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事莫做絕,話莫說盡」,忠告的含義你知道嗎?

2020-12-05 三個老農民

我們的祖國,不僅底蘊深厚,而且在數千年的歲月長河中,還孕育出了燦爛奪目的華夏文化。特別是古人流傳至今的那些至理名言,不僅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思想,還飽含著深刻的哲理性,這對於我們現代人的生活,還具備著借鑑與警示意義。如果我們把這些古人精華運用到生活實踐活動中,也會給我們迷茫的世人指明前進方向,讓大家少走點人生的彎路。

比如古人有云:「事莫做絕,話莫說盡」,這句老話中的大智慧,可以說是意味深長,就讓我們一起細細品味吧。

作者今年虛歲五十,雖然談不上經歷過大風大浪,但是對於人情冷暖,卻也感觸頗深。人生難免磕磕碰碰,那是因為年輕時候尚且幼稚,當體會過歲月滄桑巨變後,再靜下心來,就會對做人做事的方式,有了不一樣的感悟,因此很願意與有緣分的諸君分享。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也是告訴我們,做事情千萬不要做絕,要記住留下迴旋的餘地。要知道進退有路,才是成熟的人生格局,如果一意孤行,當不能前進,又沒有退路的時候,那時候再後悔,將是於事無補啊!

還是舉個例子吧:80後曾經有一句口頭禪,就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一些人深受這句話的影響,所以做起事情無所顧忌,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對別人的痛苦熟視無睹。

可是這種互害模式的出現,沒有任何人可以獨善其身,畢竟衣食住行都交叉在一起,需要互相服務。比如修理電器的人坑了他,他卻用有害食品坑別人,別人有用其他方式坑了這個修電器的人,最後全被坑了,沒人能逃脫掉。

再加上一個觀點,也許更有說服力:睿智的人常說「退一步海闊天空」。言下之意就是做事不能做絕,哪怕是一件你非常有理的事情,對方認錯了,也能實心實意願意悔改。那麼你就要做到「得饒人處且饒人」,這時候,千萬不要繼續趕盡殺絕,一旦把人逼到絕境,他如果做出極端的事情,這反而會讓你得不償失啊!

普通人說話也是如此,要知道給別人留有分寸,不要拿心直口快做理由,那是一個人缺少涵養的表現。哪怕是和至親至近的人講話太刻薄,也會傷害了彼此之間的親情,我們何必不含蓄一點表達意願呢?

當官更應該懂得這個道理,絕不能把話說滿,要知道變化比計劃快,你認為是一件板上釘釘的規劃,可是如果遇到些突發事件,會讓結果適得其反。

所以聰明的學者,只去用心做,不會到處去浪費時間搞試驗,更不會一意孤行把話說盡。只有靠「摸著石頭過河」,在不斷探索中勇往直前,因此就不會失去任何機會,同時在前進中又及時糾正偏差,所以更不會出現重大失誤。

佛像不說話,卻一直受到膜拜,這是因為他們用眼睛盯著世界。

所以老祖宗告誡後人:「做人做事要緊睜眼慢張口」。不要認為你說的和想做的就百分百正確,要懂得在世間萬物瞬間萬變中遊刃有餘,變數太多,你認為的好事也會變成壞事。

還是舉個例子吧:我們結婚前都會海誓山盟,海枯石爛也不變心,可是結婚後生活一旦發生變化,如果兩個人不懂得及時糾正磨合,最後就勞燕分飛。這就是我,話說盡也沒用,不如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哪怕好話說盡也是枉然啊!

因此,我們做事和說話,不能做絕和說盡,要懂得留有餘地。這世界沒有百分之一百的正確,更沒有百分之一百的錯誤,每一次的一意孤行,只能會「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人生還是不要武斷的規劃太遠,只有懂得「摸著石頭過河」,在不斷變化中前進找方向,才能衝破艱難險阻啊!

古人這句忠告的含義,作者在有限的認知度範圍內,給諸君班門弄斧了,你如果有更好的見解,能告訴我們嗎?

