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我國航天工程返回艙著陸場的「四子王旗」有何來歷

2020-12-18 掌心春秋

奔赴月球探測取樣的中國「嫦娥五號」,即將結束探月之旅。其返回艙攜帶兩公斤珍貴月壤,將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落地回家。

(「嫦娥五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模擬圖)

隨著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特別是「神舟」系列飛船的數次成功飛返,內蒙古自治區的「四子王旗」,成了世人矚目的熱點。

這「四子王旗」在內蒙的哪裡?它有何來歷?已引起無數人興趣。

翻查歷史和地理資料研讀可知:

「四子王旗」位於內蒙古中部的烏蘭察布市,轄1個鎮、10個蘇木、15個鄉,北部與蒙古國接壤,總面積25513平方公裡,人口21萬多。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滿族、朝鮮族等多民族聚集地。

掠過久遠的歷史煙塵,在春秋戰國時期,這裡曾為匈奴領地。

唐朝時屬振武軍兼大單于大都護府;元朝時為淨州路及西南境沙井總管府之各郡,中東西部皆為趙王傳世食邑。明朝時期,為察哈爾部林丹汗右翼屬地。

早年,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圖哈薩爾的第十五代孫腦音泰率四個兒子於此駐牧,始稱四子王部落。

四子中,長子僧格、尊號莫爾根忽少奇;次子索納木、尊號達爾汗臺吉;三子鄂木布、尊號布庫臺吉;四子伊爾扎木、尊號莫爾根臺吉。

後金強勢崛起後的崇德元年(1636年),改國號為清的皇太極,賜腦音泰的第三子鄂木布為達爾汗卓哩克圖,授札薩克,命其統領四子部落。

順治六年(1649年),清帝福臨又晉封鄂木布為多羅郡王,世襲罔替。朝廷在此設旗,旗從部落名。

「天蒼蒼,野茫茫」,此後的「四子王旗」並不怎麼出名。

進入民國的1914年,「四子王旗」受綏遠特別行政區都統節制。1928年綏遠特別行政區改為綏遠省,旗地屬綏遠省烏蘭察布盟管理。

1949年9月綏遠省和平解放,「四子王旗」的封建王公世襲制及清朝盟旗制也隨之被打碎。

1950年4月,「四子王旗」人民政府成立,隸屬烏蘭察布盟人民自治政府領導。綏遠省與內蒙古自治區合併後,歸屬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盟人民政府所轄。

2003年12月,國務院批准撤銷盟建制,設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隸屬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今年2月,「四子王旗」正式退出貧困旗縣序列。

古老的「四子王旗」草原遼闊,風光秀美。地形從南至北由陰山山脈北緣、烏蘭察布丘陵和蒙古高原三部分組成,地處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截至2004年底,全旗鄉鎮已經百分之百架通國電,道路交通也日益發達。

「四子王旗」航天著陸場,位於旗屬的「阿木古郎」草原。「阿木古郎」在蒙語中是「平安」的意思。

更主要是,這裡的氣候和地理地貌很適合載人飛船著陸。

據說,這裡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的專家和技術人員驅車行程數十萬公裡,最終從多個具備條件的可選場地中選中的。

相關媒體在報導中介紹,因為飛船運行軌道的獨特性,著陸場必須具備這樣幾個基本條件:

第一,地點須是在飛船多次經過的地球表面,或是飛船曾從這個地區上空多圈次通過;

第二,著陸場地一定寬敞開闊。地面人工建築和高大樹木所佔面積須少於千分之一,有利於瞭望觀察和地空中人員和機械裝備調運;

第三,為防止返回艙落地後連續滾動,地表坡度不能超過5度,坡長不能超過返回艙周長的5倍,而且地表要結實,能保證返回艙著陸後平穩回收;

