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局:求求了,別再打911了,它真的不是鯊魚

2020-11-23 上遊新聞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前兩天,麻薩諸塞州韋勒姆鎮的居民們在當地海灣發現了一條巨大無比的魚。這條魚的背鰭高高露出水面,遊動時背鰭在水面上左搖右擺,好像受了傷。

韋勒姆鎮懇求居民:不要再為這條魚打911了!| 紐約時報

有人把它當成一頭受傷的海豹,有人把它當成一條鯊魚,還有人覺得它擱淺在了海灘上……但這些熱心居民接下來的舉動不謀而合——有困難,打911!

於是,從早上六點半開始,當地警局的電話就一直在響個不停。

經過調查,當地的環境資源部發現那其實是一條翻車魨[tún](翻車魚),而它只不過是在「做一些對於翻車魚來說正常無比的舉動」。

然而居民們的報警電話仍然如潮水一般湧入,於是當地環境資源部忍無可忍,直接發了一條Facebook:

我們檢查過了,那條翻車魚還在遊,它沒有擱淺。它!很!好!不要因為現在的天氣你沒辦法遊泳而去嫉妒這條魚!

不!要!再!為!這!條!魚!報!警!了!

來自當地環境資源部的誠(yin)懇(yang)請(guai)求(qi)| Facebook截圖

然而,在這條通告下面,網友還是吵起來了……

有網友po出了自己照的照片:就下面這個,你告訴我這不是鯊魚??

圖 | Facebook評論

有網友考慮到這條魚的體型,堅定地認為這是一條小鯨魚:

圖 | Facebook評論

還有網友po上了自己的遊戲截圖:這真的就是我在動森裡釣上來的這玩意兒??

圖 | Facebook評論

然而,就在網友吵得不可開交之際,第二天,這條魚就自己遊走了……

就此,六點半就開始被電話鈴聲折磨的韋勒姆環境資源部部長表示:「大家的擔憂我們收到了,但911不是用來讓你們報告一條魚的!」

熱心自然事業固然好,但從這次的烏龍也能看出來很多人對翻車魚不怎麼了解。它為什麼會浮出水面來,又為什麼可以長得那麼大?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讓你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了解這種世界上最大的魚類(之一)。

翻車魨可是個大塊頭 | dailymail.co.uk

愛潛水,也愛曬太陽

翻車魨屬於大型表層魚類,天氣好的時候它們喜歡上浮至水面曬太陽,有時人們看到這些魚像在海面睡著了一樣,側臥著隨波逐流——這也就是韋勒姆鎮居民能在很靠近水面的地方看到它的原因。

關於翻車魨為什麼喜歡日光浴的解釋有很多,比如靠陽光提升體溫同時殺滅體表有害的細菌;漂浮在海面上可以「求助」一些魚類和海鳥清除皮膚上的寄生蟲等等。

大型表層魚類,天氣好就浮上水面曬太陽 | Daniel Botelho / Barcrott Media

它們只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呆在水面,更多時候停留在海面下200米以內的水體中。翻車魨的潛水能力很強,最深記錄可達800多米,它們每天會多次地往返於海面和深水之間。人們認為,翻車魨在白天反覆上浮和下潛,是在尋找最適的水溫,所處深度變化和它們的主要攝食對象水母的分布也有很大關係。

「人類總愛給我起外號」

估計當年林奈老爺子看翻車魨長得又圓又扁又大又沉,頓時一見如故,感慨,這不就是咱村口的大磨盤麼。於是取「石磨」之意賜予了它「Mola mola」的拉丁學名。和負子蟾(Pipa pipa)、喜鵲(Pica pica)、雕鴞(Bubo bubo)、印度眼鏡蛇(Naja naja)等物種相似,「屬種同詞」的短小學名念起來總是會給人一絲喜感。

Pipa pipa、Pica pica、Bubo bubo、Naja naja,這些學名念起來是不是萌萌噠?| Arkive

翻車魨魚群,一群石磨 | Phillip Colla / SeaPics.com

翻車魨體態近似橢圓,身型短而兩側肥厚,整體呈藍灰色,腹部銀灰色。雖然沒有腹鰭,但背鰭和臀鰭十分發達,兩者擺動時的泳姿十分滑稽,如同跳曼波舞一般,因此它在日語裡被稱為「曼波魚」(マンボウ)。翻車魨退化了尾柄的尾鰭就像鑲著花邊的女僕裝,魚身遠遠看去仿佛被人砍掉了一半,於是德國人直白地叫它「遊動的腦袋」(Schwimmender Kopf)。

