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嫦娥5號返回艙要降落四子王旗?有可能砸中人嗎?怎麼處理

2020-12-11 趣味探索

近段時間,我國嫦娥5號的一舉一動都被全世界重點關注,這是人造物時隔近半個世紀後的再次登月取樣,因此嫦娥5號消息刷屏國內外各大媒體。

嫦娥5號著上組合體完美降落月球正面,48小時獲取兩公斤月球樣品,上升器從月面霸氣升空,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完美對接,月球樣品安全轉移,軌返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分離,上升器受控撞月等。

那麼,嫦娥五號接下來過程是,軌返組合體返回地球,中途預計有三次軌道修正,與地球距離縮短到5000公裡時,軌道器與返回器分離,然後返回器將受控降落在我國內蒙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境內,如果真的到了這一步,那麼就代表著嫦娥5號月球取樣大功告成了。

可能有人不禁要問,嫦娥5號返回艙在返回地球時會砸中人嗎?要知道四子王旗並不是無人區,在25513平方公裡的沙地草原上生活著21萬內蒙人,也就是說每平方公裡人口密度只有8.23,那為何不讓嫦娥5號返回器降落真正的無人區新疆沙漠,卻降落在這裡呢?

為何嫦娥5號返回艙要降落內蒙四子王旗?

人類太空飛行器返回艙並不是隨心所欲地降落,對地理環境和氣候環境有著極嚴格要求,比如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返回地面時,一般選擇水中降落,而我國對太空飛行器返回艙降落地點的選擇也顯得非常謹慎,選擇了內蒙開闊的大草原,這是因為內蒙大草原具備五個獨特條件。

一,太空飛行器可以多次從該區上空繞圈通過,這樣一來,返回艙可以進行擇優選擇時機降落,大大增加了降落的成功機率。

二,場地開闊,場地開闊便於返回艙安全平穩地降落,不至於因與特殊地形碰撞而導致損毀,方便地面探測設備實時捕捉返回艙的高度,也方便人類發現和尋找它。

三,地面足夠堅硬,但不能過硬,巖石較多的區域太于堅硬,肯定不行,有湖泊的地方不夠堅硬,而我國內蒙屬於沙質草原,剛好符合這一要求,沒有巖石也沒有湖泊,不太硬也不太軟。

四,氣候環境比較穩定,我國內蒙中部屬於溫帶性氣候,基本上是乾旱少雨,陽光嫵媚,大氣的能見度自然高,有利於地面設備捕捉到返回艙的著陸情況,也有利於人們尋找和發現返回艙。

五,相對於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內蒙四子王旗離發射中心的距離並不是很遠,有利於返回艙回收和運送。

正是因為內蒙具備這五個獨特條件,我國神舟系列飛船返回艙一直著陸在內蒙中部地區,從神舟一到神舟十一,而嫦娥5號返回艙事實上就是一個微型的神舟號返回艙,當然也著陸在內蒙中部地區。

那麼嫦娥5號返回艙有可能砸中人嗎?怎麼處理

前面已經介紹了,神舟系列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過,因此,嫦娥5號返回艙降落算不上是首次降落,對於我國科學家而言,算得上是輕車熟路。

當返回艙距離地面約十公裡高的時候,會自動打開降落傘,返回艙下降速度一下子從200米每秒減速到8米每秒,當抵達距離地面約二米高的時候,反推火箭點火,最終以兩米每秒的速度著陸,保證了返回艙內月球樣品的完整性。

所以,嫦娥5號返回艙在接近地面時速度並不是很快,就算是剛好降落在人的頭頂上,應該能夠及時避讓,更何況我國擁有著非常精湛的軌道返回技術,儘量讓返回艙著陸在沒有人的區域。所以返回艙砸中人的可能性極小,幾乎沒有砸中人的可能性。

在我國,的確聽說過廢棄火箭助推器砸中房屋的事件,2019年11月,我國長徵火箭成功發射第50、51顆北鬥導航衛星之後,火箭助推器墜落在一處村莊內。但是太空飛行器返回艙從未降落在人類生活區內,這跟我國對返回艙的精準操控有關。

