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選擇題:重在推理、溯源、比較、定位

2021-01-08 搜狐網

  【摘要】本從四個不同類型的選擇題出發,尋找選擇題出題規律,給出相應的解題技巧,結合經典例題進行具體分析,幫助考生掌握實用用的解題技巧,提升考研政治選擇題的解題能力。

  【關鍵詞】考研政治 選擇題 竅門

  眾所周知,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思想政治理論科目的試題分為客觀試題和主觀性試題兩大部分。客觀試題就是選擇題,這個題型在政治試卷中佔據半壁江山,分值為50分,單項選擇題主要是考查考生的基礎知識,共16個題目,分值為每道題1分;多項選擇題部分,是歷年考生的難攀之峰,共17道題目,每個2分。2003年文理科合卷以來,多選題進入了一個難度爆發期,要求極其嚴格,少選、錯選、多選均不得分。事實上,選擇題主要是考查基本理論、基礎知識的理解與記憶,部分試題與中央精神和國內外熱點時政有關。單項選擇題難度不大,難度級別穩定在0.6~0.87之間(即選擇正確率為90%左右),這為考生得高分提供了可能性。多項選擇題有難度,題目設置和選項安排比較綜合,理論聯繫實際的情況比較多,選擇題要得高分,拿下多選題的高分尤為重要。在多年的輔導實踐中,政治教研室蘆欣老師針對這類問題,從幾個典型例題出發,結合命題規律,為考生們找到攻克這一難關的捷徑。

  題型1 評價分析型

  題型特點

  評價分析型選擇題一般以引文作為材料,引文的內容不正確或不完全正確,該類題目注重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判斷能力。這類題在馬克思主義哲學部分出現最多,所考查的知識點本身並不難,但對考生理解能力的要求較高。這就要求考生在平時的學習中,不僅要紮實掌握政治課本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還要注重「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文學素質的培養以及審美素養的提高。

  解題訣竅

  對這種類型選擇題,考生要能夠理解引文中蘊涵著哪些觀點,這些觀點正確與否,引文中的錯誤是什麼,錯誤原因又是什麼。要特別注意:(1)如果題目是考查考生對引文的理解,那麼判斷備選項是否正確並不是以這個備選項所顯露的「事實」正確與否為依據,而是以該備選項的觀點是否蘊涵在材料中為依據。即使這個觀點是錯誤的,也可能選。(2)如果題目是考查分析引文中作者的觀點是否錯誤及其原因,要注意分析的角度,是站在「我們」的角度,還是站在材料的作者或漫畫中的人物的角度。(來源:《求學•考研》 2012年第4期)

  名題舉證

  1.未來學家尼葛洛龐蒂說:「預測未來的最好辦法就是把它創造出來。」從認識與實踐的關係看,這句話對我們的啟示是()

  A.認識總是滯後於實踐

  B.認識是實踐的先導

  C.實踐高於認識

  D.實踐與認識是合一的

  【標準答案】C

  【解題技巧】首先界定此題是一道評價分析類試題。再次界定考查的知識板塊是馬哲中的認識論部分,最後界定考查的知識點是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係。這是針對這種評價分析類試題的「三段式推理法」。推理到這個程度,這道題就容易多了,我們在學習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係的時候,第一個點就是要肯定實踐的決定作用,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對實踐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本題中,符合這一論點的只有第三個選項,所以,答案就很明顯了。(來源:《求學•考研》 2012年第4期)

  題型2 因果關係型

  題型特點

  因果關係型選擇題主要是分析政治、經濟、社會現象的原因、目的、影響。一般包括兩種情況,一是知道結果考原因,題幹為果,選項為因。可以是一因一果,也可以是多因一果或是一因多果。常用引導語是「因為」、「其原因是」、「之所以」。另一種是知道原因考結果,其引導語是「目的是」、「是為了」、「結果是」、「影響是」、「因此」、「所以」等。其中在考查原因時又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客觀原因、主觀原因等。

  解題訣竅

  1.要分清是考查原因還是考查結果。解答因果關係選擇題,應把題幹和備選項結合起來分析,找好切入點。如果題幹為因,備選項應該是此原因的結果;反之亦然。問結果的選擇題的選項都比較發散,往往是「一因多果」。

  2.要正確理解題目常用各種原因的含意,把握和理解各種原因的區別與聯繫。

  (1)客觀原因與主觀原因。一般來說,政治、經濟、社會現象的發生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在諸多因素中事物發展的客觀因素是客觀原因,而人的因素是主觀原因。