巨藻(Macrocystis pyrifera)下的翻車魨 | Richard Herrmann / Minden Pictures

來,看個正臉 | Jens Kuhfs

因為翻車魨常常上浮至海面享受「日光浴」,英美等國習慣稱它為「海中太陽魚」(ocean sunfish);而它遊動起來圓潤的身體時常泛出銀白的光澤,在浪漫的法國人眼中,它宛若一條「月光之魚」;因為愛吃海蜇並且本身魚肉白皙,在我國南方它被稱為「蜇魚」和「乾貝魚」(總之離不開吃)……別致的身形和奇妙的習性讓人類總是樂此不疲地給它起外號。

樹大招風,魚大招蟲

廣義上講,能夠被稱為「翻車魨」的魚包括三種,分別是翻車魨(M. mola)、斑點長翻車魨(Ranzania laevis)、矛尾翻車魨(Masturus lanceolatus),它們都屬於魨形目,翻車魨科,其中翻車魨最為常見,因此也被稱為「common mola」。後兩者體型較小,體長不過一米,而翻車魨則是不折不扣的「巨無霸」。

美麗的斑點長翻車魨 | J Kemper / Fishbase

翻車魨平均體長約為1.8米,平均體重超過1噸,而最大的標本記錄體長為3.1米,兩鰭跨度4.2米,體重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3噸——這使得翻車魨成為了現存最重的硬骨魚類。

體型巨大的翻車魨 | Mondo Pesca News

雖然屬於硬骨魚,但翻車魨的骨骼中軟骨組織的比例很高,它們的骨骼極度特化,尾鰭退化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背鰭和部分臀鰭形成的「舵鰭」。它們的肋骨也完全消失,使翻車魨無法像它的魨類親戚一樣鼓氣。儘管翻車魨身形龐大,但其骨骼卻相對較輕,這也讓它們能肆無忌憚長得碩大。

翻車魨的骨架 | J. Steenstrup & C. Lutken(1898)

雖然身形龐大,但翻車魨絲毫沒有海中巨無霸的威嚴。正所謂樹大招風,魚大招蟲,細小的寄生蟲竟成了它們一生中難以擺脫的夢魘。

目前,在翻車魨身上發現的寄生蟲總共有五十多種,簡直可以說它們是一座漂浮的自助餐廳。不僅在厚厚的皮膚表面,就連它們的眼眶、口中乃至體表粘液裡,形態各異的寄生蟲也隨處可見;有些寄生蟲上甚至寄生著更小的寄生蟲。翻車魨的皮膚也因此變得異常粗糙。

寄生蟲嚴重影響了翻車魨的生活品質,為了趕走這些煩人的「吸血鬼」,翻車魨需要時常遊到淺水區的「清潔站」尋求護理。在馬夫魚和隆頭魚上下紛飛如彩蝶一般地舞動和忙碌下,翻車魨微微張開小嘴,享受著片刻的愜意時光。對付頑固分子,翻車魨還會尋求海鳥們的幫助。

海鷗在啄食翻車魨體表的寄生蟲 | Jeff Poklen

漫長而坎坷的生長曆程

翻車魨可能是這個星球上幼體到成年體型跨度最大的物種了。剛孵化出的翻車魨僅有2毫米長,擁有原始的尾鰭和明顯的胸鰭,全身布滿小棘刺,如同一粒脾氣不太好的小刺球,這樣的外形有利於它們隨波逐流,浮遊生活。

翻車魨的仔魚 | Matthew Wittenrich / fishbase

「小刺球」們長到10毫米左右,棘刺便開始消退;等長到30毫米時,棘刺已經不那麼明顯了,它們看上去就像一隻迷你的小河魨,原始尾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圓形的「尾鰭」和怪異的「舵鰭」,身體也逐漸變厚,最終長成我們熟悉的翻車魨模樣。目前,對野外翻車魨的壽命和性成熟年齡並沒有明確定論,但人工飼育模擬了它們的生長曲線,推測它們從幼魚長到3米長至少需要20年的時間,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翻車魨幼魚 | Norbert Wu / Minden Pictures

