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可能對氫能源汽車還不太了解,其實幾年前,日本的豐田汽車已經開發並批量生產了氫能源汽車,但是,國內政策的天平在新能源時代就傾向於電動汽國人對氫能源汽車可能還比較陌生,其實早在多年前,日本的豐田汽車就已經研發並量產了氫能源汽車,只不過,國內政策的天平在新能源時代來臨時,傾斜向了電動車,便無暇顧及氫能源汽車這個也足夠優秀的孩子了。
國內70%的發電站在煤電背景下,雖然純電動汽車在運行階段沒有任何排放,但在燃料生成階段和廢料處理階段也會發生大汙染,所以,氫能源汽車不純電動汽車差,並且氫是全世界公認的清潔能源,作為汽車的動能燃燒後,只排出h2o。
幾天前,國內第一輛氫汽車正式登場,新車誕生於武漢汽車製造公司「格拉布氫能源」,這輛車外形很有魅力,誇張的前進格柵類似於馬莎拉蒂,也有剪刀門。
聽說這個Groff車搭載了自主開發的氫燃料系統,加氫和汽油一樣只需要3分鐘,但是續航能達到1000公裡,聽起來十分優秀,為什麼一味地感受長年混進汽車界的茶呢?格列佛汽車幾乎不可能批量生產,至少5年內看不到希望。
當然,中國的汽車政策是不可能有足夠的資金支持的。
其次,電動汽車已經普及了幾年,但是充電還不是很方便,這需要很多時間和金錢。
第三,在技術上,氫能源的汽車產品開發難度很大,國內的汽車企業連燃料車的核心技術都不能充分接觸,在薄弱的基礎工業背景下,氫能源的汽車的技術壁壘沒有突破的實力,例如氫燃料車的安全防護。
所以,理想總是美好的,現實卻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的艱難前行。沒有加氫站就不會有人買氫能源車,這道理很簡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