  (2)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指在諸多原因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但這種主導因素有時不止一個,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稱之為「最主要的原因」,不屬於主要原因的就是次要原因。如果題目要求分析主要原因,那就要對選項進行比較,在比較中找出主要原因。

  (3)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從本質上說的,即導致事物發生變化的最本質的因素。這種因素是一種歷史的客觀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它反映著客觀規律的要求。分析根本原因一般是政治現象從經濟上找原因,生產關係從生產力中找原因。而直接原因是導致事件發生的直接因素,它往往是一種表面現象。

  3.要將選定的答案代入題幹中比較,看是否合乎邏輯。這一步往往容易為考生所忽略。值得注意的是,因果關係型選擇題中有三種備選項是不能入選的:(1)答非所問者不選;(2)與題幹的規定性重複或變相重複者不選;(3)因果顛倒者不選,即題幹問的是原因,但備選項卻答成結果。(來源:《求學•考研》 2012年第4期)

  名題舉證

  1.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條件,這是因為()

  A.資本家購買的是勞動力的價值

  B.勞動力商品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

  C.貨幣所有者購買的勞動力能夠帶來剩餘價值

  D.勞動力自身的價值能夠在消費過程中轉移到新的商品中去

  【標準答案】C

  【解題技巧】首先,要分清是考查原因還是考查結果。這道題目中,題幹為果,備選項應該是原因。其次,要正確理解題目常用各種原因的含意。解答這類選擇題,要把握和理解各種原因的區別與聯繫。根據題幹設置,我們能分析出此題考查的是客觀原因。

  根據我們剛剛分析的解題訣竅,因果關係型選擇題中有三種備選項是不能入選的,根據這種分析訣竅,很容易挑選出正確答案。勞動力能帶來剩餘價值,資本正是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答案C就可以選出來了。

  2.資本家競相改進技術的直接動因是()

  A.降低勞動力價值

  B.追逐超額價值

  C.獲取絕對價值

  D.獲取相對價值

  【標準答案】B

  【解題技巧】此題中,題幹為果,備選項應該是原因,並且考的是非常常見的直接原因。

  我們依舊運用有效的關鍵詞綁定法,在題幹中,關鍵詞是「競相」,我們通過這個關鍵詞能得到改進技術的行為是個人行為,這樣這道題就迎刃而解了,因為本題四個選項中是資本家以個體為單位進行的行為,只有第二個選項符合題意。

  題型3 比較異同型

  題型特點

  比較異同型選擇題是將在屬性上具有可比性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概念、原理、事件、現象、著作、觀點、主張、經濟成果等置於題幹,而四個備選項則是它們的共同點(包括聯繫)或不同點。內容上可分為類比和對比。類比型就是將同一類性質的概念、事件、人物或觀點進行比較。對比型是將不同類型或性質相反的事件、人物等進行比較。這類選擇題的題幹中常有「不同」、「相同」、「共同」、「相似」、「聯繫」等詞語。

  解題訣竅

  解答比較型選擇題,首先要明確題幹的要求,注意題幹考查的角度,看題幹是考查兩者的區別,還是考查兩者的聯繫,或者是既考查兩者的區別又考查兩者的聯繫;其次要把備選項和題幹進行對照,看備選項觀點本身是否表述錯誤、是否符合題幹考查的角度,只有本身正確且符合題幹要求的備選項,才能入選。

  在做比較關係型選擇題時容易失誤的地方有:(1)只顧局部,不顧整體。只注重題幹或備選項中的某一個觀點,卻忽視了「比較」這個最重要的環節。(2)對兩者關係中的區別,忽視了對備選項中偷換概念的辨別。(3)忽視觀點或現象的「條件性」,沒有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觀點具體判斷。

  名題舉證

  1.新三民主義與舊三民主義相比較,其發展表現在()

  A.突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內容

  B.強調了民主權利應為「一般平民所共有」

  C.確立了「平均地權」、「節制資本」兩大原則

  D.與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相聯繫

  E.與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綱領完全相同

  【標準答案】ABCD

  【解題技巧】本題考點是新、舊三民主義的比較。顯然,考查的是兩者之間的區別。在中國革命歷程進入新民主主義階段時,孫中山接受中國共產黨和國際無產階級的幫助,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在民族主義中突出了反帝的課題。「民族解放之鬥爭,對於多數之民眾,其目標皆不外反帝國主義而已」;民權主義中進一步揭露了封建軍閥、官僚的暴戾恣肆,重申了「主權在民」的原則;民生主義則強調了「耕者有其田」的觀點,闡發了「使私有資本不能操縱國民之生計」的思想。據此分析,選項ABCD正確。新三民主義與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綱領基本相同而非完全相同,可見E項錯誤。

