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王旗著陸場進行夜間返回器回收演練

2020-11-13 觀察者網

據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微信公眾號11月13日消息,夜空下,猛士車隊高速行駛在公路上,車輛引擎發出的轟鳴聲打破四子王旗著陸場靜謐的夜空。

11月10日晚,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搜救回收分隊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開展返回器搜索回收任務專項演練,模擬夜間返回器正常返回回收區域。

晚上七點三十分,參加搜索回收任務的地面分隊在四子王旗著陸場集結,參演分隊分為三個地面小組和導調設置組,配備12臺猛士地面搜索車,一臺返回器吊車和一臺地面通信車。

演練開始命令下達後,地面分隊各小組依次出發向目標待命點機動,此次演練由地面分隊獨立執行搜索處置轉運任務。

「今天晚上我們主要組織地面分隊全流程演練,地面三個分隊都具備獨立完成警戒、處置等能力。」地面分隊指揮員孫亮介紹。

晚上八點二十分鐘,地面分隊各小組準時到達待命點,等待模擬返回器落點通報。同時,地面通信系統與北京中心溝通建立圖像傳輸鏈路,分隊駕駛員檢查各參試車輛技術狀態。

第五次落地預報通報後,地面分隊一組、三組向返回器預報落點機動。第六次落地預報下發後,地面分隊指揮員第一時間向地面二組通報落點坐標。

「我們現在地面一組、二組、三組正在向預報落點前進,從目前情況來看地面三組離預報落點比較近。」地面分隊指揮員孫亮說。

「發現返回器,返回器成直立狀態。」發現模擬返回器後,地面3組迅速向指揮車報告模擬返回器姿態並通報落點坐標。

在模擬返回器處置現場,地面三組快速架設照明設備並建立警戒,處置隊員按照返回器處置流程有序展開外觀檢查、無水肼檢漏、現場圖像傳輸和吊裝等作業程序。

「第六次落點預報發出後,地面三組率先到達了現場,開展了正規有序的現場處置,現場秩序正規,但是我們也從中發現了一些問題,今後我們將通過訓練逐步加以改進。」搜救回收分隊工程師杜偉龍說。

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閉幕以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搜救回收分隊,深入學習全會精神,緊貼任務實際,開展多元化訓練。此次返回器搜索回收任務演練,考驗了地面分隊三個小組分工協作的能力,探索夜間環境下處置突發事件的方法,為高效圓滿完成搜救任務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相關焦點

  • 四子王旗著陸場準備就緒候「嫦娥」,返回器將採用半彈道跳躍式返回
    ,在位於內蒙古中部草原的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演練結果顯示,空中分隊到達現場迅速,地面分隊處置工作有序,進一步檢驗了回收分隊夜間搜索處置能力和裝備性能指標。據了解,和載人飛船相比,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體積只有飛船返回艙的約七分之一,可著陸場面積卻是載人飛船的16倍,在冰天雪地的夜間尋找如此小的目標可謂難上加難。為此,搜救人員從技術上採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將雷達的測量數據經過處理送到直升機和搜索車輛上,引導直升機和車輛搜索接近返回器,同時在直升機和搜索車輛上加裝了高功率的探照燈,協助搜索人員快速發現目標。
  • 嫦娥五號返回,四子王旗著陸場首迎外星來客
    圖/國家航天局新京報訊(記者 倪偉)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2月17日凌晨,經過23天奔月之旅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將重返地球,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降落。返回器內,裝載著人類44年來首次採回的2千克月球樣本。這樣的場面,四子王旗已經非常熟悉。我國11次神舟飛船返回艙都在此著陸,14人次的航天員從四子王旗踏上回家第一步。
  • 嫦娥五號將返回地球,四子王旗著陸場準備就緒
    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16日消息,目前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攜帶此前採集的月壤樣品正在從月球返回地球的途中。等飛行到距離地球5000公裡的高度時,承擔地月往返運輸任務的嫦娥五號軌道器,將與返回器分離,未來,返回器將獨自攜帶月壤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
  • 「土特產」即將送達,四子王旗準備「籤收」
    圖說:四子王旗已做好「籤收」準備 來源/國家航天局(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郜陽葉薇)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即將攜帶月球「土特產」,返回地球,跑完地月「接力跑」的「最後一棒」。
  • 從大漠挺進草原——記東風航天搜索回收分隊
    他們就是剛剛完成嫦娥五號返回器搜索回收任務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搜索回收分隊的隊員們。除了體能、理論等基礎訓練外,搜救隊員們還需要進行無人機操作、爬大繩、直升機索降及抗眩暈訓練等9大類、30餘個課目針對性訓練,全面錘鍊過硬搜救技能。「艙落人到」,這是搜索回收分隊制定的最低目標也是最高要求。
  • 空地聯合迎接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家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目前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攜帶此前採集的月壤樣品正在從月球返回地球的途中。等飛行到距離地球5000公裡的高度時,承擔地月往返運輸任務的嫦娥五號軌道器,將與返回器分離,未來,返回器將獨自攜帶月壤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
  • 四子王旗著陸場的前世今生
    內蒙古自治區中部的四子王旗紅格爾蘇木鄉的阿木古郎草原,全稱「四子部落扎薩克多羅達爾罕卓裡克圖胡碩寢王旗」,簡稱四子王旗。紅格爾,在蒙語中意為「溫柔的地方」,阿木古郎,意為「平安」。1999-2002年,先後成功回收神舟一到四號無人試驗飛船。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號飛船成功著陸,航天員楊利偉自主出艙。 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號飛船成功著陸。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號飛船成功著陸。 2011年11月17日,神舟八號飛船成功著陸。
  • 成為我國航天工程返回艙著陸場的「四子王旗」有何來歷
    其返回艙攜帶兩公斤珍貴月壤,將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落地回家。」航天著陸場,位於旗屬的「阿木古郎」草原。地面人工建築和高大樹木所佔面積須少於千分之一,有利於瞭望觀察和地空中人員和機械裝備調運;第三,為防止返回艙落地後連續滾動,地表坡度不能超過5度,坡長不能超過返回艙周長的5倍,而且地表要結實,能保證返回艙著陸後平穩回收
  • 嫦娥5號著陸場暴雪,零下30度積雪30公分,回收工作遭受考驗
    嫦娥五號將在距離地球5000公裡處空投採樣樣品,而採樣樣品最終降落在四子王旗著陸場,為整個探月計劃畫上完美的句號。目前四子王旗著陸場已經發生多次降雪,積雪厚度最厚處超過30公分,而最低氣溫也低於零下30℃。可以說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為搜尋嫦娥5號採樣樣品添加了幾份不確定因素。這時許多網友就有了疑問:中國國土如此龐大,難道我們就不能找到一個更加合適的著陸地點嗎?
  • 「飛船專欄」著陸場系統
    著陸場系統是太空人安全返回地面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飛船系統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它的主要任務是:飛船在太空飛行後,從返回艙再入大氣層開始,利用先進的無線電測量系統,對目標進行捕捉、分析和落點預報,然後組織迅速逼近返回艙,並且對返回艙進行處置,且將其安全運回基地。
  • 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實施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
    【僑報網綜合訊】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消息,北京時間12日9時54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經歷了約6天的環月等待,實施了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從近圓形軌道變為近月點高度約200公裡的橢圓軌道。月地轉移入射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月球軌道上的軌道機動,使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一文讀懂你關心的六大問題
    2千克月壤樣品成功在內蒙古中部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按計劃,回收後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後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從1976年前蘇聯月球20號探測器最後一次月球採樣返回算起,這是時隔44年後人類再次採回月球樣品。一、為什麼選擇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