體型較小的翻車魨 | Minden Pitcures

翻車魨的成長過程,會經歷各種艱難坎坷,簡直是hard模式。幼年時,成群的翻車魨仔魚是各種魚類的餌料;等稍大一些,它們是鯕鰍、馬鮫、金槍魚以及海鳥眼中的美味;即使長到成年,缺乏自衛能力的翻車魨在鯊魚和海洋哺乳動物眼裡也不過是大一號的肉塊。它們能夠從一粒受精卵成長為一條噸級體重的大魚可以說是一種僥倖。

噸級體重的大魚 | dailymail.co.uk

據推測,翻車魨從一枚受精卵發育成成魚的概率只有百萬分之一。為了維繫種族數量,翻車魨只能採取粗放的「魚海戰術」,它們是世界上最高產的脊椎生物,一條中等體型的雌翻車魨一次能夠產下約3億枚卵,比普通魚類高出幾個數量級。數量如此龐大的魚卵也沒讓翻車魨泛濫成災,足見它們生存是多麼艱難的一件事情。

翻車魨數目眾多的魚卵 | fishbase

翻車魨遍布於世界所有熱帶和溫帶海域,它們性情十分溫馴,主要以各種水母為食,甲殼類、頭足類、小型魚類、海藻等也都在它的食譜上。

翻車魨在吞食帆水母 | Jodi Fredian / Caters News

吃點海藻也不錯 | Richard Herrmann / Minden Pictures

成年的翻車魨遊速較慢,但它們也不是任人宰割的魚肉,它們的皮膚厚達7釐米,足以抵禦小型捕食者的襲擊,只有虎鯨、海獅和部分鯊魚這類狠角色才是它們的天敵。

海獅在啃食翻車魨 | Richard Herrmann / Minden Pictures

在某些地區,翻車魨會被當做一種食用魚,它們魚肉白皙細膩,但據說口感欠佳。在中國臺灣,素來有食用翻車魨的習俗,人們會劃開它們的厚皮,食用它們的腸子——名菜「炒龍腸」就是以翻車魨的腸子為主料。

翻車魚刺身 | sakama.tokyo

呆萌可愛的魚兒是否會沒落

近年來翻車魨的種群數量下降明顯,這歸咎於人類的活動。雖然翻車魨並不是主要的經濟魚類,也不會成為商業捕撈的目標,但它們確是典型的漁業兼捕受害者,日益頻繁的遠洋捕撈使得被誤捕致死的翻車魨數量大增,同時海中漂浮的各種垃圾也對它們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和稜皮龜一樣,翻車魨很難辨認水母與塑膠袋,常常因為過多吞食垃圾而窒息,或阻塞消化道最終飢餓而死。