砸中建築物怎麼處理呢?肯定會作出相應補償,據說都很滿意。不過有人反倒是希望房屋被人造物砸中,因為他們認為被最先進人造物砸中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肯定能帶來好運,再說了不是沒有補償。總之,我國嫦娥5號月球取樣憑的是超高的航天科技和精益求精的精神,選擇降落點也一樣。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返回艙內蒙著陸時,砸到人後,怎麼處理?
    據最新消息,嫦娥五號已成功受控離軌降落月球,不日將擇機返回地球,降落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地區。這一消息傳來後網友們議論紛紛,眼看成功在即,但假如嫦娥五號降落時出現意外,落地時砸到人或者牛羊可怎麼辦?甚至有朋友問萬一被砸到會不會有賠付?賠付多少合適呢?對此你怎麼看?
  • 為啥「嫦娥五號」返回地球要那麼久,「阿波羅號」卻時間很短?
    從12月2日「嫦娥五號」著陸器登陸月面採樣完成上升器升空,再到17日返回,「她」的返家路途用了15天之久。實話實說從「她」要返回的那一刻心就揪揪著,生怕「她」眷戀「廣寒宮」而不願意返回「人間」…但「人間」有好吃的、好玩兒的,還有那麼多關心「她」的人在呼喚,「她」義無反顧得以順利返回,為「她」感到高興!
  • 嫦娥五號返回,四子王旗著陸場首迎外星來客
    圖/國家航天局新京報訊(記者 倪偉)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2月17日凌晨,經過23天奔月之旅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將重返地球,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降落。返回器內,裝載著人類44年來首次採回的2千克月球樣本。這樣的場面,四子王旗已經非常熟悉。我國11次神舟飛船返回艙都在此著陸,14人次的航天員從四子王旗踏上回家第一步。
  • 嫦娥5號順利落地內蒙古,返回艙貼滿暖寶寶,保暖可愛感十足
    作為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最後一個環節,嫦娥5號無人月球探測器已經搭載著從月面搜集的月巖返回地球,綜合國內多家權威媒體報導的消息顯示,今晨嫦娥5號返回艙已經順利落地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嫦娥5號的落地也意味著項目取得了勝利,不過現場公布的一組照片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 返回艙降落精度1公裡!為何我國能精準控制地點,日本只能隨機落地?
    嫦娥五號返回艙帶著從數十萬裡之外取回的4斤月土,經過超高難度的「打水漂」式彈道重返地球,成功在我國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順利著陸!此次我國嫦娥五號返回艙的降落精度達到了1公裡級別,實現了精準控制,讓全世界各大航天強國都羨慕不已。
  • 返回技術秒殺阿波羅11號,嫦娥五號將從南大西洋上空返回地球!
    這可是等了6天才等到的消息,但就此一條,而下文也僅有「攜帶月球樣品的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擇機實施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從而擺脫月球引力,進入月地轉移軌道返回地球。」這真讓人抓狂,這話能說完嗎?咋就這樣吞吞吐吐呢?人家當年阿波羅11號可是全程都只有8天,想回就回,這嫦娥五號為還要「調整為地月轉移等待軌道」?
  • 嫦娥五號「啟程回家」,專家解讀為何選擇在內蒙古草原降落
    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嫦娥 " 五姑娘 " 已經完成採集、打包並發貨,踏上了 " 回娘家 " 的旅程。接下來,我們只需要靜待籤收來自月球的 " 禮物 "。按照計劃,進行派送的返回器將最終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返回地球的路上,嫦娥 " 五姑娘 " 要經歷多少關卡?
  • 嫦娥5號著陸場暴雪,零下30度積雪30公分,回收工作遭受考驗
    隨著嫦娥5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歷時23天的嫦娥5號工程也即將進入尾聲。根據計劃。嫦娥五號將在距離地球5000公裡處空投採樣樣品,而採樣樣品最終降落在四子王旗著陸場,為整個探月計劃畫上完美的句號。目前四子王旗著陸場已經發生多次降雪,積雪厚度最厚處超過30公分,而最低氣溫也低於零下30℃。可以說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為搜尋嫦娥5號採樣樣品添加了幾份不確定因素。這時許多網友就有了疑問:中國國土如此龐大,難道我們就不能找到一個更加合適的著陸地點嗎?
  • 嫦娥五號返回時間幾點幾分 嫦娥5號返回地球視頻直播地址
