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科院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院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湧現。為進一步增進公眾對中科院亮點工作的了解,同時促進院屬各單位進一步加強對重大成果的傳播推廣,特啟動「中科院科技創新亮點成果篩選」活動。
中科院相關職能部門現已推薦候選條目,歡迎大家積極參與投票,相關得票數將作為正式當選條目的重要參考依據。感謝對中科院科技創新工作的鼓勵和支持!
今日推薦候選條目《揭示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奧秘》,投票請點「閱讀原文」。
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農業生產主要通過大量施用氮肥來提高作物產量,不僅耗費大量能源,也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環境汙染。豆科植物共生固氮,可以使豆科植物生長不依賴化肥,同時降低農業化肥汙染。130多年來,研究人員一直試圖揭示「為什麼豆科植物能與根瘤菌共生固氮」這一科學問題。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王二濤團隊發現豆科植物幹細胞關鍵基因SCR在皮層細胞表達,另一個幹細胞關鍵轉錄因子SHR在維管束表達後移動到皮層細胞,這樣豆科植物的皮層細胞獲得了SHR-SCR幹細胞分子模塊。該幹細胞分子模塊賦予豆科植物皮層細胞分裂能力,使豆科植物的皮層與非豆科植物不同。該分子模塊能夠被根瘤菌的信號激活,誘導皮層分裂,形成根瘤。在非豆科植物擬南芥和水稻根中異位過量表達SHR-SCR分子模塊可誘導根皮層細胞分裂,表明豆科植物的皮層細胞獲得了SHR-SCR幹細胞程序模塊是豆科植物共生結瘤固氮的前提事件,為提高豆科植物固氮效率和非豆科植物共生奠定了理論基礎。相關成果於2020年12月9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雜誌上。該研究得到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植物特化性狀形成及定向發育調控」等的支持。
MtSHR-MtSCR幹細胞模塊賦予豆科植物與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分子機制
支持 & 投票
請點擊
閱讀原文
來源:中國科學院網站
溫馨提示:近期,微信公眾號信息流改版。每個用戶可以設置 常讀訂閱號,這些訂閱號將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錯過「中科院之聲」的文章,你一定要進行以下操作:進入「中科院之聲」公眾號 → 點擊右上角的 ··· 菜單 → 選擇「設為星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