這些性情溫馴、外表呆萌的大塊頭代表著硬骨魚類對新生代海洋的憧憬,它們經過千萬年的演化適應了這片美麗的海洋。而今,這個可愛生物未來的生死存亡卻牢牢地握在我們人類的手中。至少,你可以先幫它,為更多人所了解。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這居然是真的!鯊魚必須不停遊泳,否則就會淹死
    鯊魚如果不遊泳,真的會死的!曾經某位外國科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別看鯊魚目前的數量是中國大熊貓的好幾十倍,他倆誰先滅絕可還說不定。」由此不難看出,鯊魚之所以成為霸主,是因為它有壓力,鯊魚的本事是逼出來的。
  • 大海趣聞錄:鯊魚真的害怕海豚嗎?
    所以換句話說,即便鯊魚真的有心與海豚決一死戰,它最後也一定會尷尬的發現:呼~呼~,這到底是什麼情況!?老子用盡全力,竟也追不上它?哎,真是丟臉丟到家了……嘛~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先吃個冰淇淋再說第二,海豚的力量。水族館中訓練有素的海豚,常能展現躍出水面用頭點觸懸空之球的精彩表演——你可知道,那球一般距離水面足有6、7米之遙!
  • 「鯊魚咬了你一口,它一般不會再咬第二口」這句話是真的嗎?
    之前看到鯊魚小科普說「鯊魚咬了你一口,它一般不會再咬第二口」這句話是真的嗎?網友李迪:就已傳說中的大白鯊為例。大白鯊的首選食物是高脂肪的海豹。(看起來似乎是胖子更合大白鯊的胃口。)網友路人甲:如果大白鯊真的咬一口就能知道這玩意好吃不好吃我們就不會在它們的肚子裡發現那麼多人造物了!(摔!)這如果咬一口就能知道脂肪和蛋白質的含量那我們還要那麼多複雜的儀器來測什麼體脂比幹什麼!(再摔!)
  • 結晶腐蝕版911表達了什麼?它不是簡單的「破損」
    關注車圈或藝術圈的朋友一定會注意到這麼一件事,在前一陣的成都車展,保時捷亮相了一款911,一款極其具有創造性的911,因為它車身獨特,表面瘡痍的面孔讓人震撼,而這正是由當代藝術家丹尼爾阿爾軒(Daniel Arsham)創作的特別版保時捷911藝術車,它已於8月17日抵達北京,並在25日之前打卡京城多處地標性建築
  • 鯊魚為什麼不吃海豚?鯊魚:真的追不上,追上了也打不過!
    海洋中的鯊魚是霸主級別的生物,無論是對人類還是其他海洋動物都是致命的存在,鯊魚對血的氣味非常敏感,只要聞到血的味道,鯊魚就知道是自己的食物來了。鯊魚雖然厲害但也並不是沒有對手,鯊魚對這種生物無可奈何,還特別懼怕這一種生物。鯊魚為什麼不吃海豚?鯊魚:真的追不上,追上了也打不過!
  • 感謝警局 爾灣華裔居民再捐贈
    近日爾灣兩個小區的華裔居民再向爾灣警局捐款。 11月5日,爾灣警局北部指揮官賈西(Lt. Frough Jahid)、警局應急管理部門主任西蒙斯(Robert Simmons)和警佐蘇玲雍(Jordan Liu)在警局外接受了爾灣華裔居民的愛心捐贈,一筆近5000元的捐款將用於警局的中文資源。
  • 鯊魚不吃海豚是真的嗎?為什麼?
    「鯊魚不吃海豚」是一個謠言,而且還是一個受人追捧的謠言。在網絡上,隨便搜索「鯊魚海豚」就有大量的論證鯊魚不敢吃海豚的帖子,主流的說法有幾種,比如「海豚是群居動物」、「海豚會成群的撞擊鯊魚,被撞的鯊魚全身是傷」等等。今天,我們就來闢一下謠,看看鯊魚與海豚的真實關係。
  • 兇猛的鯊魚為什麼不攻擊海豚?鯊魚:不是我不想,而是我不敢!
    兇猛的鯊魚為什麼不攻擊海豚?鯊魚:不是我不想,而是我不敢!鯊魚是海洋中大型的魚類之一,憑藉著龐大的身軀以及鋒利的牙齒,使其它的魚類望而止步,如此兇殘的鯊魚,為什麼不會去攻擊海豚呢?海豚給人們的印象是非常的溫順,而且還是人類的好朋友,卻是鯊魚最害怕的魚類,海豚在海洋中是一種群居生物,當自己的同伴受到危險的時候,其它的同伴會一起向對方發起攻擊。一條鯊魚肯定是打不過一群海豚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海豚憑藉著回聲定位能夠準確的知道鯊魚的位置,發生危險的時候,會用自己長長的喙去攻擊鯊魚最脆弱的心臟。
  • 《木筏求生》鯊魚怎麼打?鯊魚擊殺技巧指南
    《木筏求生》中玩家在海上航行的時候會遇到鯊魚的襲擊,這時除了加固自己的木筏外,也可以主動攻擊,而且鯊魚肉能回復非常多的飽腹度,那麼鯊魚要怎麼打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一篇「0733」分享的鯊魚擊殺技巧指南。
  • 鯊魚真的會主動攻擊人嗎?你也許需要知道這些……