    嫦娥五號返回時間幾點幾分 嫦娥5號返回地球視頻直播  攜帶著2公斤珍貴月壤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將於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時32分至2時07分之間,降落在內蒙古市四子王旗。目前,著陸場系統各項準備工作就緒,全力迎接「五姑娘」平安回家。
  • 成為我國航天工程返回艙著陸場的「四子王旗」有何來歷
    其返回艙攜帶兩公斤珍貴月壤,將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落地回家。」攜帶月球樣品返回模擬圖)隨著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特別是「神舟」系列飛船的數次成功飛返,內蒙古自治區的「四子王旗」,成了世人矚目的熱點。
  • 嫦娥五號即將返回!歷時23天,兩公斤「廣寒宮」土特產要帶回
    太空中沒有大氣層,因此返回艙在返回時速度非常快,以至於在進入大氣層時的速度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超高速度會使得返回艙與空氣發生劇烈摩擦,甚至有燃燒殆盡的風險。而 「打水漂」 的好處則可以使得返回器高速進入大氣層時,會削減一些速度,使返回艙的速度降低到第一宇宙速度。
  • 航天飛船的返回艙落地時會不會砸到人,威力有多大?
    而隨著火箭的升空,燃料的減少,就必須要讓燃料耗盡的助推器脫離,以減輕負載。而這些火箭殘體會不會砸到人?返回艙落地會砸到人嗎?有可能,但這個可能性微乎其微。砸到建築的可能性要大於砸到人。這個可能性在於火箭殘體和返回艙的落地並不能精確到某一個點上。但是,也不必杞人憂天。
  • 四子王旗著陸場準備就緒候「嫦娥」,返回器將採用半彈道跳躍式返回
    探測器的返回器即將結束探月之旅,在位於內蒙古中部草原的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記者昨天從嫦娥五號任務著陸場區指揮部獲悉,著陸場系統各項準備工作就緒,全力保障「嫦娥」平安回家。  目前正值隆冬季節,嚴寒積雪條件下,返回器目標體積小,返回方式特殊,給搜索回收工作帶來很多困難。
  • 嫦五返回選擇陸地,而美國載人返回多選在海上,哪個難度更高?
    從神舟1號到神舟11號,全部在四子王旗著陸場成功著陸。2003年,神舟5號準確著陸在四子王旗,實現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此後,四子王旗著陸場一直是中國載人飛行器返回的首選地點。首先,著陸場面積夠大,所在的地形地貌要符合要求。如果返回艙著陸時,因為地形地貌的影響,出現碰撞、翻滾、沉陷等狀況,可能會危及艙內航天員的生命。其次,著陸場也要具備較好的氣候條件,發生雷暴、大風等危險天氣的概率比較低。
  • 嫦娥五號月球將採集月壤返回地球
    重8.2噸的嫦娥5號太空飛行器於11月24日(當地時間)從中國南方的文昌航天港發射。它在周末到達月球上空,然後在分裂成兩半之前開始繞著它的軌道旋轉。服務型飛行器和返回艙--停留在軌道上,而著陸器-上升段則為著陸嘗試做好了準備。
  • 嫦娥五號數據流被破解,那返回艙會被截獲嗎?比東風-17還難
    有人開始擔心,帶有樣本的返回艙會不會有被攔截的可能,目前其他航天大國是否有這種攔截手段?在11月26日社交媒體上國外一個無線電愛好者難掩喜悅稱,截獲了嫦娥五號的視頻數據流,並且解碼放到了社交媒體上。為什麼監控數據流會被截獲並破解?對嫦娥五號會有影響嗎?
  • 嫦娥五號為何「冒險」以第二宇宙速度返回,NASA至今未成功
    ,是什麼技術超越NASA獵戶座苦研十年都未達到的能力,除了高速返回嫦娥五號返回艙還有哪些亮點?一、為何要在凌晨發射和返回是因為月亮只在晚上才出現,所以登月設備晚上才發射嗎?當然不是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錢航博士對此作了專門的詳細介紹,主要五個原因:1.考慮到地月相對位置關係,在凌晨發射最有利於火箭奔月軌道的設計。
  • 嫦娥五號返回地球,歐空局再次使用15米天線追蹤,這是為何?
    如今,歐空局將再次使用15米天線追蹤,為何要使用他國的測控站呢?「打水漂」應該都有所體會,十分簡單的小遊戲,但是應用在航天領域上則不簡單,而嫦娥五號很榮幸獲得此次「打水漂」的體驗!這種一起一伏的感覺可能很「荒唐」,可是卻在無形中保護著嫦娥五號返回艙,確保它能夠順利著陸。打水漂的方式有利於返回艙在進入大氣層後減速,防止出現「燃燒」的悲劇!
  • 嫦娥五號返回地球,歐空局再次使用15米天線追蹤,這是為何?
    中國漫長的探月工程即將結束,嫦娥五號的回歸對中國乃至於世界都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世界將全部的實現都矚目在「月壤」身上,當嫦娥五號初次登入月球時,美國就有消息透露:希望中國分享月壤!當嫦娥五號回歸在即時,美國則直接表示:中國願意分享月壤!但是中國並沒有搭理他們!如今,歐空局將再次使用15米天線追蹤,為何要使用他國的測控站呢?
  • 嫦娥五號即將返回地球,採用打水漂方式著陸,令人疑惑
    12月16日早上9點15分,嫦娥五號已經順利完成地月轉移軌道修正,目前組合體狀態並無異樣!嫦娥五號於今年11月24日升空,現已完成月球採樣並且在返回途中,這期間一共經歷了二十多天,在短暫的二十多天中,中國的嫦娥探月工程也即將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