第四,著陸場一帶的天氣狀況良好。

「四子王旗」著陸場這裡,海拔1000米到1200米,屬於沙質草原,地勢平坦開闊,沒有大的河流湖泊。全年乾燥少雨,空氣能見度頗高。

前些年,為了方便「神舟」飛船著陸回收工作,「四子王旗」政府修建了從旗政府所在地烏蘭花鎮到著陸場的神舟路

這條路,不僅可確保執行神舟飛船返回艙搜救任務車輛的便捷通行,也成了沿線農牧民發展經濟的「致富路」、「幸福路」。

說來也好笑,有些人看文字介紹時疏忽大意,因此常把「四子王旗」叫成了「四王子旗」。事實上,內蒙古草原只有「四子王旗」,並沒有「四王子旗」。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參考資料和配圖均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返回,四子王旗著陸場首迎外星來客
    不過,與神舟飛船返回艙相比,嫦娥五號返回器體積只有其約1/7,著陸面積卻是其16倍。在冰天雪地的夜間尋找如此小的目標,難度比飛船返回艙回收更高。返回地球的太空飛行器,包括載人飛船返回艙、無人採樣返回器、返回式衛星,以及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可重複使用火箭。太空飛行器返回的著陸場設在何處,各國有不同選擇,主要取決於地域和技術條件。
  • 嫦娥5號順利落地內蒙古,返回艙貼滿暖寶寶,保暖可愛感十足
    作為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最後一個環節,嫦娥5號無人月球探測器已經搭載著從月面搜集的月巖返回地球,綜合國內多家權威媒體報導的消息顯示,今晨嫦娥5號返回艙已經順利落地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嫦娥5號的落地也意味著項目取得了勝利,不過現場公布的一組照片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 嫦五返回選擇陸地,而美國載人返回多選在海上,哪個難度更高?
    嫦娥五號順利降落四子王旗預定著陸區眾所周知,四子王旗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從神舟1號到神舟11號,全部在四子王旗著陸場成功著陸。2003年,神舟5號準確著陸在四子王旗,實現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此後,四子王旗著陸場一直是中國載人飛行器返回的首選地點。
  • 四子王旗著陸場準備就緒候「嫦娥」,返回器將採用半彈道跳躍式返回
    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即將結束探月之旅,在位於內蒙古中部草原的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據了解,和載人飛船相比,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體積只有飛船返回艙的約七分之一,可著陸場面積卻是載人飛船的16倍,在冰天雪地的夜間尋找如此小的目標可謂難上加難。為此,搜救人員從技術上採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將雷達的測量數據經過處理送到直升機和搜索車輛上,引導直升機和車輛搜索接近返回器,同時在直升機和搜索車輛上加裝了高功率的探照燈,協助搜索人員快速發現目標。
  • 嫦娥5號著陸場暴雪,零下30度積雪30公分,回收工作遭受考驗
    隨著嫦娥5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歷時23天的嫦娥5號工程也即將進入尾聲。根據計劃。嫦娥五號將在距離地球5000公裡處空投採樣樣品,而採樣樣品最終降落在四子王旗著陸場,為整個探月計劃畫上完美的句號。這些優勢有助於搜救人員對航天員的快速救援,因此成為我國神舟載人飛船著陸的首選地。而且,和美國的NASA比起來中國航天經費簡直少的可憐,在基礎建設上的花費是能節省就節省。所以,嫦娥5號返回計劃直接使用了載人航天任務用的四子王旗著陸場。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返回艙凱旋歸來,技術領先收穫多多
    據央視等媒體報導: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返回艙成功著陸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新飛船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2020年5月5日,我國長徵五號B型火箭發射上天並取得圓滿成功,其載荷主要是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一個柔性空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兩者進入一定軌道後,負責於5月6日下午返回地球,但是返回過程中「出現異常」,說明該裝置和技術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 新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上面竟用了神舟十一號上的「老設備」
    相比於神舟飛船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返回有哪些不同之處?技術含量體現在哪兒?看點一:東風著陸場你注意到了嗎?無論是之前的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還是今天的新飛船試驗船,預定著陸地點都是東風著陸場。而神舟系列飛船的著陸地位於內蒙古的四子王旗,兩地相隔千裡。
  • 嫦娥五號即將返回地球,採用打水漂方式著陸,令人疑惑
    現如今航天工程將兒時所玩的遊戲運用在嫦娥五號身上,他們之間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眾所周知,太空中是沒有大氣層的保護,所以嫦娥五號的返回艙在返回時的速度極快,如果過快的速度和空氣發生劇烈碰撞、摩擦,將會觸發「燃燒」的風險!但是採用「打水漂」的方式則會實現減速的效果,這樣就會完美避開「燃燒」的風險,不僅返回艙可以順利回國,就連攜帶的「月壤」也會安然無恙!而嫦娥五號將會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完成最終的著陸!
  • 為何嫦娥5號返回艙要降落四子王旗?有可能砸中人嗎?怎麼處理
    ,中途預計有三次軌道修正,與地球距離縮短到5000公裡時,軌道器與返回器分離,然後返回器將受控降落在我國內蒙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境內,如果真的到了這一步,那麼就代表著嫦娥5號月球取樣大功告成了。為何嫦娥5號返回艙要降落內蒙四子王旗?
