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五號實施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12日9時54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經歷了約6天的環月等待,實施了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從近圓形軌道變為近月點高度約200公裡的橢圓軌道。月地轉移入射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月球軌道上的軌道機動,使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
嫦娥五號成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一共要經歷11個階段
成功在月球「挖寶「2公斤之後,嫦娥五號現在要回家了。 國家航天局消息,北京時間12月13日9時51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實施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在距月面約230公裡處成功實施四臺150牛發動機點火,約22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 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
嫦娥五號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成功,最後回收階段將上演「打水漂」
記者今天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12日9時54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經歷了約6天的環月等待,實施了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從近圓形軌道變為近月點高度約200公裡的橢圓軌道。月地轉移入射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月球軌道上的軌道機動,使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
嫦娥五號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交會對接後成功分離環月...
原標題:嫦娥五號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交會對接後成功分離環月小憩 擇機「回家」 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
-
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家了
凌晨1時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距南大西洋海平面高約5000公裡處正常解鎖分離,軌道器按計劃完成規避機動。凌晨1時33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距地面高度約120公裡處,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約為11.2千米/秒)高速進入地球大氣層,實施初次氣動減速。
-
別催了,嫦娥五號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就剩下找到唯一的回家路了
種種猜想下也反映著大家對嫦娥五號的關心,這不,消息來了,嫦娥五號成功完成了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月地轉移這個過程可是一個急不來的過程,許多人想像中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就像電影裡的星際飛船一樣,一路直行不帶剎車的飛向地球,當然這是科幻電影裡的誇張呈現,無論多厲害的太空飛行器,就目前技術來看,都擺脫不了星球引力的影響,必須做繞星運動不斷修正軌道,才能完成離開和降落的任務。
-
直擊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全程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按計劃,回收後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後,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國家航天局將擇機舉行交接儀式,正式向地面應用系統移交月球樣品,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
-
嫦娥攬月|發射成功!長徵五號將嫦娥五號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探月工程第三步正式拉開序幕。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後,先後實施了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一二級分離以及器箭分離等四次分離。
-
嫦娥五號完成首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 狀態良好
嫦娥五號完成首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14日11時13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上兩臺25N發動機工作約28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目前,攜帶月球樣品的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各系統狀態良好。
-
嫦娥五號軌道器再出發,燃料富餘動力充沛
嫦娥五號在歷經23天艱難跋涉之後成功返回地球,然而它的任務卻沒有終結。嫦娥五號11個重大任務階段一路走來猶如一場斷舍離的接力賽,著上組合體與軌返組合體兩兩分離、支撐艙與軌返組合體分離、上升器起飛與著陸器分離、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對接、上升器及對接樣品轉移機構與軌返組合體分離……
-
任務圓滿完成,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
IT之家12月17日消息 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發布,北京時間 12 月 17 日 1 時 59 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凌晨 1 時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距南大西洋海平面高約 5000 公裡處正常解鎖分離,軌道器按計劃完成規避機動。凌晨 1 時 33 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距地面高度約 120 公裡處,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約為 11.2 千米 / 秒)高速進入地球大氣層,實施初次氣動減速。
-
嫦娥五號成功抵達月球軌道!組合體分離難度僅次於阿波羅登月
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分離,難度僅次於阿波羅登月。可以認為只有中美的登月探測器在環月軌道上實施過分離和對接。嫦娥五號也堪稱迷你版的阿波羅登月飛船,只不過是尺寸較小的無人版,所有的一切都暗示中國進行載人登月的時間將不遠了。出品:兵器瞭望臺(第2936期 頭條獨家)29日至30日,嫦娥五號工程傳來好消息,從29日晚上20時開始,嫦娥五號完成了近月點制動,這是一次「剎車」,從地月轉移軌道進入了環月軌道。
-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一文讀懂你關心的六大問題
日凌晨2點左右,經過23天的太空之旅後,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2千克月壤樣品成功在內蒙古中部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12月3日23點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搭載著從月球採集的樣品從月面順利起飛並成功進入月球軌道,完成了我國探測器首次在地外天體起飛的壯舉。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實現我國首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
-
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已走出回家路上關鍵一步
延伸閱讀:嫦娥五號成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在完成第一次月地入射後,13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緊接著完成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這是回家路上關鍵的一步,自此,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成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奔向地球。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成就,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珍藏版)
嫦娥五號近月制動示意圖 (圖源:航天科技集團八院)06 組合體分離 在經歷地月轉移、兩次近月制動和環月飛行後,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下一步是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糖葫蘆」分成了兩串
-
探月工程新進展 嫦娥五號組合體成功分離即將月面軟著陸
探月工程新進展 嫦娥五號組合體成功分離即將月面軟著陸 人民日報 發表於 2020-11-30 08:41:24 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30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按計劃實施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是他們在精準操控「牽引」
昨天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成功著陸月球。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取得重大進展。記者今天了解到,落月的背後,離不開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團隊的精準操控,正是他們精心「牽引」嫦娥落月。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軌道室主任陳明說,嫦娥五號任務各飛行階段耦合性強、推進餘量低、月面工作時長固定等約束條件多,對軌控策略設計、軌道控制精度和應急軌道重構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軌道設計上,他們提出了定時定點著陸、定時起飛規劃策略。在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降軌、動力下降四個飛行階段進行聯合軌道控制。
-
嫦娥五號回家:國外無線愛好者精準預言
北京時間12月13日9時51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在距月面230公裡處成功實施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四臺150牛發動機點火約22分鐘,軌返組合體成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後續,攜帶月球樣品的嫦娥五號軌返組合體將在月地轉移過程中進行中途軌道修正,並擇機實施軌道器和返回器分離。
-
和學生一起學習嫦娥五號探月
「發射—預定軌道—軌道修正1—軌道修正2—環月軌道—環月軌道變形—合體分離—著陸—採樣封裝—送入預定軌道—對接—轉移—返回器—預定落點—月地轉移入射—軌道修正—著陸地球」這幾十個字,濃縮的是多少航天人的科技力量!只要有一個環節處理不當,都將功虧一簣。這樣的科技力量再讓我們趕到自豪的同時,更要為努力成為這樣的人才而努力學習。
-
嫦娥五號組合體成功分離 嫦娥五號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
嫦娥五號組合體成功分離 嫦娥五號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30日凌晨4時40分,在科技人員精確控制下,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順利分離。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繼續在平均高度約200公裡的環月軌道上飛行並等待上升器交會對接,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進行自動採樣等後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