相關焦點

  • 「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是啥意思?老祖宗看透人性的忠告
    這些俗語,便是他們看透人性,看透人心的總結,老祖宗用這些話來忠告我們,生活中那些事能做那些事不能做,那些人可交,哪些人不可交。比如"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這樣的話,可能很多人聽過"有錢不進三地",但更加經典的下半句"沒錢莫近兩人"卻有很多人沒聽過。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這兩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 古人忠告:「人過中年,富不管兩種人,窮不管兩件事」,啥意思?
    孔聖人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眾所周知,古人平均壽命相對短一些,那時候的四十歲,大概相當於現在的五十多,所謂的「四十不惑」,是指不被外界的人和事迷惑,看透生活的本質。古人還有這樣一句忠告:「人過中年,富不管兩種人,窮不管兩件事。」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 來自老祖宗的忠告:想要行好運,有些事自己知道就行,不要到處說
    來自老祖宗的忠告:想要行好運,有些事自己知道就行,不要到處說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很多人,有些人在我們的生命中會停留很長時間,但有的人卻只是過眼雲煙。不過不管是跟誰打交道,談話都是一門藝術。情商高的人說話總是能讓人如沐春風,而智商高的人不但可以讓對方歡喜,還能給自己帶來好運氣,那麼你知道有哪些事是不能告訴別人的嗎?不要跟別人炫耀。在跟別人相處的時候,一定不要老把想當年掛在嘴邊,也不要因為自己取得了某些成就,就到處誇讚。
  • 古人常說「慧極不傷,情深不壽」,你知道有什麼特殊含義嗎?
    他的大概含義為:「過分地顯示自己的聰明,必定會受到傷害,太專注於感情,會影響你的壽命,太要強了就會受到侮辱,做一個謙虛禮讓的人,像玉一樣,美好而不顯露最好」。換句話說,叫做「過猶不及」!平時看似好都不起眼,但當你大難臨頭時候那些人是第一個推你下水的;鋒芒畢露,偌大的賈府數的王熙鳳權高位重,眾多女子中,她也是早早就站上了人生巔峰,但凡事過猶不及,木秀於林,大多要飽受疾風的摧殘,這性命丟的也就不奇怪了。
  • 古人講:「酒不顧人、色不顧身、財不顧親」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而今天我們就說一下關於「酒、色、財的俗語。古人說的「酒不顧人,色不顧身,財不顧親」是何意思?有沒有道理?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人,有的人貪財,有的人嗜酒,還有的人好色。這些人往往都沒有把握一個度,從而落得一個悲慘的下場。老祖宗說的一點也沒錯,「酒是穿腸毒」。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 古人說:「饑寒起盜心」,上半句更是耳熟能詳,你知道是什麼嗎?
    這組俗語可以說是很現實直接,陳家小姐知道後,認為這男子就是適合自己的人,最後陳家小姐就嫁給了這位男子。 謹記不要誤入歧途古代非常多的名言警示著我們世人,這些一直跟著人傳下來,為的就是我們多學習一些好的道德品質,有著例子存在,讓人們更好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 古人說:「寧在人前全不會,莫在人前會不全」道出為人處世的道理
    古人說:「寧在人前全不會,莫在人前會不全」道出為人處世的道理、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幾千年的沉澱,勤勞又智慧的老祖先在日常的生活中,用他們的所經歷過的,所走過的,所得到的教訓,融匯成了一句句具有教育意義的俗語。
  • 古人云: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什麼意思?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很多古語都有深刻的含義,是古人對於生產以及生活的結晶,其中蘊含著很多人生哲理,作為後人我們應該了解並傳承下去。只有這樣,古語才能更好地被人們所熟知而並不至於被遺忘。在眾多的古語中有一句話很有哲理「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這句話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的意思。一、什麼叫做有事鍾無豔?
  • 老祖宗忠告:勸賭不勸嫖,下半句其實更有意思,但很少人能懂
    華夏文明持續了幾千年的光陰,而我們的古人也是充滿著自己的智慧,他們常常將自己的思想寫成詩詞流傳後世,直到現在,科技已經完全發達的二十一世紀,當我們再一次提其老祖宗的東西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曾經他們的發明是過時的,無用的,但是你永遠也不會覺得他們的某種思想是落後的,當然在這裡我們指的是那些精華的思想
  • 為什麼說「莫飲卯時酒,莫罵酉時妻」,後面兩句是什麼?