  2.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的關係表現為()

  A.前者是目的,後者是手段

  B.前者是基礎,後者是目標

  C.前者是內容,後者是形式

  D.二者相互依賴,相互配合

  【標準答案】D

  【解題技巧】此題的題幹是兩個認識對象。題肢是對題幹中兩個認識對象進行比較後的回答。學生只要記住所學的基礎知識,就能正確進行比較,並從比較中識別各個認識對象的特徵。方法:把題肢與題幹逐一比較,凡符合題幹要求的,就是正確題肢。本題屬於理解的靈活發揮試題,運用哲學的矛盾同一性觀點理解我國社會經濟體制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的關係。使用正選法和排謬法,就可以確定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都屬於形式、手段,而都不是目的、基礎、目標、內容,故A、B、C屬錯誤觀點、錯誤選項,只有D是正確觀點。

  題型4 範疇歸納型

  題型特點

  政治理論幾門課程往往都是由幾大範疇組合而成的,比如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由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歷史觀四部分構成,每一部分中包含多條原理,考研政治命題時往往設置這樣的題幹,「下列屬於……思想或觀點的有……」。「毛中特」中這類題也不少,比如「鄧小平市場經濟理論的內涵包括……」,也屬此類。

  解題訣竅

  要求考生複習時,一定要善於總結歸類,而且要抓住範疇的特點,這些特點多會成為衡量備選項是否入選的參照標準。比如解「下列體現辯證法思想的有……」這類題目,只要了解辯證法的特點,用運動的、全面的、聯繫的觀點看問題,認為矛盾是推動事物發展的動力,符合其中一個特點的選項即可入選。在回答此類選擇題時,要多注意題幹中給的時間、人物等限制性定語,這些會限制選擇範疇。

  名題舉證

  1.在下列命題中,包含辯證法思想的有()

  A.「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B.「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C.「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

  D.「天下之勢,循則極,極則反」

  E.「榮枯代謝而彌見其新」

  【標準答案】ABDE

  【解題技巧】本題是一道非常典型的範疇歸納型題目,主要是考查關於辯證法的名言歸納。我們需要尋找一種簡單切入方法來做題,那就是關鍵詞對照法。我們知道,辯證法部分主要涉及運動、聯繫、發展、矛盾這些關鍵點,本題中,我們可以根據這些線索進行選項分析,選項A中的關鍵詞「變」,選項B中的關鍵詞「禍福」,選項D中的關鍵詞「循」和「反」,選項中的關鍵詞「新」,都屬於辯證法範疇,都應入選。運用這種方法,我們不用刻意翻譯古文,就可用最快速度找到答案。

  題型5 理解說明型

  題型特點

  理解說明型選擇題是指對材料的含意進行理解和認識的選擇題,它的明顯特徵是題目中所提供的材料蘊涵了政治、經濟、哲學道理。這類題目在所提供的材料後面的引導語中,常有「表明了」、「反映了」、「意味著」、「說明了」、「體現了」、「蘊涵」等詞語,主要考查考生閱讀和理解材料的能力以及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能力。(來源:《求學•考研》 2012年第4期)

  解題訣竅

  1. 解答理解說明型單項選擇題要堅持以下幾條原則:

  (1)整體性原則。能從整體上全面說明題幹中心意思的備選項入選,只能說明題幹某一層次意思的備選項不選。通過對題幹的概括,提煉出材料的中心思想,按照題幹的要求,對照備選項,選出符合中心思想的選項。

  (2)根本性原則(或深刻性原則)。能更為深刻地或從根本上回答題幹提出的問題,該備選項入選。只能從相對膚淺的層面上回答題幹的問題,是題幹意思的同義重複,該備選項不選。

  (3)最佳性原則。在單項選擇題中有時不止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它們在不同程度上都與題幹符合。這裡要按照最佳性原則,對選項進行比較,選擇最符合題意的選項。

  2.理解說明型的多項選擇題。題幹中事例、觀點、引文往往包含著多層意思,它們之間一般是並列關係。在把握題幹主旨的基礎上,要提取題幹中的有效信息,逐層分析每一層的意思,按照每一層意思的要求篩選備選項。凡符合題幹意思,能正確說明材料的備選項,都在應選之列,即使符合題幹某一層意思的選項也要入選。

