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成功,最後回收階段將上演「打水漂」

2021-01-09 瀟湘晨報

記者今天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12日9時54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經歷了約6天的環月等待,實施了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從近圓形軌道變為近月點高度約200公裡的橢圓軌道。月地轉移入射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月球軌道上的軌道機動,使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後續,攜帶月球樣品的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擇機實施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從而擺脫月球引力,進入月地轉移軌道返回地球。

報導顯示,嫦娥五號任務被稱為我國迄今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一共要經歷11個階段:發射入軌、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著陸下降、月面工作、月面上升、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環月等待、月地轉移、再入回收。目前11步已經進行到第10步,最後再入回收。

最後的再入回收階段十分關鍵。雖然我國神舟飛船返回艙已經多次成功返回,但此次返回有所不同,難度在於速度過高。返回器從38萬公裡外長途奔襲歸來,速度達到第二宇宙速度,如果沒有及時減速,有可能撞毀。

因此,科研人員為它設計了一個「打水漂」的返回方式。返回器首先以第二宇宙速度衝向地球,在進入地球大氣後,很快又跳出來,然後再次進入大氣層。一出一進之間,就順利實現了減速,像神舟飛船返回艙一樣,以第一宇宙速度降落,打開降落傘,平穩安全地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預定地點。

瀟湘晨報記者李瓊皓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實施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
    【僑報網綜合訊】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消息,北京時間12日9時54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經歷了約6天的環月等待,實施了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從近圓形軌道變為近月點高度約200公裡的橢圓軌道。月地轉移入射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月球軌道上的軌道機動,使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 別催了,嫦娥五號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就剩下找到唯一的回家路了
    種種猜想下也反映著大家對嫦娥五號的關心,這不,消息來了,嫦娥五號成功完成了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月地轉移這個過程可是一個急不來的過程,許多人想像中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就像電影裡的星際飛船一樣,一路直行不帶剎車的飛向地球,當然這是科幻電影裡的誇張呈現,無論多厲害的太空飛行器,就目前技術來看,都擺脫不了星球引力的影響,必須做繞星運動不斷修正軌道,才能完成離開和降落的任務。
  • 嫦娥五號成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一共要經歷11個階段
    成功在月球「挖寶「2公斤之後,嫦娥五號現在要回家了。  國家航天局消息,北京時間12月13日9時51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實施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在距月面約230公裡處成功實施四臺150牛發動機點火,約22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  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 嫦娥五號實施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12日9時54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經歷了約6天的環月等待,實施了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從近圓形軌道變為近月點高度約200公裡的橢圓軌道。月地轉移入射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月球軌道上的軌道機動,使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 嫦娥攬月|發射成功!長徵五號將嫦娥五號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探月工程第三步正式拉開序幕。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後,先後實施了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一二級分離以及器箭分離等四次分離。
  • 剛剛,嫦娥五號成功從月面起飛,「土特產外賣員」要回地球...
    點火起飛前,著上組合體實現月面國旗展開以及上升器、著陸器的解鎖分離。此次國旗展開是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國旗的「獨立展示」。點火起飛後,上升器經歷垂直上升、姿態調整和軌道射入三個階段,進入預定環月飛行軌道。隨後,上升器將與環月等待的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將月球樣品轉移到返回器,後者將等待合適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準備。
  • 嫦娥五號任務的11個階段
    延伸閱讀嫦娥五號從發射入軌到返回器再入回收,一共要經歷11個飛行階段:一是發射入軌階段。嫦娥五號將由運載火箭發射,進入到地月轉移軌道的飛行階段,開啟探月返回的旅程。二是地月轉移階段。嫦娥五號完成器箭分離,並展開相應太陽翼,逐步進入預定軌道。地月轉移段飛行時間大約為112個小時,為了確保探測器按照預定軌道順利到達近月點,這期間要進行多次中途修正。三是近月制動階段。嫦娥五號繼續在目標環月飛行軌道正常行進,並在近月點進行減速制動,以合適的運動速度進入到環月圓軌道,最終進入的軌道距離月面200公裡左右,近月制動時段長達1天。四是環月飛行階段。
  • 嫦娥五號返航時間確定,採用「打水漂」方式降落,著陸場緊急「備戰」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負責搜索任務,近日,搜索回收小隊已經組織多次演練。報導稱卞韓城詳細介紹了嫦娥五號返回方式,採用半高速再入軌道技術。也是「打水漂」的方式。打水漂是我們小時候經常玩的一種遊戲,有些厲害的人能夠打出十幾個水漂。這一次返航採用「打水漂」也就是說,讓返回器先進入大氣層,藉助其提供的力量,重新進入地球,順利完成任務。