    為什麼說「莫飲卯時酒,莫罵酉時妻」,後面兩句是什麼?在明清時期的兒童啟蒙讀物《增廣賢文》之中,說到了「莫飲卯時酒,莫罵酉時妻」,你知道後面兩句是什麼嗎?原文是:莫飲卯時酒,昏昏醉到酉。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為什麼這麼說呢?
  • 古人說「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祖宗說得有道理嗎?
    結語:古代的很多俗語都有著深刻的含義,但是有些俗語已經脫離了時代的要求。學習古人的俗語雖然很有幫助,但是作為後人,我們要做好甄別,尤其是一些包含封建思想的俗語,不能聽信。祖宗說得有道理嗎真如魏明帝所說嗎?
  • 古人云「男女授受不親」下半句才是經典所在,古人說得有道理嗎?
    孟子說:「嫂嫂溺水如果不救,這個人簡直就是豺狼。男女之間收受物品不能有身體接觸這是禮節;嫂嫂溺水,小叔子用手拉她上來這是通權達變。」淳于髡說:「現如今天下都溺水了,先生為了不救?」孟子說:「天下溺水,需要用道去救;嫂嫂溺水只需用手就可以,難道讓我用手救天下?」其實話語之外表達的就是要變通,不能太過於死板。放到現在為止,這一整句話還是非常受用。
  • 為什麼古人常說「莫食戌時飯,莫戀子時妻」?後面還有一句
    眾所周知,我們古代給我們留下不少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古代老人的生活經驗總結,所以很有生活智慧,因此很多老人都喜歡給自己子孫講述這些俗語,還有句話就是說「老人不講古,後生會失譜」,近來就聽說了這樣一句俗語「莫食戌時飯,莫戀子時妻」,看起來好像是關於日常生活的,那麼這句俗語又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是何意?為何古人會有這般覺悟?
    你會在睡前玩手機,不知不覺就玩到第二天的凌晨,卻始終不肯停止嗎?你會在放假的時候癱在家看電視、玩遊戲,一步未曾踏出房門嗎?你會經常點外賣嗎?哪怕知道外賣特別危害健康。其實,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中的小事,卻在一點一滴地侵蝕著人們的健康。生活習慣的好壞可以直接影響一個人的人生是否能夠健康。有人做過相關的調查研究,據說90後青年普遍都比較晚睡,且大部分人都知道熬夜的危害。
  • 俗語:「人過五十,莫管兩人」你知道是哪兩人嗎?
    老祖宗告訴我們,人過五十,莫管兩人。那麼是哪兩種人呢?見不得別人好的人古人有言: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電影《東邪西毒》中有這樣一句臺詞:「任何人都可以變得狠毒,只要你嘗試過什麼叫嫉妒。」人到中年,若是身邊有這類人,就容易遭受非議,甚至被他們陷害拖累。你的無心之舉,往往會被當做眼中釘、肉中刺。
  • 俗語「窮算命,富燒香」,後一句才是精華,古人的忠告!
    雖然沒有文字記載,卻依舊依靠其獨特的普世價值而被人們爭相傳誦,雖然很多已經被歷史淘汰,但依然可以作為研究古人人情世故的重要依據。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窮算命,富燒香」便體現了古人關於求神拜佛的另類觀點,而其後半句更是精彩,在那個封建時代有如此超前的觀點實屬難得。
  • 如果你的手掌紋上是「M」的形狀,那麼你知道它的含義是什麼嗎?
    如果你的手掌紋上是「M」的形狀,那麼你知道它的含義是什麼嗎?大家應該都聽過看手相就能知道一個人的運氣和命運這樣的說法吧,其實有的時候這些東西也是有一定的依據的,我們每個人的手掌上面都是會有掌紋的,那麼我們手掌上面的掌紋又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呢,很簡單就像我們手掌掌紋是一個「M」型的字母,其實也有很多的含義在裡面,今天就跟大家講解一下具體的含義吧。
  • 退休老領導的忠告:越喜歡做這3件事的人,越會讓人看不起
    在職場上,咱們都想讓人看得起,這樣你的職業生涯才會越走越寬。今天就跟大家共享一下「喜愛做這3件事的人,越會讓人瞧不起」,期望你能避坑,在職場成就更好的自己。喜愛找託言找託言正是咱們的防禦機制之一,這是無可厚非的作業,處於天性反響,每個人做錯事的第一反響都是向外界找過錯。
  • 知道「天機不可洩露」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嗎?
    古人有一句話,叫天機不可洩露。我們經常聽到這句話,每當問到關鍵問題時,往往就會以這句話來擋住。所以很多人很討厭這句話,一聽到就反感,認為這句話是對回答不了的或不能回答的問題的一種託辭。其實很多人不知道這句話的真正含義,為什麼天機不可洩露呢?
  • 古代俗語:「莫飲卯時酒,莫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
    古代俗語:「莫飲卯時酒,莫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我們古代有不少很有意思的話,這些話都是幾代人智慧的結晶,概括了人會遇到的各種事情,也有的話是教人做人的道理,所以非常值得一讀。比如今天要說的這句「莫飲卯時酒,莫罵酉時妻。」很多人可能聽過這句,卻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下面就給大家解釋下。這兩句話後面其實還有兩句,原句則是:「莫飲卯時酒,昏昏醉到酉。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就明白了,其實原句也很好理解。「莫飲卯時酒,昏昏醉到酉。」的意思則是不要在卯時喝酒,這樣會醉一天的。