  名題舉證

  1.老子在《道德經》中指出,「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老子的這一觀點()

  A.認為通過實踐獲得的直接經驗更有意義

  B.揭示了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對立性

  C.主張知識的獲得不需要通過思維加工

  D.否認了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標準答案】D

  【解題技巧】這道題我們運用關鍵詞綁定法來解題。

  本題是一道以文言文形式來考查馬哲原理的題目,引用了老子《道德經》中的一段話,很多同學看到這種評價分析題目都特別頭疼,覺得自己不懂其意思,弄不清其含意所指,遇到這種題幹的時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關鍵詞綁定法,本題題幹中的第一句話其實就是解題的關鍵詞,「不出戶,知天下」,說明此題的理論觀點認為書本知識是一切認識的來源,從而直接否定實踐的重要性,運用這種方法,既節省時間,又提高做題準確率。

相關焦點

  • 【試題研究】高考歷史選擇題命題趨向、命題特點及解題策略
    一、命題趨向——選擇題主觀化 經過長期的探索,選擇題已經成為比較成熟的全功能題型。但這幾年選擇題的主觀化趨勢越來越強,考查深度逐年加強。所謂「選擇題主觀化」,即選擇題的選項設置體現思維含量,使考生在解答選擇題時要根據材料生成必要的觀點。
  • 2017考研政治馬原真題選擇題命題特點
    看到2017年考研政治馬原真題,我們第一感覺是命題既重時政性,又注重基礎性考查。下面,文都教育以馬原選擇題為例具體解析命題特點:  一、時政性  以前的馬原真題選擇題與時政的結合度不是十分密切,今年的選擇題更加注重與國內重大時事政治的緊密結合度。
  • 外交部:病毒溯源是科學問題 借溯源問題政治操弄、炒作不會被國際...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在今天(7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6日,針對世衛專家團隊延期抵華一事,英國外交大臣拉布、澳大利亞外長佩恩和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等表態稱,希望中方儘快同意世衛組織專家組赴華就新冠病毒溯源開展科學調查。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 怎麼秒殺地理選擇題,高考地理選擇題答題技巧
    因為在這類試題中,說法正確的選項反倒是不符合題幹要求的,是「錯誤」的選項3、代入法對於高考地理計算型選擇題或者地理事物關聯型選擇題,有時解答比較麻煩,就可以採用代入法,將四個選項帶入題目或者圖中進行逐一驗證,最後得出答案。4、圖解法對於地理學科中的無圖考圖題,圖解法是最好的解題方法。
  • 高中物理選擇題秒殺法 快速答完物理選擇題
    高中物理選擇題秒殺法 快速答完物理選擇題高考是一場實力的較量,更是技巧的博弈。參加高考的考生不僅要有紮實的理論基礎,更是要掌握一些答題搶分的技巧。技巧是當理論基礎達到一定水平之後自然生成的技能,下面小編準備了一些秒殺物理選擇題的技巧,希望同學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少走彎路。
  • 乾貨丨高中數學中比較數的大小8種方法詳解,輕鬆秒殺選擇題!
    在高考數學中,「比較三個數的大小」是選擇題中的一種常考的題型,但有些同學由於沒有掌握好基本的方法和技巧,所以在考題面前常常顯得束手無策而徘徊不前。本文就來和同學們談談這些題型的常見解法。耐心看完,再做一遍精選習題來測驗一下。
  • 高考物理選擇題秒殺法 學渣也能拿滿分
    高考物理選擇題秒殺法 學渣也能拿滿分高考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這場戰役中,是實力的較量也是技巧的博弈。在高考上,要求學生不光要有知識,更有掌握所謂的答題技巧。下面是有途網小編整理的高考物理選擇題秒殺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高中化學怎麼秒殺選擇題
    在理綜中,化學和物理比起來還算是比較文科的一個科目,但是難度也是比較大的。化學選擇題是有很多小技巧的,掌握了就可以「秒殺」化學選擇題。 高考化學選擇題秒殺技巧 技巧1、列舉特例、速排選項 高考選擇題往往考查一般規律中的特殊情況,這就要求考生熟悉特例,對於一些概念判斷、命題式判斷正誤類題目,如果從正面不能直接作出判斷,可以列舉反例、特例,迅速判斷選項正誤。
  • 中國比較政治研究的議題、價值與方法
    中國比較政治學的進一步發展亟須釐清議題、價值和方法等一系列問題:首先,中國比較政治學的議題設置應以國家治理為核心,並在與其相關的具體問題領域上逐步展開;其次,在價值定位上,中國比較政治學界要充分利用後發國家的優勢,超越普遍主義和特殊主義的極化爭論;最後,在方法創新上,中國比較政治研究要致力於具體方法創新、文獻學建設和指數化等內容。