  • 「飛船專欄」著陸場系統
    著陸場系統是太空人安全返回地面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飛船系統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它的主要任務是:飛船在太空飛行後,從返回艙再入大氣層開始,利用先進的無線電測量系統,對目標進行捕捉、分析和落點預報,然後組織迅速逼近返回艙,並且對返回艙進行處置,且將其安全運回基地。
  • 返回艙降落精度1公裡!為何我國能精準控制地點,日本只能隨機落地?
    嫦娥五號返回艙帶著從數十萬裡之外取回的4斤月土,經過超高難度的「打水漂」式彈道重返地球,成功在我國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順利著陸!此次我國嫦娥五號返回艙的降落精度達到了1公裡級別,實現了精準控制,讓全世界各大航天強國都羨慕不已。
  • 剛剛,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就像掉在大的席夢思床上一樣舒服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前期試驗照片12時21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控制試驗船完成返回制動,
  • 激動||神舟十一號返回艙成功著陸!無人機首次投入航天搜救任務
    11月18日下午,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安全降落於位於內蒙古四子王旗大草原的落區,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凱旋!他們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工作生活了30天,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太空駐留時間的新紀錄!慶祝英雄凱旋,點讚中國航天!值得一提的是搜救用上了無人機!
  • 四子王旗著陸場的前世今生
    內蒙古自治區中部的四子王旗紅格爾蘇木鄉的阿木古郎草原,全稱「四子部落扎薩克多羅達爾罕卓裡克圖胡碩寢王旗」,簡稱四子王旗。紅格爾,在蒙語中意為「溫柔的地方」,阿木古郎,意為「平安」。1992年,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啟動,這裡成為神舟飛船著陸場,又被稱作「神舟家園」,自此,一個個中國航天神話在這裡上演。1999-2002年,先後成功回收神舟一到四號無人試驗飛船。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號飛船成功著陸,航天員楊利偉自主出艙。
  •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管劉然:嫦娥五號任務非常圓滿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約2公斤月球「土特產」,結束24天的月球之旅,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安全著陸。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
  • 「神舟五號」成功發射,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它的成功發射與返回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把人送入太空的國家(繼前蘇聯和美國),是中國航天事業在新世紀的一座新裡程碑。飛船搭載航天員楊利偉於北京時間2003年10月15日9時整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在軌運行14圈,歷時21小時23分,於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降落於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
  • 嫦娥五號將返回地球,四子王旗著陸場準備就緒
    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16日消息,目前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攜帶此前採集的月壤樣品正在從月球返回地球的途中。等飛行到距離地球5000公裡的高度時,承擔地月往返運輸任務的嫦娥五號軌道器,將與返回器分離,未來,返回器將獨自攜帶月壤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
  • 為啥「嫦娥五號」返回地球要那麼久,「阿波羅號」卻時間很短?
    12月17日凌晨1:59分,在太空逗留了23天的「嫦娥五號」返回器終於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航天著陸場「嫦5」返回艙,它們都搭載著太空人或者重要的標本,返回地球是重中之重的環節,返回艙要首先脫離月球軌道→經過數次姿態發動機調整變軌,向地球方向運動→接近地球時姿態發動機再一次調整,使返回器進入到地球軌道→這個時候要根據選擇好的著陸窗口期,實施艙器分離,返回艙沿著預定的彈道進入到大氣層…最終在著陸場降落。
  • 嫦娥五號返回艙內蒙著陸時,砸到人後,怎麼處理?
    但四子王旗降落點廣闊無垠、人跡罕至,從各個方面而言都是返回艙的最佳降落點,而且嫦娥五號本是以接近宇宙第二速度返回地球,科學家為此專門設計一條軌道,使它進入地球後再離開地球,有一個緩衝後再次進入地球,也就是讓返回艙在大氣層上層打個了水漂,大大減緩了下降速度。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來源:人民日報圖為返回艙著陸現場。汪江波攝(新華社發)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試驗船於5月5日18時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在軌飛行2天19小時,完成了多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驗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群傘回收及部分重複使用等關鍵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