田中心醫院、駐馬店中心醫院、臨沂市人民醫院等地方醫院。
  • 邵陽市中心醫院疫情防控科研成果登上世界頂級科學期刊
    最近(11月16日),邵陽市中心醫院科研團隊成員為共同第一作者的研究論文「Spike-specific circulating T follicular helper cell and cross-neutralizing antibody responses in recovered COVID-19 individuals」 在Nature Microbiology(中科院JCR分區1區,影響因子
  • 新冠肺炎論文爆棚,全球190篇中國115篇,科學家們都發現了什麼?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表示,「鑑於目前的疫情,我們已經加快論文發表的進程,從提交到發布的時間短達48小時。」打響這場科學抗疫之戰的第一槍要追溯至1月中上旬。圖片來源:每經製圖在這一系列研究成果名錄之下,有武漢金銀潭醫院全球首發的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研究論文,有香港大學團隊基於家庭發病案例研究得出新冠病毒人傳人的事實,有美國華盛頓州衛生部公共衛生實驗室首發的在患者糞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的研究,還有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和香港大學管軼團隊在鍥而不捨地追溯新冠病毒的宿主……「有關研究及成果預計在今年及之後會出現激增,「
  • 西安郵電大學賈豔敏教授多項重要成果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自引進到西安郵電大學工作以來,賈豔敏教授以西安郵電大學為作者單位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影響因子12.121),《德國應化》(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影響因子12.959
  • 人民中科疫情期間在國際頂級會議和期刊上發表兩篇論文
    近日,人民中科(山東)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民中科」)聯合中科院自動化所、人民網內容風控團隊提出了一種基於物體關係圖和教師推薦學習的視頻描述算法,被2020年國際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CVPR)錄用接受。
  • ...疫情中頻頻出現的《柳葉刀》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是什麼期刊?
    該研究收集了自2019年12月11日至2020年1月29日,從全國30個省、市的552家醫院中所提取的1099例實驗室確認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臨床信息。研究指出,嚴格、及時地採取流行病學措施,對遏制疫情迅速蔓延至關重要,對於疾病的有效治療方法仍需持續不斷努力探索。
  • 「成功經驗」世界頂級醫學期刊介紹青島新冠疫情應急處置經驗
    健康山東宣傳號有高度 有深度 有溫度關注北京時間11月19日凌晨4時,世界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網站首頁上線青島婦女兒童醫院與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團隊聯合署名的新冠專刊論文該論文以「快速應對中國青島暴發的新冠疫情」(Rapid response to an outbreak in Qingdao, China)為標題,總結青島10月份新冠肺炎突發疫情的應急處置經驗。本次發表的專刊論文,著眼於千萬級人口大型城市的聚集性疫情處置策略,探討如何通過合作集聚專業人員和必要資源以快速應對新暴發的疫情,並將疫情影響降至最小。
  • 鍾南山領銜在頂級醫學期刊發文,這一篇論文將SCI打下神壇
    當地時間2月28日,由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領銜的「中國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的臨床症狀」研究論文在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在線公開發表。該研究納入了自2019年12月11日至2020年1月29日來自全國31個省(市)共552家醫院的1099例確診新冠肺炎患者。研究得出的中位潛伏期為4天(四分位距,2-7),重度、非重度組新冠患者各有一例患者的潛伏期達24天。不過,團隊認為,單純根據最小、最大值評估人群的潛伏期容易引起誤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