  • 初中英語,單項選擇題的六個解題技巧
    單項選擇題是各地中考必考題型之一,正常來說,這個題是不該丟分的,但是對於很多同學來說,想得到滿分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每個題型都是有答題技巧和規律的,今天就給同學們分享單選題的解題技巧。希望能幫到有需要的同學們。
  • 2020國考行測地市試卷整體解讀:圖形推理難度增加
    考試內容涉及政治、法律、科技、文化、地理等內容,與往年相比減少了法律、地理、文化、經濟的考查考查比例。其中,政治部分是今年考查的重點,涉及9題,考查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時代楷模人物、特赦等內容。此外,科技部分結合近五年天文科技成就,法律部分結合「套路貸」、「英雄烈士保護」等熱點進行考查。考查方式與往年相比更加靈活,出現了多道跨學科的綜合性題目、漫畫題等,考試難度基本與往年持平。
  • 高中數學基礎微練—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
    合情推理包括歸納推理、類比推理,它是人們學會發現和發明的方法,是有助於發現的一個推理模式,具有啟發性。演繹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演繹推理也稱為邏輯推理。 「三段論」是演繹推理的一般形式,包括: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況;結論,根據一般原理,對特殊情況做出的判斷。
  • 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現狀、挑戰與發展
    內容摘要:經過近20年的發展,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作為一門新興的分支學科,要認清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發展中的羈絆,重新審視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定位,突出其多學科的理論與實踐面向,以問題意識統領國別研究、加強整體研究,從而為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找到適切的理論進路。
  • 歷史技巧丨高考歷史選擇題/非選擇題答題模板全整理,快收藏!
    ——歷史君 選擇題 審清兩個要素 無論是一般類型的單個選擇題,還是專題式選擇題,都要審清2個要素,即:條件限制和題目的主題內容。
  • 高考語文答題套路 語文選擇題秒殺技巧
    高考語文答題套路 語文選擇題秒殺技巧對於高中生語文,有哪些答題的套路呢?語文的選擇題該如何作答才能正確並且快速的答題呢?有途網小編為大家整理語文的一些答題套路,供參考。高考語文最全選擇題秒殺技巧排除法。即逐一否定錯誤的選項,達到選擇的目的。
  • 比較大小的一道高考選擇題,兩種解題思路效率天壤之別
    高考題,試題難度通常是成梯度形逐步提高的,前面的大部分選擇題基本上是送分題,做題時既要做得正確,又要做得快,這樣才能節約出時間來攻克後面的難題,從而得到高分。下面是一道高考數學的選擇題。因此先從比較2x和3y開始。得出2x和3y的大小後,排除了AB答案。此後要注意觀察一下CD答案的特徵,他們都有3y<5z得,這說明3y和5z無需再比較了。這一步很重要,有些傻裡傻氣的同學還去老老實實再比較3y和5z的大小,結果得出結論後並無用處。CD答案裡2x和5z誰大誰小,並無分曉,因此只需要再比較這兩個數的大小即可。
  • 高考:文科政治是個難題?如何學習政治,一圖點醒迷糊的你
    高中政治是文科高考政史地綜合卷的拿分科目之一,高中政治的雖然總體難度不是很高,但是知識點散碎,需要掌握的要點和資料也是較多的,那麼高中政治的學習方法有哪些呢?一、重課堂,政治對於課堂認真聽講比較注重,課上40分鐘的聽課要比課外努力兩小時效果還好。
  • 昭通2020名師助考53丨高考政治全國捲圖表類選擇題分類解析
    在2017年至2019年三年的高考政治全國卷的選擇題部分,每年都至少有一題圖表題,總結三年高考的圖表題,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的圖表題:一是坐標(曲線)圖題,二表格題、折線題,三是柱狀圖題。
  • 初中政治選擇題:醫生向癌症患者隱瞞病情,是對還是不對?
    發小的女兒今年上初二,半期政治考試98分,扣的兩分是答錯了一道選擇題。題目大致是這樣的。一位醫生向癌症患者隱瞞了病情,這位醫生的做法:A不對;B對。發小的女兒選了A,發小拿這道題考我,我也選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