    鯊魚在人們心中也成為了恐怖的代表,再沒有比在海中遇到一隻鯊魚更恐怖的事情了,事實真的如此嗎?   Part.1   事實上,在鯊魚的食譜上幾乎沒有人類的存在。
  • 美國:主人發病情況危急 小狗打911報警救其性命
    據美國媒體9月14日報導,美國亞利桑那州一隻訓練有素的德國牧羊犬在主人發病的危難時刻撥打911報警電話,從而救了自己主人一命。  這隻狗名叫巴迪,是一隻援助型家犬。據一名知情警官介紹,巴迪已經不是第一次成為主人斯託耐克的救命恩人了,它此前還打過兩個報警電話。  「您好,這裡是911。您好……能聽到我的聲音嗎?您旁邊有人可以接聽電話嗎?」
  • 鯊魚咬人一般只咬一口不會再咬第二口,這是真的嗎?
    好比說,一隻大白鯊身長6米左右,就咬一口,「不好吃,走了」然後海水中的血腥味能吸引來方圓幾百米內的所有鯊魚,然後聽見此起彼伏的「不好吃」「嘛破玩意兒」「難吃死了」「太噁心了」,一口一口又一口……於是就死了……事實上,落口鯊魚口的人類,到底是怎麼死的?
  • 腿粗的女人,別再穿「鯊魚褲」了,這4條褲子,才是真的遮肉顯瘦
    今年「鯊魚褲」貌似大火了一把,不論是INS博主還是女明星都對它非常寵愛。 尤其是它的搭配方法也足夠方便,只要採用Oversized套頭衫組合就時髦有範兒,什麼毛線衣、衛衣、襯衫...隨便一套就可出門。
  • 鯊魚真的會吃人嗎?潛水時遇到鯊魚怎麼辦?
    鯊魚真的會吃人嗎?潛水時遇到鯊魚怎麼辦?首先,大多數鯊魚不會攻擊人,比如說本問題下面很多人曬的白鰭鯊(這也是東南亞最常見的礁鯊),如果你有機會去翻魚書的話,有一些書會標明這種鯊魚不具有危險性。還有鯨鯊,本來就是草食系的,不會咬人的。
  • 印度村民是怎麼吃鯊魚的?有些難以接受!網友看過後集體吐槽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印度村民是怎麼吃鯊魚的吧!這個印度大叔手裡提著的這隻鯊魚就是今天的主角,今天吃的就是這條鯊魚!大叔已經用刀把鯊魚宰好了,額…,等等,我很好奇大哥是不是用旁邊那把小刀宰的鯊魚?鯊魚宰好了接下來大叔也把鯊魚切塊了,如果真是用那把小刀,那我還真的很佩服大叔!
  • 活了500年的鯊魚有多可怕?海豚是它的「零食」,嘴像無底洞!
    別小瞧格陵蘭鯊,北極熊都是它的食物,壽命高達500年!海洋對於人類是個神秘的存在,很多人都有深海恐懼症,因為我們不知道在深海世界中,隱藏什麼大型生物,這些生物會對人類發起攻擊。說起海洋中,相信大家便會想起鯨魚、鯊魚的存在,這兩個在海洋中都是恐怖的存在。海洋中那些恐怖生物鯊魚也分為不同的種類,在鯊魚中大家印象最深的是大白鯊,有很多電影都是以大白鯊為主題,各種驚悚片都有大白鯊的身影,它們的攻擊力極強,所有陸地上的人對大白鯊,一直保持敬畏之心。
  • 鯊魚不吃人 不吃人 真的不吃人
    鯊魚,難道不是嗜血又兇殘的生物嗎?血盆大口裡,還有層巒疊嶂的牙。身處海洋食物鏈頂端,難道不是愛幹嘛幹嘛,愛吃啥吃啥?但有這麼一位耶魯女孩兒告訴我們:鯊魚沒那麼可怕,甚至有點可愛 >>女孩兒叫淼,耶魯設計系畢業,潛水愛好者。
  • 「地球汙染最嚴重小鎮」跑進數不盡的遊客,澳洲政府哭了:求求你們別來了
    澳洲政府看著這些「花樣作死」的遊客焦頭爛額,官員喊話:「真的很危險,求求你們別再來這旅遊了!」石棉的用途很多,但是它的危害也不小,如果它變成粉塵,就容易被人們吸進肺裡,導致很多嚴重的肺部疾病。「警告標誌不是人們拿來拍照打卡的,而是警告人們這會帶來嚴重健康危險。」
  • 鯊魚為何不敢攻擊海豚?追上了不一定能打贏,還有被反殺的風險
    它就是鯊魚。鯊魚是海洋裡最兇猛的一種動物,它有著非常暴烈的性格以及鋒利的牙齒,哪怕是鯨魚那樣子的大塊頭看到它,都要躲得遠遠的。海豚鯊魚是一種大型的肉食性動物,只要是可以在海裡遊泳的,都是它盤中的對象。但是,這也不是沒有例外的,海豚就是例外之一。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很疑惑,我在海洋館裡,見過海豚啊,長得老可以愛了。
  • 鯊魚吃白鯨嗎?白鯨如此的溫順,能否打得過鯊魚?
    鯊魚是海洋中最兇猛的動物之一,而白鯨則是海洋中最萌的動物之一,這兩種動物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在一些影視作品中,鯊魚幾乎會攻擊一切海洋生物,尤其是它布滿利牙的大嘴,更是讓人不寒而慄。那麼,同樣作為生活在海洋中的兩種動物它們會有交集嗎?如果有的話,白鯨能否打過鯊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