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 (南京,記者 賈曉寧)訊,剛剛因大股東被動減持,股價連坐過山車的*ST尤夫(002427.SZ),在7月29日晚發布公告稱,公司獲專項解困基金再度增持。截至當日收盤,專項解困基金上海垚闊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上海垚闊)持股達到7167萬股,佔公司總股本18%。
而7月16日晚間,*ST尤夫公告稱公司副總裁翁中華所持公司16,815,640 股股份,於7月12日被司法強制過戶到華鑫國際信託名下,形成被動減持。7月15日到19日,*ST尤夫連續5天跌停,被認為與大股東被動減持有直接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已經處於退市邊緣的*ST尤夫,在二股東增持之後,能否緩解退市壓力,目前還要打上問號?
半年內增持1986.69萬股
7月29日晚,*ST尤夫發布股東權益變動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稱公司接到公司股東上海垚闊從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票的通知,截至 2019 年 7 月 29 日收盤,上海垚闊持有公司股份 71,667,850 股,佔公司總股本 18%;並和一直行動人「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中融-證贏 130 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 合計持有公司股票 99,497,850 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4.99%。
但本次權益變動不會導致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
作為*ST尤夫的第二大股東,上海垚闊原來持有公司股票518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13.01%。據增持公告顯示,自2019年1月29日至2019年7月29日收盤,上海垚闊以自有資金通過二級市場增持上市公司股份達到約1986.69萬股,佔上市公司總股本4.99%。本次股權增持,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19年3月8日到5月29日,上海垚闊設立的「中航信託天順」紫金信託,以13元每股至18.2元每股的價格,增持公司股份16408362股。第二階段,是2019年6月1日到7月29日,垚闊投資單一資金以10元每股至13.5元每股的價格,增持公司3458500股。且上海垚闊還表示,公司未來12個月內在價格適當時有繼續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計劃。
而與上海垚闊增持鮮明對比的是,*ST尤夫近年來連續出現大股東被動減持。今年7月12日,公司副總裁翁中華所持公司16,815,640 股股份被司法強制過戶到華鑫國際信託名下,形成被動減持。今年3月份,*ST尤夫公告稱,控股股東尤夫控股前三月內累計被動減持4,019,348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0094%,被動減持的原因是相關股份觸及平倉線。2018年5月8日,公司時任財務總監呂彬、董事會秘書兼副總經理賴建清所持的公司股票均出現被動減持,分別減持1,841,056股和1,102,700股。從2018年開始,公司大股東已經被動減持公司2300萬股。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垚闊本次增持的第二個時間段內,*ST尤夫股價劇烈波動,引起二級市場關注。7月15日至19日一周內,*ST尤夫連續跌停;而7月22日到26日一周內,*ST尤夫近乎5天漲停。
就上海垚闊為何在此時大規模增持公司股票問題,財聯社記者聯繫*ST尤夫,但截至發稿時止,公司並未給予回復。
能緩解退市危機?
上海垚闊本次增持*ST尤夫之後,與一致行動人 「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中融-證贏130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合計持股99,497,85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4.99%。而這一比例,已經十分接近公司第一大股東湖州尤夫控股有限公司所持股份比例。截至2019年3月31日,湖州尤夫控股有限公司約持有*ST尤夫1.14億股,佔股比例為28.66%。
但上海垚闊無意入主公司,在本次增持之前,已經承諾本次權益變動不會導致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同時放棄就目標股份行使股東提案權等相關權利。有分析人士稱,上海垚闊的做法,是對*ST尤夫未來的發展有信心,而此次大股東增持,讓*ST尤夫的保殼之路出現曙光。
2018年2月,*ST尤夫陷入民間借貸糾紛,被證監會出具風險警示。當時,公司涉及16起訴訟案件,涉及的總金額高達8.43億元,其中12起為民間借貸糾紛。5月3日,由於會計事務所對公司年報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ST尤夫披星戴帽。2018年年報,*ST尤夫巨虧10.47億元,公司保殼任務艱巨。
而據紅岸風險挖據系統顯示,從2010年到2016年公司「財務危機」得分,一直處在風險狀態;2017年和2018年雖然「財務危機」得分稍微好轉,進入關注狀態,但2018年財務粉飾風險驟增,風險分高達80.45分。2018年,公司貨幣資金為5.39億元,應收帳款9.63億元,而應付帳款為10.43億元,公司現金流處在緊張狀態。
而上海垚闊對*ST尤夫的增持,是從2018年10月11日開始的,9個月時間,上海垚闊增持公司公司股份7167萬股,耗資近11億元。
對此,南京新時代證券資深分析師劉建偉告訴財聯社記者,從經營層面講,*ST尤夫的滌綸工業長絲產業和鋰電池行業,都比較穩定。但由於公司之前陷入民間借貸糾紛,造成巨大虧空,而二股東增持,是給予公司信心。但由於之前的民間借貸糾紛,未來企業還可能還存在大股東股份被動減持風險,如這個問題不解決,那麼大股東能否繼續控股,公司能否保殼都要打上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