  • 嫦娥五號即將返回地球,採用打水漂方式著陸,令人疑惑
    12月16日早上9點15分,嫦娥五號已經順利完成地月轉移軌道修正,目前組合體狀態並無異樣!嫦娥五號於今年11月24日升空,現已完成月球採樣並且在返回途中,這期間一共經歷了二十多天,在短暫的二十多天中,中國的嫦娥探月工程也即將收官!
  • NASA月球探測器拍攝到嫦娥五號 照片可見輪廓
    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我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點火起飛後,上升器經歷垂直上升、姿態調整和軌道射入三個階段,進入預定環月飛行軌道。隨後,上升器將與環月等待的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將月球樣品轉移到返回器,後者將等待合適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準備。嫦娥五號如何回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探測器將實施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實現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最後一步「回」。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剛剛,嫦娥五號成功落月!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晚,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預選著陸區。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剛剛,嫦娥五號成功落月!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晚,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預選著陸區。(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預選著陸區示意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供圖)至此
  • 出發,去月球「挖土」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開啟我國首次地外...
    ,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次日,著陸器和巡視器互拍成像,嫦娥三號任務圓滿成功,實現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和巡視探測。嫦娥「三姑娘」也永久地留在月面,遙望著地球家園。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背,成為人類歷史上首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太空飛行器,至今狀態良好。
  • 高難度「打水漂」遊戲即將上演
    北京時間12月13日9時51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實施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在距月面約230公裡處成功實施四臺150牛發動機點火,約22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 完成月球「挖土」 嫦娥五號將跳躍式返回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的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工作圓滿完成。而嫦娥五號也即將進入最後一個任務階段——帶著月壤返回地球。這也是此次任務的「終極挑戰」。
  • 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 嫦娥五號為什麼選擇在凌晨發射
    天氣網訊,近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的事情引來網友們關注,據悉,探月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那麼,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嫦娥五號為什麼選擇在凌晨發射呢?一起來看看吧。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將實現三大工程目標
    ——編 者   11月24日凌晨,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踏上徵程。這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務,也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嫦娥五號探測器不僅要成功落月,還要實現月面採樣、月面上升、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地球等多個首創性的任務環節,整個過程分為11個階段,每段都不能出差錯。
  • 九天攬月星河闊:揭秘嫦娥五號的3個關鍵數字
    北京時間11月24日凌晨,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同時也是中國目前技術難度最大、系統組成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此次任務將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將實現三大工程目標
    嫦娥五號探測器不僅要成功落月,還要實現月面採樣、月面上升、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地球等多個首創性的任務環節,整個過程分為11個階段,每段都不能出差錯。發射成功只是一個開始。整個任務嫦娥五號將經歷11個階段、約23天的在軌飛行過程,採集約兩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從任務的操作來看,一次探月飛行包括兩次發射(地面發射與月面發射),兩次著陸(月面著陸與地球著陸),兩次封裝(月面封裝與月軌封裝),一次交會對接(月軌對接)。
  • 嫦娥五號「啟程回家」,專家解讀為何選擇在內蒙古草原降落
    嫦娥五號踏上回家路,路上玩起 " 打水漂 "12 月 6 日凌晨,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上演 " 月宮之吻 ",完成月壤樣品的自此,嫦娥五號正式踏上回家之旅。嫦娥五號到底什麼時候回來呢?許多人都非常關心。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網此前消息,此次嫦娥五號任務總共歷時 23 天,將採集約 2 千克的月球巖石、土壤樣本返回地球。從 11 月 24 日凌晨發射到今天,已經過去 13 天,時間已經過半。" 目前,嫦娥五號進入環月等待階段,準備擇機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